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牡丹: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摘要: 以“国色天香”闻名的牡丹已经盛开,说到描写牡丹的诗词,名句极多:唐代刘禹锡有“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李商隐有“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据说在唐代,牡丹花开,全城人会倾城而出前去观赏。以牡丹驰名的洛阳近日宣布,因为疫情将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推迟至明年举办,牡丹花仍盛, 其实不妨“ ...
以“国色天香”闻名的牡丹已经盛开,说到描写牡丹的诗词,名句极多:唐代刘禹锡有“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李商隐有“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据说在唐代,牡丹花开,全城人会倾城而出前去观赏。以牡丹驰名的洛阳近日宣布,因为疫情将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推迟至明年举办,牡丹花仍盛, 其实不妨“云赏牡丹”:在上千年的栽培历史中,我国形成了独特的牡丹文化,不仅诗词吟咏不胜枚举,书画名作亦是数不胜数,宋人笔下的牡丹状物写生,殆出天巧;明人笔下的牡丹一花半叶,淡墨欹豪;清代花鸟画大家恽寿平的牡丹不仅将牡丹繁复的花叶表现得栩栩如生,观者从画面上似乎隐约还可以闻到一股浓郁的芳香……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的“故宫花信”专栏特梳理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书画及工艺美术中的牡丹佳作,以飨读者。
牡丹 图片源自洛阳旅游

牡丹 图片源自洛阳旅游

(传)宋 赵昌 《画牡丹》轴 (传)宋 赵昌 《画牡丹》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宋 赵昌 《画牡丹》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昌(约10世纪末),字昌之,四川广汉人。擅作折枝花卉与蔬果,自号“写生赵昌”。他很珍惜自己的画,从不轻易给人,晚年甚至还把流落在别人手中的作品收购回来,所以很少有他的作品留传下来。(传)宋 赵昌 《画牡丹》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宋 赵昌 《画牡丹》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宋 赵昌 《画牡丹》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宋 赵昌 《画牡丹》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旧传为赵昌之作。湖石下有鸢尾、兰草、灵芝,石后则有牡丹盛开布满了画面。绢虽黄旧,仍有艳丽之感。湖石右侧有“赵昌”款印,疑为后人伪款。
宋 赵佶 《书牡丹诗》宋 赵佶 《书牡丹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赵佶 《书牡丹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徽宗(1082—1135),姓赵名佶,宋代第八位皇帝,神宗十一子,兄哲宗崩无子嗣,因而继位。以宠信蔡京,尊奉道教,大事营造道观,生活奢华,致使国家财力靡费。北方金国南下后,让位钦宗,自为道君教主皇帝,终为金兵所掳,死于五国城。徽宗虽为亡国之君,然性好书画,禀赋极高。书画无不精工,并善体物情,花鸟画描绘,刻画入微,尤为擅长。主导北宋晚期画院,影响中国后代院画至剧。
宋徽宗书法,别成一体,自号“瘦金书”,特征是笔画细瘦,在转折处,将藏锋露锋运转提顿痕迹,保留下来,那就成为瘦金书的基本笔画架构。如写一横,起笔处是尖,先斜下,而后横行,收笔留有一顿点,即是特点之一。结体虽楷,而整体运笔,大都直来直往,飘忽快捷,似行如草。
此册选自“宋代墨宝”册,为徽宗传世精品。
宋人 《富贵花狸》轴宋人 《富贵花狸》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 《富贵花狸》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画牡丹花丛下,以石铃系缚一花狸,猫目圆瞪,灼灼有神,似有所窥。牡丹描绘精实,花叶之偃仰转侧,具用细线双钩,落笔沉着,敷粉赋彩,则静穆厚实。染绘猫狸,兼用焦墨、浅粉,墨色黝黑,立体感十足。茸毛虽极纤细,亦甚遒劲有力。作者观物写生之缜密功夫,由此可窥见一斑。宋人 《富贵花狸》轴(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 《富贵花狸》轴(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 《富贵花狸》轴(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 《富贵花狸》轴(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幅未系作者款印,旧签题标为宋人,而综观《宣和画谱》(1120成书)中,所登录的相同类型绘画,如“牡丹戏猫图”“牡丹猫图”等,数量颇多。若单由品目上看,绝难确认,何者与“富贵花狸”的内容最为谋合。但就画面风格论断,本幅出于北宋后期,宫廷画院名家之手,应无可议。
宋人 《牡丹图》页宋人 《牡丹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 《牡丹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无款。钤鉴藏印“黔宁王子子孙孙永保之”。
图绘牡丹花后魏紫,花冠硕大,重瓣层叠,娇艳华贵,左右以绿叶相衬。花瓣层次丰富,刻画入微,先用中锋细笔勾花瓣,然后用胭脂红层层渲染,以浅黄色点花蕊,以花青汁绿染花叶。此图页精工富丽,美不胜收,构图丰满,设色艳而不俗。
宋 法常 《写生》卷宋 法常 《写生》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法常 《写生》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法常(约13世纪),四川人,俗姓李,号牧谿,生卒年不详。住天台山万年寺,无准弟子,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人物,皆随笔墨而成。笔意简当,不费装饰,遗迹多流日本。
此巨卷为法常墨戏花卉蔬果翎毛等,其状物写生,殆出天巧,一花一叶,皆极精致而无刻画拘板之迹。起首即画没骨水墨牡丹,幅中之花瓣及叶之重叠处皆以留白,取笔布墨,颇为雅致,于诸家町畦之外,又能出以新意。款署:“咸淳改元(1265)牧谿。”拖尾并有项元汴、僧圆信、查士标题跋,与吴宽、董棨、梁章钜等人之收藏印。
其中项元汴拖尾行书跋:右宋僧法常,别号牧谿,喜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树石人物,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假妆饰。余仅得墨戏花卉蔬果翎毛巨卷,其状物写生,殆出天巧,不惟肖似形类,并得其意。京(京字待查)爱不忍置,因述其本末,以备参考。墨林项元汴书于天籁阁。
查士标拖尾行书跋:宋僧牧谿,画兼众妙,而尤长于花卉写生。观画史所载,称其点墨而成,不假妆饰,尚未足尽牧谿也。卷中一花一叶,一蓏一实,皆极精致,有天然运用之妙,无刻画拘板之劳。而幽禽翠羽,动息飞鸣,曲肖其态,令观者心旷神怡,对之忘倦。宜项墨林氏珍为甲品,题跋赞叹,若不容口,盖南渡而后,高孝累朝,笃重翰墨,一时人物熙雍,湖山引胜,风气兴起,即方外亦多名流,负技争长焉。明时王酉室陆包山皆以花卉写生,为世所重,今观此卷,二公具寝食牧溪。深得其意者,至沈石田花鸟,点染又能出新意于诸家町畦之外。视此卷在离合之间,而工致差不逮矣,获观累日,因识其后。康熙癸酉上巳白岳逋客查士标。
宋 马远 《牡丹》宋 马远 《牡丹》 本幅选自“小品”册

