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湖南省临武县渡头古城遗址考古发掘

摘要:   渡头古城遗址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汾市镇渡头村武水河南岸,西南距县城约13公里,是一处以渡头古城址为中心并包括了周边墓群的古城邑聚落遗址。  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2016年12月~2017年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成了渡头古城址的调查和钻探工作。2017年3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郴州市文物事业管理处、临武县文物管理所、资兴市文物管理所对渡头古城址进行主动性发掘(图一),12月完成发掘工作。2018年对发掘资 ...

  渡头古城遗址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汾市镇渡头村武水河南岸,西南距县城约13公里,是一处以渡头古城址为中心并包括了周边墓群的古城邑聚落遗址。

  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2016年12月~2017年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成了渡头古城址的调查和钻探工作。2017年3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郴州市文物事业管理处、临武县文物管理所、资兴市文物管理所对渡头古城址进行主动性发掘(图一),12月完成发掘工作。2018年对发掘资料进行了初步整理,现将发掘收获简要报告如下。

图一 发掘区位置图(由东向西拍摄) 

  一、地层堆积

  发掘区地层堆积厚薄不一,城门处地层堆积较薄,护城壕内地层堆积略厚,以TN02WO5~TN05W05四个探方的东壁剖面为例(图二)。

图二 探方TN02W05~TN05W05东壁剖面图 

  第①层:灰色褐土,质地松软,包含大量植物根茎,厚14~60厘米。出土较多板瓦残片,为耕土层。

  第②层:浅红褐土,分布于整个发掘区域,质地较松软,距离地表14~60厘米,厚13~30厘米。出土少量的板瓦、青瓷片等,还有花瓣纹、人面纹瓦当,为六朝时期文化层。

  第③层:黑褐色土,质地较硬,距离地表30~80厘米,厚0~20厘米。出土较多残断瓦片,少量青瓷片,还有少许青瓷钵和人面纹瓦当等,为六朝时期文化层。

  第④层:红褐色土,质地较硬,距离地表50~115厘米,厚0~30厘米。出土较多板瓦,少许青瓷片等,为六朝时期文化层。晚期护城壕(HG6)开口该层下。

  第⑤层:红灰褐色土,质地较硬,距离地表40~145厘米,厚0~65厘米。出土大量绳纹板瓦、筒瓦等,为汉代文化层。

  第⑥层:红褐色土,质地较硬,距离地表60~205厘米,厚0~23厘米。出土少量板瓦、筒瓦等,为汉代文化层。

  第⑦层:浅红灰褐色土,质地较硬,距离地表150~235厘米,厚0~25厘米。出土少量板瓦、筒瓦等,为汉代文化层。H40、H41开口该层下。

  第⑧层:浅红灰褐色土,质地较硬,距离地表205~245厘米,厚0~25厘米。出土极少板瓦、筒瓦碎片等,为汉代文化层。G14、早期护城壕(HG7)开口该层下,其中G14打破HG7。

  二、遗迹

  共清理遗迹63个(图三),包括41个灰坑,12条灰沟,2条护城壕和8座清代墓葬。此次发掘最重要的收获是清理出了两条不同时期的护城壕,且二者有着明确的打破关系,简要介绍如下。

图三 渡头古城址发掘总平面图

  (一)护城壕

  1.晚期护城壕—HG6

  位于北城墙外15米,保存较好。截面呈倒梯形,口宽底窄。HG6开口 TN04W05、TN05W05④层下,开口宽6米,底宽4米,残深2.6~3.2米,打破早期护城壕HG7(图四)。壕内堆积较深,以TN04W05、TN05W05东壁剖面为例(图二),壕内堆积自上而下可分为11层。

