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案例

世遗大会预热|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走近波斯湾与海湾明珠巴林王国

摘要: 图/波斯湾 图片来自网络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于6月24日至7月4日,在波斯湾西南部的海湾明珠——巴林王国举办。CHCC团队将一如既往地关注遗产大会,现场观察队伍即日启程。届时,清源会进行“清源独家现场观察”报道,敬请期待!今天先给大家介绍巴林及波斯湾附近的世界遗产。提到波斯湾,可能大部分人脑海里首先闪过的是石油、富豪和茫茫沙漠中、广阔海岸边的种

 胡玥 清源文化遗产

图/波斯湾 图片来自网络

清源文化遗产
微信号 mobiheritage

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于6月24日至7月4日,在波斯湾西南部的海湾明珠——巴林王国举办。CHCC团队将一如既往地关注遗产大会,现场观察队伍即日启程。届时,清源会进行“清源独家现场观察”报道,敬请期待!今天先给大家介绍巴林及波斯湾附近的世界遗产。


提到波斯湾,可能大部分人脑海里首先闪过的是石油、富豪和茫茫沙漠中、广阔海岸边的种种人造奇景。的确,波斯湾集中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资源,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因为石油,波斯湾沿岸国家成为真正“富得流油”的国度,也成为牵扯整个世界政治权力角逐和能源安全博弈的中心。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美伊战争,短短二三十年光景,大规模的现代战争纷纷登场,炙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生活着的人们。

但是不要忘记,“石油宝库”不过是波斯湾地区发现石油起的近100年间才被贴上的一个标签。在之前更早的以千年为单位记录的岁月里,这里是孕育辉煌灿烂两河流域文明的沃土,是古代西亚文明的发源地,是东西方文明交汇、融合、传播的地域。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蒙古人、阿拉伯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多少帝国的兴衰故事曾在这里轮番上演;多少文明的印记成为留给我们今天纪念以及珍视的文化遗产。

图/波斯湾地图 图片来自网络


波斯湾是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出海的地方,介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岛之间,北至东北至东方与伊朗相邻,西北为伊拉克和科威特,西到西南方为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截至2017年,波斯湾国家共拥有39处世界遗产,其中伊朗22处、伊拉克5处、沙特阿拉伯4处、巴林2处、卡塔尔1处、阿联酋1处、阿曼4处(本文受篇幅所限,选取部分遗产进行介绍)。

下面,请跟随清源一起,走近本次世界遗产大会的举办地巴林与它所在的波斯湾地区,探寻这里的历史与遗产。


波斯湾的历史与遗产


新石器时代的沙漠



自新石器时代起,波斯湾的沙漠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定居,阿联酋艾恩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大量史前文化遗迹是这一事实的有力见证。


艾恩文化遗址:哈菲特、西里、比达-宾特-沙特以及绿洲(阿联酋)

艾恩文化遗址由一系列遗产所组成,突出的遗迹包括圆形石墓葬群、水井及大量的土坯建筑物,如住宅、塔楼、宫殿及行政建筑等。特别是源自铁器时代的西里阿夫拉贾的灌溉体系仍然完好地留存着。艾恩文化遗址是这一地区由狩猎与采集文化向定居文化过渡的重要见证。

图/ © Casper Tybjerg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图/© Vincent Ko Hon Chiu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铜石并用时代的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文明最早的创造者,他们是人类社会中最早步入文明、产生国家的民族之一。早在约公元前4000年,即铜石并用时代,苏美尔地区便出现了约17个以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农村而成的小邦,各国实行由原始军事民主制转化而成的早期君主制,这里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楔形文字。


伊拉克南部艾赫沃尔:生态多样性避难所和美索不达米亚城市遗迹景观(伊拉克)

遗产地由七部分组成:三处考古遗址和四处湿地沼泽。Uruk、Ur和Tell Eridu三处城市和聚居地考古遗址展现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苏美尔文明的遗迹。位于艾赫沃尔(Ahwar)的伊拉克沼泽则是极度炎热和干燥环境下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系统。

图/© Qahtan Al-Abeed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图/© Jasim Al-Asady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奴隶制帝国



继苏美尔文明之后,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时代(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已趋于完备,奴隶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后起的亚述帝国(约公元前1000年——前605年)于公元前八世纪第一次将西亚的大部分疆域置于自己的版图之内,并最终能统一了两河流域乃至西亚大部地区和埃及。


亚述古城(伊拉克)

亚述古城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底格里斯河的特殊地带上,处于雨水灌溉农业和人工灌溉农业的交界处。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亚述作为城市国家亚述帝国的第一个都城,是重要的国际贸易平台,同时也是帝国的宗教都城。亚述古城最后被新巴比伦王国摧毁。

图/© Editions Gelbart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图/© Editions Gelbart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波斯帝国



