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大遗址保护带动城市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总书记曾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综观大明宫遗址区六年来的发展历程,贯穿始终的是改善民生的核心追求。近期,大明宫遗址区提出,坚定不移地推进遗址周边旧城改造,践行大明宫城市理想,让大遗址保护成果更加广泛地惠及 ...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总书记曾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综观大明宫遗址区六年来的发展历程,贯穿始终的是改善民生的核心追求。近期,大明宫遗址区提出,坚定不移地推进遗址周边旧城改造,践行大明宫城市理想,让大遗址保护成果更加广泛地惠及民生,让遗址区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这里曾是西安最大的棚户区,占全市棚户区面积的三分之二;这里曾是西北最大的建材批发集散地,建材品牌位列全国十大品牌;再往远一些说,这里曾是公元六到九世纪中国的政治中心,一座旷世宫殿在这里记录下了中国历史曾经的一段辉煌……

  公元2010年10月,随着一座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的诞生,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昔日垃圾成堆、环境落后的遗址地,变成了风景如画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低矮破旧的棚户区和城中村,变成了设施齐备、绿树成荫的现代化居住小区;粗放低效的建材集散地,变身新型城市商圈;基础设施薄弱落后的旧道北,变成了环境优美、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的城市新区。

  六年来,随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成开放和遗址周边改造提升的不断深入,大明宫遗址区19.16平方公里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城市面貌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人们看到的不仅是遗址得到了有效保护,城市面貌得到了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改善,更为可贵的是,作为一项民生示范工程,大明宫遗址保护项目实施六年来所取得的每一份成绩,都与民生改善息息相关。在科学发展成为主旋律的今天,保障和改善民生,更成为大明宫遗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

  六年来,遗址区群众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从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0平方米提高到25平方米以上,近15万群众从中直接获益。

  六年来,从道路交通到园林绿化、从学校教育到医疗卫生,遗址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让西安北城居民的幸福指数实现了质的飞跃。

  六年来,随着一批城市道路的建设改造,遗址区交通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舒心。

  六年来,随着道路、雨水、电力、照明、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遗址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黑河自来水管道从遗址区贯通而过,解决了大半个北城居民饮水问题,地铁二号线的开通运营,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居民的出行……

[SITESERVER_PAGE]

  大遗址保护——道北民生改善的历史性机遇

  近现代以来,大明宫遗址所处的西安“道北”地区,成为难民的聚居地。2007年以前,道北地区常住人口达10万人,由于遗址所在地不能深挖埋管线,不能从事工业开发,造成遗址及周边地区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社会公益事业欠账较多,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十分落后,生活水平与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不看一组事实,无法想象当时道北居民生存的窘迫:

  一家人“蜗居”在二三十平方米的“房间”,几十家共用一个水龙头、一个公厕的现象司空见惯;全地区50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一半以上是临时性建筑。由于年代久远,缺少统一排水、排污等配套设施,这里的房屋大都低矮潮湿、排水不畅、冬冷夏热、甚至透风漏雨;遗址周边地区建筑物密集,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不完备,路网密度低、道路连通性差,交通拥堵司空见惯。从空中看下去,处于城市核心的遗址区域更像一块触目惊心的城市疮疤。随着城市的发展,遗址区居民生产生活与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2007年10月,为科学有效保护大明宫遗址,彻底改善道北群众的生活居住条件,西安市委、市政府决定正式启动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工程,并委托曲江新区全面负责实施,接到任务后,曲江新区迅速组建了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并以保护方案国际竞赛的方式,迅速展开了保护工程的规划设计,力求以国际化的眼光、高水平的规划和高标准的建设,对大明宫遗址及周边19.16平方公里的城市区域进行综合规划和系统保护。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蓝图,它的一笔一划,将改变道北人的命运,又决定着大明宫遗址保护项目的未来。如何在科学保护大明宫遗址的同时,充分发挥保护工程的经济功能和民生功能?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按照市委、市政府“保护遗址、弘扬文化、传承文明、改善民生”的发展理念,确定了“核心在遗址、突破在文化、重点在城市、根本在民生”的统筹发展思路。

  一项西安史无前例的民生示范工程就此拉开大幕。

  道北,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民生”机遇。

  拆迁安置——为民利民中彰显民生

  当这项在当前中国有着先行示范意义的大遗址保护工程就要拉开大幕的时候,一个西安建设史上史无前例的“大”难题首当其冲地出现了。

  根据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总体规划,原遗址上居住的10万人需要整体搬迁。这无疑是西安城建史上规模最大、涉及人口最多的一次大搬迁。仅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3.5平方公里内应拆除的面积就达350万平方米,相当于2007年西安市商品房建成面积的一半。140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上,遍布着2.5万个家庭、10万人口、89家企事业单位和6000多商户。

