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莫高窟西魏石窟鉴赏

摘要: 西魏是由北魏分裂出来的中国古代割据政权。公元534年,孝武帝元修脱离权臣高欢,从洛阳逃至长安,投靠北魏将领、鲜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泰。535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从此,北魏政权分裂为西魏、东魏两个政权。在东、西魏分治的时期,元荣仍作为西魏的瓜州刺史,统治敦煌近二十年,此时敦煌的经济文化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元荣逝后,其子元康继任刺史之位,但元荣女婿邓彦杀康自立,西魏被迫承认邓彦的地位。545 ...

西魏是由北魏分裂出来的中国古代割据政权。公元534年,孝武帝元修脱离权臣高欢,从洛阳逃至长安,投靠北魏将领、鲜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泰。535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从此,北魏政权分裂为西魏、东魏两个政权。

在东、西魏分治的时期,元荣仍作为西魏的瓜州刺史,统治敦煌近二十年,此时敦煌的经济文化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元荣逝后,其子元康继任刺史之位,但元荣女婿邓彦杀康自立,西魏被迫承认邓彦的地位。545年,西魏河西大使申徽至敦煌,在当地大族令狐整等人的协助下,捉拿邓彦,并将其送至京师治罪。546年,申徽任瓜州刺史,为政勤简,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西魏时期,敦煌主要是在东阳王元荣家族的统治之下, 535至556年间莫高窟共开凿10个洞窟,编号为246、247、249、285、286、288、431、432、435、437。其中,以第249、285窟为代表洞窟。洞窟形制有四类,中心塔柱窟、禅窟、殿堂窟和龛形窟。彩塑题材多为单体像和一佛二菩萨组合,主像有佛像和交脚菩萨像。壁画内容有天象图、千佛、天宫伎乐、说法图、各种故事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壁画人物造型有两种绘制风格:(1)壁画涂土红底色,人物身材粗壮,菩萨上身裸露,下身系裙,敷色浓丽、肌肤以凹凸画法叠染,线条遒劲挺拔;(2)以白粉为底色,人物身材修长,相貌清瘦,穿汉式方领深衣大袍,色调清新明快,线条秀劲洒脱。总体特点是运用中国传统神话题材说明佛教内容,艺术风格为中原与西域两种风格并存,北魏与南朝风格兼有。

一、第249窟与佛道相融

莫高窟第249窟建于西魏初,清代重修,位于九层楼以北的石窟群中段。窟呈平面方形,覆斗形顶,西壁开一大龛,为殿堂窟。西壁圆券龛内塑一倚坐佛,龛壁绘飞天,供养菩萨,尼乾子和鹿头梵志,龛外塑二菩萨。洞窟四壁上部画天宫伎乐绕窟一周,中部西壁画飞天和供养菩萨,南北壁中央画说法图、飞天化生、供养菩萨,四周围绕千佛。南北壁下部上画供养人,下画药叉。东壁残存天宫伎乐。(图1)


图1莫高窟第249窟 窟室内景 西魏

窟顶莲花藻井,西披画赤身阿修罗,身后须弥山忉利天宫,侧有雷公、电神、风神、雨师、乌获、朱雀、羽人;与之相对的东披是二力士捧摩尼宝珠,两侧是飞天、朱雀、孔雀,下有胡人与乌获百戏,及龟蛇相交的玄武和九首人面兽身的开明;南披画乘凤车的西王母(帝释天妃),在浩浩荡荡的巡天队伍下方,有狂奔的野牛、黄羊和虎;北披画东王公(帝释天)乘四龙车,下方绘山林、黄羊等。四披壁画内容丰富,既有神话传说、佛道两教人物、天宫,又有古代建筑、人间生活和游牧狩猎的场景。绘画技法上运用中原传统晕染法,人物清秀,面颊红润;线描更加熟练、潇洒、遒劲有力。(图2)


图2莫高窟第249窟 主室窟顶(局部) 西魏

西坡所绘阿修罗,是佛教中的护法神,六道轮回中介于天、人之间的一道,半人半神。阿修罗四目四臂,手托日月,身材异常高大,四大海水不及其膝。阿修罗生性好斗,常与天界众神争斗。图中阿修罗威武挺拔,四周围绕天界诸神,足立大海,水不过膝。(图3)


