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介绍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是公元7-10世纪丝绸之路东方起点都城洛阳城的南入口及街区遗址,位于中原地区的洛阳盆地、隋唐洛阳城遗址南区,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方起点城市洛阳城的代表性遗存,见证了东方农耕文明发展鼎盛时期帝国的文明水平,展现了唐代都城城市文化的礼制特征及其影响力,并与丝绸之路上繁盛的商贸往来具有密切关联。

基本概况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隋唐时期(公元7-10世纪)东都洛阳城的城门和街区遗址,遗产区面积91.3公顷,主要遗存包括定鼎门门址、城墙遗址、天街遗址、里坊遗址、水系遗址等。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南门,位于洛阳城城市轴线的最南端,南对伊阙(龙门山)。定鼎门始建于隋代(7世纪),称“建国门”,唐代改称“定鼎门”,并一直沿用至北宋,其间多有重修。唐代定鼎门遗址的主体墩台东西长44.5米,南北宽21.04米。墩台内以两道隔墙分隔成三个门道,墩台四周包砖。此外还有飞廊、阙台、马道和涵洞等遗存。门址东西两侧与洛阳城外郭城城墙遗址相接。门址以北为唐代洛阳城的城市轴线干道——天街,宽约109米。天街东、西两侧分布有洛阳城市两处里坊遗址——明教坊和宁人坊。里坊南北长约530米,东西宽约460米,坊墙宽1.5-2米,四面开有坊门,坊内发现有建筑遗址。里坊之间及坊内有坊间道路、坊内十字街、通津渠河道、排水渠等遗迹。定鼎门门址南侧发现有唐代路面,存有人的脚印、动物蹄印和车辙等遗迹。

丝路价值特征重点物证

       它以定鼎门门址的墩台、门道、隔墙、飞廊、阙台、马道和涵洞等遗存、夯土包砖的城门建造工艺,以及外郭城城墙、天街、里坊的规模和格局见证了唐帝国的城市建筑面貌及物质文明发达程度,见证了7-10世纪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水平。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的门址是洛阳外郭城的正南门,是城市轴线的南端起点。它与周边的外郭城城墙、里坊、道路、水系等遗存集中体现了隋唐洛阳城承袭北魏洛阳城并发展确立的的城市规划特征,即以外郭城、宫城、皇城组织城市整体布局,具有明确的南北向城市轴线,城市轴线上辟主街,以里坊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城市呈网格状布局,有完善的道路、水网体系。这些城市形制布局展现了隋唐时期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典型礼制特征,并对唐代东亚地区、尤其是日本平城京、平安京等城市的规划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5。定鼎门门址南侧发现的骆驼蹄印,是丝绸之路沿线以骆驼作为主要运输工具进行商贸活动的独特物证,印证了西域与中原的密切往来,与丝绸之路上繁盛的商品交流活动密切关联。

中文名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
外文名
Site of Dingding Gate,Luoyang City of Sui and Tang Dynasties

地理位置
河南省洛阳市
年代
遗产区面积
91.3公顷
价值载体要素
定鼎门门址、外郭城城墙、天街、宁人坊、明教坊等各类遗存;遗存关系所体现的城市规模和格局;骆驼蹄印

历史年代
公元7世纪~公元10世纪
类型
考古遗址
所属国家
中国
文保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功能
都城
缓冲区面积
2932.48公顷
主要价值特征
公元 7 ~ 10 世纪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方起点城市
之一的城区主入口,见证了东方农耕文明发展鼎盛
时期帝国的文明水平,展现了唐代都城城市文化的
礼制特征及其影响力,并与丝绸之路上繁盛的商贸
往来具有密切关联。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