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不一般的考古人】乌兹别克斯坦见闻录(二):“明铁佩,我来了”

摘要: 先期到达明铁佩遗址的同事在出站口遥遥向我挥手致意,我也为在异地他乡见到同事而高兴。 作者在明铁佩遗址安集延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个州(相当于省)。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的内陆国家,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古国。国土面积44.7万平方公里,东西长、南北宽,形状与我国甘肃省有点相似,基本上是西北东南走向。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石油和天然气,尤其是棉花产量占前苏联的2/3,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产国和第2大棉花出口国,乌兹


先期到达明铁佩遗址的同事在出站口遥遥向我挥手致意,我也为在异地他乡见到同事而高兴。

作者在明铁佩遗址


安集延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个州(相当于省)。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的内陆国家,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古国。国土面积44.7万平方公里,东西长、南北宽,形状与我国甘肃省有点相似,基本上是西北东南走向。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石油和天然气,尤其是棉花产量占前苏联的2/3,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产国和第2大棉花出口国,乌兹别克斯坦各地经常能看到成片的棉花田。全国分为1个自治共和国、1个直辖市(塔什干)和12个州,安集延即12个州之一。除了安集延和塔什干,其他著名的州或城市包括费尔干纳、花剌子模、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等。乌兹别克斯坦人口有3000多万,是一个由130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中,乌兹别克族占80%以上,他们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帕米尔类型与蒙古人种的混合,使用乌兹别克语。

费尔干纳盆地、安集延和遗址位置图


费尔干纳盆地

安集延,古称安都康,是安集延州首府,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东南部,东北部和南部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费尔干纳盆地又称费尔干纳谷地,是天山和吉萨尔-阿赖山的山间盆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交界地区。盆地长约300公里,宽约70公里,面积22,000 平方公里,海拔在300至1000米之间。盆地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100至500毫米。盆地东部高、西部低,从山上流下的许多溪流穿行于丘陵之间,灌溉着连绵不断的肥沃绿洲,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据介绍,费尔干纳盆地自旧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其后,古代文化发展绵延不绝,来往商旅和文化交流延续至今,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最耀眼的明珠之一。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很多内容都与费尔干纳盆地的古代文化有关,大宛、康居、贰师城等古代文化都与费尔干纳盆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丝绸之路

安集延坐落在古河道沉积层上,堪称中亚富庶之地。它很早就成为著名的贸易集散地,是新疆通往撒马尔罕的重要中转站,在古丝绸之路上曾风光一时。安集延州下辖14个区县,明铁佩遗址就在安集延市南部的马哈马特县(Marhamat)东郊。

安集延所在位置

安集延属于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空气干燥,紫外线的辐射强。街道上到处可见骆驼形象的雕塑或工艺品,处处显示着与丝绸之路有关的文化。一顿具有当地风味的牛肉汤饭之后,我们驶向明铁佩遗址。

马哈马特县距离安集延市约40公里,有柏油马路相通。据说,这里的车辆速度都很快,在类似我们县级公路上都可以开到120公里,同事在来接我的路上就看到了异常超速引发的车祸,听说还把一辆三厢车撞成了两厢车。我也体验了一下这里车辆的速度,虽然一再强调要慢点,但我们的车辆仍然在标识不清的公路上连续超车,一路飞驰。期间,我还恰好看到了出车祸时被撞的车辆还优哉游哉的在路上行驶。据同事介绍,该地区有大量的蒙古人和韩国人后裔,因此,从塔什干到首尔的航班很多(塔什干到北京一周只有两班),韩国的大宇公司也在安集延建厂,安集延大街上行驶的车辆多产于大宇公司。街道上的大宇公司车辆主要包括三种,一种是类似我国的奥拓小车,非常轻便灵活;一种是类似我国上世纪80年代满大街跑的“天津大发”面包车,简单实用;还有一种是大宇被雪佛兰撤换后的雪佛兰车。大街上几乎看不到其他门品的车辆。

  

