炳灵寺石窟

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

摘要: 一、炳灵寺石窟概况  (1)地理位置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约35公里处黄河北岸的小积石山中。黄河自西向东从下寺区的大寺沟口流过,炳寻寺广场前码头处为著名的“天下第一桥”遗址,西南约3公里黄河上 ...

一、炳灵寺石窟概况
  
1)地理位置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约35公里处黄河北岸的小积石山中。黄河自西向东从下寺区的大寺沟口流过,炳寻寺广场前码头处为著名的“天下第一桥”遗址,西南约3公里黄河上游为炳灵水电站,东南约2公里是著名的唐代凤林关遗址,黄河对面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坪遗址,1954年彩陶王出土于此。
  
2)历史沿革
  
据唐代释道世著的《法苑珠林》记载,炳灵寺石窟的历史可上朔到“晋泰始年”,即公元265年。现第169窟中保存有西秦“建弘元年”即公元420年的墨书纪年题记,证明公元420年左右的西秦时期炳灵寺的佛教造像已初具规模,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等十余个朝代,近1700年的历史。
  
北朝时,炳灵寺称为唐述谷仙寺,唐代时称为灵岩寺或龙兴寺,宋朝开始称炳灵寺或冰灵寺。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炳灵寺传播发展,明末清初建立了活佛转世系统,并对大部分洞窟进行了重绘。清朝同治年间发生战乱,炳灵寺遭到重大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19529月中央文化部进行了第一次勘查,并进行了第一次编号,19555月成立保护机构,196134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进行了第二次调查,对洞窟进行了重新编号。1999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保护范围。
  
3)保护范围
  
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我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甘政发〔199922号),炳灵寺石窟的重点保护区为东至静宁沟(约150),南至下寺(约300),北至上寺(约2500),西至棠春沟(约1500)。一般保护区为西至塔坪(3000),东至鸳鸯洞(约3000),南至黄河(约500),北至宋家城(约5000)。
  
4)石窟组成
  
炳灵寺石窟由下寺区、上寺区、洞沟区三部分组成。共有窟龛216个,石刻造像680尊,泥塑像108尊,石胎泥塑27尊,壁画约1000平方米,各类佛塔56座。
  
下寺区:是炳灵寺石窟的主体部分,位于黄河岸边大寺沟内,石窟分布于长约220的悬崖上。共有窟龛195个,石刻造像676身,泥塑像102尊,石胎泥塑26身,壁画约900平方米
  
上寺区:位于距下寺北约25公里的山谷中,共有窟龛13个,大小石雕3身,泥塑造像6身,石胎泥塑1身,壁画约100平方米,石雕佛塔一座,还有卓玛殿等藏汉式建筑。另外,还藏有鎏金铜造像43尊,唐卡13帧,藏文大藏经66卷(新近版100卷)。
  
洞沟区:位于下寺和上寺之间西侧的洞沟内,现存窟龛8个,壁画约60平方米,浮雕喇嘛塔6座,石雕米拉日巴大师像1尊。
  二、
保护管理机构
  
炳灵寺石窟的保护管理机构为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该所成立于19555月,原名炳灵寺文物保管所,2002年元月更改为现名。
  现有编制20人,其中管理人员1人,专业技术人员11人,工勤人员7人,实有19人。专业技术人员中,副研究馆员1人,文博馆员4人,助理馆员4人;工勤技能人员中技师1人,高级工2人,中级工3人,初级工1人。
  内设办公室、业务室、保卫科、接待部。现任所长石劲松。
  
 三、文物保护工作情况
  (1)
石窟防护堤坝修建
  
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国家在炳灵寺石窟下游修建刘家峡水库,炳灵寺石窟的部分底层洞窟文物面临着被淹没的境地,同时对炳灵寺石窟的整体稳定构成威胁。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拨款150万元,在石窟前修建了长220、高16的防护堤坝,炳灵寺石窟才得以妥善保护。
  (2)
石刻造像修复
  
炳灵寺石窟在清末战乱中曾遭受重大破坏,不少洞窟造像被火药炸毁,佛像残头断臂者较多,尤其是126128132147等重点洞窟受破坏情况较为严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业务人员陆续对损坏的造像进行了修复。
  (3)
防风化保护
  
