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介绍

价值特征

      麦积山石窟开凿于5 - 1 3 世纪, 是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地区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大型石窟寺。是中国石窟遗产中西魏、北周石窟的代表窟群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石窟群经云冈石窟汉化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以其位居当时东西南北交通的要冲的地理位置,麦积山石窟既受到中原北方云冈、龙门等主流石窟的影响,也受到南方和西方文化的冲击。麦积山石窟以其明显的反映中国佛殿建筑形象的石窟形式、最早期的经变画等遗迹, 影响广泛,成为丝绸之路佛教艺术自东向西影响的转折性阶段重要遗迹。

基本概况

      麦积山石窟位于今中国甘肃省东端的天水市,遗存包括佛教窟龛遗迹、以及相关的佛寺和佛塔。窟龛群开凿于群山环抱的麦积山红砂岩独峰峭壁上,在西-南-东崖面上分层而建,横向分布范围约200 米,纵向近20 层洞窟、距地面10 ~ 80 米,洞窟间以错落的栈道相连。现存有5 ~ 13 世纪建造的198 个佛教窟龛,7000 余身泥塑造像,l000 多平方米壁画遗存。东南崖下有5世纪(东晋)始建、16 世纪(明代)重建的瑞应寺,现为清代甘肃传统风格的中轴对称三进式建筑院落,坐西北朝东南。山顶有7 世纪(隋代)始建、18 世纪(清代)重建的舍利塔,为八角五层密檐式实心塔,通高9 米。麦积山石窟孤峰卓立、窟龛错落的整体形象,与周边的丹霞地貌和丰富的植被景观共同构成了独特的景观价值。

丝路价值特征重点物证

      麦积山石窟作为建造于由中原地区进入河西走廊重要交通节点的佛教石窟寺,以5 ~ 13 世纪持续开凿、5~6 世纪集中开凿于山崖的198 处佛教洞窟遗存,展现了因丝绸之路宗教交流而引发的佛教石窟寺这一外来建筑形式受中原文化影响并获得发展。特别是其中的5 ~ 6 世纪洞窟遗存以明显的中国式窟体建筑形式、最早期的经变画、以及汉族化形象和服饰的塑像等遗迹,为5、6 世纪之际佛教石窟寺及其壁画艺术在中原地区形成中国化特征、并向西影响的重要转折阶段提供了年代最早、形制最完整的代表性物证。麦积山石窟壁画中保存了在中原地区形成的最早期的经变画,如5 世纪(北魏)第1 2 7 窟维摩诘经变、西方净土变、涅槃经变等。这种源于中原地区、用图画来解释佛经的思想内容的壁画题材向西传到河西走廊的敦煌地区, 在敦煌石窟壁画中大放异彩, 并在西域吐鲁番地区的柏孜克里克石窟、龟兹地区的库木吐喇石窟中8 世纪以降的壁画中大量体现, 充分反映了中原、河西、西域地区的佛教艺术在5 世纪以后的中国化进程。1 1 8麦积山石窟中保存的公元6 世纪中国式窟檐、窟体建筑,是石窟形式中国化起始阶段的代表性物证,“是创造纯中国式石窟的一次极可贵的尝试”119。如北周第4 窟七间、单檐庑殿顶佛殿式窟檐,以及方锥顶方形佛帐窟体形式,是现存最大的整体表现中国式佛殿形象的石窟。第28、30、1、43、49、5 窟等均为6 世纪(北魏晚期、西魏、北周)建造的中国佛殿形式石窟。

      麦积山石窟中保存的公元5 ~ 6 世纪泥塑佛教造像, 是造像中国化起始阶段的代表性物证。早期雕塑艺术风格受云冈石窟等影响, 但具有不同于云冈石窟的秀丽生动的风格。其塑像艺术整体受到中原地区的雕塑艺术和南朝(5 ~ 6 世纪中国南方汉人政权) 审美情趣的直接影响, 塑像题材、人物面容、体形和服饰具有明显的汉族化特征和世俗化的趋向。代表性遗存有第1 5 5、1 1 5、1 1 4、1 2 1、1 2 7、1 3 3 窟的菩萨、弟子、力士、小沙弥等。麦积山石窟第4 窟檐廊外侧上方的“ 薄肉塑” 艺术形式结合了浅浮雕和壁画的艺术形式,是麦积山石窟的独创。

中文名
麦积山石窟
外文名
  • Maijishan Cave-Temple Complex
  • 地理位置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
    年代
    西魏、北周
    遗产区面积
    483.71公顷
    价值载体要素
    5-13 世纪建造的198 个佛教洞窟遗存,明显的中国式窟体建筑形式、最早期的经变画、以及汉族化形象和服饰的塑像等遗迹
    历史年代
    公元5世纪~公元13世纪
    类型
    石窟(寺)
    所属国家
    中国
    文保级别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功能
    佛教石窟寺
    缓冲区面积
    1259.28公顷
    主要价值特征
    麦积山石窟开凿于5 ~ 13 世纪,是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地区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大型石窟寺。是中国石窟遗产中西魏、北周石窟的代表窟群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石窟群经云冈石窟汉化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麦积山石窟以其明显的反映中国佛殿建筑形象的石窟形式、最早期的经变画等遗迹,影响广泛,成为丝绸之路佛教艺术自东向西影响的转折性阶段重要遗迹。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