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30年前生命的定格(组图)

摘要: 航拍西安(1967年)长大我也当空军(1967年)田间课堂(1978年)幼儿园午休(1972年)工作中的陶光明(1983年)钟楼、大雁塔、终南山(1967年)街头扫地机(上世纪80年代初)  陶光明  摄影作品选  30年前,他将生命永远定格在45岁。  30年后,我们仍然怀想他的作品和风采。  本报优秀摄影记者陶光明, 1940年出生于汉中南郑县湘水乡,1959年参军,自学摄影,任空军某部摄影员。1969年退伍,参加《西安日报》复刊工作, ...
航拍西安(1967年)
航拍西安(1967年)
长大我也当空军(1967年)
长大我也当空军(1967年)
田间课堂(1978年)
田间课堂(1978年)
幼儿园午休(1972年)
幼儿园午休(1972年)
工作中的陶光明(1983年)
工作中的陶光明(1983年)
钟楼、大雁塔、终南山(1967年)
钟楼、大雁塔、终南山(1967年)
街头扫地机(上世纪80年代初)
街头扫地机(上世纪80年代初)

  陶光明

  摄影作品选

  30年前,他将生命永远定格在45岁。

  30年后,我们仍然怀想他的作品和风采。

  本报优秀摄影记者陶光明, 1940年出生于汉中南郑县湘水乡,1959年参军,自学摄影,任空军某部摄影员。1969年退伍,参加《西安日报》复刊工作,后任《西安晚报》摄影组组长。

  执着,勤奋,敬业,正直,这是人们对陶光明同志的印象和评价。在26年的新闻创作生涯中,他拍摄了4000多幅新闻摄影图片,刊发在全国和省市各大报纸杂志上,平均每两天一幅。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瑞雪话丰年》《里根夫妇参观兵马俑》《英雄后代革命人》《华山西峰》《车间之晨》《时间就是生命》《航拍西安》《长大我也当空军》《幼儿园午休》等一批反映当时社会场景、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优秀图片。这些新闻摄影图片现场画面感强,人物表情生动,构图简洁,形神兼备,反映出一个优秀摄影记者的专业水平、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

  “描绘祖国春天的人”,30年前,人们用这样的话语,称赞陶光明同志的道德风范、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他的作品题材,涵盖农业、工业、市政建设、城市管理、外事活动等诸多领域。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改革开放后,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用手中的相机聚焦定格,在这方面做了成功的尝试。同时,西安修建明城墙、在全国率先改革城市管理体制、中日青年大联欢、美国总统里根夫妇古城参观等重大事件活动,他都全程摄影报道。他也曾10多次攀登西岳华山,拍摄华山四季美景。业界称赞他“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将美好的事物生动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勤奋和敬业带来的是丰收的喜悦。1983年2月,陶光明在土门工人俱乐部成功举办了个人摄影作品展,当时,西安市委第一书记何承华、市长张铁民前来参观欣赏。1984年10月出版发行个人摄影作品画册《西安》,当时被称为“铁市长”的张铁民为其撰写前言。他还在各类摄影杂志及专业刊物上发表多篇专业论文。

  陶光明同志曾担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执委、陕西省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中国摄影协会陕西分会理事、西安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他曾整理了240多本、上万幅摄影作品资料,这些作品,为读者展现了当时广阔的社会时代精神风貌,为古城的建设变迁保留了很多珍贵的历史照片,为报社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陕西乃至全国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上个世纪80年代,陶光明的新闻摄影事业达到了巅峰,然而天不假年。1985年12月26日下午,陶光明同志在拍摄西安火车站落成夜景时,从解放饭店二楼坠下,经抢救无效,不幸以身殉职,终年45岁,由此走完了他26年的新闻摄影之路,为他毕生追求和热爱的事业画上了句号。

  第二天,1985年12月27日,《西安晚报》为陶光明同志的不幸殉职,在头版刊登了讣告消息。追悼会上,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群众纷纷前来参加,许多人泣不成声,为之惋惜!

  荏苒冬春谢,斯人英名在。在陶光明同志因公殉职3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本报整版刊登他当年拍摄的部分新闻图片,以飨读者,以作纪念! 记者 张琦

 本文来源:西安晚报

分类: 中文 图片
关键词:

最新评论


西安钟楼

大雁塔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