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何处是岭南 | 解读岭南建筑前世今生

摘要: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1595017937415913472岭南建筑究竟是何模样?我们先从古老的画作窥探它的奥秘「外销画」▲T.Allow笔下的广州集市清朝年间一种取材中国风



[video]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1595017937415913472[/video]

岭南建筑究竟是何模样?

我们先从古老的画作

窥探它的奥秘

外销画

T.Allow笔下的广州集市

清朝年间

一种取材中国风景的西洋画

在广州十三行畅销

茶叶、丝绸、瓷器

运往欧洲各地

画风奇特的水粉

记录下岭南的别样风光

富商宅院中

叠石理水

颇有江南意境

T.Allow笔下的潘家花园

即便在繁华城市街道

亦可寻觅

独具岭南特色

镬耳山墙的身影

广州画坊生产的外销画

作为旅游手信在欧洲广为流传

十三行码头

西洋建筑成势

见证广州海上贸易之盛

外销画中的岭南建筑

亦北亦南

融汇中西

古制与新意并存

港口广场插满各国国旗

西洋建筑与传统民居、牌坊共存

回望历史长河

岭南文化

因纳四海先风

不断生长

由流放之地

发展出兼容并蓄的独特姿态

最早步入近代化进程

岭南泛指

大庾、萌渚、骑田、越城、都庞

五岭以南

位于今广东广西海南一带

岭南地理分析

气候高温多雨

林木茂盛

花果不绝

也使得瘴痢丛生

地形复杂 山多地少

面朝大海 岸线绵长

在山与海之间

内封外敞的格局

使得岭南人

逐海上之利

濡染西洋文化

形成务实之风

发展出

广府文化为核心的

岭南建筑

古代岭南

原为百越民族所居

地广人稀 部落分散

互不统属

秦始皇一统中原后

筑起富丽的阿房宫

阿房宫图

而彼时百越人

僻处于深山峒溪

建筑仍为干栏式、半地穴

等简易制式

直到公元前209

赵佗于岭南建立南越国

采取“和辑百越”之政

一方面

让中原人学习南越习俗

禳灾祈福 演戏敬神

  《汉书》谓粤人信巫鬼 重淫祀

  武帝平南越后

  尝令粤巫立粤祝祠

  祠天神百鬼,而以鸡卜

  至今粤俗犹然

另一方面

更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

和生产技术

北方建筑开始出现

广州博物馆收藏的汉代陶屋中

两宋末年

举家南迁的江南移民

带来秀丽文人之风

使得岭南园林和建筑

精巧别致

余荫山房

现存潮州许驸马府

为宋英宗之女德安公主之驸马许珏的府第

宅邸以合院形式单元构成

也是潮汕民居“驷马拖车”之原型

到了明清时期

岭南政治较安定

经济发达

为民居发展提供了条件

建筑布局趋向大型组群

建筑装饰达到超高水平

碧江金楼

碧江金楼内部装饰华丽

对外频繁

西风东渐

使得商业建筑西洋建筑

大行其道 异彩纷呈

错综复杂的历史人文

造就了今日的岭南

广州沙面

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明以前建筑采用木结构

保存困难

所以现存传统建筑

多为明清民国时期所建

山墙造型独特

而广为人知的镬耳屋

为岭南传统民居之一

镬耳屋因形似锅耳而得名

镬耳式的山墙

此起彼伏 蔚为壮观

徽派建筑一脉相承

召稼楼古镇

江南民居“观音兜”

①「布局」

其内部采用

“三间两廊”的格局

由北方合院演变而来

岭南民居平面演变图

由于岭南高温多雨

故将合院天井两侧房屋

打通作“廊”

檐廊相间 虚实相生

入口设置于侧面

便于空气流通

亦可承风雨

相传镬耳仿官帽

只有官宦人家才有资格建造

表达了岭南人

鼓励读书进取的愿望

两侧高耸的镬耳山墙

不仅作封火

亦可挡风入巷道

让风通过门、窗流入

使屋内降温

三水村古村落

墙上高开小窗

更利于消暑散热

②「装饰」

墙头嵌以砖雕

饰以花虫鸟兽、人物传说等彩画

为沉寂的墙壁

添上蓬勃的生命气息和艺术活力

岭南人信奉命理玄学

五行中南方属“火”

水可克火以达平衡

故将博缝带设为

代表“水”性的 黑色

又饰以水草纹灰塑

皆为亲水文化

绵承了岭南古老的信仰

岭南镬耳屋

取传统建筑之形意

为我所用

因地制宜

岭南人作为

移民后裔

祠堂

凝聚族人信仰

  《广东新语》中述及

  “每千人之族,

  祠数十所,小姓单家,

  族人不满百者,亦有祠数所”

发达的经济

使得岭南宗祠建筑遍地开花

其中广州陈家祠

以装饰精巧

堂皇富丽 而著称于世

陈家祠

又名“陈氏书院”

建于清光绪年间

公元1888年

广东全省陈姓宗亲合资兴建

为本族各地读书人

来广科考 提供住处

①「布局」

陈家祠整体采用

“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抄”的布局

陈家祠鸟瞰

由9座厅堂

6个院落 长廊

以及两旁供本族学子读书的厢房组成

整体布局分析图

主体建筑分三路

每路建筑有三进

三路三进分析图

建筑之间

相夹形成青云巷

通风散热

亦有“直上青云”的美好寓意

青云巷示意图

青云巷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