公元前6世纪中叶,波斯人在伊朗高原兴起,随后很快走出高原,灭新巴比伦王国,入主埃及、印度河流域西北部、中亚等广大地区,公元前559年居鲁士二世统一古波斯部落,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又称波斯“第一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的改革使帝国行政、财政制度定型,波斯帝国成为古代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庞大帝国。


帕萨尔加德 (伊朗)

帕萨尔加德是阿契美尼德帝国第一个朝代的首都,由居鲁士二世(Cyrus II)于公元前6世纪建造而成。160公顷的遗址包括:居鲁士二世的陵墓、防御看台塔勒塔克、皇家门楼建筑、谒见厅、寝宫和花园,突出反映了皇家艺术和建筑特色,以及波斯人的文明程度。帕萨尔加德是西亚第一个多文化帝国的首都,其疆域从地中海东部、埃及延伸到印度河地区,被认为是第一个尊重其子民文化多样性的帝国。从阿契美尼德的建筑可反映出其对不同文化的融会贯通。

图/© Sorush Angabini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图/© Sorush Angabini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波斯波利斯(伊朗)

波斯波利斯也是古代阿契美尼德帝国的首都,兴建于公元前518年。在美索不达米亚诸都城的启发下,大流士一世在一块无垠的半人工半天然的台地上修建了一座拥有众多宫殿的建筑群。波斯波利斯古城遗址提供了许多关于古代波斯文明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图/© Vincent Ko Hon Chiu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图/© Vincent Ko Hon Chiu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比索顿古迹(伊朗)

比索顿位于连接伊朗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古商路上,拥有从史前时期到米堤(Median)、阿契美尼德(Achaemenid)、萨桑(Sassanian)、蒙古伊尔汗国(Ilkhanid)时代的遗迹。这一处考古遗迹中最主要的纪念物就是公元前521年大流士一世 (Darius I) 为纪念其执掌波斯王朝而下令建造的有浅浮雕和楔形文字铭文的纪念碑。在浅浮雕下面和四周有1200行铭文,记载了公元前521年至520年大流士一世与那些试图分裂帝国的各统治者交战的历史。铭文用古老的埃兰语、巴比伦语和阿契美尼德三种文字写成。它还体现了波斯帝国地区在纪念性艺术与文学发展方面的相互影响。

图/© UNESCO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图/© UNESCO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波斯园林(伊朗)

这一文化遗产由分布在伊朗9个省份的9座园林共同组成。它们一方面体现了自公元前6世纪居鲁士大帝时期以来形成的波斯园林设计原则,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波斯园林为适应各种气候条件而发展出来的多样风格。波斯园林的主要设计理念突出了对伊甸园及琐罗亚斯德教四大元素——天空、水、大地、植物的象征意象,所有园林都分为四个部分,并且水在园林的灌溉与装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九座园林分别建设于不同时期,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楼台、亭榭、墙垣以及精密的水流灌溉系统是园林的重要特征。波斯园林对印度及西班牙园林艺术都产生了影响。

图/© CRA-terre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图/© M. Ghadiri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希腊罗马化时期



古西亚文明,起源自苏美尔文明,结束于古波斯文明。进入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与希腊城邦发生长期战争。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前336—前323)东侵,灭波斯帝国而代之亚历山大帝国。随后帝国分裂为几个由希腊人统治的王国,西亚为塞琉古王国(古代中译名为条支,前305—前64)所控制,而后安息(前247—226)崛起,占伊朗高原西部、两河流域、中亚南部,成为新帝国。


哈特拉(伊拉克)

哈特拉是帕提亚帝国(即安息帝国)的要塞重镇和第一个阿拉伯王国的首府。哈特拉古城呈圆形,环城建有双层城墙,城墙上还建有城堡和塔楼。在公元116年和198年抵挡住了罗马人的多次侵犯,这主要得益于它高大坚固的城墙和城堡。这座城市的遗址,特别是它融汇了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风格及东方装饰特色的寺庙建筑,展示了帕提亚文明的辉煌。不幸的是,该遗迹已于2015年3月7日左右被ISIS用炸弹和推土机摧毁。

图/© Editions Gelbart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图/© Editions Gelbart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伊斯兰国家的建立



6世纪末至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正处在原始氏族部落解体、阶级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拜占庭和波斯东西两大帝国,为争夺和控制阿拉伯商道,对半岛进行了长期的掠夺战争。伊斯兰教兴起,并成为阿拉伯民族的精神支柱,揭开了阿拉伯历史的新篇章。波斯湾地区也经历了哈里发统治时期和阿拉伯阿巴斯王朝时期。


萨迈拉古城(伊朗)