图3莫高窟第249窟 窟顶西披 阿修罗 西魏

雷公是司雷之神,又名雷师。自古以来雷与鼓相连,秦汉时雷神就是以手持椎、叩击连鼓而发出隆隆的雷声。东汉王充《论衡》说:“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画中雷神人身,头部及手足为兽形,双翅,臂生绿毛。连鼓围作圆形,雷神以手脚同时敲鼓,腾空飞跃,使人感到隆隆之声不绝于耳。这一雷公形象与王充的描绘完全相符。(图4)


图4莫高窟第249窟 窟顶西披 雷神 西魏

电神又名列缺,俗谓打闪。敦煌壁画早期电神为人兽合体,图中电神人身兽头兽爪,双手持尖头铁杵,单腿站立作弓形,全力向下猛击,使之发生闪电。这种人兽合体的电神与后来的电母有很大差别,电母多为一女性形象,手持镜子反射出电光,而图中的电神则是击打铁杵来制造闪电的。(图5)


图5莫高窟第249窟 窟顶西披 电神 西魏

风伯是司风之神,又称风师,字飞廉,能致风气,养成万物,有功于人。西汉《淮南子》称:“缴大风于青邱之泽。”高诱注:“大风,风伯也。”莫高窟的风神形象分两类,一类是早期外来的风神,如此窟为人兽合体,双手擎条形风袋,高举过头,奔跑动态状,这是西亚和中亚的风神形象;另一类则作汉人形状,唐代以来,出现在劳度叉斗圣变中的风神,形象汉化,第146窟的风伯怀抱大风囊,跣足奔跑,圆睁的双眼、上翘的胡子,反映他正用力鼓风;晚唐第9窟的风神束高髻,身着花铠装,璎珞飘摇,跣足,怀抱花风囊奔行。(图6)


图6莫高窟第249窟 窟顶西披 风伯 西魏

雨师为神话中司雨之神,又名计蒙、屏翳、玄冥。《山海经》中说:“又东百三十里曰光山,其上多碧,其下多木,神计蒙处之,其状人身而龙首,恒游于漳渊,出入必有飘风暴雨。”第249窟的雨神作龙头、人身、兽爪、双翅,挥臂张口,口内吐出长练,向人间降雨。(图7)


图7莫高窟第285窟 窟顶西披 雨师 西魏

南北披所绘内容,一直颇多争议。有人认为是道教中的西王母与东王公,有人认为是佛教中的帝释天妃与帝释天。为什么道教神像会出现在佛教洞窟中?这是佛道融合的表现,还是佛教借助中国原有的神话形象来表达自己,或是此时佛教天神以中国古人熟悉的形象,即道教天神形象出现来笼络信众?答案或许只有开窟者自己知道。(图8)


图8莫高窟第249窟 窟顶北披 西魏

帝释天又称“天帝释”或“帝释”,为佛教主要护法神之一。佛经讲:过去摩伽陀国中有婆罗门,名摩伽,有福德大智慧,与知友三十三人共修福德,命终后皆生须弥山顶第二天上。摩伽婆罗门为天主,即帝释天,住须弥山顶之善见城,其余三十二人则皆为辅臣,以此共三十三人故名为三十三天。摩伽婆罗门则为三十三天之主,即仞利天主帝释天,其配偶为帝释天妃。作为佛的护法神,莫高窟壁画中他常和大梵天一起分侍在释迦佛左右两侧。此窟窟顶北、南两披分别画乘龙车的帝释天和乘凤辇的帝释天妃(或东王公、西王母),形象潇洒飘逸。

东王公是中国传统的神话人物形象,位于窟顶北披。东王公,又称东王父、东公、木公,即周穆王,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竹书纪年》载:“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神异经》称:“东荒山中有大石窟,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在《枕中书》里,东王公“扶桑大帝,冠三危之冠,服九色云霞之服,居于云房之间,以紫云为盖,青云为城,仙童侍立,玉女散香,真僚仙宫,皆尊其命而朝奉翼卫”。画面呈梯形,与西王母相对:中部绘一龙车,东王公坐于其中,其身旁立御者造父;车前有乌获开道,其旁有方士御龙护卫,羽人、飞廉随行;车旁有文鳐腾跃,车后仙鹤翱翔,其后更有十三首开明神兽相随。

