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敦煌研究院第55期“敦煌读书班”简讯

摘要: 由敦煌研究院主办的第55期“敦煌读书班”2019年8月24日下午于兰州院部一楼敦煌文献研究所阅览室举办。读书班负责人人文研究部部长杨富学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参加读书班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年轻学子,其中远道而来者有北方民族大学钱文霞副教授、甘肃民族师范大学张永萍副教授、长治学院齐小艳副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刘璟博士、郑州大学樊丽沙副教授、云南大学研究生冯柔飞女士等,来自兰州各单位的学者有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俊民研究员 ...

由敦煌研究院主办的第55期“敦煌读书班”2019年8月24日下午于兰州院部一楼敦煌文献研究所阅览室举办。读书班负责人人文研究部部长杨富学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参加读书班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年轻学子,其中远道而来者有北方民族大学钱文霞副教授、甘肃民族师范大学张永萍副教授、长治学院齐小艳副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刘璟博士、郑州大学樊丽沙副教授、云南大学研究生冯柔飞女士等,来自兰州各单位的学者有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俊民研究员、甘肃省博物馆李永平、刘志华研究员、兰州大学王海飞教授、兰州文理学院赵天英副教授、西北民族大学胡雅宁、乌仁奇米克娜、努力牙·克热木、黄恬恬诸位、敦煌研究院赵晓星、祁晓庆、邰惠莉、李茹、勘措吉、郭俊叶、王东、张海娟、刘拉毛卓玛、万玛项杰等,还有来自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敦煌学院等高校的年轻学子和社会人士,计有50余人。

本期读书班由甘肃省博物馆李永平研究员、兰州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王海飞教授和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副所长赵晓星研究员主持并评议。

李永平研究员

王海飞教授

赵晓星研究员

长治学院齐小艳副教授、北方民族大学钱文霞副教授、敦煌研究院祁晓庆副研究员分别做了题为《粟特仿中国“开元通宝”——兼论粟特与昭武九姓关系》、《甘青人口较少民族当代文学的历史叙事研究》、《莫高窟北朝石窟交脚坐图像组合及其贵霜起源》的报告。

齐小艳副教授

齐教授介绍到粟特在历史上受到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统治与影响,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该地区也没有出现统一的铸币体系,而是一直模仿统治者或者影响较强国家的钱币,不同阶段的铸币基本呈现出一体多元的特征。从初唐到中唐的一个半世纪里,粟特诸国铸造了大量圆形方孔钱。粟特诸国在铸造中国式钱币过程中,不仅对中国钱币进行了仿效,而且也承继了之前传入当地的西方式铸币传统,因此,这是一个不断模仿、创新和本土化的过程,见证了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在粟特地区的交流与融合。粟特诸国铸造中国式钱币是丝绸之路上经济、地缘政治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粟特与唐朝藩属关系的一种表现,反映了藩属关系下当地诸国相对独立于中国唐朝的政治状态。

钱文霞副教授

钱教授讲到甘青人口较少民族当代作家试图通过历史书写完成对身份的回归,从而缓解应对现代化带来的主体性焦虑。甘青人口较少民族当代文学的历史叙事主要围绕物质生活变迁、个人情感经历、民族迁徙史三类叙事主题。这三类叙事主题对应不同的叙事模式,再现了具有指向性意义的民族文化符号,呈现出独特的文本形态和无尽的书写魅力。甘青人口较少民族当代文学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表述、个人情感的文学呈现、族群历史的现代重述既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话语实践方式,也是一种提出描述和命名的尝试。

祁晓庆副研究员

敦煌北朝石窟造像当中出现很多交脚坐像,其弥勒菩萨的身份几乎已在学界达成共识。本文将交脚坐像及其座椅靠背上的织物折角视作一个完整的图像组合,在新疆石窟、河西北凉石塔、云冈石窟、犍陀罗和巴米扬造像中找到了大量图像实例,并通过分析贵霜大乘佛教在塑造交脚弥勒菩萨形象时借鉴了当时流行的贵霜王坐像,从而认为交脚弥勒菩萨及其高靠背座椅的图像组合来源于贵霜。交脚坐图像一开始形成就兼具王像与弥勒菩萨的双重含义,体现了统治者的治国意图,这种含义也随着图像的向东传播而延续了下来,莫高窟第275窟主尊交脚坐像及倒三角形靠背即是受这种图像组合的影响而作。

发言结束后,由主持人进行评议,然后进入讨论环节。由于事先在读书群内已将论文挂出,大家可事先阅读,并且在发言时表述比较充分,也给予了听众充分的讨论空间,故讨论环节每次都非常热烈,大家或提问,或批评,或质疑,或提供补充资料,总有时间不够之感,收到了良好的研讨效果。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