宋 马远 《牡丹》 本幅选自“小品”册

马远出身绘画世家,南宋宋光宗、宋宁宗两朝画院待诏。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李唐,笔力劲利阔略,皴法硬朗,树叶常用夹叶,树干浓重,多横斜之态。楼阁界画精工,且加衬染。喜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角”。人物勾描自然,花鸟常以山水为景,情意相交,生趣盎然。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家”。
(传)宋人 《花王图》轴(传)宋人 《花王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宋人 《花王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庭园中整株的牡丹,几占满整幅画面,前方点缀湖石,四周昆虫飞绕,属全景式构图中颇为别致的安排。硃砂红的艳丽花朵,青绿的叶片和镂空湖石,搭配飞舞空中、草丛间的胡蜂、蝶、粉蝶、凤蝶、虻等,以及行走于地面的蝗虫和蝼蛄,显得生气蓬勃,既富丽又热闹。(传)宋人 《花王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宋人 《花王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宋人 《花王图》轴(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宋人 《花王图》轴(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盛放的牡丹,花朵硕大,相较于湖石,并不合实际应有的比例,显有加强牡丹主体性的意味。全幅笔墨精微,虽略逊于宋画的细致生动,却仍是仿宋人笔意和古朴韵味的一佳作。
宋 钱选 《画牡丹》卷宋 钱选 《画牡丹》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钱选 《画牡丹》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钱选(1239─1301),浙江吴兴人。字舜举,号玉潭,又号清□老人、习嬾翁。宋景定间乡贡进士。元初吴兴有八俊之号,赵孟畛剖祝?∫嘤胙伞F浠?宋铩⒒?瘛⑸剿??叱??住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