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什邡堂邛窑遗址

摘要: 什邡堂邛窑遗址为隋至宋代民间瓷窑遗址。在四川省邛崃市南河乡什邡堂村。邛崃,唐至明清均属邛州,故名邛窑。创烧于隋,盛于唐而终于宋。该窑古无文献记载,20 世纪30年代始被发现,引起考古界、古陶瓷界重视...


什邡堂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县。邛崃窑址是唐代著名的瓷窑窑址,因为邛崃在唐代属于邛州,故而也称为“邛窑”。

邛窑创烧于南朝,宋时终止,是四川烧瓷品种最为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瓷窑之一。

二十世纪初,邛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四川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对遗址进行了多次的调查,在什邡堂、尖子山、瓦窑山、西河乡及固驿镇五地都发现了古窑的遗址,其中以什邡堂的窑址最为著名。

在什邡堂渡口处发现了具有南朝至隋代瓷器特征的四系壶、河系罐、高足盘及小平底敛口深碗等。

这里的唐代窑址最为典型,品种极为丰富,有各式碗、盘、瓶、罐、钵等,还有带提梁的水罐,是其它唐代瓷窑中所未见的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器物。


唐代邛窑两系小罐


唐邛窑三彩陶龟

器物的装饰有的带褐绿斑点,有的为褐绿彩绘花草纹,也有花鸟纹。此外,还发现了大量烧制的小件动物和人物雕塑等。

1988年国务院将“什邡堂”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什邡堂邛窑遗址为隋至宋代民间瓷窑遗址。在四川省邛崃市南河乡什邡堂村。邛崃,唐至明清均属邛州,故名邛窑。创烧于隋,盛于唐而终于宋。该窑古无文献记载,20 世纪30年代始被发现,引起考古界、古陶瓷界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省古陶瓷史编写组曾多次对此窑址进行调查。1984~1987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邛崃县文物管理所进行发掘。该窑是邛窑系中面积最大、堆积层最厚的窑址,为四川青瓷最有代表性的古代瓷窑址之一。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简介
什邡堂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县。 邛崃窑址是唐代著名的瓷窑窑址,因为邛崃在唐代属于邛州,故而也称为“邛窑”。邛窑创烧于南朝,宋时终止,是四川烧瓷品种最为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瓷窑之一。
二十世纪初,邛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四川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对遗址进行了多次的调查,在什邡堂、尖子山、瓦窑山、西河乡及固驿镇五地都发现了古窑的遗址,其中以什邡堂的窑址最为著名。
在什邡堂渡口处发现了具有南朝至隋代瓷器特征的四系壶、河系罐、高足盘及小平底敛口深碗等。这里的唐代窑址最为典型,品种极为丰富,有各式碗、盘、瓶、罐、钵等,还有带提梁的水罐,是其它唐代瓷窑中所未见的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器物。器物的装饰有的带褐绿斑点,有的为褐绿彩绘花草纹,也有花鸟纹。此外,还发现了大量烧制的小件动物和人物雕塑等。
1988年国务院将“什邡堂”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发现
窑址东西长 530米,南北宽210米,总面积11.13万平方米。现存由窑具、瓷器(片)、炉渣堆积起来的窑包13个,高者10余米,低者6~7米。

窑址内发现 9座窑炉,其中龙窑6座,马蹄形窑3座。龙窑长条形,斜坡式,倾斜度 7°~21°之间。窑体由火膛、窑床、烟道等部分组成。窑壁以条砖、匣钵混合砌筑,耐火粘土填缝;内壁用粘土涂抹,烧结层甚厚。清理的 1号窑炉,长27.4米,宽2.71~3.24米,残高0.95~2.13米;马蹄形窑(俗称馒头窑)由窑门、火膛、窑床等部分组成(见图)。窑体前小后大,两壁微弧,后墙平直,窑门呈长方形。砖砌炉壁,底铺条砖。内壁用耐火粘土涂抹,烧结层很厚。清理的5号窑炉长2.96米,宽0.32~2.16米,残高0.31米。窑具用耐火粘土烧制而成,有匣钵、垫座、垫饼、垫环、垫条、支钉。窑址附近有作坊遗址,出土有配料缸、石臼及各式印模等制瓷工具。产品胎质以褐胎、红褐胎居多,砖红胎次之,黄白、灰白胎较少。釉色有20多种,以青为主,青中泛白、青中泛灰、青中泛黄、青中泛绿占有相当数量,黄、米黄、芥子黄、茶黄、绿、粉绿、蓝、紫蓝、褐、黄褐等釉色皆有发现,黑釉器为数极少。

