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明秦王府城墙遗址

摘要: 明秦王府城墙遗址 : 明秦王府位于今西安城内中心偏东北处。 明初,朱元璋封次子朱樉为秦王,命其坐镇西 安,以加强对西北的控制,故朱樉的府邸称秦王 府,后有13代藩王在此居住,历时266年,现为 陕西省人民政府的办公地。秦王府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洪武 九年(1376年)竣工。长兴侯耿炳文、都指挥使 濮英督修营造。整个秦王府分内外两重城墙。外 城墙称“萧 ...

明秦王府城墙遗址 : 明秦王府位于今西安城内中心偏东北处。 明初,朱元璋封次子朱樉为秦王,命其坐镇西 安,以加强对西北的控制,故朱樉的府邸称秦王 府,后有13代藩王在此居住,历时266年,现为 陕西省人民政府的办公地。
秦王府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洪武 九年(1376年)竣工。长兴侯耿炳文、都指挥使 濮英督修营造。整个秦王府分内外两重城墙。外 城墙称“萧墙”。周长4.65公里,全系夯土筑成, 有四门,正南门称“灵星门”,其他三个分别为 东外门、北外门和西外门。内城墙因外砌青砖, 故称砖城。周长2158米,面积37.3768万平方 米。亦有四门。东日体仁,西曰遵义,南曰端礼, 北曰广智。这些门名均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提 点,内含“仁、义、礼、智”的意思。四座城门 上均起着高大歇山式屋顶的城楼,屋面覆盖青色 琉璃瓦。据《同官县志·工商志》载: “明时所 制琉璃,专供秦王府盖造之用。”“同官”位于铜 川市东南隅,叫 “立地坡” 的地方窑场专烧。
明万历三十四年(1615年),朱勤美撰《王 国典礼》卷六二 《宫室》载:“秦王 府制洪武四年 定:王城高二丈九 尺,下阔七丈,上 阔二丈,女墙高 五尺五寸。”可知 秦王府墙高9.28 米,下宽22.4米, 顶宽6.4米,女墙 高1.76米。
在城外,有 一条护城河,水 引自浐河,经龙 首渠流入壕中。 护城河上各城门前都架着一座带有左右廊房、加 护门的桥。在萧城与砖城之间的空隙地带,建有 山川坛和社稷坛。
王府内外朝宫和内寝宫为城内的主体建筑 群。外朝宫的建筑依次为承运殿、圆殿、存心殿, 嘉靖八年,承运殿后增盖王宫一座。
明朝灭亡后,历代对秦王府破坏很大。清顺 治六年(1649年),以秦王府改建满城时,“萧墙” 被毁。清雍正年间,西安建庙宇,秦王府建筑多 被拆除,砖城改为“八旗教场”。辛亥革命时期, 秦王府毁于火。1921年,冯玉祥督陕时,拆用城 砖设督军署,建“黄楼”,秦王府由砖城变为土 城。1950年,端履门一带的城墙被拆除。1956 年,东西两城门及城墙被拆除。1985年,秦王府 北城门(广智门)被拆除。秦王府内现为陕西省 人民政府办公地。
秦王府目前只残存西墙391米、北墙300米、 东墙232米、南墙357米。
明秦王府城墙遗址于2003年9月24日被陕 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同时公布保护范围为:城墙及其基址四面外 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的四面外延 5米。


明秦王府城墙遗址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