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满世界寻找敦煌

摘要: 目 录一初访英伦的敦煌渊薮奔向伦敦印度事务部图书馆和英国博物馆的收二初窥巴黎的敦煌石室佚书与张颂南“对开”438小组的“鸿门宴”拜访学人和购买图书汉堡走访恩默瑞克教授初访德藏吐鲁番文书东柏林偶遇《弥勒会见记》四从哥本哈根到斯德哥尔摩丹麦的敦煌写于阗文书与吐鲁番仕女画五走访散落在东瀛的遗珍大谷探险队与龙谷大学藏大谷文书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

作者简介

荣新江,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入选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外关系史、丝绸之路、隋唐史、西域中亚史、敦煌吐鲁番学等。著有《归义军史研究》《敦煌学十八讲》《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隋唐长安:性别、记忆及其他》《敦煌学新论》《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唐宋于阗史探研》《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吐鲁番的典籍与文书》《从学与追念》等。


著者:荣新江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4年05月

定价:98元

ISBN:9787101166088

目 录

序 从莱顿出发
一 初访英伦的敦煌渊薮
为什么要去英伦
奔向伦敦
初窥敦煌宝藏
印度事务部图书馆和英国博物馆的收
剑桥拜访贝利教授
二 初窥巴黎的敦煌石室佚书
何谓“敦煌石室佚书”
与张颂南“对开”
左景权与吴其昱的热心
438小组的“鸿门宴”
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收获
拜访学人和购买图书
三 穿行于汉堡与柏林之间
汉堡走访恩默瑞克教授
不莱梅海外博物馆之行
初访德藏吐鲁番文书
寻找《丝绸之路沿线的中亚艺术》
东柏林偶遇《弥勒会见记》
难忘的Büchen小站
四 从哥本哈根到斯德哥尔摩
童话般的哥本哈根
丹麦的敦煌写
斯文·赫定的和田探险和他的收集品
于阗文书与吐鲁番仕女画
马达汉收集品的遗憾
五 走访散落在东瀛的遗珍
坐船去日本
大谷探险队与龙谷大学藏大谷文书
藤井有邻馆的秘藏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卷的真伪
书道博物馆的丰富宝藏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敦煌写卷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大谷收集品
六 从羽田亨纪念馆到杏雨书屋
走访静嘉堂文库的惊喜
天理图书馆的莫高窟北区文物
宁乐美术馆的热情款待
探访羽田亨纪念馆
李盛铎和他的收藏
杏雨书屋——敦煌的最后宝藏
七 再访英伦未刊宝藏 
去英国图书馆做敦煌残卷编目工作
从经帙中揭出来的重要文书
碎片中的遗珍
英伦其他收获
再访法京的敦煌宝库
八 从列宁格勒到圣彼得堡
从伦敦硬闯列宁格勒
列宁格勒聚集的敦煌等地出土宝藏
在列宁格勒东方文献研究所抄书
后续走访圣彼得堡的收获
艾米塔什博物馆的西域美术
莫斯科列宁图书馆的徐松藏书
九 再访两德统一后的柏林“吐鲁番收集品”
德国“吐鲁番探险队”收集品
印度艺术博物馆的吐鲁番丝路宝藏
寻找《安周碑》
德藏吐鲁番文书的老照片和“新”文书
柏林科学院吐鲁番研究所的友情
德国其他地方的敦煌于阗收藏
十 追寻美国各地的吉光片羽
耶鲁、哈佛及其他藏品
普林斯顿大学收藏的敦煌吐鲁番文书
弗利尔美术馆的于阗公主供养画像
十一 敦煌“劫余”录:中国各地藏品拾珍
从京师图书馆到国家图书馆的敦煌收藏
从文津街到白石桥
国图藏“劫余”之外的浏览
满中国寻找散藏敦煌文献
十二 重聚高昌宝藏
吐鲁番的地下宝藏
走访新疆博物馆收藏的吐鲁番文书
整理吐鲁番博物馆的“新获出土文献”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黄文弼文书及其他
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遗书”中的吐鲁番文献重聚高昌宝藏——旅顺博物馆藏卷和散藏吐鲁番文书
附录一 重新发现《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及其流失海外
重新发现英国、爱尔兰藏《永乐大典》的经过
新发现《永乐大典》的影印与价值
余论
附录二 斯卡奇科夫所获汉籍管窥
斯卡奇科夫其人其事
斯卡奇科夫所获汉籍的捐赠与早期调查研究
《斯卡奇科夫所藏汉籍写本和地图题录》
笔者的调查和管窥
寻访年表(1984-2023)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内容简介

