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陕西:高陵县城

摘要: 高陵,素有关中平原白菜心之美誉。 周汉唐旧都,及历代都会,均据沣灞间,以趋于渭。汉唐为三桥于渭上,而以东渭桥为尤重。又北二十里,为今高陵县城,故陕西形势在渭北,而系都会轻重者,则西北为咸阳,东北为高陵。 ................. 《重修高陵县城碑记》:咸阳刘光蕡 撰​ 《高陵县志》载:“鹿台将军佐轩辕黄帝破蚩尤于此。”据考,高陵周 ...

       高陵,素有关中平原白菜心之美誉。
      周汉唐旧都,及历代都会,均据沣灞间,以趋于渭。汉唐为三桥于渭上,而以东渭桥为尤重。又北二十里,为今高陵县城,故陕西形势在渭北,而系都会轻重者,则西北为咸阳,东北为高陵。
            .................   《重修高陵县城碑记》:咸阳刘光蕡 撰

       《高陵县志》载:“鹿台将军佐轩辕黄帝破蚩尤于此。”据考,高陵周时置邑。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高陵置县,城邑无考。
       两汉时,高陵县城和新莽千春县城在今鹿苑镇政府驻地西偏北0.35公里千春村处:“城周三里”,已废圮无迹。
        三国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公元220)更名高陆县,县城迁至今县城西南一里小古城村附近,筑有城郭,周长无载。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神四年(公元431),县城迁至今地,城郭史料无载。
      唐高祖李渊狩猎高陵,武德元年(公元618)置鹿苑县。据考,该鹿苑县遗址位于今泾渭街办南塬上,东西长一公里,因被渭水冲崩,现南北宽只有0.25公里,东、西、北三面墙基残存,为窝夯土筑。故李渊所置“鹿苑县”时与秦孝公十二年所置高陵县应为并存,而鹿苑县遗址也有别于今高陵县所在地地址—鹿苑。
      今天,高陵县城所在地被称“鹿苑”,因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时县长杨季成以古为雅,认为古鹿苑县之名既文雅又有诗意。于是在县内行政区划变革时,将县城所在地改名鹿苑乡,于是,城关中学变成鹿苑中学,县城新建道路集中以“鹿”为名:鹿鸣路、鹿祥路、鹿苑大道,北环广场新建“鹿苑清风、紫气东来”牌楼,似乎高陵县城就是鹿苑。其实,真正的鹿苑县应为唐李渊所置并在今泾渭梁村南塬上。

泾渭街办南塬位置        

       明《高陵县志》载:隋炀帝大业七年(公元611)筑城,“周二里百二十步”;明景泰元年(1450)知县张锦扩筑城郭,“周四里二百二十步,广二百七十步,袤一里二百步,崇三丈。四门:东曰距河,南曰迎翠,西曰接蜀,北曰通远。”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佥事张绅重筑城楼及16座更房。
       乾隆十八年(1753),知县肖大中重修县城四门。同治元年(1862)农民起义,城楼、更房俱烬;五年(1866)六月,知县陆堃筹款补修,重建城楼,增置更房33座,砖砌城墙四围雉堞,工未峻离任。随后知县曹琛、洪敬夫先后莅任,筹款续修。
       清光绪十年(1884)《高陵县续志》载:“土筑,周遭共长八百三十丈,计四里六分有奇。城身均高三丈,顶厚七尺,底厚一丈七尺,池深二丈五尺。”

光绪高陵县志——高陵县续志全图
       光绪二十二年(1895年)知县周之济重修高陵县城,《重修高陵县城碑记》碑今已不存,关中大儒刘古愚所撰碑文也不见于文献。幸由周之济三子周百焘抄录碑文带返广西梧州,记于濂溪堂苍梧周氏家谍。周公后代周安存之,遂于今见天日。

清高陵县城      

       甲午秋,粤西侣宣周侯莅是邑,见城垣单薄,时倭閧于东,回变于西,即拟兴修。以布政未洽,乃先兴学养士,戢匪友良,威惠并著,人心悉悦。侯乃议新城垣,绅耆商庶,乐输其资,培卑增薄,役夫若千名,为日十阅月,成城。上宽一丈,下宽三丈,高三丈,周八百三十丈,敌台三十六,女墙一千六百余,更房三十二,水道二十七,用土若千方,砖若千块,石灰若千斛,及一切杂费糜钱一万一千余贯,而城屹然坚固,足以支大敌。
                     ...........《重修高陵县城碑记》:咸阳刘光蕡 撰
        民国十七年(1928)亦曾修葺城郭
        高陵解放前夕,国民党县政府在四城门外筑有明暗碉堡,在城墙四角、城门楼两侧筑有机枪火力槽和步枪射击眼等工事。至高陵县城解放前,县城规模无大变化。

       1953年开始,逐步改造街巷道路,拆除城墙,将封闭式县城改造为开放式。

      1956年在县城南门外开拓东方红路,在东门外开拓环城东路。

古城大概范围

       本文县城资料部分引自@高涛

分类: 中文 图片
关键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