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案例

不列颠的古罗马长城——哈德良长城

摘要: 横跨大不列颠岛七十余英里的哈德良长城,从公元二世纪前期开始,守护了罗马帝国的北部疆界近三百年。(Robert Harding / Alamy Stock Photo)公元122年到访不列颠省的哈德良皇帝,已全盘掌控了整个罗马帝国,彼时的帝国版图扩张,自大不列颠北部起,东贯2500英里直达今天的伊拉克,南贯1500英里直入撒哈拉沙漠。尽管饱受争议,哈德良皇帝在前任皇帝和监护人图拉真去世之后被收养,提前五年成为皇帝,一直执政到他逝世的公元138,享年 ...

横跨大不列颠岛七十余英里的哈德良长城,从公元二世纪前期开始,守护了罗马帝国的北部疆界近三百年。(Robert Harding / Alamy Stock Photo)

公元122年到访不列颠省的哈德良皇帝,已全盘掌控了整个罗马帝国,彼时的帝国版图扩张,自大不列颠北部起,东贯2500英里直达今天的伊拉克,南贯1500英里直入撒哈拉沙漠。尽管饱受争议,哈德良皇帝在前任皇帝和监护人图拉真去世之后被收养,提前五年成为皇帝,一直执政到他逝世的公元138,享年62岁。死因极有可能为心脏病突发。据一个不知名的古代资料,在二十余年时间里,他就成为了“最多才多艺”的罗马皇帝。他是一名经受过沙场考验的战士,曾跟随图拉真在达契亚战斗,一名足智多谋的政治家,谋划了巩固帝国领土的策略,一位忠实的赞助人和艺术爱好者,还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旅行家,在统治期间踏上过接近一半的帝国领土。

然而,哈德良最广为人知的也许是他罗马最伟大建筑师的身份。在这一点上,他追随了奥古斯都大帝的脚步,作为统治者,能够抓住建筑的传承性来表现意识形态和权力。哈德良治下的大部分时期,帝国都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罗马和平”达到峰值。因此他没有达到部分前辈那样显著的军事成就。相反,他转向艺术和建筑,视其为合法化自身统治的方法,宣告了罗马统治,巩固了自己的遗产,并在帝国的版图上留下了永久的烙印。

  

Matthew Paris十三世纪地图,哈德良长城和后期在其北部修筑的安东尼墙(大英图书馆,伦敦,英国/@大英图书馆版权所有/Bridgeman Images)

在罗马,哈德良皇帝赞助了许多建筑工程,既丰富了公民的生活,又把自己融入城市的过去。罗马中心壮观的圆顶寺庙,万神殿,公认由哈德良皇帝完成,他将自己的统治与罗马最受推崇的人之一,公元前一世纪的执政官马库斯·阿格里帕(Marcus Agrippa)联系在一起,后者本人亦是一位伟大的建筑师。哈德良选择保留了万神殿正面由阿格里帕设计的早期立面,同时为众神崇拜提供了一个新的场所。哈德良还设计了古罗马最大的寺庙,一座庞大的建筑纪念女神维纳斯,“好运使者”和“罗马永恒”,其双重象征意义如同巨大的寺庙本身一样不容错过。罗马之面,哈德良表现了对所有希腊事物的个人偏好,并将这个偏好与罗马现在由他掌控这一信息结合在一起。例如,他在雅典修复了奥利匹亚宙斯神庙,为宙斯立了黄金象牙雕像,又将自己的四座雕像放在主神殿前面,还在圣所入口处建了一座高大的罗马式拱门。

在各行省,如罗马一般,建筑也具备象征和实用的双重功能。哈德良赞助了士麦那(今土耳其伊兹密尔)等一些老城的翻新改造,建立了埃及的安蒂努波利斯等全新城市,还委托了公共建筑的建设——剧院、神庙、攻门、市政大楼、以及无数的雕像与铭文——遍布他足迹所及之处。这些遗址往往表现出一种地方与舶来风格审美的混合口味,并将被杜克大学历史学家MaryBoatwright命名“罗马视觉词汇表”引入帝国的大部分地区,以宣传与政策永远无法达成的方式统一了庞大的领土。然而,皇帝认为,有一个地方需要截然不同的建筑。

纪录哈德良为长城修建者的铭文

当哈德良访问不列颠尼亚之时,他在美索不达米亚完成了终止图拉真不惜一切代价扩大帝国领土的计划。在那里,他放弃了新征服的幼发拉底河以东的土地,并将边界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在这方面,他依然追随奥古斯都大帝的脚步,后者认为边界应当能够抵御外敌来犯,一旦时机合适,就尽可能地形成自然边界,如幼发拉底河,莱茵河和多瑙河,以及大西洋。但是,英国没有宽阔的河流贯穿中心来勾勒不列颠尼亚行省与其北边土地的边界,该地被原住民凯尔特部落所占,他们经常与罗马人产生冲突,同时在哈德良统治早期与帝国反目,走入对抗。

