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拾珍丨张十庆:《营造法式》厦两头与宋代歇山做法

摘要: 厦两头是歇山之唐宋称谓,歇山作为中国古代屋顶形式之一,不仅有时代的变化,且又有地域的差异,其源头属性及形式构造多有不同。厦两头是厅堂构架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形制特征与江南厅堂构架密切相关。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张十庆教授撰写《〈营造法式〉厦两头与宋代歇山做法》一文,就《营造法式》厦两头做法与江南厅堂构架的关系作分析和比较。文章概览歇山 ...


厦两头是歇山之唐宋称谓,歇山作为中国古代屋顶形式之一,不仅有时代的变化,且又有地域的差异,其源头属性及形式构造多有不同。厦两头是厅堂构架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形制特征与江南厅堂构架密切相关。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张十庆教授撰写《〈营造法式〉厦两头与宋代歇山做法》一文,就《营造法式》厦两头做法与江南厅堂构架的关系作分析和比较。


文章概览
  • 歇山原型与属性

  • 厦两头转角做法比较

  • 从厦两架到厦一架

  • 山面梁架做法

《营造法式》厦两头与宋代歇山做法

张十庆

  厦两头是歇山之唐宋称谓,歇山作为中国古代屋顶形式之一,不仅有时代的变化,且又有地域的差异,其源头属性及形式构造多有不同,这里姑且以歇山统称之。而所谓厦两头,厦指坡屋面、披厦;两头,指两山部位,厦两头即指两山设有披厦的构架形式。从屋顶类型上而言,厦两头应是相对于两厦(悬山)而言的。厦两头与两厦都是唐宋习用的词语,而所谓不厦两头仅见于《营造法式》,相信是因应于厦两头而生出的对应用语。

  

  厦两头是厅堂构架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形制特征与江南厅堂构架密切相关。本文就《营造法式》厦两头做法与江南厅堂构架的关系作分析和比较。


歇山原型与属性

  关于厦两头的地域属性与祖型源流,学界已多有探讨分析,认为两厦(悬山)加披是厦两头的原始形式,也是南方歇山的一个源头。尽管有对此质疑者,但诸多证据表明,悬山加披作为南方歇山源头之一的认识应是可信的。从字面而言,所谓厦两头也应指的是悬山两际加披的构成,这在南方是一显著和突出的现象,至今在民居上仍有残留表现。

  厦两头于汉代南方就已相当流行,如西汉云南晋宁墓葬出土铜器中即见此厦两头形象,汉代以来南方长脊短檐的两厦与厦两头,其长脊与两山加披做法具有相似的目的:防止山面雨水侵蚀。

  分析南北地域体系的诸样屋顶形式,溯其源流或可归结到两个原型:一是唐宋称两厦的两坡悬山顶,一是唐宋称四阿的四坡庑殿顶。此二者是最古老的屋顶形式,且有显著的地域性,即两厦的南方倾向与四阿的北方倾向。

  如若沿着这一地域性线索追溯的话,那么后世多样变化的南北两地歇山,或许就难以用单一源头和线性演化来解释了。前面讨论了悬山加披被认为是南方歇山的一个源头,那么北地歇山是否仅仅只是南方歇山的流播和线性的沿续,北地歇山或另有源头?如同南方悬山作为歇山的一个源头,北地四阿或可能是歇山的另一源头。北地四阿向歇山的演化,有可能始于四阿脊部两侧开孔采光通风的需要,并以四阿脊槫延伸出际遮雨,形成了四阿两侧脊下的小山花,是为四阿型歇山的原始形式。此外也有研究认为,歇山建筑是四阿与悬山的结合,其实说的是同一个现象,均描绘的是北式歇山演变的轨迹。

  根据《营造法式》记述,宋代歇山分基于厅堂的厦两头和基于殿阁的九脊殿这两种形式。若以厅堂与殿堂的地域性视之,殿堂型九脊殿应为北式歇山,并有可能与上述四阿型歇山同源。其原因一,九脊殿在构成上为殿堂构架与厦两头做法的结合,这与上述四阿型歇山构成的推析吻合;其原因二,由五脊而九脊的演化线索的暗示,四阿殿亦称五脊殿,五脊殿与九脊殿在称谓上的相称对应,暗示了其相互之间体系的相同与构成的关联。

