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讲座纪要|最早的东西交流:理解史前新疆

摘要: 2024年4月7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务处主办的“多元宗教与中西文化交流”系列讲座在中国人民大学教二2102教室正式开始第一讲,该系列讲座为中国人民大学通识课第二季,本季主题为“四方有羡:丝绸之路上的多元宗教与文化交流”。本次讲座邀请到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于建军研究馆员为在场师生带来题为“最早的东西交流:理解史前新疆“的讲座, ...

2024年4月7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务处主办的“多元宗教与中西文化交流”系列讲座在中国人民大学教二2102教室正式开始第一讲,该系列讲座为中国人民大学通识课第二季,本季主题为“四方有羡:丝绸之路上的多元宗教与文化交流”。本次讲座邀请到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于建军研究馆员为在场师生带来题为“最早的东西交流:理解史前新疆“的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李梅田教授主持。

李梅田教授主持

于建军老师199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长期在新疆从事考古研究、文物保护工作。先后主持了哈巴河县东塔勒德墓地、托干拜二号墓地、喀拉苏墓地、河布尔津县海流滩墓地、图瓦新村墓地、吉木乃通天洞遗址等遗存的考古发掘工作。主编《新疆岩画调查报告》、《新疆阿勒泰地区考古与历史文集》、《新疆拜尔其墓地》等,在国内外发表各类文章60余篇。

关于最早的东西交流的问题,于建军研究馆员认为,可以从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两个方面来回答。在讲座的第一部分,于建军首先追溯了“新疆”的由来。左宗棠收复新疆被称为故土新归,而新疆“故于何时”属早期中西交流的范畴。通过梳理历史文献,发现新疆与中原的联系可追溯至西汉之前。推测文献中的“西王母”是一位部落首领,《穆天子传》、《史记》、《竹书纪年》等文本以及大量画像砖石均有“周穆王西巡见西王母”的记录,表明黄河流域与葱岭以西在公元前10世纪以前已有较牢固的联系。

于建军研究馆员在讲座中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于建军梳理了新疆考古学发展史及重要发现,并将其分为萌发期(19世纪末—1927)、发展期(1928—1949)和成长期(1950至今)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代表人物为斯文赫定、克列门茨、亨廷顿和斯坦因等人,他们的探险活动在引发世界对新疆关注的同时,也带来了矛盾与破坏,是丝绸之路上的劫掠者。第二阶段以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及贝格曼、黄文弼等人为代表,他们出版了一系列考察资料,奠定了新疆考古的基础。第三阶段新疆考古取得很大进展,苏贝希墓地、小河墓地、巴里坤东黑沟遗址等重要遗存被发掘出土,为讨论早期新疆历史、社会与中西交流问题提供材料基础。

其中,2014年发现的通天洞遗址入选“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通天洞发现的石器组合多样,包括莫斯特技术与石叶技术产品,表明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西部、北部的文化因素都曾到达新疆地区。此外,七角井遗址发现的湧别技法楔形细石核,与华北细石叶技术体系相似,表明全新世初期新疆东部也受华北、东北亚技术影响。对新疆细石器遗存的综合研究显示其年代范围为距今8900-1300年,技术基本处于华北技术体系内,仅南疆部分调查材料显示与西亚、中亚几何形细石器的相关性,但数量较少。石器技术显示通天洞处于中西方技术体系交汇的节点。

通天洞遗址中东西文化交流的另一个体现是晚期地层的黍麦共存,综合年代数据为距今4800-5000年。发掘区出土作物组合基本一致,以黍占绝对优势,辅以小麦和裸大麦,以及极少量的粟,其传播方式是贸易还是人群流动尚不确定。通天洞材料对研究粟黍类作物传播及东西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

新疆青铜器文化中也发现大量欧亚草原文化因素。关于石人像的来源问题,苏联学者曾认为与法国相关,但缺乏传播链条与相关证据。切木尔切克文化石人像位于墓葬东侧且面东,因此将视线转向东方兴隆洼文化,在白音长汗、南湾子、兴隆洼、西门外等遗址发现石人像与阿尔泰地区石人相似,可以考虑来源于东面西向传播的可能性。切木尔切克文化的来源还需要内蒙古西部与蒙古进一步的考古材料支撑。阿勒泰墩德布拉克洞穴彩绘岩画年代不早于距今5000年,绘有牛、人面、滑雪图等,牛角均前伸,有印度瘤牛特征。此外还发现岩画构图与鹳鱼钺图接近,仅左侧鹳鸟变为羊,两者可能存在文化关联。

通天洞晚期地层发现泥片贴塑法所制平底器,以及压印、刻划、波浪纹陶片,对之前新疆青铜时代早期为尖底、圜底器的认识有所补充。于建军经梳理后发现,从年代上看这些陶器所代表的文化可能与东北亚关联性更强,而非欧亚草原文化因素。

新疆历史时期遗存中也见大量中原文化因素。哈巴河喀拉苏墓地M15规格高,随葬13匹马,均饰有皮甲,甲上饰红、黑漆,贴金箔。马骨锶同位素显示12个来源,推测为不同的控制部落。此外还发现羽状地纹铜镜残片、山字纹铜镜、鼎耳以及凤鸟图案装饰等中原楚文化因素。推测阿尔泰地区可能存在直向东南的通道。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于建军指出,新疆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枢纽,其特点可以总结为“东来西往,南上北下”。在交流通道上,北疆存在亚洲内陆山麓地带这一天然通道,南疆地貌虽然相对封闭,但仍存在文化通道,且地形“C字形”东向开口,其文化具有天然的东向性。由此形成“草原之路”、“玉石之路”等概念。总之,从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的角度,确证新疆地区万年文化交流史,区域内存在绵延不绝的文化相互交往、交流、交融。

最后,于建军强调了两组学术概念的辨析。首先是人群与民族、种族。他引用了《想象的共同体》中的观点,认为古代人群与今天所说的民族不能一一对应,语言与体质特征也不能识别人群,文化认同才是维系与来识别人群的重要部分。于建军认为,体质测量与人种学观察并不可靠,因此种族与人种概念不具有科学性,应当废止。关于牧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的概念,于建军指出“牧”为放养牲畜,“牧业”即指与动物相关的生计方式,包括狩猎、畜牧和游牧三种。牧业是更概括、多元的概念,不应该简单地用游牧来指代。

陈凌教授评议

讲座结束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凌教授对讲座进行了评议,强调了新疆考古工作对于东西文化交流研究的重要意义。接下来,于建军研究馆员与在场师生进行互动,就新疆早期陶器生产以及、随葬马骨数量与等级等问题展开讨论。本次讲座由考古发现入手,引入人群迁徙、文化接触等相关问题,最后落脚于理论思考,极大启发了现场师生关于文化交流问题的思考。

师生提问讨论

图:何辰晨
文:李佳俪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