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印度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

摘要: 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马哈拉斯特拉邦北部文达雅山的悬崖上,西距奥兰加巴德106公里。整个石窟群长500多米,29个洞窟呈镰刀形展开在崖壁上,石窟有百年历史,是辛劳智慧的古印度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马哈拉斯特拉邦北部文达雅山的悬崖上,西距奥兰加巴德106公里。整个石窟群长500多米,29个洞窟呈镰刀形展开在崖壁上,石窟有百年历史,是辛劳智慧的古印度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石窟包罗万象,景色优美,气势壮观,洞壁上刻有精美的壁画、修道院、壁画记录了佛教艺术、历史和几个印度的王室生活,壁画栩栩如生。阿旃陀石窟群集绘画、雕刻佛教和历史为一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1983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阿旃陀最初的佛教石窟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公元5世纪至6世纪的笈多时期,更多精心修饰的石窟又被添加到原有的石窟群中。阿旃陀石窟的绘画和雕塑,是佛教艺术的经典之作,具有相当重要的艺术影响力。

Ajanta Caves

The first Buddhist cave monuments at Ajanta date from the 2nd and 1st centuries B.C. During the Gupta period (5th and 6th centuries A.D.), many more richly decorated caves were added to the original group. The paintings and sculptures of Ajanta, considered masterpieces of Buddhist religious art, have had a considerable artistic influence.

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马哈拉斯特拉邦北部文达雅山的悬崖上

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马哈拉斯特拉邦北部文达雅山的悬崖上

古老的艺术天地

阿旖陀石窟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位于印度中部。“马哈拉施特拉”在印地语的意思是“伟大的民族”。马哈拉施特拉邦是吸引外国投资最多的印度地区,而且其出口总额达到全国的32%。马哈拉施特拉邦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首府孟买素有印度“商业之都”和“金融之都”之称,也是久负盛名的国际都市。

阿旃陀石窟群是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约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6、7世纪,营建达七百余年。有石雕佛像、藻井图案和壁画等。现存最多的是壁画。阿旃陀石窟群一直静静地沉睡在撒哈丹山脉中,直到19世纪一群狩猎的英国官员在追捕猎虎的时候,才无意间发现了这片古老的艺术天地。传说,1819年,海德拉巴邦的藩王招待英国军官约翰·史密斯一起猎虎,史密斯追踪一头巨大的老虎来到溪谷,在断崖上举枪瞄准对岸之际,老虎在布满植物的岩壁上消失不见了。史密斯仔细观察岩壁,似乎看到一些雕塑,于是报告了藩王。藩王下令清理岩壁上的植物,原先在植物遮掩下的石窟终于显露出来。第10窟的岩壁上至今刻着“约翰·史密斯,1819”,据说那只老虎就是在这里逃遁的。后来,人们发现门外的石像同中国高僧玄奘的记载完全相同。“阿旃陀”一词源于梵语“阿谨提那”,意为“无想”。全部石窟29座,从建筑形式上基本分为支提与毗诃罗两类。第9、10、19和26窟为支提,其余25座皆为毗诃罗。支提窟当中置窣堵婆,天然岩凿,内殿四周,建造列柱。毗诃罗内部陈设简单,有石床、石枕和佛龛。石窟内有精美的壁画和精工细凿的雕刻,因建成时间不一,各具特色。内容描绘了释迦牟尼佛的生平故事和当时印度社会生活和宫廷生活等情景,包括山林、田舍、战争、乐舞以及劳动人民狩猎、畜牧、生产等场面,内容十分丰富。

阿旃陀石窟群是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

阿旃陀石窟群是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

栩栩如生的壁画

壁画是阿旃陀石窟中最为人们瞩目的艺术,被认为是印度古代壁画的重要代表。画面上出现的大量的现实生活场景,说明为宗教服务的绘画艺术,已出现世俗化倾向。画中所描绘的众多的妇女形象,体态丰满,姿态优雅,形象高贵典雅,反映了印度古典艺术的美学思想。壁画依时代风格可分为早、中、晚3期。早期壁画构图多为横幅长条形,人物造型、表现技法较之同时代的其他遗迹中的佛教艺术,有明显的进步。如9窟残存有佛传和佛本生故事,线条柔和纯朴;10窟有索姆、六牙白象本生和礼拜菩提树等画面,运笔大胆,风格豪放。