  概括上述分析,歇山虽未必都起源于南方,然厦两头做法的南方属性却是相当显著的。从地域体系的角度看待歇山丰富多变的现象,厅堂歇山与殿堂歇山很可能各有源头。而南方现存宋代厅堂遗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早期厦两头做法的实例。

厦两头转角做法比较

  关于宋代歇山多样性的认识,《营造法式》的相关记述是重要线索之一。《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记述了宋代歇山的两种形式:厦两头与九脊殿。因而《营造法式》厦两头与九脊殿内容的解读,对于分析和认识宋代厦两头做法具有重要意义。

  《营造法式》关于歇山的相关记载主要有两条,其一为大木作制度的造角梁之制:“凡厅堂若厦两头造,则两梢间用角梁转过两椽(小字注:亭榭之类转过一椽。今亦用此制为殿阁者,俗谓之曹殿,亦曰汉殿,亦曰九脊殿)。

  据以上《营造法式》记述可知,宋代歇山应有厦两头与九脊殿两种形式,厦两头造用于厅堂,宋以后也可转用于殿阁,称作九脊殿。厦两头与九脊殿由于构架体系的差异,二者虽造型相似,然构造做法互有不同。根据《营造法式》内容分析,二者的不同应主要表现在梢间角梁椽数、山面梁架构造以及出际尺寸与做法等多方面。

  

转过一椽与两椽之

  歇山构架的特点在于转角做法,即《营造法式》所谓转角造,指梢间椽架转过90度的构造做法,而角梁转过的椽数则是转角做法上的一个重点。

  

  《营造法式》梁架以椽数为模量,转角做法上有角梁转过一椽和两椽之别,依《营造法式》造角梁之制规定,殿阁大角梁长一架,转角一椽,厅堂厦两头造用角梁转过两椽,且此制亦可转用于殿阁。据此可以推知:《营造法式》时期厅堂厦两头造,大角梁一定是转过两椽,而殿阁歇山大角梁只转过一椽。“今用此制为殿阁者”,指其时殿阁若用厦两头造,也可采用角梁转过两椽的做法。然“今”字表明《营造法式》编纂的北宋末期,殿阁歇山角梁转过一椽已然普遍,北地现存宋代遗构也表明了这一点。而成对比的是,南方宋代乃至元代厅堂遗构,则大多数仍是角梁转过两椽做法,宋构保国寺大殿、保圣寺大殿等都是其例。

  

  值得分析的是,转角做法上角梁转过一椽与两椽的差别,是时代因素还是地域因素的结果?实际上,时代因素与地域因素不可能完全分开,且二者是相互转化的。从转角结构受力的角度而言,角梁转过一椽与转过两椽首先与构架规模相关,正如《营造法式》造角梁之制所称“亭榭之类转过一椽”,而相对于亭榭之类小型构架,间架规模较大者早期应该都是转过两椽的做法,如大云院弥陀殿、隆兴寺摩尼殿等。而后随着转角构架的发展,逐渐向转过一椽演化,且这一演化是始于北方殿堂构架的,而南方厅堂构架则远滞后于北方。所以说,角梁转过一椽与转过两椽之别,最初表现的应是时代因素,即由转过两椽向转过一椽演化,随后由于南方滞后于北地而转为地域因素,即南方倾向于转过两椽,北地倾向于转过一椽。

  

  基于上述分析,对于《营造法式》造角梁之制的解读,就首先需要有对其时间与背景的认识。其时间指《营造法式》编纂的北宋末这一时间节点,即“造角梁之制”所谓“今”;其背景指至北宋末南北两地转角构架的地域差异。如此的话,《营造法式》造角梁之制就易于理解了:北宋末期,北地殿堂转角做法大多已由角梁转过两椽演化为角梁转过一椽,而南方厅堂厦两头仍停留在角梁转过两椽的古制。比较南北现存遗构,北方宋构中绝大部分为角梁转过一椽者,而南方宋元遗构中则皆为转过两椽者。在这一背景下,《营造法式》造角梁之制规定,殿阁角梁转过一椽,厅堂角梁转过两椽,且殿堂亦可用厅堂厦两头做法,其中应也包括角梁转过两椽。