我们还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马路两边经常出现连成一片的制式相同的房子,犹如我们新农村建设中完全一模一样的房子。房子之间距离相等,样式和颜色完全一样,房子与房子之间除非有道路,否则利用相同样式的低矮的短墙相连,使我们很难看到房子和短墙后面的情况。

经过约40分钟有惊无险的行程,我们终于到达马哈马特县。县城不大,与我国的乡镇差不多,没有明显的高层建筑,但据说功能齐全。马路两边有很多卖水果和蔬菜的,水果主要是各种西瓜、哈密瓜、葡萄,蔬菜主要是西红柿、土豆、柿子椒、洋葱,绿叶菜较少,小商店的门口还摆着各种调味品,远远看去好像有中国的酱油或醋之类的东西。

从县城主路拐入考古队驻地的土路,路况渐差,多为砂石土路,还伴随有小坑。下午四点左右,我终于到达了考古驻地,见到了等待我的刘涛和其他同事,也见到了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考古队乌方执行领队马特巴巴耶夫教授(B. Matbabaev,简称马教授)。


驻地是今年下半年新租的房子,比原来的房子条件要好。驻地呈长方形,进门左侧上数层台阶就是工作和住宿的房屋,据说下面还有半地穴的建筑,左侧的尽头是开放式的厨房;进门的右侧包括住宿房屋、开放式的餐厅、洗衣间、洗澡间和卫生间,地面铺满长条形瓷砖,紫色和乳白色砖块错落有致。院子两侧种着几株核桃树,核桃树中间被同事拉上铁丝,供晾晒衣物之用。院子中间还有圆形和方形餐桌,以及几把椅子,方形餐桌上方搭建了简易的遮阳蓬,右侧墙根下还有一些暂时存放样品的塑料箱等。房屋是新装修的,墙面和地面都很干净,据说房东特意叮嘱,不能破坏墙面和地面,一颗钉子也不能钉,为了保护房屋地板,房东还专门在地板上铺了地毯,进门也要求脱鞋。房屋举架比较高,墙面和房顶刷黄色墙漆,并有白色图案等。这个驻地的条件还是不错的,基本达到了生活和工作的基本要求。我一直认为,考古不是、也不应该是以吃苦为目的学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的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才能使我们的考古工作具有持久的吸引力。


考古队驻地

工地距离驻地约一公里,由于太阳紫外线太强,目前是早上六点半开饭,七点上工,下午一点收工,下午四点上工、六点收工。晚餐是考古队聘请的乌兹别克斯坦厨师负责,考古队员戏称为“稀抓”,就是稀饭形式的手抓饭,还有西红柿和柿子椒切条做成的凉拌菜,还有刘涛爱吃的“油泼辣子”,主食一般是囊,并有当地的绿茶做饮料,餐后有正当时令的西瓜和葡萄等。

通往工地的路


明铁佩遗址中乌合作项目保护碑


考古工地附近的棉田


晚餐中,同事简单介绍了一下马教授的背景。他是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上世纪70年代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因是本地人,毕业后一直在本地工作,学术领域就是安集延的古代历史与文化。马教授严谨、严肃、不苟言笑。马教授的样子有点像我们考古所的韩康信先生,只是瞳孔颜色略淡,颧骨没有很突出。同时,还有乌方的阿列谢,是一个年轻的小个子,性格活泼开朗,爱说笑,在费尔干纳大学当老师,他是马教授的弟子兼助手。还有一个年轻人阿曼,身材瘦高,与马教授同一个单位。他们欧罗巴人种的因素更多一些,主要表现为皮肤白皙,胡须发达,眼睛深度凹陷,鼻子突出强烈,颧骨后缩严重等。两个人与我们同事相处的比较融洽。

餐后聊天过程中,我大体了解了一下明铁佩遗址的工作情况,以及我将面临的工作的状况。过去对中亚地区考古关注度不够,不太了解当地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和文化特征,对中亚地区古代人群的体质特征和健康状况也了解的不多,对基础材料也不是很熟悉,因此在短时间内完成我们的初步工作计划还是有一定压力的。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责任编辑:梅雅萱

审核:郝丽君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作者:王明辉

更多信息...

明铁佩古城

关键词:乌兹别克斯坦见闻录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