  第①层:深黄色土,质地较硬,厚0~25厘米,出土极少板瓦片。

  第②层:红褐土,分布于整个探方,质地较硬,厚15~30厘米,出土少量的板瓦、青瓷片等。

  第③层:浅红褐色土,分布于探方东北部,质地较硬,厚0~45厘米,出土较多残断瓦片,少量青瓷片。

  第④层:褐色土,分布于TN04W05东北角,质地较硬,厚0~15厘米。

  第⑤层:红褐色土,分布于探方东北部,质地较硬,厚0~50厘米。

  第⑥层:深红褐色土,夹杂少许黄色斑点图,分布于整个探方,质地较硬,厚30~45厘米,出土少量灰色板瓦残断。

  第⑦层:浅红灰褐色土,夹杂较多黄色斑点图,分布于探方北部,质地较硬,厚0~50厘米,出土少量板瓦。

  第⑧层:浅灰褐色土,分布于探方南部,质地较硬,厚0~55厘米,出土少许灰色和红色板瓦。

  第⑨层:深灰褐色土,夹杂少许黄色斑点图,分布于探方南部,质地较硬,厚0~55厘米,出土少量灰色、红色板瓦残断和灰色残砖。

  第⑩层:浅黄褐色土,分布于整个探方,质地较硬,厚10~65厘米,出土少量板瓦。

  第层:深灰褐色土,分布于整个探方,南高北低,质地较硬,厚15~35厘米,出土少许灰色板瓦和青瓷片、青瓷钵、灰色残砖。

  从堆积层土质、土色、厚度以及出土遗物来看,HG6内堆积为人工多次回填形成。

  2.早期护城壕—HG7

  位于北城墙外北侧6米,北面与HG6相距5米。截面略呈倒梯形,口宽底较窄。HG7在探方TN01W08内保存较好,沟底往东逐步变深,但在探方TN02W05内开口遭到后期人类活动破坏,保存较差。以探方TN03W05内HG7为例,其开口 TN03W05⑧层下,被G14打破。开口宽4米,底宽1.5米,残深2.2米。壕内堆积较深,以TN02W05、TN03W05东壁剖面为例(图二),HG7内堆积自上而下可分为8层。

  第①层:红褐色土,夹杂少许黄色斑点土,质地较硬,厚85~95厘米,无遗物。

  第②层:浅红褐土,夹杂少许黄色斑点土,质地较硬,厚25~45厘米,无遗物。

  第③层:红褐色土,夹杂少许黄色斑点土,质地较硬,厚15~25厘米,出土几片筒瓦残片。

  第④层:红褐色土,质地较硬,厚15~20厘米,不见遗物。

  第⑤层:深红褐色土,质地较硬,厚15~25厘米,出土少量瓦片。

  第⑥层:深红褐色土,质地较硬,厚20~25厘米,出土少量板瓦、筒瓦。

  第⑦层:深红褐色土,质地较硬,厚15~20厘米,出土少量板瓦、筒瓦、陶球等。

  第⑧层:深红褐色土,夹杂青色淤泥土,质地松软,厚12~20厘米,不见遗物出土。

  HG7各堆积层中土质、土色差别较小,包含遗物极少且基本相同,据此推测HG7内堆积应是一次性回填形成。

图四 早、晚期护城壕(HG7、HG6)

  (二)灰坑、灰沟

  清理灰坑、灰沟数量较多,形状多样,有圆形、椭圆形(图五)和不规则形等。灰坑、灰沟多为生活废弃坑。

图五 H37平、剖面图

  1.H28

  位于TN02W05西南部和TN02W06东南部,部分位于南隔梁内。开口TN02W05、TN02W06④层下。己发掘部分平面呈不规则形,底部不规整,弧壁(图六)。开口长径685厘米,短径215厘米,底长径635厘米,短径185厘米,残深8~30厘米。坑内堆积不分层,为灰黄色沙性黏土,较致密,中夹杂少许碳粒。出土大量的板瓦、筒瓦残片(图七),多见红色和灰色,瓦面多见有绳纹。从堆积结构和出土遗物来看,H28应是生活废弃坑。

图六 TN02W05方内H28

图七 H28出土板瓦

  2.G2

  G2位于TS06W08方内西北侧,开口②层下,打破③、④层(图八)。平面近长方形,弧壁,平底,大体呈东北西南向。开口长460厘米,宽190~245厘米,底长460厘米,宽54~70厘米,残深80~106厘米。G2内填土堆积可分两层:

图八 G2

  第①层为深褐色黏土,质地较松软,厚0~40厘米,主要分布于沟的北侧,中夹杂少许河卵石、瓦片和陶瓷片。出土的板瓦、筒瓦残片,有灰陶和红陶两种,素面或瓦面施有绳纹;出土的陶片以灰陶为主,质地坚硬,多为陶器的口沿、器底,见有方格纹和弦纹;青瓷片,主要见有四系或六系青瓷罐残片,器表有薄青釉,素面。

  第②层,为浅褐色黏土,质地较松软,厚42~106厘米,中夹杂较多瓦片、陶片、青瓷片,该层出土遗物和第①层出土遗物基本相同。

  从形状和出土遗物来看,G2应是人工挖成的沟。根据沟内堆积中出土青瓷六系罐,初步推测其年代为两晋时期。

  三、遗物

  遗址中出土遗物较丰富,有陶器、青瓷器、铜器和铁器,以陶器为主,其次为青瓷器。其中出土陶、瓷器文物标本50余件,简要介绍如下。

  (一)陶器

  陶器以残断板瓦、筒瓦数量为最多,有少量的陶器口沿、器底等。板瓦、筒瓦多为夹砂灰褐陶,有少量的夹砂红陶,基本为绳纹(图九:4、5),有少许的粗网格纹。陶器常见器类有罐、钫、钵、盆、球和瓦当等,纹饰多为细方格纹、戳印纹、弦纹等(图九:1-3)。

