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李慧:滕州汉画像石简述

摘要: 滕州境内自清末民初陆续发现汉代画像石,上世纪50年代就在县文化馆院内进行专题陈列。2007年,滕州市政府投资3000余万元,在龙泉文化广场区域高规格设计建设滕州市汉画像石馆新馆。截至目前馆藏汉画像石等各类汉代文物1万余件/套,其中汉画像石近2000块。另有许多滕州出土的精美汉画像石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等收藏。《续滕县志》《 ...

滕州境内自清末民初陆续发现汉代画像石,上世纪50年代就在县文化馆院内进行专题陈列。2007年,滕州市政府投资3000余万元,在龙泉文化广场区域高规格设计建设滕州市汉画像石馆新馆。截至目前馆藏汉画像石等各类汉代文物1万余件/套,其中汉画像石近2000块。另有许多滕州出土的精美汉画像石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等收藏。《续滕县志》《补汉石存目》《汉代画像全集》《滕县金石志》等都著录了大量的滕州汉画像石。滕州汉画像石馆自上世纪50年代建馆以来,历经5次辗转搬迁,始终以保护、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为己任,集文物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服务于一身。2008年3月,新馆建成后年均接待量30余万人。近10年联合国内外大学、文博等单位举办文化交流、临时展览、公益讲座等活动100余次。编辑出版了《汉人之魂—滕州汉画像石》《滕州祠堂汉画像石》《滕州汉画像石精粹集》《染山汉墓发掘报告》《滕州历代石刻》《官桥汉代考古发现》等专业书籍,在核心期刊《考古》《文物》《中国汉画研究》等发表论文、文章数十篇。《牛耕图》《冶铁图》《纺织图》等代表之作,足以说明在2000年前的汉代,滕州地区社会生产力已相当发达。滕州汉画像石以发展脉络完整清晰、雕刻技法丰富多样、画像内容包罗万象和祠堂画像石精美绝伦等在国内独树一帜,影响广泛。

一、汉画像石出现及消亡的时间

汉代的墓葬发现居历代墓葬发现之首,目前经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汉墓有帝陵、诸侯王墓和中小型墓,数量巨大。其中,中小型墓是汉代墓葬数量最多的一类。根据形制、建材、结构和墓室的布置、装饰等情况可以分为土坑竖穴木椁墓、土坑墓、洞室墓、砖室墓、空心砖墓、石室墓、画像石墓、画像砖墓、壁画墓、崖洞墓等。画像石墓是其中的特殊类型,主要分布在山东、苏北、安徽、河南南阳、陕西、四川等地

   汉画像石分布图

根据目前全国范围发现的资料判断分析,汉画像石大致产生于西汉武帝以后,盛行于东汉、弱于魏晋。西汉初年的经济非常困难,根据《汉书·食货志》:“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经过了70多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初年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改观,逐渐进入了强盛时期。汉画像石出土量多而又比较集中的地区有山东、江苏徐州地区、河南南阳地区、四川中部以及陕西北部。其间大致发展了300多年。因各地条件不同和历史发展的不均衡,汉画像石出现和兴盛的时期也有不同。各地出土的汉画像石有着明显的地方特色。山东、江苏北部出土的画像石构图密集、空白极少。根据杨爱国先生的大致统计,目前山东已发现汉画像石的数量约7000块。

各个区域汉画像石产生的时间有早晚差别,但是衰亡的时间却大致相同,为东汉末年。东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以后,发生了黄巾大起义,青徐黄巾军和汝南黄巾军,分别扫荡了山东、苏北和河南南阳等两个汉画像石中心区域的豪强势力。东汉王朝岌岌可危,社会动荡不安。随着东汉帝国势力的衰落,陕北、晋西北地区成为匈奴南下控制之地,汉画像石发展的社会基础已不复存在。在东汉末年的社会大动乱中,唯有在相对稳定的四川地区,汉画像石延续到大致三国蜀汉时期,也已经是支流末节了,总的来看,汉画像石到黄巾起义后的东汉末年就基本衰亡了。

汉画像石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所反映的是汉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占主流的思想,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墓葬制度与习俗方面的变化,具有独特内容和形式的画像石及其构筑的墓室、祠堂等墓葬建筑,也就会衰落甚至消失。汉画像石作为一个时代的艺术所体现出的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后代艺术难以企及的。鲁迅先生曾赞叹说:“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

