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元世祖平云南碑

摘要: 《元世祖平云南碑》是中国元朝文臣程钜夫(程文海)奉元成宗敕所撰写的碑文。碑文歌颂了元世祖忽必烈的赫赫功勋,对他平定大理国采取的许多政策、策略多有表述。此碑以正楷大字书丹,劲瘦工严,有欧、柳遗风。想此为颂主丰碑,记经国大事,非海内高手不可落笔。而《书史会要》一书也称其“矩夫字体纯正,下笔暗合书法,亦工大字”。此碑是云南元碑中的精品 ...
《元世祖平云南碑》是中国元朝文臣程钜夫(程文海)奉元成宗敕所撰写的碑文。碑文歌颂了元世祖忽必烈的赫赫功勋,对他平定大理国采取的许多政策、策略多有表述。
此碑以正楷大字书丹,劲瘦工严,有欧、柳遗风。想此为颂主丰碑,记经国大事,非海内高手不可落笔。而《书史会要》一书也称其“矩夫字体纯正,下笔暗合书法,亦工大字”。
此碑是云南元碑中的精品,面洱海而屏苍山,亦颇有碑中帝王之姿。

基本信息
位置
云南大理城外苍山龙泉峰下,是著名的三月街,在这百代老街的旷坝上,耸立着一块巍峨丰碑,在苍烟落照中显得分外伟岸,这就是有名的《元世祖平云南碑》。
形态特征
此碑立于巨硕的石龟背上,分上下两节,中有石条挡护,边有石框镶砌,碑额为大理石,雕二戏珠,额篆“世祖皇帝平云南碑”。行文50行,上石30行,每行20字,下石28行,每行25 字,共1300字。因岁月摩娑,现存1000余字。 [1] 
历史简介编辑
立碑者
碑立于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撰文者是翰林程文海。元成宗铁木耳时,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最高行政长官)也速答儿议立此碑,歌颂元朝开国皇帝世祖忽必烈讨平云南,一统南滇的圣德神功。
历史剖析
云南历史上与中原王朝若即若离,南诏之后,大理国兴,虽与宋王朝保持君臣关系,但地处边疆,宋室势力鞭长莫及,大理国实为地方割据政权。段氏大理国传有22世共315年,此间宋室不向大理派官、派兵、派款,政由段氏出,这一局面到忽必烈亲征讨平云南才告结束,云南自此归入中央王朝的区划与辖治,因而忽必烈是一个对祖国统一大有建树的杰出人物。
忽必烈灭南宋王朝的战略可称旷古未有。其行军用兵路线是从宁夏入甘肃,翻越六盘山, 由甘肃入四川松潘,然后兵分三路入滇。忽必烈亲统中路大军,跨革囊,渡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从丽江直逼洱海,一举荡灭大理国。行经之地,纵横万里,多属不毛,天堑布途,非天才大略者不敢为。扫平云南后,元军分兵由四川、湖北、广西几路进逼南宋京都杭州,形成长达数万里的大迂回包围圈,从而一举灭宋。这一战略的艰险与成功,证明忽必烈是一位胆识过人的 统帅。
碑文
国家继天立极,日月所照,罔有内外。云南,秦汉郡县也,负险弗庭。宪庙践阼之二年,岁在壬子,我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以介弟亲王之重,授钺专征。秋九月出师,冬十二月济河,明年春历盐、夏,夏四月出萧关、驻六盘,八月绝洮逾吐蕃,分军为三道,禁杀掠焚庐舍。先遣使大理招之,道阻而还。十月过大渡河,上率劲骑,由中道先进。十一月渡泸,所过望风款附,再使招之,至其国遇害。十二月,傅其都城,城倚点苍山、西洱河为固,国主段兴智及其柄臣高泰祥背城出战,大败,又使招之,三返弗听。下令攻之,东西道兵亦至,乃登点苍,临视城中,城中宵溃,兴智奔善阐,追及;泰祥于姚州俘斩以徇。分兵略地,所向皆下,惟善阐未附。明年春,留大将兀良合台经略之,上振旅而还。未几,拔善阐,得兴智以献,释不杀。进军平乌蛮部落三十七,攻交趾,破其都,收特磨溪洞三十六,金齿、白衣、罗鬼、缅中诸蛮相继纳款,云南平,列为郡县,凡总府三十七,散府八,州六十,县五十,甸部寨六十一,见户百二十八万七千七百五十三,分隶诸道,立行中书省于中庆以统之。
大德八年,平章政事也速答儿建言:“所领云南,地居徼外,历世所不能臣,先皇帝天戈一麾,无思不服,今其民衣被皇朝,同于方夏,幼长少老,怡怡熙熙,皆自忘其往陋,非神武不杀之恩不及此,惟点苍之山,尝驻跸焉,若纪圣功,刻石其上,使臣民永永瞻仰,于事为宜。”中书以闻,制曰:“可。”以命词臣,臣文海再拜稽首而言曰:“世祖皇帝之德大矣,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而生生之意,恒寓于雪霜风雨、寒暑变化之中,物之蒙之者薰然而温,洒然而濯,翕然而同,靡然而顺,有不自知其然而然者,故其功烈之崇,基业之广,贯三灵而轶千古。夫以大理之昏迷旅拒,虐我使人,若奋其武怒,俾无遗育可也;而招徕绥缉,终释其主弗诛。呜呼!微天地之德,孰能与于此乎?今陛下建中和之政,凡以绳祖武、厚民生,无所不用其极。中外钦承,无远弗届,是以藩方大臣于钱谷甲兵之外,惓惓以光昭令德为请,知为政之本也已。汉世宗从事西南夷,天下为之骚动,蜀民咨怨,喻之谆谆,凿池莅习,再驾而后取之,其视今也,孰愈?穆王周行禹县,必皆有车辙马迹焉,初非疆理天下也,而世犹诵之至今,其视跋履山川、洒濯其民而纳于礼义之域,孰多?彼碧鸡金马与夫点苍,皆其山之望者也,汉使祭之,唐季盟之,夫各有所畏焉耳。今也镌未始磨之崖,纪无能名之绩,桓桓煜煜,与世无极,岂惟足以震百蛮、荣千古,其余光所被,山川鬼神与嘉赖之,呜呼盛矣哉!臣事先皇帝,蚤受眷知,今复待罪禁林,发扬蹈厉,职也,不敢以荒落辞,谨再拜稽首而系之诗曰:
于皇维元,载地统天。大噫小嘘,曰寒以暄。粤西南陬,水驶山●。风霆流形,气交神州。跂息蠕蠕,勾萌鲜鲜。谷饮巢居,燕及跕鸢。繄谁之恩?圣祖神孙。武烈文谟,湔祓生存。既有典常,被之服章。我吏我民,我工我商。万国一家,孰为要荒?点苍苍苍,禹迹尧墙。井钺参旗,终夜有光。威不违颜,作善降祥。嗟尔耄倪,视此勿忘!
元世祖平云南碑现况编辑
碑历元、明、清三代至今已700多年,一直保存在原地。1965年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其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碑南侧立高1米,宽0.65米的大理石说明碑。碑由大理县文化馆管理,聘请西门村村民张学友为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及清洁卫生工作,有人前来参观时,由文化馆专门分管文物的同志前往接待介绍。
损伤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量文物古迹被视为“四旧”而遭到破坏,“元世祖平云南碑”也在劫难逃。1967年,大理州各县市红卫兵集中大理城学习,学习期间掀起了大破“四旧”高潮,各处名胜古迹纷纷被破坏,在这一高潮中,“元世祖平云南碑”被当时参加学习的红卫兵当作“四旧”推倒砸落地下,下截碑身右侧被砸掉一角,毁坏碑文10行,近200字,碑身部份石条及墙丁石被当地群众取走,碑体随弃荒野。管理员张学友无能为力,只把“说明碑”收藏起来。
保护工程
1975年,国家逐步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元世祖平云南碑的保护被提到议事日程。大理县文化馆通过调查,请当地工匠座谈,做出详细修复方案和预算,写出报告,逐级上报到县、州、省文化、文物主管部门,请求拨给专款进行修复。云南省文化厅对报告作出了批复,并拨出修复经费。大理县革委会把修复任务交给大理文化馆,具体工作由杨益清、杨玉春同志负责。修复工程按《文物管理条例》中“保护现状和恢复原状”的原则实施,先用吊车把上下两截碑身和碑额装还碑座上,用麻石砌筑拱券形加固外框,上下两石衔接处正反两面用麻石条夹紧加固,用水泥补平被砸掉的碑体右下角及其他损坏部位,请当地书法家王永寿仿原碑文字体重书并补刻被毁碑文,将原管理员张学友收藏的大理县人民委员会原立“说明碑”重新立于碑的南侧,同时用剩余经费修筑了四面各10米的围墙。担任此次修复工程施工的是西门村杨钧基建队和区测队,石工技师杨家鑫。
1988年,大理市文化局提出将元世祖平云南碑保护范围由100平方米扩展至800平方米方案。经市人大主任赵枝源、副市长蒲振清、赵波、市委办公室副主任杨士斌、市工商局长孙祥、城建部门领导及专业人员多次现场勘察研究决定,碑区扩展保护范围确定为东西长30米,南北宽20米,共600平方米。扩展方案报省文化厅批准同意后,大理州拨专款2万元修筑保护围墙。工程于1988年10月开工,1989年3月竣工。施工单位是大理市十一建筑公司杨凤鸣基建队。
保护方法
按国家文物管理要求,大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于1989年立标志碑,1992年立说明碑;1991年自筹经费6000元,建碑后五开间石木结构临时看护房,聘请专人进行日常的保护管理;1992年划定建设控制地带和保护范围,并绘制平面图;1993年拍摄保存现状录相资料,建“四有”档案。
2001年06月25日,元世祖平云南碑作为元代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2年大理市文化局根据元世祖平云南碑无保护碑亭,碑体长期置于日晒雨淋之下,风化剥蚀日趋严重,不利于碑体、碑文的保存;1975年重立碑体时用混凝土修补碑身的做法不符合文物保护原则要求,所筑麻石拱券加固边框掩盖了原碑外貌;现在碑区保护范围狭小,参观视廊和游客无法展开,影响参观效果,游客可直接触摸碑体,不利于碑体保护;碑区无展厅和功能用房及其他旅游配套设施等现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细则》、《大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之原则和规定,制定了《元世祖平云南碑保护维修方案》,并逐级上报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审批。
方案依据文物维修原则和碑体现状,提出了清理、拆除原有不合理的碑身砼修补物和影响碑体原貌加固边框,用同样质地大理青石修补碑体,还碑体以历史原貌,建石木结构碑亭以保护碑体,使碑体免遭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损坏等具体项目及操作办法。提出增加征地面积3180平方米,拓宽保护范围,以碑亭为中心,东建大门,西建展厅,南北及大门两侧建内廊式功能用房,廊内设释文碑及元世祖平云南历史事件文字介绍或画卷,碑亭周边用麻石铺设视廊广场,进行环境绿化、美化,完善水电服务设施,将其建成文化旅游景点的规划。
2003年国家文物局批准了所报方案,并下拨维修经费70万元。大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具体负责工程的实施和管理,于2005年10月—2006年5月完成了碑体加固维修和碑亭修建。施工单位是大理国光园林古建公司。