北披的狩猎图是敦煌社会生活壁画之一,画面为:在崇山峻岭中,进行着一场人与兽的搏斗:上方的猎人以驰射的方式,正追捕三头野鹿,他长驱直入,双手高举标枪,即将投向猎物;下方的猎人正跃马奔腾,猛虎突从身后扑来,他毫无惧色,揽弓挟鸣镝,反身后射,弓如满月,控弦发矢,势在必胜。(图9)


图9莫高窟第249窟 窟顶北披 狩猎图 西魏

南披的西王母也是中国传统的神话人物形象。《山海经》中记载:“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在《穆天子传》中西王母则变成“雍容和平”的妇人。西王母的事迹在《山海经》中为:西王母居住于昆仑山下,周穆王西巡,“北绝流沙,西登昆仑,见西王母,宴请西王母于瑶池。乐而忘归。”画面呈梯形,与东王公相对:中部绘凤辇,西王母坐于其中,身着汉装,其侧立有御者;四凤挽车,车顶悬重盖,车后有旌旗飘扬;车前有由乌获、羽人、乘鸾仙姬组成的前导;车旁有文鳐、白虎相护卫,神兽开明紧随其后。天空中漫卷天花,飘荡彩云。(图10)


图10莫高窟第249窟 窟顶南披 西魏

窟顶还绘四神,即神话中镇守四方的神,在中国古代出现很早,也是道教的守护神,《淮南子》谈到五星时说:东方属木,其神为岁星,其兽为苍龙(同青龙);南方属火,其神为荧惑,其兽为朱鸟(同朱雀);西方属金,其神为太白,其兽为白虎;北方属水,其神为晨星,其兽为玄武。此窟内所绘四神的位置与《淮南子》所记不尽相同,画面为:东披绘玄武,其形象为龟蛇相缠的怪物;西披绘朱雀,为一展翅欲飞的鸟;南披绘白虎,作振翼奔腾之状;北披绘苍龙,正昂首飞腾。四神为传统的神话形象,来源于阴阳五行和天文玄象,在成为道教的守护神后,常绘于祠堂、墓室中,以司守卫。南北朝时期,随着佛道思想的融合,逐步成为佛教石窟壁画的一个题材。(图11)


图11莫高窟第249窟 窟顶东披 玄武 西魏

南、东、北披绘开明神兽,《山海经》说:“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山海经》中神陆吾条称:昆仑山是帝之下都,归神陆吾管辖,神陆吾“状类虎而九尾,人面而虎爪”,管理帝之下都九部和帝之园囿;神陆吾也就是开明神兽。《山海经图赞》云:“开明神兽,禀兹舍精,虎身人面,表此桀形,瞪神昆仑,威摄百灵。”在敦煌壁画中,开明神兽作为守护神,多绘于东王公、西王母的随从之中。画面为:一怪物,人首,虎身,有青绿色的龙尾,两肩有翼如焰;其首数量不一,有九头、十一头、十三头;一般绘于东王公、西王母的云车之后。(图12)


图12莫高窟第249窟 东披 开明 西魏

乌获是神话天宫诸神之一。画面为:一兽首人身之神,有四肢,但手足类兽爪,臂生羽毛,头上生角,其上亦生大羽毛,鼓腹着短裤,作大步奔走状。此神身壮而有力,谓秦始皇时有大力士,力大而足以扛鼎,故有“乌获扛鼎”之语。此神后来成为道教的守护神,常被刻于墓内以司守护之职。关于此形象,尚存另一种说法,认为佛教石窟中的这一形象应来源于佛典,而非出自道家,因此认为此神应为佛教中的“人非人”而非乌获,也就是一种人兽组合的力士。(图13)


图13莫高窟第249窟顶 北披 乌获 西魏

羽人是神话人物形象。关于羽人的形象,中国古代典籍多有记载:东汉王充的《论衡》中说:“图仙人之形,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则年增,千岁不死。”许多道家的典籍称:学仙之人,“身生绿毛”,“耳出于顶”。《拾遗记》称:“或衣羽毛,耳出于顶。”《乐府·长歌行》曰:“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此形象画面为:一仙人,头长且窄,两耳向上高竖超过头顶,上身袒裸,下着短裤,臂上生有大羽毛,有若鸟翼,奔腾于天空之中。此形象与文献中所记的仙人形象十分相近,与汉代画像砖上的长生不老仙人形象也很相似,所不同者是莫高窟的羽人也披上了飞天的大巾,应为早期将飞天与中国传统仙人相结合的形象。(图14)


