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雁塔

“申遗”十周年⑤ | 雁塔晨钟 “三开三合”

摘要: 小雁塔始建于8世纪初并保存至今,其密檐砖塔的建筑形式是佛塔这一佛教建筑传入中原地区早期的珍贵例证。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产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小雁塔呈方形,塔形秀丽,原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的15层塔,后塔刹损毁,如今由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13层塔,通高43.3米。从外形上来看,大雁塔 ...

编者按
小雁塔始建于8世纪初并保存至今,其密檐砖塔的建筑形式是佛塔这一佛教建筑传入中原地区早期的珍贵例证。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产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小雁塔


小雁塔位于西安市南门外1.5公里的原荐福寺内,本名“荐福寺塔”。

小雁塔的由来与唐代高僧义净法师有关,义净是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他感佩玄奘西行取经的不易与重大贡献,便以自己的方式向玄奘致敬,沿海路西行至印度取经,归来后就留在长安荐福寺内翻译佛经,并最终圆寂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荐福寺“雁塔晨钟”,也是古都西安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之一。

因外形相似,大小雁塔常被视作姊妹塔,但小雁塔的修建比大雁塔晚了约半个世纪。它始建于8世纪初的唐景龙年间,是为存放通过海路取经的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即古印度带回的佛教经卷、佛舍利等而建。



✨✨✨



小雁塔呈方形,塔形秀丽,原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的15层塔,后塔刹损毁,如今由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13层塔,通高43.3米。


从外形上来看,大雁塔和小雁塔形状颇为相似,其实小雁塔的密檐式砖塔形式正是在大雁塔的楼阁式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小雁塔是唐代同类密檐砖塔保存至今最早的一例,是印度佛塔传入中国后的密檐式砖塔建筑的早期杰作,也是佛塔这一建筑传入中国初期的珍贵例证,是彰显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互相影响的典型代表。



✨✨✨



鲜为人知的是,小雁塔在千年岁月中历经战乱、地动,数度开裂后又奇迹般地恢复,屹立至今依然不倒。


据文献记载,小雁塔至少出现过“三裂三合”。第一次是明成化末年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在明正德末年时又一次地震中“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第二次是明嘉靖时华县大地震使得“塔裂为二”,嘉靖四十二年复震后塔合无痕。第三次是康熙辛末年时“塔又裂”,这一次于“辛丑(年)复合”。

现存的小雁塔是西安博物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荐福寺明清古建筑群、博物馆以及文化园林景观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博物馆。



✨✨✨


在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西安博物院举办了“榴花照眼 文化传香”——亚美尼亚18—20世纪文化瑰宝展览,并出版了凝结四代文物工作者研究成果的金石文献《小雁塔碑石录》。此外,还举办了“荐福守护——小雁塔文化遗产保护展(1949—2019)”“丝路琉光——从地中海到长安的古代玻璃艺术”“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等唐代主题和丝路主题原创展览。


“榴花照眼 文化传香”展览选取亚美尼亚埃里温历史博物馆以及西安博物院的117件/组珍贵文物,以文物为媒、丝路为桥,串联起“丝绸之路”上的古老文明,呈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璀璨夺目,描绘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图景,带领观众走进了古丝绸之路上另一个文明古国。


《小雁塔碑石录》则收录了现存于荐福寺小雁塔的历代金石文献资料,上自初唐工匠砖刻,下迄晚清石牌坊题记,包括碑碣、题刻、匾额、钟铭、线刻类金石文物等共45件。文中记载每件金石文献的拓片、题解、碑文、注释,并配以图片还原石刻的历史原貌,为深入研究小雁塔荐福寺的历史和人文状况提供了准确详实的金石文献资料。


亚美尼亚文化瑰宝展上的鎏金狮子。




重点事件一览








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小雁塔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产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篇提示


作为佛教传播史上最著名的人物、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窥基、新罗弟子圆测的舍利墓塔,兴教寺塔是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传播的见证和载体。


下一篇,将带您走近“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文化遗产点——兴教寺塔。


* 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物陕西”微信公众号 *


  ·  文   物   陕  西 ·  


采  编 | 段  杨

审  核 | 屹  夫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小雁塔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