图九 陶器及瓦片纹饰拓片

  1.弦纹(TN05W06③) 2.戳印纹(H10)3.方格纹(TN03W06·HG6①)4、5.绳纹(TN02W06②、H12)

  1.板瓦

  有两种,一种是施有粗绳纹,灰褐陶,质地坚硬,瓦较厚,且宽大,多出于TN02W06⑤层(图一〇)、H28。另一种是施有细绳纹,灰陶或黄陶,质地较疏松,瓦较薄,且窄小,多见于各探方的②、③层以及H7、H31等。

 

 

图一〇 TN02W06⑤层出土板瓦

  2.筒瓦

  筒瓦主要为灰褐陶,多绳纹,少量网格纹,质地较硬。各文化层中均有出土,个别灰坑中也有出土,如H25(图一一)。

图一一 H25出土筒瓦

  3.罐

  主要为印纹硬陶罐,多灰陶和黄褐陶,常见细方格纹、弦纹和席纹等,烧制火候高。有短颈罐、盘口罐、尖唇四系罐和双唇罐等(图一二:1、2、3、5、6、7;图一三:1、2、5)。

图一二 遗址出土硬陶罐、青瓷罐及线图

1、5.盘口罐(TS06W08·G2②:1) 2、6.尖唇四系罐(H25:1) 3、7.短颈罐(TN02W06·HG7②:2) 4、8.青瓷六系罐(TS06W08·G2②:2)

图一三 遗址出土陶器

1.尖唇罐(TN03W07③:1) 2.双唇罐(H16:1) 3.陶盆(H37:1) 4.陶球(TN02W08②:1)5.陶罐(TS06W08·G2②:3) 6.陶器盖(TN04W05·HG6:1)

  4.盆

  数量少。主要泥质灰陶,质地较硬,素面。常见器形为宽折沿、弧腹、平底。多见于各探方的②、③文化层(图一三:3)。

  5.球

  数量较多。近圆形,器身有多个长方形小孔。多泥质灰陶,质地较硬,烧制火候高,可能是作战一类工具。多出于HG6⑩层、HG7内堆积层(图一三:4,;图一七:6)。

  6.钵

  数量较多,主要为黄陶和灰褐陶,质地较硬。器表多素面,个别有凹弦纹,常见器形敛口、浅腹、平底或凹底,其中晚期护城壕(HG6)、灰坑中出土数量较多(图一四:1、4-6、8、9、11、13-15;图一五:3、4)。

  7.陶碗

  数量少,主要黄灰陶,质地较硬。器表多素面,个别有凹弦纹,敛口,弧腹,实底(图一四:3;图一五:1)。

  8.盏

  数量少,器形较小,多黄褐陶,质地坚硬(图一四:7、12;图一五:2)。

  9.瓦当

  共计出土8件瓦当,均为圆形,其中有4件保存基本完整,另外4件有残损。根据瓦当当面纹饰、图案的不同,可分为涡纹、卷云纹、人面纹和花瓣纹四种类型。

  涡纹瓦当,2件。均出土于HG7内,编号分别为TN01W08HG7②:1、TN02W07HG7⑤:1。其中TN02W07HG7⑤:1,基本完整。圆形,直径13厘米。当心直径4.6厘米,中为一大乳钉。当面用双竖线基本等分为四格,每格内饰二涡纹,涡纹从双竖线中部向外卷曲。边轮残缺(图一六:1,2;图一七:1)。

  卷云纹瓦当,2件。一件出土于HG6内,编号为TN03W05HG6②:1,另一件出土于HG7内,编号TN03W05HG7①:1,残。其中TN03W05HG6②:1,基本完整。圆形,直径15厘米。当心直径5.2厘米,中间一大乳钉。当面用双竖线等分为四格,每格内饰一卷云纹,云纹向内卷曲较厉害。边轮残损,向外突出,残高0.8厘米(图一六:3、4;图一七:2)。

  人面纹瓦当,2件。均出土于地层中,编号分别为TN02W05②:1、TN04W05③:1。其中TN04W05③:1,基本完整。圆形,直径15厘米。当面为人面图案,大眼睛、粗眉毛、高鼻梁,露舌露齿方唇,唇外似有胡须。无边轮(图一六:5、6;图一七:4、5)。