图14莫高窟第249窟顶 南披 羽人 西魏

南北壁中部绘说法图,是兼有中原和西域两种风格的作品。图中的主尊为一立于全图中央的佛,身着右袒袈裟,左手握住衣襟,右手扬起手掌,神情颇为庄重肃穆;两侧各有二身菩萨侍立,有的穿着右袒袈裟,有的袒裸上身,下着裙。菩萨的形象被描绘得温婉妩媚、身材苗条、体态婀娜、肢体柔软。佛的上方有华盖笼罩,其上饰有双凤和兽头图案。华盖两侧的云彩中有四身飞天,上面一对与下面一对风格迥然不同。居上者眉清目秀,大袖长袍,舞姿翩翩;处下者半裸披巾,下着长裙,双脚倒垂于头上,或是捧蕾,或是散花,动作十分奔放刚健。图的下部为宝池莲花,此构图或可认为是净土变之雏形。人物形象生动,敷色以素色调为主,显得淡雅,极富装饰性。(图15)


图15莫高窟第249窟 北壁中央 说法图 西魏

南北壁下部绘药叉,又称夜叉、夜乞叉、阅叉,意译为“能噉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等。佛教八部护法之一。本为一种轻捷、勇健、能啖鬼吃人、既凶残又难看的魔怪。据说他常幻化成美女形象飞行天空,蛊惑众生,吃人喝血,故又称“飞天夜叉”。敦煌早期石窟中常被画成威猛和粗壮有力的力士形象,以示镇妖降魔保护佛法,还有一些药叉或是挥巾舞蹈、或是弹奏乐器,或是交手比武,具有多种形态。(图16)


图16莫高窟第249窟 北壁下部 药叉 西魏

 

二、第285窟与中印结合

莫高窟第285窟位于九层楼以北,西魏开凿,中唐、宋、西夏、元重修,窟内北壁有西魏的大统四年、五年(即公元538、539年)发愿文题记,说明此窟建于此时。它是莫高窟最早有纪年的洞窟,也是早期内容最丰富的洞窟。窟形呈平面方形,覆斗形顶,西壁开3个圆券龛,南北壁各开4禅窟。前室西壁门上为第286窟、门北为第287窟,甬道和前室壁画为五代重绘。西壁主龛内塑坐佛一身,胁侍菩萨两身,两侧龛塑结跏坐禅僧像。北壁四禅窟内画有禅僧像;窟顶四披绘飞天、雷神、飞廉、朱雀、乌获、开明、伏羲、女娲等,边沿画山居禅僧像35身;西壁龛外画供养菩萨、诸天、神将、力士;南北壁壁画上下分段,各段分组,各自内容独立,但又有总体布局:上部画伎乐飞天12身,奏乐或散花,飘逸多姿,气韵生动;下方一横幅故事画《五百强盗成佛》,画有战争、受审施刑、剃度等场面,为我们提供了古代兵器、刑法、建筑、服饰等形象资料;中部画佛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下部画药叉。北壁上部画说法图八铺,每铺下方有愿文和供养人,中部画佛和菩萨。东壁门两侧画观无量寿佛,下画供养人,并有愿文榜题。所绘人物身体修长,俊秀,眉目疏朗传神。绘画技法上是西域艺术风格与中原艺术风格相结合,题材上包含了中国与印度的传统神灵。因此窟开凿于东阳王元荣任瓜州刺史之时,史载元荣曾在莫高窟造一大窟,故有专家认为此窟为东阳王窟。整个洞窟画面纷繁复杂,但却统一在“禅修”这一主题当中。(图17)


图17莫高窟第285窟 主室内景 西魏

窟顶为覆斗顶,莲花井心,四周饰以卷草,垂幔铺于四披,藻井四角有兽头衔珠流苏。整个窟顶遍绘佛教与中国传统神仙形象,空处填满云气。《庄子》有云:“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此图正是如此,仰望整个窟顶,似古代的神仙天界,云气相随,神随风动。窟顶下部一周绘禅定僧人,均坐于山间岩洞,山间点缀动物花草,表现僧人于山野之间静坐修行的情景。(图18)


