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张骞凿空西域、开拓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他有哪些坎坷经历?

摘要: 西汉王朝的统治者在同匈奴斗争的过程中,渐渐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特别是汉武帝登基之后,从匈奴投降者的口中得到一个重要情报,西域的大月氏王国和匈奴有世仇,但势单力薄,没能力单独对付匈奴。汉武帝得到这个情报后,就决定派人去西域联合大月氏,以两面夹攻匈奴而取胜。张骞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汉武帝派往并出使西域的,准确来讲,就是要到西域大月氏王国去。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以匈奴人堂邑父为向 ...

西汉王朝的统治者在同匈奴斗争的过程中,渐渐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特别是汉武帝登基之后,从匈奴投降者的口中得到一个重要情报,西域的大月氏王国和匈奴有世仇,但势单力薄,没能力单独对付匈奴。汉武帝得到这个情报后,就决定派人去西域联合大月氏,以两面夹攻匈奴而取胜。

张骞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汉武帝派往并出使西域的,准确来讲,就是要到西域大月氏王国去。

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以匈奴人堂邑父为向导从长安向西域出发。

当张骞一行西行到河西走廊时,这一地区已经看不到月氏人了,因为他们已经西迁了,这里已经是匈奴人的势力范围。张骞他们碰上了匈奴骑兵,被抓后押送到匈奴王庭当时的军臣单于面前。

匈奴人得知张骞要出使的国家是大月氏后,自然不肯放行,于是张骞一行就被扣留和软禁起来了。

匈奴单于为软化、拉拢张骞,以打消他出使月氏的念头,对他软硬兼施,但张骞不为所动。张骞“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他始终不曾忘记汉武帝所交给自己的神圣使命,没有动摇自己去往月氏的意志和决心。他就这样被匈奴人扣留了十年之久。

元光六年(前129年),张骞趁匈奴人监视有所松动,带领随从逃出了匈奴人的控制区。

在匈奴期间,西域风云变幻,月氏王国的敌对国乌孙在匈奴的帮助和教唆下西攻月氏,月氏人被迫从伊犁河流域继续西迁,最后他们进入到咸海湖边的妫水地区,征服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园。

张骞得到这个消息后,经车师后就没有再去西北的伊犁河流域了,而是折向西南,进入焉耆,再沿塔里木河西行,过库车、疏勒等地,翻过葱岭,直达大宛(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这是一次艰苦的跋涉。戈壁滩上,飞沙走石,酷热难忍;葱岭海拔很高,冰天雪地、寒风刺骨。沿途几乎没有人家,水源更是奇缺。张骞一行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有的随从因无水被渴死在路上,有的死在了黄沙、冰窟之中。

等到张骞历尽辛苦到达月氏新的领地向他们说明自己的来意时,不料月氏由于新国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并且距离乌孙和匈奴很远,所受战争之苦已经大大减少,再加上又以汉朝距离月氏太远,如果联合攻击匈奴,遇到危险难以得到汉朝帮助,所以月氏无意再向匈奴复仇。

张骞在月氏逗留了一年多,见无法说服月氏,就动身回国。

不想回途中又被匈奴骑兵所俘,又再次被扣留了一年多。

元朔三年(前126)初,张骞和堂邑父趁匈奴为争夺王位发生动乱时逃回长安。

从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出发,至元朔三年(前126年)回到汉朝,经过了十三年。出发时一百多人,回来时仅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二人。

当汉武帝见到阔别十三年的张骞时,君臣之间的百感交集的场景可想而知。

汉武帝对张骞的这次出使西域的成果,非常满意,特封张骞为太中大夫,授堂邑父为“奉使君”,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后来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罗马),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

张骞和他的随从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经历诸多坎坷而不忘初心,令世人感佩。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