  在建设者们看来,拆迁安置是难题,但同样也是民生改善的机遇。通过拆迁改造,道北10万群众将彻底告别落后的棚户区,实现生活居住条件的根本性改善,这也正是大明宫遗址保护工程民生意义的根本所在。

  为了让群众通过拆迁真正得到实惠,让改造工程真正惠及民生,大明宫保护办在不折不扣执行西安市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又制定了一系列更为优惠的补偿措施。而且,为了从根本上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大明宫保护办坚持拆迁与安置同步的工作思路,在遗址公园附近就近建设安置小区,还没有“被拆迁”,群众已对自己未来的新居在哪里,有多大,什么户型,甚至物业费的标准,已经心中有数。

  炕底寨村村民何建民,全家不仅分到了30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55万多元的补偿款,而且还分到了100多平方米的商业房。仅商业房出租一项,一年收入就有10多万。老何激动地说,“还是改造好,我们道北人终于能挺起腰杆,让人瞧得起了。”

  在省政府研究室所做的一份调研报告中,这样描述遗址区被拆迁群众的感受:“他们切身体验到拆迁是为他们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而不是痛苦的背井离乡。”

  与搬迁工作同时进行的是“泰和居”“八府庄园”“元丰颐家”等三个集中安置小区的率先启动建设。目前,随着几个安置小区的建成,遗址公园3.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城中村、棚户区居民得到了妥善安置。从阴暗潮湿的民房,到窗明几净的新居;从荒草丛生的村庄,到设施齐全的小区,一个全新的道北在遗址的保护工程中获得重生,几辈道北人们盼了几十年的幸福生活终于变成了现实。

  随着2010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成开放,2011年,大明宫遗址周边地区的城市改造全面启动。

  短短两年半时间,大明宫遗址区已先后完成了先锋村、小滩村、刘北堡、百花村、辛家庙、东前进、北关村等遗址周边7个整村及36家企事业单位约1.8万户、7.5万人的顺利搬迁,完成旧城改造478万平方米,顺利搬迁了148万平方米的建材市场。

  在遗址周边地区改造过程中,大明宫保护办始终坚持将地区发展与群众长远利益紧密结合的原则,在优先解决民生问题、让群众充分享受城市发展成果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使遗址区城市面貌、经济发展以及群众生活都能实现质的飞跃。

  先锋村是大明宫遗址区人口最多、经济最富裕的一个城中村,依靠“大明宫建材”品牌,成为全国城中村的“先锋”。对这样一个经济富裕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村民未来的生活如何保障?村集体经济如何保持不断壮大?

  按传统的做法,城中村改造中涉及的商业安置一般通过在安置小区建设商业裙楼的方式来完成。但如果把先锋村12万平方米的商业安置量全部建在安置楼下,商铺将占到小区楼裙至少三层,势必造成大多数的商铺因位置偏僻而无法出租。同时,散而小的商业格局,也无法形成商业聚合效应。

  为了保证未来的经营收益,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大明宫保护办创新性地提出了商住分离的想法,通过建设商业综合体的形式进行先锋村的商业安置,得到了先锋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目前,先锋村商业安置项目——大明宫购物中心不仅提前40天实现了主体封顶,而且还与世纪金花购物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由世纪金花全面负责项目未来的商业运营。作为先锋村城中村改造商业安置承载项目,大明宫购物中心这一商业综合体的建设,首开西安城中村商业安置的先例。通过这一案例,使大明宫遗址区城中村改造的民本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彰显。

[SITESERVER_PAGE]

  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遗址区群众幸福指数

  在道北人今天的记忆里,昔日心酸的一幕幕依然历历在目。家住二马路的张广民,过去曾靠给建材市场运送玻璃谋生,由于道路坑洼不平,经常是玻璃还没送到目的地,就变成了一堆碎片,一天辛苦顿时化作了泡影;家住自强路的李国生老人,在门前泥泞的小路上行走了几十年,老人最大的愿望竟是家门口何时才能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吃水靠挑、如厕要排队的状况,让残疾居民饱尝生活的艰辛……道北人感叹:“同样都是生活在城区,咱的生活咋就这么难!”水、电、气、热、公共交通……这些城市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对道北人来说,却几近于奢望。2007年以前,道北连一条像样的道路都没有,出行难、吃水难、如厕难、入学难,一系列生活上的难题累加在一起,变成了道北人长长的一声叹息。