中期壁画正值笈多王朝文化艺术的鼎盛时期,画面构图壮阔繁密,布局紧凑和谐,作风沉着老练,色彩典丽,富有抒情趣味,能注重人物的神情刻画和意境的表达,人物描绘手法精细,注重姿态的变化,其中对妇女的描绘,均风姿绰约,艳丽动人,其代表作有17窟的狮子国登陆图和佛说法图及太子与嫔妃劝酒图、16窟的佛传故事等。在第16窟内左边墙上的壁画,是乔达摩出家修道时他妻子的悲哀画面,乔达摩出家修道后,妻子耶输陀罗斜坐在椅子上,微微低头,忧伤欲绝、痛不欲生的神情活现于画面。在16窟的外面,有一条小路,是在岩石上凿成的,从石阶下去有一门,门外两旁各有一只用黑石雕成的大象守门,再往前就是巴哥拉河岸。据说,唐朝玄奘法师在公元638年曾航行到此登岸,访问阿旃陀石窟。另外,各窟的装饰壁画,如卷云、蔓草、莲花及小动物等,均设计巧妙,想象丰富,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到了晚期,壁画创作在艺术上更臻完善。此时壁画构图宏大庄重,整体感强,线条稳健,色彩典丽,讲求透视,画面景物立体感有所加强,人物装饰更加华美,为阿旃陀石窟壁画艺术的最佳者。洞内左右的小佛龛壁画尤引人注意,右龛以山岳为背景,塑造了妇女和儿童的形象,左龛的重层室内,奴婢们簇围一贵妇人,人物颇为写实。另外,周壁上的鹿王本生、摩耶夫人之梦等佛教故事,情节曲折,内容更为广泛。

石窟内有精美的壁画和精工细凿的雕刻,因建成时间不一,各具特色

石窟内有精美的壁画和精工细凿的雕刻,因建成时间不一,各具特色

保护人类共同的艺术瑰宝

阿旃陀石窟集印度古代建筑、雕刻和绘画之大成,融三者于一体。它虽然取材于佛的生平事迹,但却如实地反映了当时印度古代宫廷生活和社会风貌。壁画和雕刻的优秀艺术,不仅对后来印度的美术产生了巨大作用,而且对东方佛教所曾传布的国家和地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每每欣赏这些古建筑时,都要为它们遭受的损坏和残破而悲哀,担忧着它们未来的命运。这些祖先的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艺术瑰宝,但愿不要只成为一代或几代人的记忆。人类创造的一切,正如同人类自身一样,从诞生之日起便踏上了消失的过程。正是因为湮灭和消失,才造就了世界遗产的迷人魅力与伟大价值。

最新评论

引用 coolcool 2016-4-21 12:40
撰文、摄影:珠联璧合

  大约200年前,马德拉斯军团的一队英国士兵进入深山中猎虎时闯入印度中部奥兰加巴德北部湮没已久的阿旃陀石窟群。一位军官在某支提窟(第10窟)的石柱上留下了到此一游的题记:“约翰•史密斯,第二十八骑兵队,1819年4月28日。”

20160315025631875.jpg

阿旃陀第10窟建于公元前1世纪,石窟的形制和外观基本模仿当时的地面木结构建筑。


20160315025648632.jpg

第10窟外壁的龛像,为公元5世纪末期添凿。


  今天看来,这个英国人颇有些鉴赏力。因为阿旃陀第10窟虽然规模不大、朴实无华,却是全部29座石窟中年代最古的一座。它和相邻的9、12和13窟都开凿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2世纪之间。当时,佛教大兴,中印度的德干高原上掀起了开凿石窟寺的热潮。英国人没有料到的是,这个偶然发现居然改写了印度乃至全世界的古代艺术史。

