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李岩:满天星斗的史前文明中,何以广东何以岭南?

摘要: 正如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所说:考古学如同望远镜,扩大了历史的空间范围,也像显微镜一样,改变了历史科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对于广东,这个被文字记载忽视了的南蛮之地,上古时期历史的重建,考古学有着独特的作用与价值,借此,得以发现岭南历史文化更多的真实面貌。8月3日,第四期哈啰孔子文化大讲堂,在深圳博林圣海伦酒店开讲。本次讲座邀请到了资深考 ...

正如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所说:考古学如同望远镜,扩大了历史的空间范围,也像显微镜一样,改变了历史科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对于广东,这个被文字记载忽视了的南蛮之地,上古时期历史的重建,考古学有着独特的作用与价值,借此,得以发现岭南历史文化更多的真实面貌。

8月3日,第四期哈啰孔子文化大讲堂,在深圳博林圣海伦酒店开讲。本次讲座邀请到了资深考古专家李岩老师,以“广东的夏商周——岭南印入华夏”为题,科普了广东地区的史前考古发现及其深远影响。

李岩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专业委员会委员,是广东史前至秦汉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全国考古十大发现奖获得者,出版了《中国出土青铜器全集(广东部分)》、《石泉山文物集粹》、《解读南海一号打捞篇》等专著。

讲座中,李老师解读了广东地区近十年的先秦考古发现,特别是广东出土的大量几何印纹陶和原始瓷遗存,展现出岭南文明发源和发展的脉络,及其与中原文明、长江中下游文明、越南文明的关系。


满天星斗的史前文明

从多元一统到一统多元

李老师以今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良渚古城遗址”为例,认为:遗址展现的长江下游稻作文明,不在传统的中原地区,恰恰印证中国史前文明的发展不是单一中心,正如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所谓的“满天星斗”般,由多元化的区域文明中心演进而来。

即使延续到夏代,二里头遗址夏代晚期遗存,距今3800-3500年的二里头遗址,作为都城遗迹,具有核心地位,在现代中国版图上,但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来看,也呈现的是“万国林立”的状态。

二里头时期长江、黄河及北方地区的主要考古学文化分布示意图

商代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殷墟,国土面积比夏代的大,但不包括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广东地区更是化外之地。

周代西周的核心区域大约只在今天的宝鸡市宝鸡市至西安市及其周边,但周王通过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掌控了更大的疆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经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崩乐坏,再到秦始皇至汉武帝时期,中华文明真正从多元走向了统一,尤其是汉武帝的“推恩令”,彻底消灭了诸侯国的势力。从西汉中期的墓葬形制来看,南到越南中部、北到陕西一带,都是高度的统一,反映出高度的中央集权统治。

与自新石器晚期良渚文化为代表的多元走向一统相比,秦汉之后,中国开启了一统多元的历史进程,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正是中国人主动寻求与更广泛地区多元文化的交流的反映。

李老师认为,狭义的历史文献记载,对广东地区的文明进程和具体细节过于粗略,并带有中原为中心的立场;但从考古发现来看,广东地区相当于中原夏商周三代时期,其实具有着丰富灿烂的独创性文化遗存,更为青铜时代大背景下的华夏文明多样性贡献了自己独有的宝贵因素。

“广东所经历的夏商周时代,不仅以自己独特的文化融入到华夏之中,也向更南的越南地区传播中华文明的因素。” 在李老师看来,广东在多元一统的过程中,成为了多样性之一;在一统多元的历史进程中,又继续发挥自己的地理、文化优势,成为华夏文明与世界交流的枢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个广东

南蛮之地并不蛮荒

“在古代,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青铜器,广东人就不爱青铜器。”李老师的一句话,让现场充满了笑声。他想说通过这个玩笑告诉观众:广东的夏商周时代不是没有文明,而是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例如几何印纹陶和原始瓷;而且从多元一统到统一多元的历程中,形成了三个广东:广东的广东,中国的广东,毗邻中南半岛的广东。

广东的广东中原地区进入青铜器文明的时候,广东地区正进入原始瓷为代表的文明阶段 。原始瓷和几何印纹陶,是中华文明的独创,广东完整经历了夏商时代技术的萌芽、商朝中晚期酱色原始瓷的浮滨文化,西周中期到春秋中期的原始青瓷之夔纹陶文化以及春秋战国之交开始的米字纹陶文化。

园洲梅花墩的龙窑遗迹:广东原始青瓷的开始

中国的广东:自商代,来自北方的牙璋进入广东,晚商时期,小件青铜器如戈等进入也进入广东,是中原文明因素直接南下岭南的证据;西周之后,信宜的铜盉、横岭山的越式鼎、钟相继出现,表明在精神领域对中原文化的认同;而西周中期之后的原始青瓷与浙江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306年,楚威王率军攻打越国,导致大量越人南迁,冲击了广东地区的夔纹陶文化,逐步流行成米字纹陶文化。再到秦始皇至汉武帝的统一时期,米字纹陶文化也消失了。这一切,做为古南越地区,从文化因素的吸收,到对中原文化的认同,都是广东地区在多元一统过程中融入华夏,并保持自身特点的具体写照。

