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探秘黑水城丨西夏佛经的发现和研究简史

摘要: 西夏是曾经统治中国西北地区近200年的一个古代王朝。这个王朝于公元1038年由党项部族首领元昊正式创建,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其后历经十代君主,最终于1227年被蒙古灭亡。党项人称自己的国家为“大白高国”或者“白高大夏国”,“西夏”是中原人对它的称呼。这个国家保留至今的文献大都是佛教著作的西夏文译本,一般认为西夏文佛经是其最突出的文化标志。首次发现西夏文古书的是法国汉学家伯希和。190



西夏是曾经统治中国西北地区近200年的一个古代王朝。这个王朝于公元1038年由党项部族首领元昊正式创建,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其后历经十代君主,最终于1227年被蒙古灭亡。党项人称自己的国家为“大白高国”或者“白高大夏国”,“西夏”是中原人对它的称呼。这个国家保留至今的文献大都是佛教著作的西夏文译本,一般认为西夏文佛经是其最突出的文化标志。

首次发现西夏文古书的是法国汉学家伯希和。1900年的庚子事变中,伯希和同他的两个朋友在北京北海白塔的一堆废纸和旧书里找到了六册泥金西夏字抄本《妙法莲华经》。这六册佛经现在分别收藏在法国的吉美博物馆和波兰的雅盖隆图书馆,原件照片日前由中华书局和天津古籍出版社刊出。此后他又在19083月来到敦煌莫高窟,在北区的两个洞窟里发掘出了200多件西夏文佛经的残叶。这些残叶现在收藏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全部照片已经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7年刊布。在那两个洞窟里伯希和还同时找到了一些回鹘文的木活字,并且看到一件西夏文残片上面有元代的施经牌记,所以推测那里曾是个元代的印经作坊。他的发现品大多是常见佛经的译本,其中有待仔细研究的只有一部题为“二十一种行”的佛教著作。

伯希和在莫高窟发现西夏文佛经后不到一个月,科兹洛夫率领俄国皇家蒙古四川地理考察队来到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水城遗址,找到了30多本西夏文的书和账簿。19096月科兹洛夫奉命再次来到这里,他从西城墙外旧河床边的一座佛塔里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文献和文物库藏。这批发现品随即被运回圣彼得堡,现存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其中的文献部分有近九千个编号,占全世界所藏党项文献总数的90%以上,构成了迄今世界上最丰富的、学术价值最高的党项文献特藏。不过其确切数量目前还无法统计,有人估计有十余万叶,20世纪的西夏学就是在整理和研究这批文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批文献中的西夏文部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刊布在《俄藏黑水城文献》的第7册以后。不过,由于发生粘连和霉变的大量原件在入藏后还没有经过修复,无法提供拍摄,所以要想刊布俄国收藏的全部资料还是个非常遥远的目标。

科兹洛夫在黑水城的收获吸引了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他在1914年夏天也来到了那里,希望找到科兹洛夫没有发现或者没有带走的一些东西。斯坦因这次的收获已知的有4000多个编号,现在收藏在英国国家图书馆和印度国家博物馆。英国国家图书馆的部分藏品已经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刊布,而印度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则连规范的目录也未见发表。斯坦因发现的西夏文献大都是佛经残本,有些甚至只是碎片,其学术价值无法与俄国藏品相比。

1917年,宁夏灵武县在修城墙时发现了五个瓦坛,里面装满了西夏文的佛经。这批佛经从发现之初就开始零星地散失,遗存部分在1929年被当时的北平图书馆收购,现在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后来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分头重复刊布。散失的经卷落入国内收藏家之手,其中有些被卖到日本,分别收藏在日本的几家图书馆,后来由中华书局全部刊出。这批佛经大都是保存完整的元代刻本或者活字印本,其中一部分在明代经过修补。20世纪下半叶中国和日本的西夏学研究主要以这批文献为基础。

1973年,格林斯蒂德选取了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一部分西夏文佛经,汇编为九卷本的《西夏文大藏经》,在印度的新德里刊布。这套书收录的大都是译自汉文的常见佛经,且编辑体例不够完善,图版质量不高,所以没能在西夏学界产生足够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末,斯文赫定和徐炳昶率领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丝绸之路沿线有些零星的收获。40年代初,张大千也在敦煌得到了一些残片。这些收集品后来的去向并不十分明确,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图书馆的收藏品外,人们一般认为当今瑞典斯德哥尔摩民族博物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台湾中研院傅斯年图书馆,以及日本的个别收藏都来自这里。

20世纪下半叶以后发现的西夏文书籍主要来自四个地方,即敦煌莫高窟、甘肃武威市附近、内蒙古黑水城附近,以及宁夏银川市附近。其中敦煌发现的文献收藏在敦煌研究院,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和张义乡小西沟岘发现的文献收藏在甘肃省博物馆,武威新华乡亥母洞发现的文献收藏在武威市博物馆,这批文献中的西夏文部分大都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刊布于《中国藏西夏文献》第16册。


1983~1984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组织人力对黑水城进行了再次发掘,找到了西夏佛经残纸200多片,1991年,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摄制组在距黑水城几十公里的一处寺庙遗址内发现了一些相对完整的西夏文佛经,这批资料收藏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额济纳旗文物管理处,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刊布于《中国藏西夏文献》第17册。

由中国考古工作者完成的最丰富且最有学术价值的发现都来自宁夏的贺兰山。这些文献共分两批,一批在1991年发现于拜寺沟方塔,另一批在2006年发现于山嘴沟石窟,全部资料已由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整理刊布。宁夏发现的佛经相对完整,有些经本译自藏传佛教作品,其详细内容和来源至今还不完全清楚,甚至难以判断它们是来自西夏时代还是元代,对这些文献的研究可能会成为今后的一个热点。

  以上文字节选自孙颖新著《西夏文〈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对勘研究》

  图片来自网络


西夏文《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对勘研究

孙颖新 /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年4月 / 148.00

ISBN 978-7-5201-4431-5


本书以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藏西夏文《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为研究对象,对该经的全部存世编号进行了系统梳理。以西夏仁宗仁孝时期的校译本为研究底本,同时参校惠宗秉常时期的初译本进行了全文对勘和释读。


本书通过对同一部佛经新旧两种译本的综合对勘,明确了西夏文献中存在通假现象。此前,学界对这一问题未见任何系统研究。西夏文通假现象的发现,深化了对西夏语文学的认识,一来可以纠正此前对西夏文献的误读,二来可以为日后正确解读西夏文献提供一条重要的可行之径。

  

  

  策划&编辑:Meizi

  审校:李建廷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