注释
忽必烈,他是中国元朝的创建者。当他还为藩王时,便热心于学习汉文化。1251年,长兄蒙哥即大汗位,忽必烈以皇弟之亲,受任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汉人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1253年,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忽必烈又在这里任诸儒臣兴立屯田,兴复吏治,恢复农业,建立学校,进一步取得北方汉族地主阶级对他的拥护,为元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社会基础。同年,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总东路军。1259年9 月,忽必烈率师抵淮河,蒙哥在合州前线病逝的消息传来,忽必烈仍挥军自阳逻堡渡长江,围鄂州(今湖北武汉),并以军接应从云南北上的兀良合台军。这时,得悉留守漠北的幼弟阿里不哥擅自征兵图谋汗位,忽必烈立即采纳汉人郝经的献计,与宋约和,轻骑北返燕京。
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以王文统任平章政事,在各地分设10路宣抚司,任汉人儒士为使。同年五月,阿里不哥也在部分留居漠北的诸王拥戴下,称大汗于和林。忽必烈以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出兵击败阿里不哥。在与阿里不哥鏖战的同时,中统三年(1262)春,益都行省李璮乘机叛乱,被忽必烈迅速镇压。李璮的叛乱引起忽必烈对汉人的猜忌,于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废除汉人诸侯的世袭制度,削弱这些家族的军权,在地方上实行军民分治等等 ,一方面以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则可严密对汉人的防范 。此外,又在各级政权中引用色目人分掌事权,使与汉人官僚相互牵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重新确立,恢复了正常的统治秩序,对人民的赋役剥削限制在一定的数额之内,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措施,如立司农司、垦荒屯田、兴修水利、限制抑良为奴等。但是,这个政权也保留了大量的蒙古落后旧制。这些制度在元代始终保留下来,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元代的社会矛盾愈益激化。他在至元十一年时,命伯颜大举伐宋。十三年,下临安。之后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才最终完成了至北宋建朝后的又一次大一统。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王朝,它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

元世祖平云南碑

    位于大理市大理镇三月街,是元朝文臣程钜夫(程文海)奉元成宗敕所撰写的碑文。碑文歌颂了元世祖忽必烈的赫赫功勋,对他平定大理国采取的许多政策、策略多有表述。此碑以正楷大字书丹,劲瘦工严,有欧、柳遗风,此碑是云南元碑中的精品。2001年6月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