哈德良皇帝发现,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筑墙。帝国的其他部分边界地区已经有人造防御工事,主要是由木材、土和草皮建成。然而,没有任何一位皇帝在其他任何边界地区修筑这样几乎完全由石头构成的城墙——这座令人敬畏的建筑如今叫做哈德良长城,大部分得以留存至今。

哈德良长城延绵73英里,或80罗马英里,横跨整个英伦岛,从东部泰恩河上的沃尔森德到西部的索尔韦湾畔鲍内斯。起初,长城的东部由石头建成,西部用草皮和木材建成,然而修建计划开工不久就发生了变化。整体宽度减小至约八英尺,根据地形,部分地区甚至更窄,自东部波尼斯至厄辛河的三十英里用草皮和木材建筑的部分开始用石头代替,然而这一改建耗费了几十年都没有完成。

主体工程在六年内完成,主要由当时驻守在英国三个罗马军团——第二奥古斯都军团,第六胜利军团和第二十“英勇”凯旋军团——约15,000名士兵与一些罗马舰队成员合作,使用当地充足的石材以及环境提供的特色资源,同时尽可能不使用砂浆。中世纪的僧侣、历史学家、科学作家和神学家及圣彼得尊者,都描述城墙高约12英尺,部分考古学家认为可能曾一度更高。沿长城每一罗马英里,都建有一个强化防御的戍堡,每两个堡垒之间另设有两座瞭望塔。此外还建有堡垒,总数大约16座,两两相隔约7英里。为提高效能并建立军事区域,长城南面建了一个土丘包围的19英尺深10英尺宽的沟槽,称作Vallum。另外在长城北侧还挖了一座10英尺深28英尺宽的V形沟作为额外的防御工事。由各省抽调的步兵团和骑兵团在哈德良的鼎盛时期,在不依靠建设兵力进行完全防御的情形下,有近一万名士兵驻守长城。

  

哈德良长城的众多考古与历史研究都集中在建设目的的问题上。一开始,答案可能看起来很明显——北部有部落来扰,建设强大的防御性长城与他们隔绝。事实上,根据晚期罗马作者《罗马皇帝传》中的哈德良皇帝传,哈德良是“第一位建造八十(罗马)英里从海案到海岸的城墙,将野蛮人隔绝于罗马之外”的皇帝。然而这个看起来毫无疑问有倾向性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可能性,就像哈德良皇帝在帝国各处的建筑工程一样,极有可能他头脑中有多重目的。长城的另一目的就是把罗马人圈在罗马行省之内。它允许罗马人管理平民进出帝国的交通,这是对那些希望进入罗马市场的人实施经济控制的强有力武器。建设和维护长城常年为成千上万的士兵提供工作机会,尤其在公元二世纪末期,因为蔓延整个帝国的相对和平的氛围,这些士兵几乎没什么事情好做。大量懒散无聊的士兵——特别是拿军饷的那些——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此外,这支队伍还需拥有自己的勘测员、工程师、石匠和木匠罗马军团,具备修筑长城需要的全部专业知识。

公元二世纪中期铭有哈德良长城四座堡垒名称的珐琅盘(大北方博物馆:汉考克)

除了实际的目的,长城的心理影响一定是深远的。近三个世纪以来,直到公元410年罗马统治在英国终结,哈德良长城都是哈德良皇帝本人及其帝国强权、智慧和决心的最佳表述。

罗马征战英国正式始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虽然罗马人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就抵达了这个岛屿,但是叛乱将凯撒大帝逼回了大陆。直至公元前43年克劳狄斯皇帝率领多达40000人的军团和步兵队伍入侵之前,不列颠都保持着自由独立。完全征服这个岛屿又耗费了几十年的时间,但从那时起,罗马军队就在此留下了永久的印记。

建造哈德良长城的时候,大不列颠约有35 000名罗马士兵,人数达到军事设施建设相关人员的两倍。假设岛上人口总数在一百到二百万左右,则百分之十的人口依靠帝国生活。考古学家安德鲁·比利(AndrewBirley)解释说,这对环境、贸易、经济、法律与秩序、治理、以及确切来说,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对某些社会阶层(如英国本地人口)产生的影响尚未得到很好的理解,但仍然从长城相关的考古发掘获得了大量的信息,特别是最近一百多年来。哈德良长城是罗马世界的缩影:它的军事战略、建筑技术、物质文化、生活——不仅包括士兵,还包括帝国北部边疆成千上万的男人、女人和儿童的生活。

文章原名:The Wall at the End of the Empire

译者:IICC-X 谢洁怡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