二、汉画像石制作的工艺程序及雕刻技法种类

根据大量的考古发掘资料显示,汉画像石上的图案和纹饰,是预先在石质表面制好后再进行雕刻。从汉画像石的工艺程序上说,是先在石面上用墨线勾画出底稿,然后以刀代笔,根据底稿雕刻而成的。汉画像石有着类似绘画的画面经营和布局,由于年代久远,汉画像石上的色彩多已剥落,但有些地方出土的汉画像石上还留有彩绘的痕迹仍依稀可辨,近似壁画。在陕北绥德、米脂等地出土的一些画像石上,还能看到勾画底稿的墨线应是有力的证明。在目前已发现画像石的提记中有“师”“画师”“石工”的题字。这说明了画像石制作时是有分工的,应有画师和石工两种,或许也有绘画和雕刻兼长的匠师独立完成所有程序。在武梁祠上的题记中就有“良将卫改,雕文刻画,罗列成行,滤驰技巧,委蛇有章。”。画像石的制作应是包含着绘画和雕刻两种不同的技法。艺术形式虽属于雕刻,却也没有脱净绘画的艺术风格,汉画像石既不是独立的绘画艺术,也不是独立的雕刻艺术,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对于汉画像石雕刻技法的分类和定名,存在不同意见和表述方法,但趋向大体一致,很多前辈做了不少的分析研究,到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的规范,滕固在30年代做了概括的分类:“石刻画像正像欧洲的浮雕,有其自己的地位。”在佛教艺术出现以前,中国从未有过类似希腊的浮雕。像这种在石面上雕刻图像造型,基本上可分为线刻和浮雕两种形式。细分为线刻、凹面线刻、减地平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六种。现依据汉画像石雕刻技法的分类,结合有关资料,论述如下:

1.线刻

中国绘画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运用线条,绘画与线刻石刻画唯一的不同是一个是用笔画线,一个是以刀代笔刻线,线刻与中国工笔画在风格上基本一致。线刻有刻在未经处理的糙面或将图像刻在打制石料时留下的凿纹地上,也有刻在平整光滑的石面上,有的在线刻图像的轮廓内施以麻点和鳞纹在细部。滕州石椁墓上的图案,多数为线刻,也有少数为浅浮雕和线刻在一块画像石上出现,如滕州滨湖镇山头村出土的石椁侧板,主画面分为三格,左边第一格的图像雕刻技法为浅浮雕,中间和右边格内图像均为线刻,在主图像的上方为两条回首相望的双龙,雕刻技法为浅浮雕

滕州滨湖镇山头村石椁侧板(拓片照片)

2.凹面线刻

这是一种在物体形象的轮廓线以内凿成凹入的平面,然后再用阴刻线条表示细部的技法。在凹面图像的轮廓线外,有的是整治石面留下的凿纹地面,也有在物象轮廓外打磨平整的石面,都属于凹入线刻。

3.减地平面线刻

是在磨制光滑的石面上用阴线刻画好图像后,把图像以外进行减地处理,图像呈平面凸起,也有学者把这种雕刻技法称为平面浅浮雕、平凸刻或平面阳刻。在图像以外的减地面会留有有平行细密的凿纹,也有不规则的铲印,剔地较深的可达到1-2厘米,这种汉画像石的图像一般比较密集,图像外的剔地面积较小。如滕州造纸厂祠堂画像石

   滕州造纸厂祠堂画像石

4.浅浮雕

在图像轮廓外减地,图像呈弧状凸起,图像的不同部位也会刻出起伏,有的细部仍用阴线刻划,也叫弧面浅浮雕,这是在画像石中运用较普遍的一种雕刻技法,在图像以外有减地留下的凿纹地或较光滑的石面,如滕州滨湖镇西古村画像石

滕州滨湖镇西古村画像石

5.高浮雕

高浮雕的刻法同浅浮雕,只是图像外剔地比较深,图像浮起较高,有较强的立体感,这一类刻法多出现于墓室门额或石柱上,如山东安丘董家庄墓石柱。

6.透雕

透雕是在高浮雕的基础上,将图像的某些部位刻透镂空,成为略近于立体的圆雕。如临沂白庄墓半月形门额画像。

在以上六类画像石雕刻技法中,以线刻、凹面线刻、减地平面线刻、浅浮雕四种刻法最为常见,大部分汉画像石都是采用这些刻法。在犍陀罗艺术传入以前,中国本土没有类似希腊、罗马的浮雕,而在商周或者更早时期的作品中,圆雕和线刻的技法都已经混合刻使用,汉代的雕刻更继承并展了这种传统的风格。在大量汉画作品中的浅浮雕中,图像的细部仍用阴线刻加以表现。进一步显示出图像的层次和细部,收到更为逼真的艺术效果。这与希腊、罗马的浮雕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从中也可以看出对线条的运用是我国古代绘画和雕刻中的优秀传统。