炳灵寺石窟所在的山体质地为红砂岩,这种岩石易于雕刻,也易于风化,尤其近年来随着局部气候的变化,空气中湿度增加,这种风化现象日趋明显。面对这种情况,敦煌研究院、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合作进行了“应用PS加固风化砂岩石雕的研究”,开发研制的PS材料,在炳灵寺石窟“何灌题记”碑文和部分风化石雕上进行了应用,共计喷涂了约30平方米的面积,取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
  
4)石窟岩体加固与渗水治理
  
19979月至1999年底,由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并投资486万元,实施了炳灵寺石窟岩体加固和渗水治理工程,使石窟长期存在的危石掉落问题和渗水问题得到了彻底治理。
  (
5)16窟涅槃像修复
  
16窟涅槃像塑造于北魏延昌时期(512515),身长86,这是我国石窟中保存最早的释迦涅槃像,具有重要的历史、科研和艺术价值。因修建刘家峡水库,196745月份由专业人员进行抢救性搬迁,将佛像切割成九段分别装入木箱,保存于144145窟中。20016月-20025月完成修复并在卧佛殿中展出。
  
6)栈道修复
  
早在北朝时期,炳灵寺石窟崖壁上就有栈道建筑,隋唐时期随着洞窟的大量开凿,崖壁上栈道纵横交错,蔚魏壮观。到了清朝统治年间,所有栈道建筑毁于战火。
  
1973年,甘肃省文化局投资2万余元修建了通往169窟、172裤、183窟、147窟以及通往49131窟之间的栈道。
  
2002年,由国家文物局立项并拨款,开始修建仿唐木构栈道,目前已完成通往183窟、147窟和15149窟之间的栈道,通往169窟和172窟的栈道也即将开始维修。
  
7)基础设施建设
  
2006年,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并拨款1050万,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600多万,历时18个月,实施了炳灵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修建了码头、游客服务中心、山门、环形参观道路、南桥及旅游区域内三座公共卫生间,对码头广场及窟区环境进行了修整,使炳灵寺景区面貌焕然一新,旅游环境和服务设施得到全面改观。
  
8)安防工程
  
2006年至2007年,完成了下寺区窟区安防系统建设,在文物库房、窟龛群、重点洞窟、文物展览厅、卧佛殿及山门检票处等重点部位安装了摄像探头、监听探头、旋转云台等设施进行重点防范。建立了人防、技防、物防及夜间犬防相结合的立体防范网络,使文物安全防护工作得到有效强化。
  
9)文物陈列馆建设
  
20075月将炳灵寺窟龛群对面24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改建为南北两个文物展厅,分四个单元,展出了馆藏石雕泥塑、木雕、铜造像及唐卡等珍贵文物,有效补充了洞窟参观的不足,使广大观众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炳灵寺的文物和历史文化。
  
10)保护区界桩、界碑制作安装
  
为完善炳灵寺石窟的“四有”工作,根据《甘肃炳灵寺石窟文物保护规划》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 20104月,在重点保护区设立界碑5个,一般保护区设立界桩10个,建设控制地带设立界桩14个。
  (
11)环境监测
  
20097月,在炳灵寺下寺区建成自动气象站,并在特级洞窟、重点洞窟、卧佛殿、展厅、文物库房等区域安装了15个温湿度监测器、7个二氧化碳监测器,监测温湿度与二氧化碳的变化对洞窟的影响。业务人员每月定期导读监测数据,数据分析成果为石窟的保护与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12)景区道路及停车场建设
  
2009年修建了800多米长炳灵寺码头至永积桥头的景区道路,修建了1685平方米的停车场,以适应从陆路抵达炳灵寺研究参观的游客不断增多的需求。
  
13171龛弥勒大佛保护维修
  
171龛弥勒大佛高27,始建于唐代,大佛前原有九层阁楼,清朝同治时期被焚,大佛从此裸露在外,经过一百余年的风吹日晒,大佛风化残损严重。2011年开始对大佛进行保护维修, 2012年底完工。
  
