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含元殿初期外观复原

摘要: 唐含元殿之记载, 散见于史册中。以唐李华《含元殿斌》记述尤为详尽, 形容殿貌雄巍崇高, 有“进而仰之, 斋龙首而强凤翼。退而瞻之, 岌树巅而崪云末”之句。建殿之际, 工程浩大, 斌云:“操斧执斤者万人, 涉碛砾而登崔嵬;择一干于千木,规大壮于乔枚”等等。由这些记载, 我们想见该殿建成后,气魄势必很壮丽。现含元殿遣址已经发掘。发掘时, 作者担任测绘工作。回京后, 试作了复原图稿。但图中还有很多不完善和尚需存疑之处, 留待读 ...
      唐含元殿之记载, 散见于史册中。以唐李华《含元殿斌》记述尤为详尽, 形容殿貌雄巍崇高, 有“进而仰之, 斋龙首而强凤翼。退而瞻之, 岌树巅而崪云末”之句。建殿之际, 工程浩大, 斌云:“操斧执斤者万人, 涉碛砾而登崔嵬;择一干于千木,规大壮于乔枚”等等。由这些记载, 我们想见该殿建成后,气魄势必很壮丽。现含元殿遣址已经发掘。发掘时, 作者担任测绘工作。回京后, 试作了复原图稿。但图中还有很多不完善和尚需存疑之处, 留待读者批评和补充。
    含元殿建筑于“龙首原”高岗上,为大明宫之主殿。其北有宣政殿,东西有宫墙,与之直线相贯。南去里余即是丹凤门。宫殿整个布局:主殿居中,翔鸾阁与栖凤阁分列殿之东南及西南,并各借回廊与殿相接。殿前有龙尾道,自台基倾斜下达于平地。殿址所在,居高临下, 南向可俯瞰长安全城。
    图中所绘殿阁廊道等, 系按发掘位置,另据文献祀载, 还有其他建筑, 因无发掘根据, 没有加绘在图上。现将其中建筑各部复原情况分述如下。
        一、含元殿
    含元殿之复原, 除根据发掘之遣迹遣物及文献记载外, 并绘参照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所建之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据《旧唐书》,含元殿系建成于唐龙朔三年(公元663年),约比佛光寺大殿早194年。
    含元殿发掘情况已有商报发表,该殿系建筑在夯土基上,但后壁及左、右两壁残基尚存。殿内有方形柱础(痕迹)两排,每排十个,为金柱柱础,将殿均分为十一间,间距5米。后排金柱以北5米处即后檐墙。前排金柱以南5米处当有檐柱(老檐柱),该处地面因遭破坏, 现有高度低于原来地面,故础痕无存。其平面复原位置如图所示(图一)。绘于殿身以外之柱础系廊柱之复原位置, 示该殿有“周圈廊”。连同殿身则构成面阔十三间之大殿。另外犹有多数圆形柱洞,在殿基四周绕殿排列,均在夯土基上,洞口高度低于殿内地面。此项柱洞,下无柱础(因发掘时无础痕),共埋设之柱当不能承担过重,想系架设木板之用。又因柱数多而间距密, 能将共荷载分散, 故如此埋设,在力学上自无问题。推其架构方式,系在柱头置栌斗, 以承木板(图二)。或与“晋祠飞梁”结构相似。如此架设, 即在该殿周围构成架空之廊道。此“架空”之例,于后世中国宫殿建筑中已属罕见,唯于朝鲜建筑中,于今尚存有类此之结构(见刘敦槙:《大壮室笔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3卷3期)。


    构木架空之法,渊源已久,主要目的在于防湿。《墨子•辞过篇》言先王为宫室之法曰:“高足以避湿润”。可见营造宫室时,对防湿一项久已注意。
    此外,圆柱埋入地下,尚有材料之保护问题,如地潮湿则易腐朽,但因龙首原地势高亢,气候干燥,加之夯土质坚,水难透入,故可使木材不易腐朽。据《大唐六典》所载:“大明宫在禁苑之东南, 西接宫城之东北隅。龙朔二年,高宗以大内卑湿,乃于此置宫。”可见在当时该地亦属干燥。埋柱之法,实为当时当地条件所允许。但埋柱之法对材料保护究属欠妥,久之则难免于腐朽。由发掘迹象看,有些柱子曹被撤换, 或是这种原因。
    殿前柱洞,每四个形成一组,每组分别与各间之金柱位置南北正对。平面图中, A为前廊柱础,础及柱之复原情况如图二所示,柱础位于木板之下,柱穿板而过,上端借斗栱承托殿之下檐。后面一排木柱承托上檐。是说明该殿具有重檐。李华赋中“飞重檐以切霞”,当指此。
    殿前设有东西两阶, 阶旁廊边均置栏杆,与敦煌172窟唐“西方净土变”壁画佛殿周圆廊(图三)极为相似。

