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乌兹别克斯坦处在文化十字路口的撒马尔罕城

摘要: 撒马尔罕城位于今日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附近,这里是当年中国通向印度、阿拉伯和欧洲的必经之地,因此四方商贾云集,各种文化互相交融,一派“国际都市”的景象。2001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 ...

撒马尔罕城位于今日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附近,这里是当年中国通向印度、阿拉伯和欧洲的必经之地,因此四方商贾云集,各种文化互相交融,一派“国际都市”的景象。2001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撒马尔罕历史名城是世界多元文化交汇的大熔炉,建于公元前7世纪,在公元14世纪至15世纪的贴木尔王朝时期得到了重要发展。撒马尔罕拥有众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如列吉斯坦伊斯兰教神学院、比比·哈内姆大清真寺、贴木尔家族陵墓和兀鲁伯天文台等。

1401172730125.jpg

撒马尔罕城位于今日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附近

多元文化交汇的“大熔炉”

撒马尔罕历史古城是世界多元文化交汇的“大熔炉”,关于她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枢纽城市,撒马尔罕连接着波斯帝国、印度和中国这三大帝国,深受异国文化的影响,但也饱受了战火的蹂躏。1219年,撒马尔罕是花剌子模帝国的新都和文化中心,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攻陷之后,遭受了灭顶之灾。现在城内的大多数建筑,则是由后来的帖木儿大帝敕令修建。随着帖木儿帝国的兴起,他的大军横扫波斯、印度、高加索、阿塞拜疆和蒙古。他发誓要让撒马尔罕成为亚洲之都,因此他把从亚洲各地劫掠来的珍宝堆积在撒马尔罕,把每个城市的最精巧的工匠带到撒马尔罕,在城里修建起最辉煌的宫殿和清真寺。

公元751年,唐朝和阿拉伯发生战争,阿拉伯人战胜了唐朝军队,在俘虏中发现了几个从军的造纸工匠,于是在撒马尔罕建立了造纸厂,撒马尔罕成为阿拉伯人的造纸中心。在许多中世纪阿拉伯旅行家的游记中,都有关于撒马尔罕出产优质纸品的记录,撒马尔罕纸成为当地重要的出口商品。源自中国的造纸术后迅速传到叙利亚、埃及、摩洛哥、西班牙和意大利、法国及北欧、美洲大陆和澳洲等地。在意大利的博物馆中,至今还保留着西西里国王罗杰一世于1109年书写的一幅诏书,诏书用的纸就是阿拉伯人生产的。

1401172767590.jpg

城内现存文物古迹众多

“东方璀璨的明珠”

作为世界著名的古城之一,撒马尔罕与罗马、雅典、巴比伦同龄,有2500多年历史,在古阿拉伯文献中被称为“东方璀璨的明珠”,虽然作为历史名城和兵家必争之地,撒马尔罕一次次烈火焚城,但是她又一次比一次更加壮丽地重建起来,几千年屹立不倒。撒马尔罕历史古城的艺术、建筑和城市结构表现了公元13世纪至今中亚文化发展历史和政治历史的最重要阶段。城内现存文物古迹众多,如建于15世纪的帖木尔家族陵墓,15-17世纪的“列吉斯坦”伊斯兰教神学院、15世纪的比比-哈内姆大清真寺、兀鲁伯天文台、11-15世纪中亚最大的“不死之王”陵墓建筑群等。它金碧辉煌的宫殿陵寝、庄严肃穆的古清真寺和神学院,还有气势恢弘的古天文台和大学等鳞次栉比的古迹,就像《一千零一夜》中描述的阿拉伯神话国度。

列吉斯坦神学院:位于撒马尔罕市中心的"列吉斯坦"(意为"沙地")广场,是一组宏大的建筑群,建于公元15-17世纪。建筑群由三座神学院组成:左侧为兀鲁伯神学院(兀鲁伯为乌中世纪的学者、天文学家、诗人和哲学家),建于1417-1420年;正面为季里雅-卡利(意为镶金的)神学院,建于1646-1660年;右侧为希尔-多尔(意为藏狮的)神学院,建于1619-1636年。这三座建筑高大壮观、气势宏伟,内有金碧辉煌的清真寺。兀鲁伯神学院的正门和彩色的穹顶是用各种色彩的陶瓷装饰的,后遭地震破坏,又重新修建了高13米、直径13米的新穹顶,建筑材料采用特殊金属结构。这些神学院是中世纪培养穆斯林神职人员的学府。其中兀鲁伯神学院是15世纪最好的穆斯林学府之一。据说,兀鲁伯曾亲自在此授课,这里是他统治期间世俗科学思想的中心。三座神学院虽建于不同时代,但风格组合相当成功,是中世纪中亚建筑的杰作。