20160315025705544.jpg

第1窟龛门右侧的观音菩萨像,是阿旃陀壁画的代表作。


20160315025720372.jpg

第10窟窟内廊柱之上的说法图。


  从公元2世纪下半叶开始,在中印度,佛教的发展陷入低潮。直到公元460年,诃梨西那(Harisena)成为伐卡陀迦(Vakataka)王朝的统治者,情况才发生改变。作为古印度最伟大的帝王之一,诃梨西那统一了中印度。作为虔敬的佛教徒,他推动了佛教的再兴。很快,空寂已久的山谷中又响起斧凿之声。

20160315025847699.jpg

第16窟内景。


20160315025913730.jpg

第2窟主龛。


20160315030145734.jpg

第4窟的主龛外雕刻了六尊立佛,反映了当时日渐兴起的七佛信仰。


  462年,诃梨西那在阿旃陀开窟造像,今天最为华美的第1窟就是他的功德。随后,大臣、高僧和土邦的君主们纷纷效仿。和早期民间开凿的四座石窟不同,新开的窟寺都是皇家和权贵们的营建,其规模和等级和老窟有着天壤之别。其时,北方的笈多王朝已经江河日下,而盛极一时的伐卡陀迦王朝却将庞大的国家财力投入到热忱的石窟营建之中。由此,笈多王朝所开启的印度艺术的黄金时代被推至了巅峰。

20160315030209714.jpg

第11窟主龛内的释迦说法像,其最初的设计是一座佛塔,中途改为营造佛像。这表明,在中印度,崇拜佛像的风气是从5世纪后半叶开始的。


20160315030222481.jpg

第11窟内景。


  可惜,成败兴衰悬于一人,转变只发生在一夕之间。477年,诃梨西那离世,强大的王朝瞬间风崩离析。翌年,战争又起,石窟的开凿已难以为继。480年的年末,不知因何原因,阿旃陀本地的僧侣和信众突然全数逃离。今天,石窟留下的许多证据都表明,工程是突然停止的。所以,除了少数几座洞窟大致完成,其余都是没有完工的半成品。即便如此,这个未及完成的艺术杰作,也已足够的惊世骇俗了。

20160315030255190.jpg

第1窟窟顶天花上描绘的化生童子。


20160315030330210.jpg

第19窟是一座支提窟,虽然延续了佛塔崇拜的传统,但塔的正面开佛龛,侧面出现胁侍菩萨,体现了大乘佛教的信仰。


  在国内学界曾有一个普遍的说法,《大唐西域记》中的摩诃剌侘国东境的阿折罗伽蓝和石窟就是今天的阿旃陀(见季羡林《大唐西域记校注》)。三藏法师记述说,“国东境有大山,叠岭连嶂,重峦绝巘。爰有伽蓝,基于幽谷,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阁层台,背岩面壑,阿折罗〔唐言所行。〕阿罗汉所建。…… 伽蓝大精舍高百余尺,中有石佛像,高七十余尺,上有石盖七重,虚悬无缀,盖间相去各三尺余。闻诸先志曰:斯乃罗汉愿力之所持也。或曰神通之力,或曰药术之功。考厥实录,未详其致。精舍四周雕镂石壁,作如来在昔修菩萨行诸因地事。证圣果之祯祥,入寂灭之灵运,巨细无遗,备尽镌镂。伽蓝门外南北左右,各一石象。闻之土俗曰:此象时大声吼,地为震动。昔陈那菩萨多止此伽蓝。”《大唐西域记•卷十一•二十三国》有学者据此推测,书中之伽蓝即今日阿旃陀的第26窟。

