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讲座回顾|李水城:《中国西北地区史前文化的扩散与演进:以甘肃为中心》

摘要: 2019年3月19日下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博望论坛”第七十三期特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水城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史前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系列讲座第二讲:《中国西北地区史前文化的扩散与演进:以甘肃为中心》。本次报告由陈洪海教授主持,全院师生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相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200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李水城教授讲座现场  讲座内容 ...

2019年3月19日下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博望论坛”第七十三期特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水城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史前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系列讲座第二讲:《中国西北地区史前文化的扩散与演进:以甘肃为中心》。本次报告由陈洪海教授主持,全院师生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相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200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

李水城教授

讲座现场

  讲座内容回顾

讲座以西北地区史前时空框架与考古简史为主要背景,重点梳理了以甘肃为中心的西北史前文化西进、南下和北上的人群与文化迁徙历程,进而讨论了西北史前文化扩散的影响及结果。

  一

  时空理论背景

讲座首先简要概述了中国西北地区的时空背景、考古简史以及中国史前文化“核心”与”“外围”的关系。

空间上,西北地区一般泛指以甘肃为中心的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自治区),区域面积约占中国1/3,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历史地位。考虑到西北地区分布在陇山东西两侧的史前文化发展谱系有着很大差异,其中陇山以东地区大致与中原内地的发展模式相同,陇山以西的史前文化则出现了很大变异,故我们将讨论的重点区域放在东经106度以西的西北地区,这个区域较之现代的地理概念略有一些收缩。

时间上,中国西北史前文化的时间范围主要为秦汉以前(先秦),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同时,考虑到历史上战国时期与秦汉阶段的文化有着明显的传承性,故将中国西北地区史前时代的下限定在公元前五世纪以前。

瑞典学者安特生(J.G.Andersson)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彩陶文化后,认为其与中亚安诺(Anau)、乌克兰特里波列(Tripolye)彩陶文化相似,继而提出“仰韶彩陶西来”的假说。为了证实这一假说并探寻彩陶的传播路线,安特生寻踪西进并在甘肃地区进行了大量考古调查、试掘与文物征集工作。在此基础上,安特生将其发现的中国西北地区史前文化分作六期:齐家期、仰韶期(包括马家窑、半山)、马厂期、辛店期、寺洼期和沙井期,每期估计约为300年,其中前三期定为新石器至石铜器过渡阶段,后三期归属早期青铜时代。其后安特生在《史前中国之研究》一书将原“六期”说的年代向后顺延了1000年。由此,安特生认为中国彩陶是由西方经甘青地区而传入中原,并发展成为“中国文化西来说”。

1945年,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甘肃宁定县(今广河县)阳洼湾两座齐家文化墓葬填土中发现2片仰韶期(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第一次确定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年代早于齐家文化,纠正了安特生“六期说”的错误(见《齐家期墓葬的新发现及其年代的修订》一文)。尽管安特生对于仰韶文化与齐家文化的年代认识有误,但对于齐家、马厂、辛店、寺洼和沙井等诸文化的定名以及年代序列的排定仍对西北史前考古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地理范围以长城为界大致可分成内外两大块。内部一块的中心为中原,其范围主要包括黄河、长江的中下游。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与核心区,从很早起就形成了独特的华夏文明体系,仰韶文化为其核心之核。此区域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日后长城的修建进一步强化了它的封闭性。外部一块是指长城以外的地区,此区域恰好处在中原与北亚、中亚和东南亚的中间,气候、生态及景观环境与中原内地差异很大。其史前文化基本是黄河文明向外扩张或异化之产物,带有相当的文化殖民色彩。正因为后者与前者有千丝万缕的文化血脉关系,故可将其看作黄河文明的次生区。此区域地处华夏与中亚两大文明之间,自然也扮演了文化中介的重要角色。其表现为向外输送黄河文明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来的文化,文化兼容性较强,我们所讨论的后者正是面向中亚相对开放的区域。

  二

  迁徙及其影响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西北史前文化西进、南下和北上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影响。

中国西北史前文化的西进、南下与北上

(1)西进

仰韶文化早期半坡类型(5000-4000BC)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为核心的关中平原地区,一般认为并未越过陇山以西。在甘肃古浪三角城曾采集有一件红陶圜底钵,可能属仰韶早期,但其出土信息仍然存疑。

仰韶文化中晚期(4000-3000BC)已分布至青海东部的黄河流域,民和中川、胡李家、阳洼坡,循化张尕等遗址都发现有与庙底沟类型相似的遗存,同时也存在稍晚阶段遗存。彩陶纹饰既有弧线三角、花瓣纹等,但也有一定地方特色。