图18莫高窟第285窟 窟顶 西魏

东披绘伏羲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既是日月神,又是创世神。《列子》称:“庖犧氏,女娲氏,……蛇身人面。”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中说:“伏羲鳞身,女娲蛇躯。”此窟的伏羲女娲之间绘莲花摩尼宝珠,下有二力士捧举。伏羲、女娲均作人首蛇身,与相关文献记载相合,两者呈相对奔驰状,伏羲右手持矩,左手持墨斗,胸前有日轮;女娲右手执规,左手持物模糊。图中还绘有飞廉、开明、乌获、飞仙、天鹅等。古人称“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执规持矩是规天矩地之意,女娲炼石补天,伏羲始画八卦、教民渔猎、初制礼仪等神话,代表着创造万物及人类的进化过程。这两种形象的出现是佛教与中国传统神仙思想相结合的一种体现。(图19)


图19莫高窟第285窟 窟顶东披 伏羲、女娲 西魏

人面鸟也是神话仙灵之一,见于莫高窟西魏第249、285等窟顶部,画面为:一鸟生有人首,拖长尾,作展翅欲飞状。关于此形象,有两种说法:(1)根据《山海经》中所说:“自辉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鸟身。”又,“自景山至琴鼓之山……其神状皆鸟身而人面。”与壁画所绘一致;(2)认为此形象为文康伎,为展翅歌舞的人面鸟形象,在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上有两只相对而立的人面鸟,河南邓县的画像砖上亦有此形象出现,其旁还有题记为“千秋万岁”,与唐书中的相关记载相合。这两种说法都有各自合理的依据,所以至今并存,而无确断。(图20) 

 
图20莫高窟第285窟 窟顶北披 人面鸟 西魏

窟顶四周所绘的禅修者,以僧人为主,但人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没有重复,这应是表现世间各种人均可进行禅定修行的意思。其中一禅僧与众不同,坐在一具屉面很深、搭脑(椅子、衣架等位于家具最上的横梁)是二出头的扶手椅子里,椅子坐面有方格网纹。这是迄今为止的中国最早的扶手椅形象,也是搭脑和扶手均为直形椅子的最早图像。近来有研究者将其断定为绳床,证据是“椅子的坐部作斜线网纹,显然是编织物的显示。”从绳床特征即坐面为网状软屉来观察,这把椅子的确是绳床。根据学者们的系统分析,给我们这样一个概念,就是椅子坐面深而宽,上有麻和棕、藤绳编织的椅子坐具就是绳床。敦煌壁画中有准确绳床特征的,就数这幅图像。(图21)


图21 莫高窟第285窟 绳床 西魏

禅是“禅那”的略称,中国古代将其意译为“思惟修”,就是将散乱的心念集中,进行冥想。禅僧就是坐禅修行的僧人,坐禅冥想也是早期佛教僧侣进行修行实践的主要方式。莫高窟所存的禅僧像都是佛弟子进行修禅的塑像,此窟主室西壁南北两侧龛的两身是其代表。禅僧像均置于仅能容身的小龛内,用以表示在山林岩窟禅修。修禅的僧人以袈裟缠身裹头,姿势为禅坐,即结跏趺坐,两手相叠作禅定印,体现出了禅修时的凝神摒虑、冥思入定的心境。(图22)

 


图22莫高窟第285窟 西壁南侧 禅僧像 西魏

图中为一静坐的青年禅僧形象,双手作禅定状,身穿水田袈裟,色彩明快,裹头缠身,头微微下俯,双目凝视空茫,双唇轻合,静神沉思。底色为土红色,头光为红色和白色火焰纹组成的圆形,后有装饰着小花的白色三角靠背,三者将禅僧坐禅时的宁静衬托得更为突出。虽身着袈裟,却依然隐现出禅僧圆润的肌体,表现出了从静习定的禅僧充满着生命力却又心如止水,不染尘埃。从整体造型上看,上实而下虚,塑造者更注意对头部的刻画。所以塑像的面部显得犹为细腻,红润的肌肤、饱满的天庭、清秀的眉目、耸直的鼻梁、略方的口唇,使僧人在清秀俊逸的面相中透露着颖悟睿智、潜心参禅、不染尘世的意境。(图23)