14)保护性设施建设
  
2011年,甘肃省改委批准立项实施炳灵寺石窟保护建设项目,内容包括岩体加固、渗水治理、河道清淤、新建管理用房、更换169窟栈道、更换龛门、拆除不协调建筑、生态绿化等项目,拟于20126月开工建设。
  四、参观指南
  (1)开放时间
  旺季(4月至10月):每天8:00-18:00
  淡季(11月至3月):每天9:00-17:00
  (2)参观范围
  目前除洞沟区外,下寺区和上寺区均向游人开放。
  (3)门票价格
  普通门票:每人次50元人民币
  特窟门票:第169窟和172窟每人次300元人民币,第126窟每人次80元人民币,第128窟每人次60元人民币,第132窟每人次90元人民币。
  优惠政策: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免票;大中专生、现役军人、60岁以上老年人持有效证件,享受半价优惠;残疾人持有效证件,实行免费参观。
  (4)抵达路线
  路线1:兰州乘车——刘家峡大坝乘船——炳灵寺
  路线2:兰州乘车——刘家峡乘车——向阳码头乘船—炳灵寺
  路线3:兰州乘车——临夏乘车—莲花码头乘船——炳灵寺
  路线4:兰州乘车——临夏乘车——积石山乘车——炳灵寺
  路线5:兰州乘车——刘家峡——杨塔——塔坪——炳灵寺
  (5)参观路线
  游人抵达炳灵寺码头后,前行约百米,即为炳灵寺售票处,在这里既可购普通门票也可购特窟门票,按票面要求,在导游人员的带领下,进入下寺区,经山门可依次参观到老君洞、石窟群、特级洞窟、睡佛殿、文物陈列馆。还可乘车前往2.5公里处的上寺区参观。
  (6)接待部门及联系电话
  炳灵寺石窟的旅游接待工作,由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接待部负责,可向中外游人提供汉、英两种语言的导游讲解服务。
  旅游接待部负责人:王玲秀
  联系电话:18919401525
  五、
学术研究
  
1951年炳灵寺石窟被重新发现以来,学术研究工作也陆续开展,已经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研究炳灵寺石窟的学者。
  
研究炳灵寺石窟的学者首推冯国瑞先生。1951年,先生在《光明日报》、《甘肃日报》上发表《炳灵寺石窟勘察记》,在学术界引起轰动,首开炳灵寺学术研究的先河。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编印了《炳灵寺石窟》一书,郑振铎先生撰写了题为《炳灵寺石窟概述》的序文。1963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对炳灵寺进行第二次考察,同年在《文物》杂志第十期上发表了《调查炳灵寺石窟的新收获》。
  
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炳灵寺石窟学术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诸多专著、专集、画册等相继出版发行。主要有:
  
阎文儒、王万青合著的《炳灵寺石窟》,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7月第一版;
  
董玉祥、岳邦湖合著的《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9炳灵寺等石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89月第一版;
  
甘肃省博物馆、炳灵寺文保所合编的《炳灵寺石窟》,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
  
甘肃文物工作队、炳灵寺文物保管所合编的《中国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中国文物出版社,日本株式会社平凡社,198212月出版;
  
董玉祥主编的《炳灵寺169窟》,深圳海天出版社,19945月出版;
  
王万青、王亨通主编的《炳灵寺历代诗词选》,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8月出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发表在国内外各级刊物上有关炳灵寺石窟的学术论文近百篇。这些学术论文集中收藏在由王亨通、杜斗城主编的《炳灵寺石窟研究论文集》中,由炳灵寺文研所于1999年编印发行。
  
20029月,炳灵寺石窟第一届学术研讨会举行,来自国内外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共向大会提交学术论文30余篇。会议成果《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王亨通、颜廷亮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于200310月出版。
  
2004年,由张宝玺、王亨通主编的《昔日炳灵寺》由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69月,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成立五十周年庆祝活动及学术研讨会召开,充分展示了50年来炳灵寺石窟保护、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20068月,王亨通、杜斗城主编的《炳灵寺石窟内容总录》,由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68月,石劲松主编的《炳灵寺石窟艺术》画册,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68月,炳灵寺文研所出品、甘肃省文化艺术档案馆摄制的《炳灵寺佛教艺术》宣传光盘发行。
  
20068月,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和甘肃省集邮公司共同发行《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邮票。
  
20116月,郑炳林、石劲松主编的《永靖炳灵寺石窟研究文集》,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

  电 话:0930-8879070
  传 真:0930-8879056
  地 址:甘肃省永靖县王台镇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炳灵寺石窟
关键词:

炳灵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