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1934年,他孤身一人走进终南山,后来成为一代宗师

摘要:   1934年,曾经迎来许多伟大诗人、画家的终南山,迎来了一位旅人。他用一流的文笔、古意盎然的画作记述了自己的旅途。他就是后来享誉中外的著名书画家林散之先生。林散之先生1898年生于南京。他天分极高,青壮年时期不被名气所累,寒灯苦读数十年,大器晚成。林散之先生(1898—1989)启功、赵朴初二位先生称赞林先生的诗、书、画是“当代三绝”,被誉为““草圣”。 林散之先生书法作品1934年,37岁的林



  

1934年,曾经迎来许多伟大诗人、画家的终南山,迎来了一位旅人。他用一流的文笔、古意盎然的画作记述了自己的旅途。

他就是后来享誉中外的著名书画家林散之先生。


林散之先生1898年生于南京。

他天分极高,青壮年时期不被名气所累,寒灯苦读数十年,大器晚成。


林散之先生(1898—1989)

启功、赵朴初二位先生称赞林先生的诗、书、画是“当代三绝”,被誉为“草圣”。

林散之先生书法作品

1934年,37岁的林散之遵从黄宾虹的教导,为师教化,饱览山河胜景,游览中原名山。

他孤身一人,行程万余里,作画800余幅,作诗歌近两百首,可谓之壮游!

1936年《旅行杂志》第10卷第7期封面


本篇文章发表在1936年的《旅行杂志》第102期上。


终 南 山


终南山亦称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首联羌陇,尾蟠商洛,为山最长。其间佳胜,以五台为最,即太乙山也。

始友人王醒黎、邱功競欲偕余去,未果,余遂于五月二十九日独携囊去。


王曲城隍庙(1935年)


出南门,顺公路二十五里至王曲,有城隍庙,殿宇甚古。

再二十里到刘村(留村),沿途重冈叠阜,山色溪声,桧柏松杉,掩映上下,辋川稿本也。

五里至山麓,为土地祠。再进为弥陀寺,已倦,宿弥陀寺。

流水石(林散之先生作)

黎明,出弥陀寺左上,山渐奇,泉声淙淙;既而路陡绝,为流水石,叠石桥以渡。两崖危峰峭壁,競险争高,大石修松,摇映眼目,左右瞻顾,不复知升陟之苦。


宝兴泉(林散之先生作)


稍上,崖忽逼,大木森森,径益以邃。有寺在浓翠中,为宝兴寺,极冷僻,无僧,倒闭其门,有楼横溪峡间,泉自楼下汩汩过。

溯泉南转,山峡益束,仰无所睹,数里至大悲堂。堂叠石为基,崇墉数丈,拾级登其上,楼殿整丽,俯视可惊,堂侧有桥,凿巨石成之,架危涧上。

上大悲堂为甘露堂。稍上为竹林寺。

再上为五布殿。由此斜上二十里有送灯台,孤峰峨峨,耸立天外,以绕道远,未得去。


一天门(1936年)


左上,登“天门”。石磴甚仄,山崖陡起。由五马石左转,上一天门。天门踞崖上,辟石为之,古桧长松,浓荫拂径。过此路更仄,危磴侧滑。


终南山苍松(1936年)


三里为观音寺。门扃无人,坐寺前稍憩,有松鼠数十,从崖间出,往来攀行甚捷。

再上为胜宝泉,泉自左崖右隙流出,声韵甚细,如琴如筑,清人尘耳。叩宝泉寺觅食,无人,饥甚。

一里,度通仙桥,桥甚高,横悬崖上,竹树蒙翳,冷色逼人。有玉佛殿在桥上,殿宇曲折数十间。


二天门(林散之先生作)


过此路甚迂曲,经下宝泉、慈航庵、上宝泉、圆光堂,至二天门,路陡悬,石磴数百级,险甚,有石门踞悬崖上。

过石门,广平数丈,有殿,依岩成之,甚奇险。殿无人,双门锁闭。坐石门前,俯视所来之路,叠嶂层层,苍茫莫辨,不知置身已在白云之外,饥渴顿忘之矣。


笔头峰(林散之先生作)


过二天门,穿弥佛寺,转圣母殿,上迎真宫,攀级右上,磴直宽,为琉璃殿,叠石成台,高可十余丈。


终南山峭壁群松(1936年)


殿左有峰,从山半兀起,为笔头峰,四方离异,绝其旁依;绿萝修蔓,披曳上下,坐玩不置。忽闻木鱼持咒声,知有人,乃叩琉璃殿门,有僧启殿旁小门,迓余入。告以饥,遂留饭琉璃殿。

大台(林散之先生作)

饭后,由笔头峰斜进,攀千佛寺,经黑虎殿、紫竹林,十余里而至大台。

大台,南山最高峰,盘曲而上,逶迤如羊肠,夹路林木丛蔚,掩蔽日月。有寺曰“圆光”,层楼上下,依岩凌石,南面居峰顶,俯视诸台,罗列四面。

寺中无人,只一老僧。因问曰:“山多寺院,何无居僧?”

