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宁夏:平罗县城(平虏所城)

摘要: 平罗县城(平虏所城)今石嘴山市平罗县。明永乐初,平罗被称为“平虏”。当时汉族一般称“敌”为“虏”,故名“平虏”,意为“镇虏”。​ 明永乐初年,初筑平虏城。弘治六年扩建,嘉靖三十年(1551年)置平虏千户所,驻军抵御河套地区的蒙古部族。 清代,因明王朝亦称满族为“东虏”,故将有“虏”之地名全部更改,所以清顺治元年(1644年),“平虏所 ...

       平罗县城(平虏所城)今石嘴山市平罗县。明永乐初,平罗被称为“平虏”。当时汉族一般称“敌”为“虏”,故名“平虏”,意为“镇虏”。

       明永乐初年,初筑平虏城。弘治六年扩建,嘉靖三十年(1551年)置平虏千户所,驻军抵御河套地区的蒙古部族。

       清代,因明王朝亦称满族为“东虏”,故将有“虏”之地名全部更改,所以清顺治元年(1644年),“平虏所”便以其谐音改称“平罗所”,“平虏城”遂为“平罗城”。这是“平罗”地名的最早出现。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二日川陕总督年羹尧向雍正皇帝奏请:“甘肃之河西各厅,自古皆为郡县,至明代始为卫所。今生齿繁庶,不减内地,宜改卫所为州县。改宁夏卫为宁夏府,其所属左卫改为宁夏县,右卫改为宁朔县。中卫改为中宁县,平罗所改为平罗县,灵寿所改为灵州,宁夏中路厅改为宁夏水利同知,西路厅应仍旧驻扎中卫以资弹压,俱隶宁夏府管辖。”(《清实录宁夏资料辑录》)雍正皇帝当即准奏,即日起平罗建县。

       民国承袭旧制,仍设平罗县。1949年9月平罗县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权的平罗县人民政府至今。
       平虏城的全称是北路平虏城,南至宁夏镇(银川城)一百二十里;北至镇远关九十里;东至黄河十五里;西至贺兰山六十里。

图为:平罗南门外

       自古以来,此地无城,在黄河几次改道的冲刷之下,形成一片荒芜的平坦之地,人迹罕至,于是成了虏寇在冬天的时候,踏冰黄河,然后长驱直入的通道。
       永乐初,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才在这里“置军马哨备”(哨所),作为预警防备之用。于是,就开始有人在这里活动了。
       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奏拨前卫后千户所十百户军余居之”,一下子,这里多了上千号戍边军户来屯田,开启了这片土地的开发;
       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由于“居人繁庶展”,“筑新城,城周长共三里,东西二倍于南北,(城墙)高三丈五尺,池深一丈,阔倍之(就是二丈)”,平虏城由哨所变成了一座城,城池建起来了!
      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是平罗县(那时候叫平虏城)的建城之始!

平罗玉皇阁,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民国28年(1939年)续修。玉皇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体,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寺庙之一      

       正德五年,三边总制右都御史杨一清在处理完安化王之乱的后续事宜之后,顺便巡视宁夏边防,看完平虏城的情况之后,就奏请在平虏城设守备官(职务),“为宁夏北路领威镇堡自镇城迤北屯堡皆属之。”扩大平虏城的管辖范围,如今的银川以北几乎都是它的防守范围!
      平虏城里,守备(官职)最大,下置正副千户长二员,百户长十员,仓副使一员,司吏一名,仓攥典一名;而办事机构很少,就一个守备衙在新城城北,一个官厅(办公之用,在之前的哨所位置属于老城),一个千户所在旧城东,一个仓(叫平虏仓)在旧城南,一个草场在新城西北,鼓楼在城中,兵车厂在旧城,城隍庙在旧城,还有一个真武堂。

平罗街市,很宽很平整,一座牌楼横跨街上

       平虏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按平虏城屏蔽镇城迤北一面,北当镇远,打磴诸关口之冲,东当套虏浮河之扰,西南当汝箕,大风,小风,归德,镇北,宿嵬,黄峡诸口之警”。驻军“马军不足三百五十名”(足额是一千),不但要守城,守墩,还要负责巡逻。

文昌阁

       清乾隆三年(1739年)平罗发生8级强烈地震,平罗城被震毁,城墙下陷2米多。乾隆四年重修,墙高8米、址厚8米、顶宽5米左右,垛堞510个。南门更名为“永安门”,北门更名为“镇远门”,并建两层楼的城门楼2座,瓮城门楼2座,角楼4座,敌楼8座。南门里东侧,北门里西侧,各筑上城马路一道。城内建南北碓房2座,城周建宽16米、深2.5米的护城河。

城外南门桥

平罗县城南门 

       解放初期,平罗县城东西南北直径均为600米,面积为0.36平方公里,街巷都是土路,土木结构住宅1500多间。
       现县城存钟鼓楼和玉皇阁建筑群。东镇门重建城楼。

平罗钟楼,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

钟楼前的抗逆孤忠牌坊


新渠、宝丰两县:
       清雍正年间,平罗县曾析置新渠、宝丰两县。其先后存在了10余年,后因乾隆三年平罗8级大地震所毁。

       震后,朝廷裁撤了新渠、宝丰两县,将新渠县原辖的通宁、通朔、通贵、通昶及通吉5堡划归宁夏县(今银川市贺兰县),其余清水、通义、通福、通城、五香、六中等堡及宝丰县属各堡屯全部并入平罗县。
       据《大清一统志》和《清实录》记载:雍正二年(1724年)原平罗所改为平罗县,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雍正皇帝之舅父隆科多与甘肃巡抚石文焯奏称,宁夏北部现石嘴山地区适于开垦。于是,朝廷将隆科多、石文焯奏折并地方图一并交与大理寺卿通智带往,同岳钟琪进行实地勘察。经通智、岳钟琪实地察看后认为,自查汗托辉至石嘴子筑堤开渠,有地万顷,可以招民耕种。

       当年七月开工修建惠农渠,历时近4年,至雍正七年(1729年)五月完工。由于惠农渠东南隅滩地广阔,水难泽及,通智又改六羊河为渠50余公里,以佐大渠(惠农渠)所不及。这条改河而成之渠名为昌润渠。惠、昌两渠开工后,通智从宁夏、宁朔等处招民垦荒,并奏请朝廷批准,在惠、昌两渠灌区内,增设新渠和宝丰两县。

      雍正五年(1727年)设置新渠县(在今平罗县姚伏镇惠农渠西,田州塔南);雍正七年(1729年)设置宝丰县(在今平罗县宝丰镇)。县下设堡屯,与平罗县分治。南段以西河沟为界,北段自沙湖边墙起至王记口沟为界,东属新渠、宝丰两县,西为平罗县。

分类: 中文 图片
关键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