图23莫高窟第285窟 西壁南侧上方 日天、诸星 西魏

西壁除了一佛及二禅僧三龛之外,还绘制了日天、月天、诸星、供养菩萨及那罗延天、鸠摩罗天、摩醯首罗天、毗那夜迦、四大天王等护法神。位于最上方的日月诸星,在蔚蓝色的背景下,分南北两队一字排开。位于最南端的是乘坐马车的日天,四马分别向两端奔驰,其下有三凤车,两力士于其上,一挥斧,一执人面盾。日天北侧一字排开着菩萨装的诸星神六位,其下为诸婀娜多姿的供养菩萨。西壁最北端的是乘坐天鹅车的月天,下有三狮战车,其上两力士,一作托举之态,一执盾向前。月天南侧为七位印度外道仙人装扮的星神,即七曜神(星期一至星期天),其下亦为诸供养菩萨。(图24)


图24莫高窟第285窟 西壁北侧上方 月天、七曜 西魏

西壁南侧龛楣之间,绘有五尊护法神。上者为毗瑟纽天,原为婆罗门教三大神之一的毗湿奴,一度曾是婆罗门教最高的神,后来被佛教吸收,成为佛教护法神。图中毗瑟纽天,三面八臂,上身袒裸,颈系斗篷,臂绕飘带,下着大裙,曲腿而坐。中者为梵天与帝释天,最初也源于印度婆罗门教,梵天本是印度的创世之神,帝释天则是印度的雷电之神因陀罗,在此也成为佛教护法。二者头戴宝冠,身披天衣,下穿大裙,并排而坐。最下方站立的是四大天王中的两位,身着铠甲,手执三叉戟,直立于莲花之上。(图25)


图25莫高窟第285窟 西壁南侧 毗瑟纽天等 西魏

    西壁北侧龛楣之间,亦绘五尊护法神。上者为摩醯首罗天,其原型为印度婆罗门教三大神之一的湿婆,湿婆是兼有创造与毁灭两种特性的宇宙大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图中摩醯首罗天骑青牛,三面六臂,手托日月。其下有鸠摩罗天和毗那夜迦,是摩醯首罗天的次子与长子。鸠摩罗天也称鸠摩罗伽、大自在天,是佛教护法诸天之一。据佛经说他住在色界之顶,为三千大千世界之主,本为婆罗门教主神之一,佛教把他作为守护神,为守护东北方的护世八方天和十二天之一。画面为:头顶留三片孩提式发型(因鸠摩罗有童子之意),裸上身,著裙,四臂,胸前一手捧一白色小鸟,另外三手,一持戟,一举莲苞,一拿葡萄。在绘制手法方面,鸠摩罗天虽为梵名,但无论是在造型,还是在线描、晕染方面,都已呈现出明显的汉化特征。毗那夜迦原是印度教湿婆系统中的神怪,相传为湿婆和雪山女神所生之子,其名为伽涅沙。这一形象是随着佛教密教的发展而进入中国的,渐渐成为佛教密教的护法神之一。《大日经疏》中称此神为障碍之神,凡事遇到他都会受到阻碍,而不能顺利进行。画面为:人身象头,有牙如象牙状翘出口外,鼻软且长,一手托钵至屈伸的长鼻头处,一手持象牙,颈有饰物,身体肉色,上身袒裸;下身着大裙,裙褶流畅,肩有披巾环绕;游戏坐状。其下亦为二天王,姿态装束与南侧的天王一样。(图26)


图26莫高窟第285窟 西壁正龛北侧 摩醯首罗天等 西魏

南壁中部绘《五百强盗成佛》故事(又名得眼林故事),讲的是五百强盗为非作乱被国王征讨后受剜眼酷刑,最后受佛度化入山修行的故事。画面由8个情节组成,按时间先后顺序由东向西排列,具体为:(1)五百强盗经常抢劫作乱,国王派大兵进行讨伐;(2)五百强盗战败,被王军俘虏;(3)国王对五百强盗进行审讯,并判处酷刑;(4)五百强盗受酷刑,被剥衣剜眼;(5)五百强盗双目失明,被放逐山林,哭嚎呼救;(6)佛运用神通吹雪山香药,使五百强盗得以复明,并为五百强盗现身说法;(7)五百强盗诚心悔过,皈依佛门,出家为僧;(8)五百强盗入山林之中修行,参禅入定。此图的特点有三:(1)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组织画面;(2)在构图上,一开始就是高潮,描绘激烈的战争,然后转入低调,最后回到平静;(3)建筑物和山石树木既是背景又成为各情节的间隔。(图27)


