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聚焦气候变化 凝聚保护共识——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综述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科学界重大前沿课题以及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气候变化加剧、地质灾害频发,对石窟寺抢救性保护关键技术研发、集成解决方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也对石窟寺预防性保护提出了新的命题。  为联合国际力量,凝聚保护共识,实现深入交流,推动全方位合作,以更积极的态度和更务实的工作推动石窟寺保护,进 ...
   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科学界重大前沿课题以及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气候变化加剧、地质灾害频发,对石窟寺抢救性保护关键技术研发、集成解决方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也对石窟寺预防性保护提出了新的命题。

  为联合国际力量,凝聚保护共识,实现深入交流,推动全方位合作,以更积极的态度和更务实的工作推动石窟寺保护,进一步挖掘阐释石窟寺的多元价值和丰富历史内涵,8月19日至21日,由国家文物局、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承办,大足石刻研究院执行的“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重庆市大足区举办。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开幕式并讲话,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但彦铮致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主持开幕式。会上,9位来自国内外的文物保护专家分别围绕“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石窟寺保护”主题作了主旨发言。

  会上,与会专家达成广泛共识,发布《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寺保护大足宣言》,宣言指出:一是要积极开展保护行动,有序实施保护项目,探索开展预防性保护;二是加强科学研究,积极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关注石窟寺考古和数字化技术运用;三是要加强石窟寺监测预警,有效管控气候变化下的石窟寺潜在风险;四是要推动石窟寺保护利用更好地融入当代经济社会发展。

  论坛期间,专家学者围绕“气候变化下石窟寺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石窟寺科技保护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进展”“石窟寺考古与多重价值挖掘”“石窟寺监测与风险管理”等议题分享经典案例、整合框架思路、探讨技术策略、展望未来方向。

  “气候变化下石窟寺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主题由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主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詹长法认为,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带来的严重影响,需要综合考虑文化遗产的物质、文化和社会各层面的理解,并根据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内的学科发展和投入,就减轻影响和适应气候变化所需的行动作出决策与部署。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介绍了龙门石窟研究院积极探索和构建石窟寺保护研究、传承弘扬、展示利用的“龙门模式”。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郭青林从保护管理机构、安全防范现状和主要保护措施等方面阐明甘肃石窟寺整体保护现状,提出了甘肃石窟寺的总体发展思路、未来的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云冈研究院副院长闫丁介绍了云冈石窟遗产地周边环境的情况及治理对策。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馆员陈卉丽总结了水害条件下石雕彩绘的劣化特征,提出潮湿环境下外界环境干预、内部环境调整、现存病害处理修复以及防范性加固封护等保护策略。天津城建大学教授郭进京分析了我国石窟寺赋存的气候环境、地形地貌等区域特征和空间变化,为不同区域的石窟寺稳定性监测、失稳性风险评价和保护加固方案制定等提供区域背景支持。伊朗德黑兰大学文学和人文学院考古系副教授穆罕默德·伊斯梅尔·伊斯梅利·杰洛达介绍了伊朗石窟寺在研究、保护与展示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讨论了遗址的维护、修复、介绍和管理方面出现的难题。辽宁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兰立志根据地质作用原理,对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石窟寺病变进行了剖析,并做出了推测,提出了预防性保护思路。

  “石窟寺科技保护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进展”主题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铁付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方云主持。兰州大学教授谌文武基于现有石窟寺表面风化研究成果,全面调查分析陇东、陇南、陇中、河西和陕北地区52处石窟寺病害及其分布特征,通过调查结果及关系模型形成石窟寺保存状态与赋存环境关系的区划图。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得煊对干旱地区的石窟寺病害无损检测与加固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估研究,专门设计了一种主动热激励装置来评估翘起剥落病害。复旦大学教授王金华表示,基于沉积环境探讨中国石窟寺区域性特征,以及以区域性保护框架为支撑的中国石窟寺保护对策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丽慧通过系统研究首次发现了页岩纹层厚度的分形特征,建立了融合层面与裂隙网络的页岩跨尺度结构模型,实现了从米级到微米级全尺度下的页岩精细结构模型刻画。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总工程师谢振斌以四川乐山大佛造像岩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温湿度变化对乐山大佛造像群岩石微观结构的影响。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研究馆员严绍军认为,在乐山大佛水害治理中,需要辩证看待雨水、渗水及河水对大佛综合作用,坚持雨水渗水同治、本体保护并行的原则。