    敦煌唐代壁画所绘佛殿多履单檐;然帝王宫殿多系重檐。就外观言,重檐更为庄严宏伟,主殿当取此式。在建筑史上, 先秦至清,宫殿、明堂多取重檐式。《礼靓•明堂位》云“复庙、重檐,天子之庙饰也”。汉代宫殿亦多为重檐,刘敦植《大壮室笔记》有所论述。唐东都乾元殿亦为“复露重檐”,见王勃《乾元殿颂》。
    古之宫殿设有两阶, 故《尚书•大禹谟》云“舞干羽于两阶”。两阶者,左为阼阶,右为宾阶。据发掘,大明宫中之麟德殿有东西两阶,依此推含元殿亦应如是。现含元殿后有二道,可证殿后亦有两阶。殿前两阶复原位置与殿后两阶相对应。两阶相距五间(合27米),与麟德殿两阶间距同。
    含元殿为大明宫之主殿,殿顶复原作“庑殿式”,其举高与进深之比,系取自佛光寺殿顶之近似值。佛光寺为1:4.77,含元殿取1:4.8。殿顶构架进深为20米,则举高为:20*1/4.8=4.2米。正脊之长,依平面图求出:自B向C引直线,并延长;另自D向E引直线,仍延长之,二线相交于F点;同法交得G 点;FG即正脊之长, 共值36米。殿顶外形系根据上项数值绘出。正脊置鸱尾,《新唐书•五行志》:“太和九年,四月辛丑,大风拔木万株,堕含元殿四鸱尾,拔殿廷树三。”因含元殿系初唐建筑,故按西安大雁塔阴相石刻所刻鸱尾(图四)绘制。于正脊二鸱尾外,下檐亦置鸱尾。敦煌壁画中所见唐以前之建筑、下檐多有置鸱尾者。

    如257窟“佛故事画”及“鹿王本生故事前部”(北魏)。285窟“五百强盗成佛故事后部”(西魏)及290窟“佛傅故事画”(隋)中均如是(图五)。唐以后之建筑,殿顶多置“鸱吻”。下檐率置“合角吻”。
    透视图中,该殿木构之下有阶基三重。上层为夯土所筑。下二重系划龙首岗而成,发掘时阶基前沿尚存,立面状如斩壁。赋中所谓“划盘岗以为址”是对的。康骈《剧淡录》曰:“殿凿龙首岗为基”,其说亦确。
    阶基周围当时设有栏杆。据《旧唐书•德宗本纪》载:“贞元四年春,正月庚戌,是日质明,含元殿前阶基栏杆坏损三十余间,压死卫士十余人。”发掘证明,栏槛系石制的(间简报)。
 
        二、翔鸾阁与栖凤阁
    翔鸾阁与栖凤阁分别建筑于含元殿之东南及西南,位置对称,形制相同(图六)。因翔鸾阁保存较好,故复原时依以为据。

    阁下面为一土台,高于平地(过龙尾道南端水准面)10米许。台既如是之高,周围必投栏杆以保安全。
    土台之上即为阁之基座(图七),系夯土所筑,下部保存较好,形状略如台阶,上面砌有砖块,即当时表面砌砖之遣存。砌砖时系先倚阶侧面向上垒叠,借砖块逐层递减,以造成收分,至高度与第一层台阶相等为一段。第二段开始先把砖遍铺于阶面上,然后再照前法垒叠(图八)。基座东、西、南三侧皆如此砌之,唯北侧夯土壁直,看来系连续砌上者。

    基座上部大致与殿基同一水平,因遭破坏过甚,致平面形状毫无遣存。基座上部平面系据底面形状与侧面收分求出者。想像,基座之上有平座,周围绕以勾栏,北与廊旁栏杆相接,阁身建于平座上,与敦煌唐代壁画所绘城楼相似。该阁面阔估作五间,进深二间, 间量4米。阁顶作单檐歇山式,四壁以木板为之,前后均有门(图九、一〇)。