马家窑文化(3200-2650BC)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青海境内抵达黄河上游共和县境内,在河西走廊可远达酒泉疏勒河流域一带,但河西走廊地区的彩陶花纹有所变化,出现动物纹、深腹曲腹盆。

半山文化(2650-2300BC)主要分布在兰州—青海东部的湟水流域,彩陶花纹主要以红彩和黑彩两色相间的锯齿纹为代表(安特生曾称其为“丧纹”),在民乐五坝村曾发现半山时期墓葬,表明其文化分布西界最远已至张掖一带。

马厂文化(2300-2000BC)主要分布在兰州-湟水-大通河一带,其分布范围较前一阶段大为压缩。彩陶相当发达,有的墓葬随葬上百件彩陶,盛行厚葬习俗。在河西走廊,马厂文化已开始向西城驿文化、四坝文化转变。

齐家文化(2300-1800BC)分布范围几乎遍及甘肃全境、宁夏南部和青海东部,最西可至河西走廊酒泉一线。齐家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东到西、从早到晚的发展过程。早期遗存主要分布在陇山以东区域,明显受关中地区客省庄文化影响,如有一些鬶、斝、盉等空三足器,但红陶比例相对较高。齐家文化在不断向西发展过程中发展出自身特色,也见有少量彩陶以红彩为主,黑彩较少。

在齐家文化之后,大一统的文化格局变成多元文化分散并存发展,形成“齐家多子”的局面。

在河西走廊地区,形成以酒泉干骨崖、张掖西城驿为代表的西城驿文化(“过渡类型”)。在河西走廊西部山丹以西地区,逐渐演变成四坝文化(1950-1550BC),其双大耳罐仍具有齐家文化因素,但也也有较多方形鼎、造型特殊的人形陶器。在四坝文化之后,则为骟马文化所取代(1000-500BC)。在河西走廊西部地区,则出现沙井文化(1000-400BC)。沙井文化主要分布在石羊河下游腾格里沙漠的边缘永昌、民勤盆地,器类比较简单,有单耳、双耳杯,单耳、双耳圜底罐等。流行器表施红色陶衣,彩陶主要为紫红彩。

在洮河、大夏河流域、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并存有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和卡约文化,三支文化关系密切,相互影响。辛店文化(1400-800BC)主要分布在湟水流域,陶器大多为圜底,主体纹饰为双勾纹。寺洼文化(1500-700BC)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的洮河流域,流行马鞍口双耳罐,在寺洼文化向东、向南发展过程与刘家文化、周文化、早期秦文化关系也比较密切。卡约文化(1500-400BC)主要分布在青海境内黄河沿岸及湟水流域,“唐汪”类陶器可能与辛店文化关系密切。

在兰州左近至静宁一带还发现有“董家台类型”,陶器多为夹细砂的橙黄或橙红陶,多见饰双彩或红褐彩菱格条带纹和细长竖向三角条带纹的双耳圜底罐,饰浅细绳纹单耳圜底罐、双耳圜底罐。目前文化属性还不太清楚,可能与刘家文化有联系。

总结来看,在距今6000年前后,地球进入全新世大暖期盛期,良好的气候环境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社会的发展,也由此导致了人口压力的出现。分布在甘肃陇山以东的仰韶文化开始向西移动,很可能即与人口压力的加大有关。与此同时,气候的暖化也使得向气候环境恶劣地区迁徙和开发成为可能。

中原系统的考古学文化不断向西部扩散,全面推动了西北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和文化谱系的建立。族群迁徙也迅速扭转了大西北人烟稀少的格局,在河谷绿洲发展农业。随着与西方接触频繁,牛、羊、马、麦类作物引入,逐步因地制宜地发展成半农半牧的经济形态。西北史前文化的进一步西进至新疆后与西来文化交互,对新疆史前文化格局的建立也有重大影响。西进的文化系统最终参与到中亚的文化角逐,也为日后东西文化贸易通道的开凿奠定了基础。

