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突厥:第一个拥有文字的草原民族

摘要: 丝绸之路上的绿洲城邦乌孙、月氏、楼兰为何消失了? 如日中天的草原帝国匈奴、柔然、突厥为何远去了? 逐鹿中原的游牧部落鲜卑、羯、氐、羌是怎样被融合的? 在『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我们重说丝绸之路上的民 族,希望读者能进一步了解昔日那些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民族,及 其为中华民族所做的努力与贡献 草原上的石人墓在内蒙古北部草原上,常见有石人墓。有单石圈、双石圈以及多石圈等。石圈中间树立一石人,石人有的 ...

丝绸之路上的绿洲城邦乌孙、月氏、楼兰为何消失了?

如日中天的草原帝国匈奴、柔然、突厥为何远去了?

逐鹿中原的游牧部落鲜卑、羯、氐、羌是怎样被融合的?

在『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我们重说丝绸之路上的民

族,希望读者能进一步了解昔日那些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民族,及

其为中华民族所做的努力与贡献

 

草原上的石人墓在内蒙古北部草原上,常见有石人墓。有单石圈、双石圈以及多石圈等。石圈中间树立一石人,石人有的刻得很简单,用一天然石刻出眉、眼、鼻、嘴,稍加工以显出颈部。有的石人一手握剑,一手端杯。据考古分析,这些石人墓多为突厥人的墓。

 

由呼和浩特西出阴山西段的狼山、乌兰布和沙漠,与之相连的是贺兰山。贺兰山把黄河水系与内陆河流域隔开,使阿拉善地区成为封闭型的戈壁、沙漠带。每年春夏之交,季风来临,狂风夹带着黄沙,一直吹到华北平原。这里是内蒙古自然环境最差的地区,但从此处西

去至新疆北部,又是水草丰美的草原。

 

 

从北朝末至隋唐,柔然、突厥、回鹘等民族都是由西部草原兴起,东来阴山地带,参与东西方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并和中原的农耕文明相碰撞。柔然、突厥、敕勒等都是与鲜卑同时或稍后活跃在内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

柔然系东胡苗裔,与鲜卑同源。但也有记载说柔然是“匈奴之裔”、“匈奴别种”、“ 塞外杂胡”。传说柔然始祖名木骨闾,是拓跋部的奴隶。木骨闾之子车鹿会开始拥有部众。4世纪中叶起自称柔然。北魏太武帝改用音近而有贬义的“蠕蠕”为其族称。《晋书·载记》中称为“蠕蠕”;南朝称为“芮芮”;齐、周、隋史书中称为“茹茹”。他们辫发左衽,居穹庐毡帐,逐水草畜牧,无文字,以刻木记事。柔然在公元5世纪至6世纪,游牧于蒙古高原,亡于突厥。柔然的历史是短暂的,甚至关于他们的起源、他们名称的意义都充满了争议。可以说,这是一个谜一样的民族。和其他民族相比,它显得渺小,但是它也仍是草原之子,充分彰显着草原人民顽强的生命力。

“突厥”一词,根据17世纪成书的《突厥语辞典》,意为“最成熟的兴旺之时”。突厥人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为西方的阿拉米字母拼写。突厥是第一个拥有本民族文字的草原民族,突厥人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突厥汗国的政权组成及其职官设置,以可汗为最高统治者。其遗字散见于阴山和乌兰察布草原的岩画和蒙古国的碑刻上。

突厥人原为柔然人的奴隶,有发达的冶铁技术,但以游牧经济为主。552年,突厥打败柔然,建立起幅员广阔的突厥汗国,势力迅速扩展至蒙古高原。突厥汗国后分东、西突厥和后突厥,立国近200年。公元745年,突厥汗国被回纥人所灭。

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隋封东突厥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并配义成公主为妻,后东突厥归附于隋朝。公元607年(隋大业三年),隋炀帝巡幸榆林(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启民可汗和义成公主同去觐见,场面隆重热烈。

隋唐两个朝代在中国历史画卷上留下了太多的浓墨重彩,它们不仅雄踞中原,而且也将塞外之地囊括于自己的统辖之下,中原与塞外文明相交融,从而创造出让世界瞩目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

隋开皇三年(公元58 3年),前来犯塞的突厥大败于隋幽州总管李崇。契丹、奚等脱离突厥的统治,都愿意受隋朝管辖。这样,隋朝确立了对内蒙古东部的管辖。隋文帝时期,东突厥贵族以呼和浩特平原为中心控制的内蒙古大部地区和漠北蒙古高原,都统一于隋王朝。

为了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唐王朝在边境设置了一些都护府,内蒙古地区的有安东、东夷、安北和单于等4个都护府。公元646年,回纥联合其他铁勒部落攻灭了称雄漠北的薛延陀,唐朝遣使招抚,回纥等11部都愿意归顺唐朝。唐太宗次年正式宣布,在漠北铁勒诸部设置六府七州,同时在故单于台(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四义堂)置燕然都护府统一管辖。    

 

狩猎纹金带饰

167cm 唐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

此带系黄金所造,为突厥贵族所佩戴。纹饰反映了突厥在草原上的狩猎生活情景,

为研究唐代突厥族的生活习俗提供了真实可考的资料。

   敕勒源于丁零,原居贝加尔湖附近。北魏统一蒙古高原后,太武帝从漠北迁30余万敕勒人到漠南(亦称高车),他们把漠南居住区称为“敕勒川”。5世纪中叶,生活在阴山一带的敕勒人大都已鲜卑化。高车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史书记载,高车“男女无大小,皆集会,平吉(髻)之人则歌舞作乐”。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敕勒人的牧歌,“其歌本为鲜卑语,易为齐言”,已成为千古绝唱: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短短的27个字,便展现出水草繁茂的草原风光,令人神往。金代的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之七》中,高度评价了《敕勒歌》:“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毗伽可汗碑

毗伽可汗碑立于公元735 年,记述后突厥汗国的建

立者阿史那骨吐禄的次子阙特勤的生平事迹和功绩。该

碑正文80 行,分汉文和突厥文两部分。汉文碑文是唐史

官李融书写,突厥文部分则由两人的外甥也里特勤撰写。

此碑是研究突厥历史、文字及其与唐朝关系的珍贵实物

资料。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