三、滕州汉画像石的历史发现状况

滕州位于山东省南部,自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昌明之邦。据《滕县金石志》记载,自清末发现画像石以来,到目前,已发现并保护的汉画像石数量达上千块,目前,滕州汉画像石馆馆藏汉画像石近800块;滕州市博物馆馆藏100余块;还有数十块汉画像石在30年代时分别被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收藏。台湾学者邢义田教授在日本考察时在日本奈良县的天理参考馆发现一块滕州出土的题记汉画像石,这块汉画像石为山东滕县董家村所出,曾为清金石大家端方所有,《汉代画像全集》二编曾收录,但题为“今不知所在”的荅子管仲画像,此石之重要在有清晰的榜题“管仲”“管仲妻”“荅子母”“荅子”“大鸿虑”等,这块画像石在民国时期的《滕县金石志》中也有出土地的明确记载。在上千块汉画像石中有大量石椁墓、石室墓及祠堂画像石的构件,尤以石椁画像石,数量巨大,出土地点遍布滕州市所辖21个镇街。1933年,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山东滕州市(原滕县)发掘了一座汉画像石墓(传称曹王墓),这是第一次对汉画像石墓的正规发掘,在1933年第14期的燕京学报上刊登了关于曹王墓发掘的信息。为配合城市建设,在滕州滨江小区、滕州侯庄、滕州官桥镇东郑庄、滕州官桥镇丰山、滕州官桥镇车站村等地都进行过抢救性发掘,一经发现,少则数十座,多则上千座。滕州画像石具有三个明显特征:第一是延续时间长,从滕州姜屯镇出土的画像石的年代约在西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后,到滕州纪年画像石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的封墓记残石,大致延续了300多年。中间没有出现明显年代中断现象。是国内汉画像石墓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第二个特点是滕州画像石的画面布局密集,画面空白很少,空白处会刻以鸟头或圆点填白。滕州地区画面分层的画像石最多可达到10层。第三个特点是滕州画像石有很多其它地区所没有的图案。如滕县弘道院冶铁画像石中画面第四层的冶铁图像中的鼓风囊,在画像石上从没见到过,已被王振铎复原。根据孙机先生的解释:它是一个内部装撑环,两边装挡板皮囊,前挡板上有进气口,后挡板上的排气口外连接着通向炼炉的风管。囊顶装有活动吊杆。使用时须不断推拉,即《管子·揆度篇》所称之“摇炉囊”。在弘道院画像石上,除有人在囊前压囊鼓风外,还有一人卧在囊下以备将囊推回原位,操作起来是很费力气的。

滕州弘道院冶铁画像石(原石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四、滕州石椁画像石

截止目前,滕州市已发现并保护的画像石数量约有上千块,约占山东画像石总数量的1/10,滕州现存的汉画像石构件中,石椁墓画像石数量大约占到1/3以上,石椁图案内容相对简单,已发现的图像有树木、穿璧、悬璧、铺首衔环、鸟、房屋、双阙等图像,花纹图案多见几何纹饰,雕刻技法多数为粗线刻,少数图案为浅浮雕。石椁墓一般是由前后挡板,两侧侧板、底板和盖板六块石板组成,盖板可分为单层盖板和双层盖板两种,双层盖板密封性好于单层盖板。石椁类型可分为单石椁、双石椁、三石椁和并置双椁、并置三椁几种类型。2014年在滕州官桥镇抢救性发掘的近100座汉墓群中还可看到两种特殊类型:一种是在石椁的一边上方放置一块长条石,暂且称作门楣石,在门楣石正面通常雕刻着龙、对凤、虎的图像;另一种类型可称为石室墓,墓室由前后室组成,前室由横梁石、盖顶石、门扉、立柱组成,后室却仍是双石椁,本文介绍的石椁墓也包含了这两种特殊类型。石椁墓的石材质量等等不一,有的及其简单和单薄,侧板和前后挡板上只有简单刻凿的凿印,有的石材制作精良、做工及其精致,石材通常比较厚重,侧板和挡板均以卯榫扣合。正如中国汉画学会会长顾森先生所讲,越是简单的图案越能代表汉人丧葬观念的中心思想,石椁墓内可供雕刻的空间很小,不似一些大墓,可以把想要表述的思想铺陈开来,天上、人间、地下分别刻绘。所以在石椁墓小小的空间中,必须把最想要交代的内容刻划其中,这些简单的图像应代表汉人或者是汉代平民阶层的中心思想。在这些简单朴实的图像中,又存在着一定的配置规律,并不是汉人随意排列刻画,比如在早期石椁的前后挡板及侧板上刻划最多的图案多为树木、玉璧、穿璧、鸟的图案,这些图案应该和汉人的丧葬观念及宇宙观有着密切联系。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滕州汉画像石文物资料遗漏、错登现象都有存在,在整理滕州汉画像石的基础信息时遇到了诸多困难,早年征集或发掘汉画像石时由于技术、科技发展等原因,没有关注汉画像石墓的整体材料,多数并不是科学的发掘,能够把画像石从田间地头、猪圈、桥梁、墙壁上抢救出来,保护下来,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想要从众多画像石构件中完成所有石椁墓、石室墓以及祠堂的复原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台湾学者陈秀慧用了多年的时间对滕州祠堂画像石进行复原,其间多次来滕考察,花费大量的经历。最初拟定的论文题目是“滕州汉石椁墓图像配置初析”,在收集资料时才知力不从心,很多早年确定的墓室、祠堂或石椁画像石构件位置及出土地点也存在问题,对画像石原建筑图像难以取得整体的认识,完整建筑少、零散构件多也使得对要找到滕州石椁墓的图像规律,须把所有石椁画像石逐一收集,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进行精确分类、排序,结合已正式出版的发掘资料和其他地区石椁画像石比较,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令人信服。

由于本人知识水平及研究能力的限制,本文仅初步浅显地对滕州地区汉画像石作一简述,以对该地区汉画像石的特点进行初步分析和推测,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李慧,滕州市汉画像石馆馆长,中国汉画学会理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