图27莫高窟第285窟 南壁 五百强盗成佛图 西魏

南壁中部西侧,有一身童子飞天,自净土世界的莲花中化生而出,为男童形象,裸体、披巾,于天花流云中歌舞散花。《佛说阿弥陀讲经文》称:“化生童子见(现)飞仙,落花空中左右旋,微妙歌音云外听,尽言极乐胜诸天。” 这身童子飞天,体态轻盈,双手合十,特别是发型带有鲜卑族的秃发特征,极为罕见。(图28)


图28莫高窟第285窟 南壁上层 童子飞天 西魏

南壁下部为四个禅窟,龛楣间绘佛教故事画。东端上方为宾头卢度跋提长者姊,故事讲:印度王舍城中的跋提长者和姐姐都不信佛教,佛于是派迦叶、目犍连、阿那律和宾头卢四人前去度化。跋提长者很快皈依佛教,但长者的姐姐仍不信佛。于是,喜好卖弄神通的宾头卢尊者就在长者姊面前变幻各种神通乞食,可长者姊就是不听不看。最后宾头卢只好从城外找带一块巨石,连人带石飞入城中,城内众人见状都怕巨石落下砸到自己,纷纷躲避。宾头卢飞入长者姊家,长者姊见状也心生恐惧,只好信奉佛教。图中宾头卢比丘站立托钵乞食,长者姊跪地表示愿意供奉。上方还有一比丘倒挂空中,即表示宾头卢表演神通的情节。(图29)


图29莫高窟第285窟 南壁东端 宾头卢度跋提长者姊、度恶牛因缘 西魏

东端下方为度恶牛因缘,故事讲:佛祖在舍卫国时,带众弟子和比丘僧到勒那树下去,在经过一处沼泽地时,遇到五百头水牛。这五百头水牛各个身强力壮,面目凶狠,沼泽地的旁边还有五百个放牛人。这些放牛人见到佛祖一行要从这里穿过,便大声说道:“不要从此道走。因为在这五百头水牛中,有一头特别凶恶的水牛,经常用犄角抵人,把好多人都抵伤了, 人们无法从此道过去。”佛听后,对这些放牛人说,不必惊慌害怕,我自有办法降伏这头恶牛。说话间,那头恶牛已翘着尾巴,恶狠狠的向佛冲来,佛伸出五指变出五只雄狮,蹲在佛的左右,佛的四周各有一个大火坑,火坑中烈火熊熊,恶牛此时已无路可逃,只见佛的前面有一块空地,恶牛只好跳到佛的面前、双目礼佛、长跪不起,以示伏首。佛见已降伏恶牛,便为恶牛说法,恶牛听后,十分惭愧,不食水草,不久便死了。恶牛死后转世到仞利天宫,得须陀还果。而这五百放牛人,在佛的指点下,也效仿恶牛,乞求出家修道,自愿做比丘。五百放牛人在佛的度化下,精勤修习,不久,便得阿罗汉果。度恶牛故事画在敦煌壁画中仅此一例,画面简单,树下一比丘端坐,一牛被火焰所围,乖乖卧于比丘面前。(图30)


图30莫高窟第285窟 南壁中部 剃度、听法 西魏

南壁中部主要绘沙弥守戒自杀故事,与北魏的第257窟相比,故事情节同样完整,只是绘画风格完全不同。北魏时期绘画为西域画风,人物质朴,而此窟中为南朝画风,人物潇洒俊秀。画面由六个情节组成:(1)画中乞食比丘端坐,面前一比丘为小沙弥剃度,身后站一长者。这是表现长者送小沙弥于乞食比丘处出家的画面;(2)画中两人跪听乞食比丘说法,这是表现师父告诫小沙弥要遵守戒律,并派小沙弥去长者家中乞食的画面;(3)一门与围墙将画面分出两个情节,门外施主之女正给小沙弥开门,并表现出爱慕之意,墙内小沙弥为了守戒刎颈自杀。画中楼顶上还站着一只顽皮的猿猴手舞足蹈,用来暗示此时少女心猿意马的心理状态,以景写情;(4)长者坐于高座之上,少女在其面前哭诉,表现少女向父亲说明家中发生的一切;(5)右侧一王者端坐,身后有侍从为其打扇执华盖,王者手执麈笔,头戴笼冠,很有风度。与之对坐的,是少女之父,身后跟一随从,背负重物。印度法律,如有比丘死于家中,需向国王交纳罚金,这是少女之父向国王交罚金的情节;(6)画面下方,小沙弥坐于火中,中部小沙弥坐于殿内。这是表现国王被小沙弥自杀守戒的行为感动,为其火化并起塔供养的结局。(图31)