《满世界寻找敦煌》是本系荣新江教授寻访世界各地敦煌、吐鲁番、楼兰、于阗、库车、黑水城等地出土材料的真实记录。1984年9月,荣新江还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的阶段,作为北大历史系与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的交换学生,前往欧洲,开启了他寻访的历程。1985年他用了两个月时间,从伦敦到巴黎,从汉堡到东西柏林,从哥本哈根到斯德哥尔摩,走访欧洲所藏。1990-1991年,又集中寻访日本京都、奈良、天理、东京等地所藏,并重访伦敦、巴黎,勇闯列宁格勒。1996-1997年,他用三个月时间,通检柏林所藏“吐鲁番收集品”,又走访美国东海岸各地所藏,从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到波士顿、大都会、弗利尔各美术馆、国会图书馆等。此后利用各种机缘,寻访国内外所藏,往往在一次学术会议之后,他会停留几天,在看似不经意中,浏览了敦煌、吐鲁番、库车、于阗各地新出文书,又不时钻进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敦煌市博物馆、旅顺博物馆、浙江省图书馆、四川大学博物馆等等收藏地的库房或阅览室,搜寻有学术研究价值的宝藏。这些寻访的经历,我们可以在本书中分享。后面所附的《寻访年表(1984-2023)》及书前寻访地点示意图,更让读者浮想联翩。


荣新江

本书来源于我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系列讲座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课堂上的两次课程,总题目叫“满世界寻找敦煌”。

我曾在1996年出过一本《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有一位香港学者写了一篇书评,在台湾《汉学研究》上发表。他说这本书里只有学术的内容,至于作者一路访问中的感受,我们是读不到的。那么,我今天想通过这一系列讲演,把我心中那些澎湃的心情,以及这项历时四十余年的艰辛考察经历,用我的记忆所及,给大家复述出来。

本书大体上按照我到欧美、日本、中国调查的过程讲。1985年我第一次在欧洲跑,构成前四讲:英国、法国、德国和北欧。1990年到1991年,我先在日本各地把能够进得去的收藏都看了一遍,然后飞到英国,又去了列宁格勒、巴黎。以后出国的机会更多了,我把这些集中在一个点上铺陈开来,日本地方较多,用了两讲;英国和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各一讲,几次短暂的巴黎之行就并入英国一讲;1996年在德国柏林讲学三个月,把柏林的吐鲁番文书整个翻了一遍,构成一讲;然后是美国的各个小收集品。中国除了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外,比较零散,所以用两讲分别重点讲我所见之敦煌和吐鲁番文献的情况。大概是把时间顺序和地域分区,安排到十二次讲座当中。

每一讲的结构,先介绍这个地方的收藏,为什么要到这个地方去找材料;然后介绍调查过程,不仅仅是学术的调查过程,也有当时的一些旅行见闻。这些东西可能今天的年轻人看着很可笑,今天拿着手机上的地图,可以到处跑,丢不了自己,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Email,完全凭着勇气拿着纸质地图行走。今天回想起来有很多很好玩的事情。

我这么多年搬家,很幸运还保留了一些当时调查记录的小本子和信件,一个小本子简单记录了当年的日程,一个小本子记录了我要找的一些人的信息,可以复原当年联系的人和一些时间点。我发现当时在国外联络的一些人,大多数是80年代到国外去留学或进修的人,很多现在已是精英,有著名的大画家、中科院的院士,都是帮我安排过住宿的好伙伴。另外一个来源是当年的照片,有些照片上有日期,可以让我把一些记忆精确地定格在某一天,可惜我不是那么喜欢照相,所以许多地方没有留下身影。

每讲的中间或最后,都要介绍一下我的调查对于当年的学术意义是什么, 我的收获是什么,当年的收获对敦煌西域文献和历史的研究有什么贡献。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作为一个研究敦煌的人其实很幸运,当年西方列强在敦煌之外,还去吐鲁番、于阗(今和田)、龟兹(今库车),我循着他们的收藏到处跑,世界各大名城都转了一圈。我的学术是和旅行捆绑在一起的,旅行也是学术, 增长了许多见识。

我的总题目叫“满世界寻找敦煌”,以敦煌的东西为主,但不限于敦煌,也包括吐鲁番、和田、库车、焉耆出土的东西,都构成了我“满世界寻找敦煌” 的话题。

谢谢赵丰馆长的邀请,在他的极力鼓动下,我把以前不给人讲的一些故事要倒出来了。感谢中国丝绸博物馆和那些精明强干的馆员,感谢“经纶讲堂” 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我在丝绸博物馆讲座时还在“新冠”肆虐的疫情期间,感谢一直来听讲的各界朋友。《满世界寻找敦煌》是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系列讲演基础上,根据录音整理而成的文稿,感谢博物馆的出色安排和讲稿整理者的细心工作。

应《文史知识》的约请,讲演稿的缩略版从2022年第11期到2023年第8期连载了十期,每期八千字,但每讲的讲稿整理文本有一万五千字左右,我在整理稿的基础上做了加工,每讲仍然有一万五千字左右。又考虑到“满世界寻找敦煌”不能没有“中国篇”,所以在丝绸博物馆的系列讲座结束后,我利用在北大的课堂,补讲了两次我在国内满处寻找的事例,一讲偏重敦煌,一讲偏重吐鲁番,最终完成十二讲。我的学生徐伟喆帮我收集了不少图片并校对文稿,宛盈同学也看了部分稿件和校样,韦润芃同学帮忙整理了最后两讲的记录稿,在此一并致谢。中华书局负责《文史知识》的赵晨昕是挚友赵和平先生的公子,他一直敦促我按期完稿;责任编辑马燕老师也用各种方式鼓励我完成这本小书,她知道不紧盯着,我可能不会花时间完成这本书。这些友情,感激不尽。






文章来源  

根据书籍信息编辑,特此备注!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作者:荣新江

更多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