        三、廊
    发掘证明,含元殿与翔鸾栖凤二阁有廊相接,情况一如《大唐六典》所载:“元正冬至于此听朝也。夹殿两阁,左曰翔鸾阁,右曰栖凤阁,与殿飞廊相接。”近殿两旁,廊基因低于殿基,故相接之处当为斜廊,廊道系以木板架接,设有阶梯,借以升降。麟德殿两旁与大雁塔门楣石刻所刻佛殿两旁之廊皆系斜廊,唐制多如此。廊之方向,自殿两旁起,先是东西向,分别延至阁之正北,即取直角折向正南,各与其阁相接。
    廊之外侧砌有围墙,内侧置以木柱,柱旁安设勾栏,式样与“西方净土变”廊旁勾栏相似。廊顶系照大雁塔门楣石刻廊顶复原。
    近拐角处,墙上有门,据发掘东门遣址尚存,西门复原位置与此对称,由门址所在位置观之,不似有阴楼者。廊道南折部分,向阁微升,斜率不大,到达距阁6米处,斜率骤增(达60%或3/5),倾斜向上,与阁之基座相接(见图一〇)。
        四、龙尾道   
    龙尾道为含元殿前升殿之道。后唐王仁裕云:“含元殿前玉阶三级,第一极可高二丈许,每间引出一石螭头,东西鳞次,一一皆存,犹不倾垫;第二、三极各高五尺,莲花石顶亦存。阶两面龙尾道,各上六七十步方达第一级,皆莲花砖,微有亏损。”又云:“龙尾道者, 其两畔亦有石栏。石栏柱之顶,止刻莲花,不刻螭头矣。”宋程大昌《演繁露》据王仁裕、贾黄中之说结论谓:“ 龙尾道夹殿阶旁上,而玉阶正在道中,凡三大层,每层又自疏为小级,其下二大层两旁虽皆设扶栏,栏柱之上但刻为莲逮花形,无压顶横石,其上一大层者,每小级固皆有栏,栏柱顶更有横石通亘压之,而刻其端为螭首,溢出柱外,是其殿陛所谓螭首者也。” 唐韦述《两京新记》亦曾述及该道。谓:“含元殿左右有砌道盘上, 谓之龙尾道。”《南部新书》载:“含元殿侧龙尾道,自平阶至(此处疑有缺文)凡诘曲七转,由丹凤门北望,宛如龙尾下垂于地,两垠栏杆悉以青石为之, 至今石柱犹有存者。”
    以上记载,以《演繁露》中程氏所述最为明确。然程氏当时对唐制已有不详,其所述系据他人之说作出之推论,非目睹者,故不足为据。今据发掘所得,述复原情况如下。
    据发掘知含元殿前道系三条:中间一条宽25.5米,左右两条各宽4.5米,间隔皆8米;在平面图中,方向直指南北,相互平行,无曲折(见图六)。《雍录》“含元殿龙尾道螭道图”将龙尾道绘作“据齿形”,与实际不符。
    上述系指龙尾道之平面,其断面则呈“ 折线形”,北接龙首岗,南及地面,宛如龙尾下垂于地。
    该道南部为“慢坡式”,《营造法式》称“慢道”。《雍录》中所谓“坡随斜道”者言是。道面系由倾斜(斜率为1:4)和近乎水平之两种平面交接而成。钻探、发掘时,道上发现有大量莲花砖及素面砖,是说明道面原来铺有莲花砖及素面砖。铺砖之复原,系于倾斜面上铺莲花砖,水平面上铺素面砖(图一一),因于麟德殿与兴庆宫发掘中有此范例,且在实用与艺术上有以下意义:(1)道之斜率在1:4左右时,面铺花砖防滑力较素面砖为强;(2)行走其上,无阶限感,故较台阶式为佳;(3)平道面上无铺花砖必要,故铺素面砖;(4)如此铺法,有增加于建筑之美。如此直铺至距殿基15米处。自此以北,该道遗基率呈阶状。阶之高度不等,有达3米者。推想在当时,于各阶间必砌有石级,以相接连(图一三),逐级上盘,颇具崇高之咸。道既崇高,必设石栏护险,文献中有此记载,发掘实物已予证实。简报所言龙尾道发掘而出之一些石刻残片,实为该道原来置有石栏之证据。
   综合以上诸项,试作出含元殿复原透视图(图一二)。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关键词:含元殿

含元殿

关键词:含元殿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