萨迈拉古城是中世纪阿拉伯帝国都城的遗址,这个伊斯兰帝国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统治了从突尼斯延伸到中亚的阿巴斯帝国的各个省份。它位于巴格达以北130公里的底格里斯河两岸,从北到南长41.5公里,宽度从4公里到8公里不等。穆塔西姆哈里发从巴格达迁都至此,建造了漂亮的宫殿和园林。9世纪末,都城迁回了巴格达后,萨迈拉从此逐渐衰落,到1300年变成一片废墟。该遗址在建筑和艺术方面独具创新性,其设计理念传播到了整个伊斯兰世界和伊斯兰世界以外的其他地区。建于公元9世纪的大清真寺和螺旋塔,是该遗址众多的杰出建筑奇迹之一,目前仍有80%区域有待挖掘。

图/© Editions Gelbart 螺旋塔是大清真寺的宣礼塔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图/© Mahmoud Bendakir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蒙古人的统治



大伊朗地区在13世纪初被大蒙古国(1206年—1388年)的大军统治。1221到1222年,成吉思汗在攻占花剌子模(今乌兹别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两国地区)的战争中,占领了波斯东部呼罗珊诸城。1256年,伊利汗国由拖雷之子旭烈兀所建,属于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


苏丹尼叶城(伊朗)

苏丹尼叶城位于伊朗赞詹省,是伊利汗王朝(Ilkhanid dynasty)的首都,由蒙古人所建,并于1302-1312年间在该城修建了欧杰图陵墓。苏丹尼叶不仅是波斯建筑成就的优秀典范,还是伊斯兰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陵墓八角型的建物顶着一座50米高、覆盖土耳其蓝陶片的圆顶,并由八座细长的尖塔所围绕。它是伊朗现存最早的双层圆屋顶建筑,陵墓的内部装饰也很出色,被形容为“泰姬陵的先驱”。

图/© Sorush Angabini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向现代社会过渡——萨菲王朝




16世纪初,萨非王朝开始统治波斯湾地区,从而进入了从中世纪向现代社会过渡的中间时期。萨非王朝起源于14世纪一个在阿塞拜疆非常昌盛的名为Safi的萨非教团,创立者是萨非·丁(Safi Al-Din,1252年—1334年)。萨非王朝在阿拔斯一世时达到鼎盛,疆域东起呼罗珊,西至幼发拉底河,北抵卡拉库姆沙漠与咸海,南达波斯湾与阿拉伯海,囊括伊朗全境。萨非王朝从16世纪起与奥斯曼帝国由于领土争端屡有冲突与战争,后期受到乌孜别克族和阿富汗人的不断侵入,终于1760年宣告统治结束。


谢赫萨菲·丁圣殿与哈内加建筑群(伊朗)

谢赫萨菲·丁(Sheikh Safi al-Din)圣殿与哈内加建筑群是伊斯兰教苏菲派的精神休憩之所。这一建筑群建于16世纪初至18世纪后期,采用伊朗传统的建筑形式,将有限的空间最为有效地加以利用,集诸多功能于一身(包括一个图书馆、一所清真寺、一所学校、几个大型陵墓、一个地下蓄水池、一所医院、若干厨房、一个糕饼店和一些办公室),是中世纪伊斯兰建筑元素的大集合。前往神庙的道路被八道门分为七段,分别代表着苏菲神秘主义的八个理念和七个发展阶段。在这一保存完好的遗址中,人们可以看到丰繁精美的建筑外观与内部装饰,以及一批出色的古董收藏。

图/© UNESCO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图/© UNESCO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伊斯法罕王侯广场(伊朗)

由阿拔斯一世大帝(Shah Abbas I the Great)建于17世纪初,广场四边是纪念碑建筑,由一组二层的拱廊相连。该遗址以它的皇家清真寺、希克斯罗图福拉清真寺、盖塞尔伊耶希华丽的门廊和15世纪的提姆瑞德宫而闻名。这些反映了萨非(Safavid) 王朝时期波斯的社会文化生活。

图/© MJIB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图/© MJIB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贸易中心与东西方文明交汇点



自古以来,波斯湾就是连接中东和亚洲其他地区的重要通道。早在公元前20世纪,巴比伦人就把这里当做自己的海上贸易通道。中世纪的阿拉伯商人活跃于阿拉伯半岛、西域、波斯湾、东非和北非等地之间,贸易频繁。15世纪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让葡萄牙扩张到印度洋,自1506年起葡萄牙侵占海湾达一个世纪,此后英国人、荷兰人、美国人,相继在此争夺对这一战略要地的掌控权。


乳香之路(阿曼)

乳香是一种飘着淡雅清香的树脂,过去常常被用作熏香和医疗道具,受到古埃及、古罗马及其他国家人民的高度赞美,这些产品一度被认为比黄金更为珍贵。阿曼是乳香、芳香树胶的古老产地,因此也成为乳香交易的中心。瓦迪多哈的乳香树、希什尔的商队绿洲以及霍罗尔和阿尔巴利迪的港口向人们生动地再现了乳香贸易活动的存在。在这里,乳香贸易曾经盛极一时,长达数百年,是中世纪是最重要的商业活动之一。