20160315030354502.jpg

第26窟是一座塔堂窟,由高僧Buddhabhadra主持开凿。


20160315030418377.jpg

第19窟窟门左侧的浮雕《罗罗授记》,和右侧图像相似的《儒童本生》相对。


  但玄奘真的去过阿旃陀吗?据我们的观察,《大唐西域记》中所记载的阿折罗大伽蓝和阿旃陀的现状相去甚远。首先,阿旃陀的所有石窟(包括第26窟)内部并无大像;而且,只第16窟兼有精舍窟及窟外石象这两个要素,但窟内四壁绘以壁画,并无雕镂。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分析认为,阿旃陀石窟内并没有480年以后继续开凿和修缮的痕迹。也就是说,石窟被彻底地废弃和遗忘了。如果此说可信,那么,玄奘法师于公元637年的那次游历是不可能访问过阿旃陀的。

20160315030443654.jpg

第6窟是唯一的双层窟,这是上层禅室中的造像,据说是478年皇家工匠撤离后不久,由民间工匠添凿的。


20160315030511121.jpg

第6窟下层休息着的春游少年们。




引用 IICC 2016-5-11 23:22

3d5abe967adadae.jpg

古印度阿旃陀石窟(图片来源:资料图)

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西南部马哈拉斯特拉邦奥兰加巴德县以北阿旃陀村旁的瓦古尔纳河畔,共有高低错落的29个石窟,在温德亚山的陡崖上环抱成新月形,绵延550多米,为印度现存最大的石窟遗址。它集古代建筑、雕刻、绘画之大成,融佛教信仰、文化变迁、社会生活于一体,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又饱含深厚的历史底蕴。

古印度阿旃陀石窟佛像,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温迪亚山的悬崖上,历时1000年之久。中国唐代僧人玄奘曾对它作了最早的记载。1819年英国人又重新发现。该石窟今存洞窟29座,窟形分支提和毗诃罗两大类,以后者居多。支提窟内中央置窣堵波,依天然岩凿成,内殿四周,建造柱,在早期的支提窟中有明显的仿竹木构造痕迹,且装饰简朴;至中晚期后则趋于精美。毗诃罗窟内部有石床、石枕、佛龛等,陈设较简单。

古印度阿旃陀石窟,始凿于公元前2世纪,直延续到7世纪中叶。现存30窟(包括一未完成窟)。从东到西长550米,全部开凿在离地面10~30米不等的崖面上。除5窟(即第9、10、19、26、29窟)为供信徒礼拜的支提窟外,余皆为僧房。

d316f82d5f7accf.jpg

古印度阿旃陀石窟(图片来源:资料图)

阿旃陀以其壁画艺术著称于世,是现存最早的印度古代壁画遗迹,多用晕染法,使人物形象立体化,这种手法对敦煌壁画有很大影响。 由于洞窟开凿年代分属三个不同时期,所存16窟壁画亦呈现出三种不同风格。第9、10窟壁画涉及佛教的小乘形式。绘制于公元前后,以本生故事为主。佛教认为,佛陀是已入涅槃、彻底摆脱业报轮回的圣人,是不能再生的,所以多以象征性手法来表现,如法轮、莲花、小白象等。第16、17窟为第二期壁画,约绘制于6世纪左右。以人像和建筑图案的配合为特色,构图富于变化,线条流畅,笔法洗炼,色彩绚丽,内容多为佛教宣传。第1、2窟为第三期壁画,约绘制于7世纪左右。世俗性题材增多,与外来的中国、波斯风格融合混杂,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所表现,如帝王宫廷欢宴、狩猎、朝觐的场面,飞禽走兽、奇花异卉等等,构图活泼,栩栩如生。《波斯使节来朝图》记录了波斯和印度的聘问通好。

中国高僧玄奘古曾在7世纪初朝圣阿旃陀。随着佛教的衰落,这里门庭冷落,逐渐被人忘却,成为狐兔窟穴。直到19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引起世人瞩目。

涅槃佛像,玄武岩,印度境内现存最大佛像,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到过这尊佛像。据日本学者宫治昭的研究,古代印度横卧姿势分三种:仰卧,是“死者卧”;左胁卧,是“爱欲卧”;右胁卧,是“狮子卧”。涅槃佛都采用“狮子卧”,这与希腊罗马棺盖浮雕“死者的休憩”是一致的。

ca29c5b0f841dc2.jpg

古印度阿旃陀石窟(图片来源:资料图)