毗邻中南半岛的广东在多元一统时期,广东地区的原始瓷和几何印纹陶,就已经影响了越南北部地区。到了统一多元时期,中原文明也经由广东地区影响了越南,比如秦军南下时使用的蒜头壶、汉武帝时期的墓葬形制,在广东和越南均有相同的考古发现。

李老师说,有文字记载以来,《左传》、《史记》甚至到唐代,关于岭南大多是蛮荒和落后的描述;而考古学所提供的资料,让我们对中国青铜时代历史的多样性得以认识,不仅让我们看到真实的广东并不蛮荒,更让我们看到现代文明的多样性,更好地启迪自己,自觉地投身于中华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伟大事业中。


现场Q&A

考古学就是不断修正现有历史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夏商周时代要复杂得多,它有着满天星斗般的多元文明中心、青铜器文明与原始瓷文明的并存。“我们知道教科书将夏商周时代定义为奴隶社会,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绝对,西周时期就有了很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而且像战俘‘人殉制度’也废除了,替换为陶俑。”

就此,李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考古学就是不断地修正现有的历史。这样的观点让现场的观众觉得耳目一新,报以热烈的掌声。不少观众听完李老师的讲解后,也踊跃提出自己的疑问。

Q:考古研究对于出土文物的时间是如何谱系化的?

A:一般会参考历史文献的记载,结合出土的器物,看看两者的契合度。同时会形成文物的编年史,这与历史的编年史不同。举个例子:我们用的手机,从屏幕来看,就能断定屏幕越大的手机出现的越晚。我们在东莞村头贝丘遗址的考古发现,结合夏商时代的历史,就建立起广东夏商时期的陶器编年史。

Q:以前关于文明的定义,是以文字的发明为标准的,像您说到的以考古文物来论证文明的起源,是一种新的思路吗?

A:原先历史学界、考古学界关于国家和文明的起源,确实将文字的发明作为标准之一,但依据的是当时的考古发现和材料认知,现在这个标准肯定是变了的,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良渚文明。良渚文明被国际所认可的核心价值,就是高度完善的等级制度,以及巨大的工程建设,比如中心聚落、水坝、宫殿等。所以无论良渚有没有文字,具备了如此复杂的社会结构,以及如此庞大的工程建设组织,就已经达到了作为古代国家和文明的标准。

Q:您说到的秦军南下曾经到达了越南,中华文明的向心力不是越往后越强吗?为什么这块地区后来脱离了中华文明?

A:向心力指的是文化,我个人认为,文化和国家有时候不能完全划等号。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自周朝以来建立的管制,核心地区叫做王畿地区,然后就是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区,还有就是似于边疆的区域。中央政府对最后这类区域的管制,比较依赖于本地人。当中央王朝的统治力量变弱的时候,这些地方的离心力就出现了,越南就是这样的情况。

Q:您刚刚提到楚越战争时,越人南下影响了广东。考古研究如何区分楚人墓、越人墓呢?当时楚文化对广东没有什么影响吗?

A:关于墓葬,我们的前辈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得到后续考古研究的不断证实。简单来说,越人的墓葬就是土墩墓,楚人的墓葬更加复杂,有棺有椁。而且汉代的统治者来源于楚国,墓葬遵循“汉承楚制”的做法,所以还是可以区分。广东至今没有发现过楚人风格的墓葬,说明这里是一个传统的越人区,楚人的政治势力没有进来过。前两年的考古发现,广西新安县的灵渠,出土了成组的楚国陶器,说明楚人到过广西,但统治并没有进入广东。

李老师听说上一期的哈啰孔子文化大讲堂,是由广东省博物馆馆长魏峻解读“南海I号”,非常热情地带来自己的著作《解读南海I号打捞篇》,并亲笔签名赠送给现场观众。

哈啰孔子文化研究院也十分感谢李老师的精彩授课,特意送上哈啰孔子特制形象艺术品。李老师也表示,哈啰孔子的文化创意,正如考古学对历史的不断增新,是让中华文明不断前行,历久弥新,希望能够继续做出成绩。

关于哈啰孔子

哈啰孔子(HelloKongzi)是深圳博林文创依托传统文化,以至圣先师孔子的形象为原型,打造的极具东方文化气质的“中华文化形象代言人”。自2014年创立,哈啰孔子就秉持“启蒙、传承、融合”的核心理念,致力于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和广博的文化包容力,在全球弘扬、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撰文 大风

编辑 Ivy

文中资料图片由李岩老师提供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