1401172789547.jpg

作为世界著名的古城之一,撒马尔罕与罗马、雅典、巴比伦同龄,有2500多年历史

古尔-艾米尔陵墓:位于撒马尔罕市区内,是帖木儿及其后嗣的陵墓,建于15世纪。陵墓造型壮观,色彩鲜艳,有球锥形大圆顶,具有浓厚的东方建筑特色,是世界著名的中亚建筑瑰宝。陵墓始建于1403年,最初作为猝死的帖木儿之孙穆罕默德o苏尔丹之墓,后成为帖木儿家族墓。陵墓的灵堂中放有9个象征性的石棺椁,真正盛放遗体的棺椁深深埋在地下。陵墓中分别安葬着帖木儿、帖木儿的两个儿子、两个孙子(其中一个是兀鲁伯)、兀鲁伯的两个儿子、兀鲁伯的宗教老师以及一个未查明姓氏者。这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帖木儿之孙兀鲁伯为帖木儿建的墨绿色玉石棺。帖木儿墓上写着:谁掘我的墓,谁就遭殃。1941年6月8日曾有人挖掘了帖木儿的墓,两周后希特勒就开始进攻苏联。不过,那一次对墓葬的发掘证实了关于帖木儿面部特征的历史记载,证实了兀鲁伯死于暴力杀害的传说,以及所葬其它帖木儿家族成员身份的真实性。

兀鲁伯天文台: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重要古迹之一,坐落在撒马尔罕的东北郊。它由帖木儿帝国的创建人帖木儿之孙、乌著名天文学家、学者、诗人和哲学家、撒马尔罕的统治者兀鲁伯于1428-1429年建造,是中世纪时期具有世界影响的天文台之一。兀鲁伯天文台是一个三层圆形建筑物,有独特的40米大理石六分仪和水平度盘。兀鲁伯在此测出的一年时间的长短与现代科学计算的结果相差极微。今天,兀鲁伯天文台只留下一座巨大的、由大理石制成的六分仪。六分仪安装在离地面11米深、2米宽的斜坑道里,部分伸出地面,坑道上面是兀鲁伯天文台博物馆。当年兀鲁伯天文台编制的《新天文表》,概述了当时的天文学基础理论和1018颗星辰的方位,这是继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巴尔赫之后,测定星辰位置的最准确的记录。

“沙赫静达”陵墓:建于14世纪和15世纪,由13座陵墓和一座清真寺组成。"沙赫静达"意为"永生之王",是撒马尔罕的执政者及其家属的坟墓。建筑的基调为青色,以彩色陶瓷贴面作为装饰。其中最主要的一座是伊斯兰教创建人穆罕默德的堂弟库萨姆之墓。帖木儿大帝的妻子图玛-阿卡和侄女图尔坎-阿卡也葬在这里。

1401172800811.jpg

撒马尔罕印象

中国的友好邻居

中国与撒马尔罕友好往来,历史久远。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时期的张骞受命率人前往西域,他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他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撒马尔罕(时称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

玄奘,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贞观三年,玄奘过撒马尔罕,他称之为飒秣建。玄奘赞叹撒马尔罕的肥沃和富丽,看到“異方宝货,多聚此国。土地沃壤,稼穑备植,林树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马”。在《大唐西域记》中,他还就其“风俗猛烈”写道:“其王豪勇,邻国承命。兵马强盛,多是赭羯。赭羯之人,其性勇烈,视死如归,战无前敌。”

马拉坎达 : 西域城名。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之撒马尔罕。始建于波斯帝国统治时期,祆教圣经《曾德阿维斯塔》(Z-end Avesta)中已见记载,谓为俄儿麦资德(O-rmuzd)所建。《希腊古地志》称之为马拉坎达。公元前4世纪末亚历山大东征时曾占据此城。其后,时断时续处于塞琉古、大夏、贵霜统治之下。汉魏晋时为康居属地,后为昭武九姓中康国都城。唐朝统一中亚后,于高宗显庆三年(658) 在此设康居都督府,隶安西大都护府。中古时期为中亚伊斯兰文化中心。地当中西交通要冲,为古代中亚第一大城。
马拉坎达 : 中亚古城名。古希腊著作《地理学》地名,古为粟特国都城,我国古籍中的悉万斤、飒秣建即其地。地当东西交通要道,曾为中亚重要城市,并为伊斯兰教文化中心。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作者:IICC

更多信息...

撒马尔罕城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