阿旃陀石窟是印度佛教跨地域传播的历史产物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中印度,因得到大批商人和多位国王的支持并赢得大量民众的皈依而迅速扎根。公元前5世纪前期,释迦牟尼刚刚涅槃不久,佛教便进行了首次经典结集,从而确保了教团的组织性与凝聚力,增强了教义的统一性与明晰化,既为佛教迎来了一百年的稳定发展,也为佛教后来的跨地域传播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4世纪前期,印度佛教发生了部派分裂。公元前327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侵入印度西北部地区,印度与希腊的文化交往迅速扩大,而佛教的思想争鸣也因为外来因素的增加而与日俱增。在不同部派的努力下,佛教从原来的恒河中游地区扩展到整个恒河流域以及周边其他一些地方。

公元前271年,孔雀帝国的阿育王继位,他继续实行前两位国王的军事扩张政策,除了南边很小的地区外,整个南亚次大陆在历史上实现了第一次空前统一。阿育王在征服南印度羯陵伽国之后,皈依佛教,并以佛教为国教,以佛法为治国之道,在对佛教进行大量经济支持的同时,组织高僧对佛教经典进行再次结集,以上座部奉行的小乘佛教为正统,统一整个佛教思想,随后派人到四面八方传教,佛教徒的传教热情伴随着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的提升而极度高涨。从此,佛教真正突破了恒河流域的范围,不但盛传于南亚次大陆各地,而且在次大陆以外的地区开始传播。

公元前185年,孔雀帝国被巽伽王朝所取代。尽管新王朝对佛教有所遏制,但阿育王时代奠定的佛教跨地域传播态势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上座部佛教将触角伸到德干高原西部的阿旃陀,并经过近百年的努力,造就了阿旃陀石窟的第一次辉煌。

66225dc62e2358b.jpg

古印度阿旃陀石窟(图片来源:资料图)

阿旃陀石窟见证了印度佛教寺院建筑模式的重大突破

从印度佛教寺院渊源来看,最早的佛教修行方式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没有固定的修行场所。后来在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舍卫国波斯匿王和很多商人与贵族的支持下,出现了竹林精舍和祇园精舍。释迦牟尼涅槃之后,经过佛教徒的多方努力,寺院逐渐遍布恒河中下游。尽管寺院不断增多,但都属于砖木结构的地面建筑模式。

到公元前3世纪,孔雀帝国的阿育王开创了凿山造窟的先例,他于即位的第十二年为邪命外道在巴拉巴尔山开凿了两座石窟,其后他的孙子十车王也延续这种做法,开凿石窟,至今在那伽峻尼和锡达默里等地依然遗存有那个时代的八座洞窟。这种寺院建筑模式的出现,与早期砖木结构的寺院建筑形成截然不同的风格,是印度佛教寺院制度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突破。石窟寺院模式与亚历山大入侵之后印度同西亚所建立起来的文明交往有直接关系,阿育王时代的印度石窟寺院受到了伊朗阿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330年)帝王陵的创意与形制的直接影响。当然,还有佛教经典的支撑,据《十诵律》规定,开凿石窟并于窟中造塔、施柱、涂色等都属于符合佛说的行为。于是,当佛教突破恒河平原向南方山区推广之后,开山造窟活动也传到了德干高原。

而阿旃陀之所以成为开凿石窟寺院的地点,除了马蹄形自然地貌的美妙绝伦之外,还与其地理位置有主要关系。这里地处西印度最重要的商道附近,西印度通往中印度以及通往西方和北方的交通要道就从附近经过,因而赢得了众多商人与贵族的支持。另外,该地表面多为水平层理的暗色岩,质地松软,易于雕镌。于是,在各类信众的支持下,通过僧人的不懈努力,阿育王时代开创的单体石室在此演变为彼此连接的石窟群,突破地面砖木寺院的单一模式,新增岩体石窟寺院模式真正成为现实。


查看全部评论(2)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