  

  角梁转过椽数,还与构架的椽数规模有一定的关系。比较南北面阔三间规模的构架,南方皆八架椽屋,北方则不过六架椽屋。因此,在侧样椽架分配上,南方的八架椽屋有充足的余地令角梁转过两椽,而北方由于不过六架椽的限制,较适于角梁转过一椽,以留出山花的宽度。然此亦非绝对,北方六架椽屋的歇山构架,可通过设置山面梁架,外推出际起点,仍可采用角梁转过两椽的做法,现存五代遗构平顺大云院弥陀殿即为其例。弥陀殿三间六椽,角梁转过两椽,梢间丁栿上设山面梁架(图1),再加上较大的出际,形成适宜的山花尺度。然比较而言,南方的八架椽屋较北方的六架椽屋,确更适合于角梁转过两椽的做法。

图1 大云院弥陀殿山面梁架

  

角梁构造形式


  角梁是转角造的关键构件之一,其做法随时代和地域变化不同。前节讨论了角梁转过椽数的区别,而角梁后尾构造做法亦具时代与地域特色,且与角梁转过椽数的变化相关联。角梁后尾做法,也成为认识南北歇山构架做法的一个线索。

  

  歇山转角构造做法上,大角梁前端支点在橑檐方(橑风槫),后尾支点则在平槫。然宋代大角梁后尾与平槫的构造关系,南北不尽相同,大角梁后尾构造在宋以后表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北方大角梁后尾逐渐由搭于平槫上转至压于平槫下,而南方大角梁则始终保持搭于平槫上的古制。北地角梁后尾构造的变化,应也经历了一个与角梁转过椽数类似的演变,且二者有可能是同步相随的变化。推测北地角梁后尾由槫上移至槫下,与角梁由转过两椽改为转过一椽,应是互为因果的相关现象。正是北地角梁后尾改为压于槫下,为角梁转过一椽做法提供了受力平衡的保证。而南方宋元厦两头做法,则始终保持着角梁转过两椽以及角梁后尾搭于槫上的整体古制。南北两地转角做法的差异,由此角梁做法的对比而分明显著。

  

  《营造法式》造角梁之制,虽言及厅堂厦两头造可转用于殿堂,然此仅是特例。《营造法式》造角梁之制明确规定了殿阁大角梁长一架的做法,且与角梁后尾压于平槫下的构造做法相配。关于《营造法式》殿阁大角梁后尾压于平槫下做法的推定,是根据《营造法式》殿堂角梁做法上隐角梁的认识而得到的。在角梁做法上,唯当大角梁转过一椽且后尾压于平槫下时,才需要隐角梁这一构件。其位于大角梁上,“随架之广,自下平槫至子角梁尾”。北地现存宋金遗构的转角做法,大多采用的是以隐角梁配合角梁转过一椽的做法。

  

  南方宋构保国寺大殿现状角梁虽已非原物,但仍基本保持江南角梁的传统做法。此外,根据保国寺大殿现状痕迹所复原的厦两架原初形制,更可以佐证保国寺大殿厦两头角梁必定转过两椽这一特点。也就是说,保国寺大殿角梁做法应与《营造法式》厦两头做法相一致。南方其他宋元遗构也同样如此。

  

  歇山做法上的“角梁转过两椽”与“角梁斜长两架”这两个相关概念,在南方宋元时期厅堂厦两头构架上,表示的是同一个做法,而对于北式歇山做法而言,或就未必一定如此。

  

  在厦两架与隐角梁并存的情况下,其“角梁转过两椽”并不等同于“角梁斜长两架”,其转过两椽的角梁,是由斜长一架的大角梁与其上的隐角梁和接续的续角梁组合而成的,如金构崇福寺弥陀殿等例(图2)。

图2 宋金时期北方角梁转过两椽做法

  《营造法式》在歇山做法上,南北做法并提。其虽着重提及了南方倾向的厦两头做法,然实际上角梁制度却采用的是北方的隐角梁做法,显示了《营造法式》在歇山做法上侧重于北方做法的倾向。

从厦两架到厦一架


厦两架与厦一架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