  新的世纪,当新的道北就要破茧而出的时候,道北的城市基础设施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脱胎换骨。

  按照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工作的整体规划,在科学保护遗址的同时,重点解决困扰道北几十年的基础设施问题。2007年,随着保护工程的正式启动,一批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入实施。截至今年10月,大明宫遗址区先后投资10亿元,完成了20多条道路的新修和改扩建。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毗邻的太华南路拓宽改造后,路宽达到了52.5米,道路两侧栽植的国槐、银杏与颇具历史文化韵味的路灯和公交港湾相互辉映,形成了宫墙、绿化、道路三位一体的都市景观长廊;围绕泰和居、八府庄园、先锋花园等安置小区建设的凤城二路、珠江路、凤城三路、建强路、八府庄规划路等道路,不仅方便了小区居民的出行,更完善了区域路网,提升了遗址区的交通承载能力。

  修好一条路、点亮一盏灯,不仅方便了群众,更照亮了民心。

  为解决城市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2012年,大明宫保护办投入专项资金近400万元,建成遗址区公共自行车系统,投入环保自行车400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被群众亲切地喻为“家门口的微公交”。目前,遗址区公共自行车二期工程已全面启动,计划新增自行车1400余辆。

  在加快交通设施建设的同时,大明宫遗址区大力推进区域停车场建设,在环绕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太华路、重玄路和建强路沿线,建成了8个停车场、2000个车位,每天可满足5000余车次的停放需求;与此同时,围绕大华·1935、大明宫购物中心等新建项目,一大批停车场正加快建设。刚刚建成运营的大明宫万达广场,仅地下车位就有4400多个。目前,大明宫遗址区在建项目达70多个,随着这些项目的相继建成,可提供车位近10万个,将极大满足未来城市发展对停车设施的需求。

  在大明宫遗址区的民生词典里,解决群众出行难、住房难是民生,改善生态环境、让群众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同样是民生。今天,占地5200亩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已成为古城西安的“都市氧吧”和“城市绿肺”。据实地监测,园区内年平均温度低于市区2-3度,空气质量明显优于城区,每天都有数万居民前来休闲健身。为进一步发挥遗址公园的生态调节作用,大明宫保护办投入专项资金,不断优化公园生态植被和环园水系,同时联合西安市气象局,在遗址公园设立“六要素气象灾害监测站”,对温度、湿度、降水、气压、风向、风速进行实时监测和播报,为遗址保护、治污减霾和生态建设提供第一手资料。2011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遗址区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从这一奖项中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

  事实上,遗址区群众所能感受到的民生实惠还远远不止这些。

  2013年9月26日,八府庄小学的三千名师生告别了昔日简陋的教室,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现代标准化新校区,成为大明宫遗址区教育资源整合提升的第一批受益者。

  曾经,同样位于遗址区的两所学校,一所人满为患,另一所却门可罗雀。为了彻底改变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整合提升遗址区教育实力,大明宫保护办通过科学统筹“公平”与“优质”,大力提升“内涵”与“品质”,对遗址区内16所中小学教育资源进行了重组整合。将含元殿小学、明诚小学与二马路小学、八府庄小学进行整合提升,同时划拨土地40余亩,投资资金1.9亿元,按照标准化小学要求扩建新八府庄小学和太华路小学,使两所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育质量都了明显的提高。未来几年,随着新马旗寨小学等新整合学校的建成使用,受惠学生将达5万人。

[SITESERVER_PAGE]

  产业发展——带动民生改善实现新跨越

  唐大明宫遗址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守着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遗址区的群众多少年来却端着金饭碗讨饭吃。2010年10月1日,随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成开放,这种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贾玉英是自强路一带远近闻名的手艺人,其“手工布艺”曾被许多外国游客收藏,“过去咱这地方没人来,生意一直不好,进城开店房租又太贵,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好了,遗址公园给咱带来了人气,在家门口也能挣大钱啦!”贾玉英一脸的微笑,道出了道北人幸福的心声。现在,由遗址公园所掀起的遗址游,让更多道北人的生活开始与旅游交集,餐饮、住宿、交通、导游、娱乐、商贸等与旅游相关的服务业快速兴起,旅游从业人数大幅增加,直接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就业。原棚户区居民田佩霞,夫妻双双下岗,过去靠进城打点短工养活一家。遗址公园建成后,田佩霞和丈夫应聘到公园做了保洁员和养护员,每月工资加起来3000多元,有了稳定的收入,一家生活有了保障。