老僧曰:“此山每年六月为香会,来朝者甚多,各寺都有僧房,今时尚早,甚寒,多退居山下。”


大台(1936年)


已晚,遂在大台宿。登楼远望,可窥秦岭诸峰,兀臬天际。少顷,罡风起,撼山岳有声,而白云四卷,往来驰掣。

大雨骤至,从天半横来,四山无所睹,唯秦岭最高峰自云端尽处露出其尖,忽隐忽现,凭窗瞻眺,眼目迷离,不知置身何处!恍疑米襄阳云山图也。


终南烟雨(民国)


暮气渐入,无所见。

老僧煮小米饭供余,借房中板榻卧。

夜间,风更大,雨更急,岩呼崖吼,如泣如号,岳动山移,神咍鬼怒,惧极!蒙被卧,终夜不能寐。

终南山之云(1933年)

日出方起。山雨初晴,宿云未退,几缕霏霏,去来甚急,此情此景,又平生所未睹也。

始,余欲由大台登秦岭,访兰桥之胜,邀僧为导。僧言:“此山太险,路极远,无食宿处。”遂不能去。


文殊峰(林散之先生作)


下大台,从右方斜进二里,登文殊台。盘磴上,台在顶,别竖一峰,峨峨高耸,次于大台,而秀峭过之。

清凉台在大台南,下视甚低,懒未去。

过文殊台为灵应台。从右道下,路甚欹斜,两峰交处有峡,石桥横峡上,石壁嶙嶙,侧出若坠。度桥循山东向上,径尤仄,二里,登灵应台。


灵应台(林散之先生作)


是台甚陡,四方孤绝如削,寺屋十余间,居顶上,多凿崖叠石成之,地虽小,而幽迥可望远。

回看大台殿宇,如在空中,楼阁嵯峨,峰峦峭拔,而晴日照万山雨气,如云蒸霞蔚,陆离光怪,实为异境。

摄(舍)身崖(林散之先生作)

少坐,下山趋摄(舍)身台。摄(舍)身台高与文殊等。下文殊台三里,径渐微,不可度,两崖峭壁,直立如劈,下视其间,幽微一线。


舍身崖(1935年)


有石桥悬空而度,过石桥皆陡崖怒出,螺旋而升,二里至顶。寺新庀工,土木忙碌,僧人殷勤留饭,饭罢,欲从小路下山。

僧曰:“小路极险,不可下。”

余曰:“无碍”。

僧乃指其依稀,从山左下。盘旋左右,始犹可行,愈下愈峻,从两崖石峡转折以下,一峡穷,复转一峡,余眼不敢瞬,而足不容缓也。


终南山瀑布(1935年)


如是二十里出峡。返视所来,高峰攒翠,乱云飞白,怒瀑惊泉,飘扬空际,坐叹不置!

过此路渐夷,十里出山,处处山口,奔泉湍急、声震耳目,多涉足褰衣以过,盖昨夜大雨,山中洪发,势益以峻。摩诘诗曰:“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至此始叹古人写景之真。

噫!入山一时,出山又一时,名山待余为不薄矣。

余由小路入长安,顺终南山下横行。

时春麦大熟,山下农人刈获甚忙。渡潏水,涉急涧三四,数里至姜村。村中多水田,多杨柳,曲水小桥,鸥鸟上下,仿佛江南风景。


樊川(1906年)


陕西为大陆地。无种稻之田,只蓝田及此一带有水田,余不多见,此王维所谓“漠漠水田飞白鹭”者。

三十里至晏家圩,日已西,留宿圩中。翌日,自晏家圩左行登冈,丘垄上下,十里至鸿沟,为楚汉分疆处。荒沟一道,有残碑在沟上。俯仰今古,不禁怃然!

二十里抵长安城,由东门入,寓齐先生所赁大有巷第。

本文由“终南山故事”独家整理发布

分类: 中文 图片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