什邡堂邛窑的产品种类繁杂,形式多样,有各种生活用具、文房用品、娱乐用品、人物、动物瓷塑和佛教造像以及少数建筑材料。其中有不少器物具有四川地方特色,在其他窑址中很少见,如提梁罐、油灯和各种人物、动物形象的小型瓷塑。这些小型塑像姿态生动逼真,有很高的想像力。器物制作方法,除轮制、模制和手捏外,雕琢成型也是广泛应用的技法。装饰技法主要有釉下彩绘、印花、刻划花、堆贴花 4种。釉下彩绘是什邡堂邛窑遗址的精华,“邛三彩”就是以邛瓷的釉下三彩而得名。彩色多用黄、褐、绿、蓝、黑诸色。纹饰简练,民间风味重。有花卉、云气、斑点、虫鸟等。
在 5号窑包附近发现唐代民居建筑基址一处,面积约 700平方米。基址分上下 2层,下层五间为唐代早期,上层四间为唐代中后期。房基为砖石结构,条石、条砖砌筑台基基墙,方砖铺地。方石柱础,踏步、垂带有砖砌、石作两种。正厅四周有回廊。用长方形条砖铺地,基址西北两侧有排水沟,注入南河。基址内发现窖穴 5个,窖内置瓷罐,其中一个瓷罐内盛满铜钱,重约 40 千克,最晚的是乾元重宝。
遗址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成立了邛崃县文物管理所和邛窑文物保护小组,对窑址的保护做了大量工作。树立文物保护标志和文物保护区的界桩,砌筑了唐代民居建筑遗址的保护围墙。
影响及意义

什邡堂唐代邛窑民居遗址:位于城南郊2公里的南河岸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中国陶瓷史》载:“南朝时,四川成都和邛崃等地先后建立瓷窑,以邛崃有代表性。窑址以什邡堂比较集中。唐代是邛窑的极盛时期”。什邡堂邛窑有窑包13座,周围覆盖着窑具和瓷片。邛窑产品是四川省古青瓷系的代表,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研考著文。1984年,经国家文化部、文化局批准,进行了保护性抢救发掘,清理出土器物1.7万多件,上级别文物400多种。各种器物,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以省油灯最为别致,以胡人水注、鹅杯、鸳鸯杯、鸡壶等造型最为形象生动。出土器物釉色丰富多彩,以“邛三彩”(单彩、双彩、三彩)著称,釉色鲜亮,永不脱落。
唐代民居遗址,系发掘5号窑包第三文化层时发现的。其中唐代早期房屋基址5间、中后期房屋基址4间,面积约900平方米。周围有水沟、水井、窑藏。系完整的唐代民居建筑。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空白,丰富了什邡堂邛窑遗址的内容,具有较高科研价值。
位于邛崃市城南郊2公里的南河岸边,现存窑包13座,沿河呈带状分布,东西长530M,南北宽210M。现清理出土器物1.7万多件,釉色丰富多彩,以“邛三彩”(单彩、双彩、三彩)著称。其中,十方堂窑以其在邛窑遗址中现存窑包最多、遗址面积最大、烧造延续时间最长、产品种类最多、产品流传最广而著称于国内外,是邛窑遗址的代表,也是四川省古青瓷系的代表。
唐代民居遗址中有唐代早期房屋基址5间、中后期房屋基址4间,面积约900平方米。周围有水沟、水井、窑藏,系完整的唐代民居建筑。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空白。

邛窑

邛窑是古代名窑。在四川邛崃四方堂,古代属邛州,故名。为唐代四川川西地区早期瓷窑之一。亦称“邛崃窑”。建国后经多次调查,窑址以固驿窑烧瓷最早,上起隋代,下至宋代,以唐代最为著名。什坊堂窑遗址面积较大,遗物具有典型唐代风格,有青釉、青釉褐绿斑、青釉渴绿彩绘等装饰品种,与湖南唐长沙窑有不少共同点;造型多样,有瓶、壶、罐、洗、盘、碗等器,还有小件雕塑、各种动物禽鸟、杂技桶、胖娃等形象,姿态生动。器物有各种盘、碗、罐等日用器皿,其中以丰富的小瓷俑最为生动形象,以创造了陶瓷省油灯而闻名全国。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