  随着遗址区城市基础设施的大幅提升和不断完善,万达、万科、中建等一批国内知名城市运营商纷纷抢滩登陆,一大批文化商业项目正落地生根,在太华路形成了以大明宫商圈为核心的商业矩阵,新型商贸产业正加速崛起,为遗址区民生改善带来了难得的机遇。2013年11月22日建成开放的大明宫万达广场,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上千个,间接带动5000人就业;大华·1935在盘活原破产企业大华纱厂资产的同时,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不少大华纱厂的下岗职工通过这次机会实现了再就业。大项目的落地,直接带动了遗址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少群众抓住这一机遇,加入服务行业,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预计到2015年,随着遗址区80个重点项目的建成,将拉动西安市GDP年均增长0.5到1个百分点,提供就业岗位近十万个。更为重要的是,随着遗址区旅游业和商贸业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将带动遗址区的产业结构实现根本性的转型升级,实现城市面貌、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改善提升。这其中,民生的意义显而易见。

  文化惠民——让文化成果广泛惠及民生

  大明宫遗址保护工程作为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的重点工程,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列为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回顾大明宫遗址保护工程的六年历程,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经过六年时间的持续建设和不断投入,大明宫遗址区的历史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承、文化设施日趋完善、群众文化蓬勃开展、创意文化异军突起,成为西安乃至全省群众文化示范基地。

  随着文化建设的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已成为大明宫遗址区践行民生理念的关键词。

  现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已成为西安北郊群众的文化乐园,星罗棋布的文化小广场、800套健身器材、7座特色博物馆、常年不断的文艺演出,免费播映的广场数字电影、与国际同步的IMAX影院等等撑起了西安乃至全国最大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形成了大明宫遗址区独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正是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所搭建起的这个文化平台,改变了昔日道北文化设施几近空白的格局,让享受文化成为道北人今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健身老人晨曦中漫步的身影,到御道广场上青年舞者轻盈的舞姿;从绿荫下自乐班高亢的秦腔,到博物馆里柔和灯光下的轻声细语;从广场上嬉闹的孩童,到草坪上静静阅读的学子;从群众大舞台上激情发挥的群众演员,到夜幕下随风摇曳的荧光风筝。一幅幅画面,构成了大明宫今天的盛世图画。

  经过三年的扶持培育,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群众文化活动更是蓬勃开展。从“群众大舞台”锻炼成长起来的群众演出团队已由最初的寥寥几个,发展到现在的涵盖戏曲、合唱、杂技、武术、舞蹈、绝活等十几个门类的170多个;群众演员也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了上万人,每天来御道广场观看演出的观众就有两三万人,群众成了遗址区文化事业的主角。

  为了让遗址区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文化成果更加广泛地惠及于民,大明宫遗址区坚持把群众“要文化”和政府“送文化”相匹配,优先安排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文化项目,扶持培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通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送文化进基层活动和派送“文化大礼包”等活动,加大基层文化的服务的供给,将最受基层群众喜爱的文化演出和文化产品送到了社区、工地和校园,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从2010年10月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成的三年来,大明宫遗址区在群众文化建设和向基层送文化上的投入达到了3000多万元,仅各种类型的群众文化演出就达到了1000多场。

  2013年11月6日,在大明宫遗址区召开的新一轮城市规划建设方案交流会上,一批事关遗址区未来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被提上议事日程。涵盖遗址区城市改造、民生改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近十个重大建设项目进入前期规划和方案论证。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方案论证突出地把民生保障作为遗址区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内容,重点在城市发展与民生诉求上寻找契合点。在此之前,大明宫保护办还专门组织了八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调研小组,深入遗址区各基层单位和居民社区,广泛听取群众对民生改善的意见和要求。

  通过这次规划方案论证会,大明宫遗址区确定了未来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通过遗址保护和城市改造,把大明宫遗址区建设成为西安最具历史文化特色、最具人文活力、最富有现代城市理想的城市新区。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把民生保障和民生改善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老百姓能从遗址区城市发展的成果中真正得到实惠,能从当地民生的根本性改善中感受到幸福。 (葛 超 吴可计 王文静)(来源:中国文物报)

分类: 中文 资讯 丝路资讯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