  花瓣纹瓦当,2件。一件出土G4内,编号TN03W08G4:1,另一件出土地层中,编号TS04W07②:1。其中TS04W07②:1,基本完整。圆形,直径12.5厘米。当心直径4厘米,中间有一大乳钉。当面用双竖线基本均分为四格,每格内饰一花瓣,花瓣中有二蕊,四个花瓣组成一朵花。边轮残损,向外突出,残高0.5厘米(图一七:3)。

图一四 遗址出土陶器、青瓷器

1.陶钵(TN05W05·HG6⑨:1) 2.青瓷钵(TN05W05③:2) 3.陶碗(TN05W06·HG6⑧:1)4.陶钵(H25:1) 5.陶钵(TN05W05·G6③:1) 6.陶钵(H37:1) 7.陶盏(TN05W06·HG6①:1) 8.陶钵(H25:2) 9.陶钵(TN04W05·HG6①:1) 10.青瓷钵(TN05W05·HG6②:1) 11.陶钵(TN04W05③:1) 12.陶盏(TN05W05③:1) 13.陶钵(H18:1) 14.陶钵(TN04W08·HG6②:1) 15.陶钵(H25:2)

图一五 遗址出土陶器、青瓷器线图

1.陶碗(TN05W06·HG6⑧:1) 2.陶盏(TN05W05③:1) 3.陶钵(TN05W05·HG6⑨:1) 4.陶钵(TN04W08·HG6②:1) 5.青瓷钵(TN05W05③:2)

图一六 遗址出土瓦当

1、2.涡纹瓦当(TN02W07·HG7⑤:1) 3、4.卷云纹瓦当(TN03W05·HG6②:1)

5、6.人面纹瓦当(TN04W05③:1)

图一七 遗址出土瓦当、陶球拓片及线图

1.涡纹瓦当(TN02W07·HG7⑤:1) 2.卷云纹瓦当(TN03W05·HG6②:1) 3.花瓣纹瓦当(TN04W07②:1) 4、5.人面纹瓦当(TN04W05③:1) 6.陶球(TN02W07③:1)

  (二)青瓷器

  主要有青瓷罐(图一二:4、8)和青瓷钵(图一四:2、10;图一五:5)。青瓷罐多为四系或六系,泥质硬陶,器表有薄青釉,主要出土G2堆积层。青瓷钵,泥质灰陶,质地较硬,器表有薄青釉,易脱落。

  (三)铜器、铁器

  遗址中出土铜器、铁器均腐朽严重。其中在TN01W08②层中出土有“U”型铜器,性质作用不明(图一八)。

图一八 遗址出土铜器(TN01W08②:2) 

  四、分期与年代

  各遗迹中有两组明确的打叠压破关系:一是在TN04WO5方内存在①→②→③→④→HG6→HG7→生土。二是在TN03W08存在:①→②→G4→HG6→生土。另外各文化层和遗迹出土遗物差别较大,时代特征明显。根据地层叠压、打破关系以及出土遗物的不同,可初步将渡头古城遗址分为四期。

  第一期:以HG7为代表,据出土粗绳纹板瓦、涡纹瓦当以及短颈陶罐等,初步推测年代为西汉时期。其中HG7出土短颈罐(TN02W06·HG7②:2)与长沙西汉早期中小型墓葬出土陶罐[1](东M1)形制、纹饰相似,年代大体相近。

  第二期:以文化层⑤、⑥、⑦、⑧层以及H40、H41代表。据出土绳纹板瓦、尖唇罐等,初步推测年代为东汉时期。

  第三期:以HG6、H30、H31为代表。据HG6出土人面纹、卷云纹瓦当以及青瓷钵、罐等,初步推测其年代为两晋时期。

  第四期:以文化层②、③、④层以及G4、H7为代表,出土器物以薄板瓦为主,另有青瓷钵、罐和花瓣纹瓦当。该时期出土的青瓷钵、花瓣纹瓦当均为南方六朝时期典型器物,初步推测其年代为六朝时期。 

  五、结语

  通过考古发掘基本弄清了渡头古城址的年代和文化内涵,并确认其应是临武汉至六朝时期的县治所在地。

  渡头古城遗址是我国湘粤古道上仅有的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城邑聚落遗址,其年代明确,使用时间长。它的设立与使用,为湘粤古道的开发以及维护大一统国家与地方的关系起到了桥梁作用,也为维护岭南边疆的安定起了安全保障作用。

  渡头古城遗址也是汉、越民族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为研究古代南方边疆地区的人口迁徙、民族融合以及华夏民族文化多元一体进程提供了珍贵资料。 

  参考资料:

  [1]宋少华:《试论长沙西汉中小型墓葬的分期》,《湖南考古辑刊》第2辑,岳麓出版社,1984年,第195页。

(图文转自:湖南考古网站)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分类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