图/© UNESCO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图/© Vincent Ko Hon Chiu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大不里士的集市区(伊朗)

自古以来,大不里士就是文化交流之地,城中的历史集市区更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13世纪时,位于东阿塞拜疆省的大不里士及其集市就因繁盛而闻名于世,并成为萨非王国的首都。尽管从16世纪起,这座城市已不再是首都,但它却将商业中心的地位一直保持到18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崛起之时。大不里士的集市区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砖石结构的建筑以及功能各异的封闭空间组成,是伊朗传统商业与文化体系保存最完整的实例之一。

图/© UNESCO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图/© Sorush Angabini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巴林王国

巴林王国,简称巴林,是一个邻近波斯湾西岸的岛国,经济发达,景色秀丽,素有“波斯湾明珠”之称。它界于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之间,与沙特有跨海大桥相连接,国土面积仅767平方公里。巴林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通用英语。

图/巴林地理位置 巴林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潮湿,7月至9月平均气温为35℃。

图/巴林首都麦纳麦


巴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约公元前3000年就有苏美尔人在此定居并建立城市,这里也曾是南部波斯湾地区最重要的古代文明之一——迪尔蒙(Dilmun)文明的首都。7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巴林被纳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此地贸易兴盛,我国古籍《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作八哈剌因,指的就是巴林。那时,中国的丝绸和瓷器都在巴林岛和科威特集散。


巴林贸易港考古遗址(卡拉特考古遗址)

迪尔蒙(Dilmun)文明至今只见于苏美尔文献记载中,但位于巴林首都麦纳麦以西5公里的卡特拉遗址却保存了其最丰富的遗迹。卡拉特考古遗址是一个典型的台形土墩遗址,由连续许多层人类居住的遗迹堆建而成。300×600米的土堆见证了从大约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16世纪人类一直在此居住的历史。遗址中已被挖掘的部分约占25%, 展示了不同类型的房屋结构:包括住宅、公共设施、商业、宗教和军事设施。这些足以证明在数世纪的时间长度内这里作为通商口岸的重要性。在12米高的土墩之上是葡萄牙人所建的堡垒(巴林堡),整个遗迹因此而得名“卡拉特”(qal'a),意即堡垒。

图/© Vincent Ko Hon Chiu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图/© Tim Schnarr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巴林自古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巴林”的阿拉伯语含义就是两条河流。从公元2世纪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林人曾把采珍珠当做重要的谋生手段(1930年后日本发展养殖珍珠,波斯湾地区传统采珠业衰败)。


采珠业-岛屿经济的见证

该遗产由穆哈拉格市的17座建筑、3处离岸的牡蛎床、一部分海岸和穆哈拉格岛南端的卡尔马赫堡堡组成。建筑类型包括富商住所、商店、仓库和一座清真寺。该遗产是传统珍珠业为海湾经济贡献财富的最后一个完整例证。同时它也是传统的海洋资源利用和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突出案例,塑造了巴林岛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身份。

图/© Vincent Ko Hon Chiu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图/© Iván Rosales 图片来自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葡萄牙人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后,其军舰于1515年驶入波斯湾,7年后占领巴林。1602年伊朗出兵攻占巴林。1783年以酋长艾哈迈德为首的阿拉伯人攻入巴林,赶走伊朗人,建立哈利法家族政权。18世纪末英国势力伸入波斯湾地区,逐渐控制巴林。1871年宣布巴林为英国的保护国,从此巴林酋长国丧失了独立与自主。20世纪初波斯湾发现石油,美国成立了由其控制的巴林石油公司,获得在巴林部分土地勘探和开采石油的租让权。经过半个世纪的斗争,1971年8月14日,巴林王国正式宣布独立。

小小岛国的历史与发展,同样是波斯湾地区处于世界政治、经济角力中心的见证。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波斯湾地区成为外来势力争相角逐的焦点。近代以来,波斯湾地区一次次沦为殖民地,直到二战后波斯湾各国才相继完全独立。但如今,谁又敢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已有宁日,彼时的战场已重回净土。“海湾地区”依然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

世界遗产大会,让全世界热爱文化遗产的人们将目光焦点投向波斯湾与巴林,这里不仅有石油,还有那么多属于人类文明共同记忆的宝藏需要守护。


扫描二维码查看

清源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大会文章合集



*文中对于文化遗产地的介绍翻译自UNESCO 世界遗产中心资料。关于波斯湾世界遗产的更多详情可查看世界遗产中心官网:http://whc.unesco.org。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微信丨mobiheritage
网站丨www.chcc.org.cn



分类: 中文 研究 域外案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