(2)南下

第一条南下通道是在青藏高原东麓,由甘肃南部进入到川西北、大渡河流域,再由西昌到云南。在仰韶文化晚期,甘肃临潭磨沟,四川茂县波西、哈休,理县建山寨等遗址已发现仰韶晚期遗存。马家窑文化时期,甘肃临潭磨沟、山那树扎,四川茂县营盘山、金川刘家寨、理县建山寨、汉源狮子山、什邡桂园桥等遗址发现有相关遗存。但川西北目前未见半山、马厂文化时期遗存。齐家文化时期,在甘肃南部临潭磨沟发现有齐家文化大型墓地,在四川若尔盖、炉霍县也发现有齐家文化典型双大耳罐。稍晚阶段,以寺洼文化为代表的西北氐羌文化继续南下,与川西北地区石棺葬文化的出现密切相关。寺洼文化特征明显的羊角大双耳罐甚至向西一直达到昌都地区,向南到达滇西北德清、香格里拉地区。这条南下传播通道正是童恩正先生“半月形传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条由甘肃东南部、陕南,沿白龙江流域、嘉陵江上游,对于川东地区、三峡地区史前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最远影响到贵州地区。仰韶晚期以后的龙山时代,在白龙江和汉水上游地区以黑皮陶为代表的文化南下,通过嘉陵江流域影响到了川东、长江三峡地区的哨棚嘴文化,可能也是早期巴文化的来源。

上述两条南下通道的融合同时也催化了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并出现大量防治水患的城址,其后的三星堆文化也与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有诸多联系。

中国西北史前文化的南下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古文化连接,极大地推动了西南地区史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沿着青藏高原东麓凿通了一条连接中原内地-西北(陕、甘)/川-渝/川-滇的文化大通道(即“羌藏走廊”)。此通道的建立对中国南北的经济文化发展、大西南的开发,乃至后来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都有重大的价值。并最终促成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通道的连接。

(3)北上

西北史前文化的北上主要影响区域在阿拉善地区,包括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阿拉善左旗。北上文化因素一直从马家窑文化、马厂文化时期持续至齐家、四坝、沙井文化阶段。但在阿拉善左旗也发现有仰韶文化晚期彩陶、菜园文化单耳罐、客省庄文化单把鬲,可能是东来文化因素影响。

在马家窑文化时期,在东忽都格吉林、苏宏图等遗址发现有类似彩陶。马厂晚期、西城驿文化阶段,头道沙子遗址也有相关发现。稍晚阶段阿拉善左旗鹿圈山遗址还发现有齐家文化双大耳罐。额济纳旗巴颜淘来、绿城遗址也有圜底双耳罐等四坝文化因素。另外还发现有更晚阶段鬲、半月形鋬等沙井文化因素。

同时,在头道沙子遗址还发现有与阿凡纳谢沃文化、切木尔切克文化相似的尖圜底罐,另有长条形、亚腰形、方格形等富有地域特色的压印纹,同时也零星见于甘肃广河齐家坪、河西走廊民乐东灰山等遗址,甚至可能还与蒙古国南戈壁地区的沙巴拉赫(巴彦扎格)(Shabarakh Usu/Bayan Zag)遗址有关。在鹿圈山遗址还发现有堆纹口素面圜底罐与绳纹圜底罐。这些文化因素很有可能是本地区的土著文化因素。

西北地区史前文化的北上对内蒙古西部地区史前文化的建立有重要影响,并以此为跳板,将中原系统的彩陶文化等传入蒙古中部地区,最终将这条南北通衢推进到外贝加尔地区,并陆续将中原系统的文化因素传播到北亚一带。南北通道的形成也对中国北方的史前文化给予了积极的影响,包括玉器原料的来源和相关的贸易活动等。在南西伯利亚还发现有商代晚期的陶甗,外贝加尔周边多次发现西周时期的陶鬲,可见中原内地的文化影响相当深入。

  三

  小结

最后,李水城教授从西北地区的历史地理地位及其对中国早期文明的意义进行了总结。

第一,通过西北史前文化的西进、南下和北上,可以发现甘肃在东亚地区的史前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它不仅占据了东西交通的要冲,也把握着南北交往的通衢,与周边地区有着密切的文化互动。

第二,近年来在甘肃西部(天水以西)及周边一系列的重要考古发现为深入了解这个地区的史前史和构建此区域的文化发展格局有重要价值。

第三,中国西部的史前文化极为复杂,包含有诸多上古历史的重要内容,认识到这一点对研究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有重要意义。

互动环节

陈洪海教授总结

在互动提问环节李水城教授就文化与人群迁徙动力及原因、马家窑文化人形图案主题渊源、齐家文化社会形态(未见大型城址)、压印纹陶器与沙巴拉赫遗址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陈洪海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本次报告内容涉及时间长、范围广、信息量大,对于同学们继续深入学习西北地区史前考古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李水城教授砥砺深耕西北史前考古四十余年,成果丰硕,“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在田野中孜孜追求学术的乐趣与真谛。这种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和献身学术的奉献精神必将勉励西大考古学子继续秉承“公诚勤朴”的校训,扎根西北、面向国际,再创新的辉煌。


讲座回顾中所有图片均来自于李水城教授PPT

摄影/ 徐兴彬 编辑/ 马雪翎

责编/ 向金辉 马志坤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