图31莫高窟第285窟 南壁中部 交纳罚金、起塔 西魏

    南壁最西端绘施身闻偈故事,故事讲:有一位婆罗门心向正法,帝释天为了考验他,变成罗刹在他面前说上半句偈语。婆罗门听后心生欢喜,愿听下半句。但罗刹要求说完下半句后,婆罗门必须以身相施,供他饮血吃肉。婆罗门立刻答应下来,果然在听完后半句时兑现承诺。这时罗刹变回帝释天,赞许婆罗门的行为,并说他将来定能成佛。画面下部婆罗门于草庵中修行,上部婆罗门向上伸展双臂,表现他听完法语之后喜悦解脱的心情。(图32)


图32莫高窟第285窟 南壁西端 施身闻偈 西魏

北壁说法图下的供养人是这一时代供养人的代表,也是当时流行服饰的真实再现。位于最西端的女子身份高贵,被认为可能是东阳王妃。袿衣是魏晋南北朝时在贵族妇女中流行的一种服饰。这种袿衣的主要特点是在衣衫的下摆部位裁成数个长条三角形,上宽下尖,层层相叠。另在周围缀以飘带,作为装饰。此种袿衣由于飘带拖得较长,走起路来,牵动着下摆的尖角,如燕子飞舞,故有“华带飞髾”的形容。到南北朝时,这种襳髾假饰去掉了长可曳地的飘带,而将尖角的燕尾加长,两者合成一体。袿衣为“上服”,只有朝廷命妇才能穿着。画中女子,头梳惊鹄髻,身著袿衣,有襳髾假饰,其形状上宽下窄,如燕尾形,层层饰于衣裙两侧,行走起来,华袿飞扬,飘飘若仙。(图33)


图33莫高窟第285窟 东阳王妃 西魏

画中的男供养人,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鲜卑族原先是辫发披发,束发戴冠是北魏孝文帝改制以后才出现。鲜卑族的“被发”或“披发”,并非是“披头散发”,而是将头发结为辫发披于背后或垂于肩上。鲜卑族男女皆辫发披发。北魏太和年间,孝文帝大革鲜卑旧俗,辫发亦在革除之列,但遭到王公旧族的反对。太子元询反对孝文帝的迁都和汉化改革,他撕毁汉化衣冠,私下解髻,仍为辫发,穿鲜卑服。孝文帝死后,北魏晚期、西魏、北齐、北周掀起了一股反对孝文帝改革,恢复鲜卑衣冠服饰及生活习俗的复旧之风。此种复旧之风在敦煌壁画中也留下了痕迹。画中第一位男供养人脑后垂有小辫子。这种小辫子叫辫发,亦叫“索发”,是鲜卑族人辫发习俗极为珍贵的形象资料。袴为裤子,就是今天的长裤。当时中原汉族的服饰是上衣下裳,不论男女,一般情况下,下身都穿裳,裳的下面穿“袴”。这时汉族的袴是开裆裤,没有前后裆,只有两个裤筒,犹如今天的套裤,是专门给腿保暖的。而这里的“袴”是指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合裆裤。这些少数民族要骑马放牧打仗,而且塞外气候寒冷,合裆裤不仅便于骑马,更利于防寒保暖,适应他们的生活。这些男供养人都身着短大衣,下穿白色袴。(图34)


图34莫高窟第285窟 垂辫男供养人 西魏

东壁绘说法图,色彩清朗明快,人物秀骨清相,是典型的南朝画风。无量寿佛居中端坐,头光中有化佛,背光中有飞天,最外层为火焰纹,描绘精细华丽,使佛的沉静与身后活泼的有生气的背景产生动静结合的效果。身后有四弟子,两侧各有二菩萨胁侍。菩萨们头戴三珠宝冠,身着大裙,披巾裹肩,于胸前交叉而下,面容含笑,仪态潇洒,翩翩风度,颇具魏晋名士风范。魏晋时代,讲求玄学清谈,这些菩萨正是当时社会名流的真实再现。(图35)


图35莫高窟第285窟 东壁 说法图 西魏

(文/图 赵晓星)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王舍城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