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伊朗塔赫特苏莱曼Takht-e Soleyman

摘要: 塔赫特苏莱曼的考古遗迹位于伊朗西北部火山区的一个村庄中。该遗迹包括有部份重建于(蒙古)可汗尼德时期(公元13世纪)的袄教(拜火教)主圣堂和萨桑王朝时期(公元6世纪和7世纪)奉献给安哈希塔的神殿。该保护区具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拜火教主圣堂、宫殿和整体结构对伊斯兰的建筑发展具有意义深远的影响。2003年,塔赫特苏莱曼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塔赫特苏莱曼的考古遗迹位于伊朗西北部火山区的一个村庄中。该遗迹包括有部份重建于(蒙古)可汗尼德时期(公元13世纪)的袄教(拜火教)主圣堂和萨桑王朝时期(公元6世纪和7世纪)奉献给安哈希塔的神殿。该保护区具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拜火教主圣堂、宫殿和整体结构对伊斯兰的建筑发展具有意义深远的影响。2003年,塔赫特苏莱曼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塔赫特苏莱曼的考古遗址在伊朗的西北部,坐落于一个火山地区的山谷中。这一遗址包括了索罗亚斯德教避难所的主要部分,伊犁坎迪亚(蒙古)十三世纪重建地区的一部分,以及萨桑时代(六到七世纪)一些属于阿纳海塔的庙宇,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其中火庙宫殿的设计,以及总体的布局都对伊斯兰教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411721543321.jpg

整个塔赫特苏莱曼遗址建立在一片高于周围地面20米的高地上

萨桑王朝最伟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塔赫特苏莱曼是萨桑王朝拜火教的祭火坛。萨桑王朝是最后一个前伊斯兰时期的波斯帝国,建于公元224年,亡于651年。萨桑王朝的居民称萨桑王朝为埃兰沙赫尔或埃兰 。萨桑王朝取代了被视为西亚及欧洲两大势力之一的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及后继的拜占庭帝国共存了超过400年。阿尔达希尔一世建立了萨桑王朝。萨桑王朝一直统治到阿拉伯帝国入侵,伊嗣俟三世被迫逃亡为止。萨桑王朝统治时期的领土包括当今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高加索地区、中亚西南部、土耳其部分地区、阿拉伯半岛海岸部分地区、波斯湾地区、巴基斯坦西南部,控制范围甚至延伸到印度。古典时代晚期的萨桑王朝被认为是伊朗或波斯其中一个最重要及最有影响力的历史时期。萨桑王朝统治时期见证了古波斯文化发展至巅峰状态,影响力遍及各地,对欧洲及亚洲中世纪艺术的成形起著显著的作用。

1411721556485.jpg

遗址北部被里海包围着,东边是查勒斯河

塔赫特苏莱曼是迄今为止出土的规模最大的萨桑王朝时期的建筑,它是公元6世纪萨桑王朝末期最伟大的集宗教、政治、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座落于距苏莱曼之狱3公里,在巴尔卡什山南麓海拔3000米绿色山谷中的乌鲁米耶湖的东南部。遗址北部被里海包围着,东边是查勒斯河,南面是阿拉姆特和特格汗姆山谷,西面是一片叫做西菏泽的原始大森林,部分地区的海拔超过了4000米。坐落于石灰岩平台上的塔赫特苏莱曼一侧有一个深达60多米的湖泊,湖泊的水是由绿色山谷高出一泉眼的水集中起来的。

整个塔赫特苏莱曼遗址建立在一片高于周围地面20米的高地上,曾经由一个椭圆形围墙包围,其中外墙厚5米,高14米,全长1200米。在椭圆形的城墙里面有两个不同轴心的广场形区域,在南广场的中心是一个湖,北广场的中心是一个古老的火庙,另有38个圆锥形的瞭望塔。遗址外墙从萨桑时代就已经开始破落。伊犁坎迪亚时期,修筑了一道新的城墙。在伊科汉那地区,建成了一个新的连接原来南部地区的通道。

塔赫特苏莱曼在公元前624年被罗马人征服的时候就被破坏殆尽。从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国時代,每位国王登基时都需要到这里进行祭祀,公元651年以后伊斯兰化以及蒙古化期间,当地人称其为所罗门王的宝座,因此躲过了历次战乱,该要塞使用的年代超过了1300年之久。

1411721569385.jpg

塔赫特苏莱曼是迄今为止出土的规模最大的萨桑王朝时期的建筑

有重要象征性意义的遗址

1959年塔赫特苏莱曼遗址开始的考古挖掘,发现了阿契美尼德时期的居住地、萨桑王朝时期的堡垒和拜火坛。这些建筑的年代可追溯到公元10至12世纪。一些在哈里发阿巴斯年代的陶器则证明该处不断有人居住过。8世纪下半叶,随着萨桑王朝的灭亡,拜火坛迅速失去意义

塔赫特苏莱曼的整体设计体现了两千五百年以来该地区对火和水的崇拜,它是萨桑王朝富丽堂皇的建筑特点的完美统一,堪称萨桑王朝建筑的原型。该遗址有着许多重要的象征性意义,是远古信仰融合以及圣经原型和神话传说的见证。

整个遗址是索罗亚斯德教的教徒避难所的典型代表,同时对伊斯兰教地区的宗教建筑的发展和其他文化领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塔赫特苏莱曼是杰出的皇家建筑群,同时又和谐地与自然环境融合为一个整体。

公元前三世纪,萨桑尼迪亚王在凯特斯芬(今天的巴格达附近)进行加冕仪式的时候,萨桑尼迪亚王徒步来到他教徒们永恒的避难所,来接受这神圣的授权仪式,虽然今天没有留下任何遗迹,但是那圣火之光却延续至今。

作为索罗亚斯德教教徒的主要避难所,塔赫特苏莱曼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神论的宗教地区。这个地方有着许多重要的象征性意义,是远古信仰融合以及圣经原型和神话传说的见证,它的存在远远早于索罗亚斯德教的诞生。

1411721593357.jpg

塔赫特苏莱曼的整体设计体现了两千五百年以来该地区对火和水的崇拜

知识链接:琐罗亚斯德教

琐罗亚斯德教是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亚等地的宗教,中国史称祆教、火祆教、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是基督教诞生之前西亚最有影响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曾被伊斯兰教徒称为“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的教义一般认为是神学上的一神论和哲学上的二元论。琐罗亚斯德教的经典主要是《阿维斯塔》,意为知识、谕令、或经典,通称《波斯古经》。

琐罗亚斯德教的出现,对后来的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基督教尚未成为罗马国教之前,罗马国内流行的摩尼教就是该教的一个分支,奥古斯丁皈依基督之前,是摩尼教的信徒。在萨桑王朝期间(约226~851),被立为波斯国教。佛祖释迦牟尼悟道后招收的第一批弟子就有琐罗亚斯德教徒。今天的伊朗境内尚保留有5座寺院,但规模都很小,也举行宗教仪式,内有长年不灭之圣火。在伊朗和印度孟买一带的帕西人(Parsi)中仍有较大的影响。史学家因其在历史文化上的突出贡献而称其为“世界第五大宗教”。

Takht-e Soleyman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of Takht-e Soleyman, in north-western Iran, is situated in a valley set in a volcanic mountain region. The site includes the principal Zoroastrian sanctuary partly rebuilt in the Ilkhanid (Mongol) period (13th century) as well as a temple of the Sasanian period (6th and 7th centuries) dedicated to Anahita. The site has important symbolic significance. The designs of the fire temple, the palace and the general layout have strong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Islamic architecture.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塔赫特苏莱曼,Takht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