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388|回复: 0
收起左侧

[小雁塔] 西安行迹 徐棋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4 16: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棋楠(深圳)·果下马
在世界史的版图上,长安是拥有和罗马一般赫赫荣光的大城。古代罗马人欢呼:罗马!罗马!长安人深情亦如之:长安!长安!诸贵首脑们来华,国事已毕,顺道访一下西安,也就意味着瞅了一眼曾为东方文明中心的长安城了。
我曾五次到过西安,始于六年前,夏日将尽的伏暑。和许多游客一样,走马观花逛了秦始皇陵和兵马俑、陕西历史博物馆,上了城墙和钟鼓楼,稍微远一点的,去了阳陵。阳陵是“文景之治”汉景帝刘启与皇后合葬之陵,在那滚烫炽烈的夏季的尾声,步出阳陵地宫,日光炙射,足背如裂,空气恍惚之感,至今难忘。
重至已是四年后的酷夏,途经西安,远望渭水,在一个短暂的下午,往咸阳博物馆参观了杨家湾墓葬出土文物。杨家湾为汉高祖刘邦长陵的陪葬区,两千多年后重见天日的西汉军阵令人咋舌。抓紧时间,飞奔着赶去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畔,卧着一系列敦实而写意、迥异于后世的汉代石兽,和著名的“马踏匈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年少时读此年轻将军的豪言犹在耳畔,时光固然风驰,人到中年竟与那曾经的少年重逢在汉长安城外,不知何种夙因,仍觉得万里锦绣将在未来一一欢踏而至。
数月之后,与师友们一起,仲秋再次启程,行程在唐代的关内道和陇右道,十日之内,飞赴一千多年前的长安、洛阳,以及郑州、陕州、华州、邠州、泾州、宁州、庆州、原州,那些唐代的诸州。我们日日在中古穿梭,晶明的天光沁透霾空,石榴红灿,树叶青黄交糅;夜夜在街市胡食,吃馍,吃面,喝驴汤,啖羊肉。上了唐高宗武则天的乾陵,下了可怜的太子公主墓。在少陵崖畔的华严宗祖庭华严寺,远眺终南山模糊的轮廓。法相宗祖庭——玄奘法师与弟子灵骨安奉塔所在的兴教寺,一片清凉世界。三论宗祖庭——曾为龟兹高僧鸠摩罗什译经道场的草堂寺,其舍利塔畔,满树火晶柿莹软可人。净土宗祖庭香积寺,静极,塔中有后生朗声诵读经文……
去西安的每一次都是碎片,次年春再飞西安,是为了坐宝成线火车,夜卧金牛道入巴中。古代川陕交通,若干蜀道,以金牛道其中一段最为险峻,正是李白所叹的难于上青天。因而得以在西安停留数小时,去碑林粗粗浏览了几块碑。名碑林立之所,印象最深是一块并非在十分显著位置的“大代宕昌公晖福寺碑”。今夏再次见到了它,目光寻及稍下方“宕昌公”三字,感念当初指给我看的人,人事变迁,一阵酸楚。夹杂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汗津津读了几方,其中《玄秘塔碑》,小时候练毛笔字的碑帖就是它了,第一次俯仰读了原碑。
重访碑林,游青龙寺遗址,今夏堪比六年前的42度高温,终于登临了两座雁塔。与老友同游,我先攀上小雁塔顶,眼见她从仅可容身的洞口露出一张汗脸,渐至半个身子,忽地笑嘻嘻唱了起来:早知道是这样,像梦一场。
哈哈,愿如歌德壮游,张岱陶庵梦忆。那样的梦可真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