  “石窟寺考古与多重价值挖掘”主题由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馆员黎方银主持。北京大学教授孙华介绍了云南剑川石宝山石窟开凿时间及分布状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何利群认为《中国石窟寺考古中长期计划(2021—2035年)》对新形势下石窟寺考古的概念、学科定位和时空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对石窟寺考古学科发展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北京大学教授李崇峰介绍了迄今在西印度石窟寺中发现的供养人俗语和梵语原始发愿文或题刻,及其所反映的石窟寺营造和佛教信仰情况。尼泊尔蓝毗尼佛教大学考古系主任巴桑塔·古马尔·比达里介绍了公元前3世纪尼泊尔塔莱的阿育王石柱的采石、修整、运输和现状。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白九江认为,石窟寺考古对于完整、真实呈现石窟寺价值内涵、揭示石窟寺的发展变迁规律,推动全要素保护和展示具有重要作用。复旦大学教授杜晓帆探讨了文化景观方法论在石窟类遗产中的应用与实践,以期拓宽石窟寺文物本体的认定,深化价值挖掘与阐释建构的多层次方向,探索石窟寺整体保护、研究与展示利用的新视野。浙江大学教授李志荣认为,文物数字化的根本目标,是抢救性记录和保全21世纪中国文物的基础信息,建构完整的高质量的中国文物数字档案。

  “石窟寺监测与风险管理”主题由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蒋思维、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董文强主持。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王心源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从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监测与保护、数字化修复以及文化遗产价值的呈现表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区技术总监乔瑜针对石窟寺保护监测,分享了如何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地面监测设备,从天空地全维度为石窟保护提供支持。武汉大学教授张晓平通过精细探测、试验模拟建立了砂岩质石窟的渗水病害模型,研究外围导排、截堵,文物本体、载体的灌浆防渗等方法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总工程师石金山结合须弥山石窟5号窟与大足石刻北山168窟保护项目,通过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石窟所处微环境的监测,研究了微环境变化下石窟病害发展趋势并提出保护措施。英国伦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教授奥斯汀·本杰明·内文通过英国和国际壁画保护项目的案例研究,介绍如何根据遗址的具体需求选择保护性措施,强调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持续对原始材料和保护材料监测和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巴基斯坦水电发展署(WAPDA)迪阿莫-巴沙大坝项目文化遗产管理顾问费里娅勒·爱丽·高哈尔介绍了丝绸之路南道沿线岩石艺术长廊面临的威胁及其保护情况。福州大学教授刘成禹针对石窟不同情况,提出以相关性分析为基础的石窟岩体单点、多点监测数据分析等监测方法、监测技术和岩体失稳预警指标。重庆大学教授仉文岗分享了大足石刻柳本尊至观经变段崖壁岩体精细化建模和监测情况。

  8月21日上午举办的青年论坛中,西北大学教授孙满利、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金普军带领11位青年学者,继续探讨石窟寺保护相关议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建辉分享了多种无损检测探测技术在大足石刻卧佛摩崖造像保存现状勘察评估中的应用,及其为后期病害治理所提供的支撑。兰州大学教授张景科进行的大足石刻卧佛造像岩体表层风化机理探究和局部岩体稳定性分析,为大足石刻卧佛造像的防风化保护及小型、具有复杂几何特征的石质文物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长安大学教授包含将砂岩石窟顶板损伤劣化划分为四个等级和四个阶段,为石窟顶板损伤失稳分析和防护加固提供了理论指导。中铁科学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院长王逢睿回顾了川渝石窟岩体病害治理典型工程案例与关键技术研究应用历程,并以乐山大佛岩体病害治理进展为例,对相关综合性预防性保护提出技术工作建议。东南大学副教授李永辉以敦煌莫高窟为例,评估了不同气候变化对石窟寺本体劣化所带来的风险和程度,其实验结论为制定气候变化条件下石窟寺本体保护策略提供了依据。陕西科技大学教授朱建锋从材料的视角对文物病害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水、紫外线、微生物等引起病害的三大元凶,提出了表面防护多功能材料的构建思路。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岳永强分析了麦积山石窟近50年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并介绍该区域近年来以及未来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的措施和方法。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格桑·施婉特丝以大足石刻风化和修复历史的复杂情况为例,讨论了寻找合适保护方案和明智干预决策的重要步骤。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旭刚揭示了圆觉洞顶板的受力和变形特点,研究了影响圆觉洞顶板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和需要重点监测的条石,为川渝地区石窟寺洞室顶板稳定性分析及评价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阿富汗考古局考古学者穆罕默德·阿里·胡赛尼·亚尔介绍了巴米扬遗址概况和考古项目,特别是中阿双方在巴米扬遗址和石窟展开的合作情况,展示了保护工作中的亮点和关于应对气候等威胁的思考。尼泊尔蓝毗尼佛教大学考古系讲师古纳卡尔·该热探讨了当地社区在尼泊尔提罗拉科特遗址保护中的角色,为遗址保护注入新理念。

  论坛交流内容涵盖世界遗产地石窟寺和中小石窟寺保护管理经验、气候变化下石窟寺保护研究策略与思路、石窟寺价值认知与考古、石窟寺勘察与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石窟寺劣化基础研究新思路与新途径等诸多方面,充分展现了石窟寺保护研究领域几十年的成就,学术报告精彩纷呈,跨学科、跨领域甚为密切,特别是青年学者为气候变化下石窟寺保护的老问题和新问题,带来了诸多新观点、新做法、新经验。

(文章来源:“国家文物局”公众号)

分类: 中文 研究 研究前沿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