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罗丰:萨宝:一个唐朝唯一外来官职的再考察(二)

摘要: 罗丰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4 本世纪初以来,中外学者已经对萨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对其来源、含义的讨论目前仍存在着严重分歧。以学术史的角度有二位杰出学者的论文值得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一篇是美国学者丁爱博(Albert E. Dien)教授的《萨宝问题再考》,另一位是中国学者姜伯勤教授的《高昌胡天祭祀与敦煌祆祀》及在《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一书中“高昌敦煌的萨宝制度与胡祆祠”一节,他们分别对不同时期学术 ...

罗丰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4

 

本世纪初以来,中外学者已经对萨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对其来源、含义的讨论目前仍存在着严重分歧。以学术史的角度有二位杰出学者的论文值得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一篇是美国学者丁爱博(Albert E. Dien)教授的《萨宝问题再考》,[80]另一位是中国学者姜伯勤教授的《高昌胡天祭祀与敦煌祆祀》及在《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一书中“高昌敦煌的萨宝制度与胡祆祠”一节,[81]他们分别对不同时期学术界关于萨宝的来源问题给予解说,使我们对于萨宝这一聚讼纷纭的问题得以全面了解。大约有以下几种观点在学术界受到注意。



较早的一条关于萨宝()的史料出自《法显传》。据载,法显抵达师子国时看见其王城盛大华丽,“其城中多居士,长者、萨薄。商人屋宇严丽”。由于标点不同,其义也产生严重分岐。上引是滕田丰八的断句。[82]章巽的句读则为“其城中多居士、长者、萨薄商人”。[83]“屋宇严丽”别为一句。其中“萨宝商人”断为一词,实际上代表了英国学者毕尔(S.·Beal)和理雅各布(J. Legge)的主张,他们均以为萨薄是Sabatan的对音,是古代阿拉伯半岛西南部Suba'地区居民,并说这类阿拉伯商人在今斯里兰卡的贸易活动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形成商业社会。[84]

 

德维利亚(Deveria) 早年间认为萨宝是源于叙利亚语Saba(Vitillardancien)“老人”的音译,伯希和(Paul Pelliot) 曾写一篇《萨宝考》 (Le sa-pao) 刊于《法国远东科学院学报》(越南),虽未见原文,但通过其他学者的转述,可知他赞成德维利亚是叙利亚语“老人”译音的观点。并且批评了比尔的看法。美国学者劳费尔(B. Laufer)虽然客气地称之为一篇杰出的论文,但在涉及萨宝时却批评道:“这显然和伯希和本人所严格阐明和极力主张的译音规律相冲突,他的规律是:必须找出理由以说明‘萨’这个字里的末尾为什么是齿音或流音。这种尾音是唐朝的译音里经常见到的。假如波斯人会使用一个叙利亚字来作为他们圣职的名称,那也是一件怪事。很显然这汉语译音法于一个来自古波斯语Xšaθra-pavan(Xšçpavaxšaçapāvā)的中古波斯字,这个字产生了亚述语的axšad arapānaxšadrapān,希伯来语axašdavfnim,希腊语σατραπηδ(亚美尼亚语šahapard,梵语katrapa)。产生汉语译音的那个中古波斯字必定是šaθ-pavxšaθ-pāv。‘萨’这个字也是中古和新波斯语sar(‘首脑,头子’)的译音。[85]劳费尔的观点有着广泛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学者龚方震在研究《大秦景教碑》时重伸了德维利亚“萨宝”是叙利亚语“长者”译音的观点,以为是正确的。他反驳了劳弗尔的意见:“殊不知叙利亚语也可读作SābaSabā。《景教碑》叙利亚文记载中即有一行Smeun qšiša wsabā(译为:长者、僧šmeun)Sabā 的Sa是短音,与萨音正相符。根据皮古莱芙斯卡雅的说法,五世纪时在叙利亚的一些村庄中,关于赋税的计算和分配,是Sabā的任务,Sabā还含有‘执事’的意义在内。因此,Sabā这个叙利亚语可以认为就是‘萨宝’一词的来源”。[86]



烈维(S. Levi)在出版注释《佛说大孔雀王神咒经》(Mahama Yuri Vidya-rayni)时说“萨陀婆诃”即商主的意思,萨薄即萨陀婆诃之省称。[87]《大智度论》卷四亦载:“如昔菩萨为大萨陀婆,渡海水恶风坏船,语众贾人:‘捉我头发手足,当渡汝等’”[88]。此大萨陀婆或即大萨薄之略称。

 

杨宪益在《萨宝新考》一文中认为萨宝即Sarva或康居之Zrw的对音,为梵天神名。[89] ZrwZervan,法人伯希和、沙畹(E. Chavannes)说:“考祆教之大神,名Zervan,经康居、突厥、蒙古等地之移植,一变而为佛教梵天大神(Brahma boudhique),而中国之火祆神,又变而为摩诃湿扶(Mahecvara)”。[90]

 

滕田丰八认为萨宝是梵文Sārthavāho之对音,在《贤愚经》(《贤愚因缘经》)中便有萨薄一语。此经在西藏为mDzans-blan,译此语为Sar P'agSārthavāho为商主,乃是“商队之长”或商贾意思。此语由SarthaVaha(vaho)二词组合而成,前者是商队、兵队、民众,有权力或富有之意;后者是引导的意思。[91]



萨宝即商队首领的意思,这一观点受到后来学者的普遍注意和赞同。羽田亨在回鹘语《法华经普门品》中发现 Sartvaqi[92]Sartvaqi当由梵文Sārthavāho而来,其意为商队首领。桑原骘藏注意到这种观点[93]。此类观点受到中国学者向达、汪篯等人的进一步引述。[94]

 

另外姜伯勤转述俄人巴尔托里德的看法,在11世纪突厥佛教文献中,见到Sart一词,意为“商人”。在突厥佛教文献中,见有 Sartbau一词,来自梵语SarthavahaSarthabaha,即“队商首领”。突厥人把这个词变为Sartbashi──“商人长”,由此又形成Sart一词,意为商人。可见,“萨宝”一词在中亚不止一个民族中有“商人长”的意思。[95]



薛爱华(E. H. Schafer)在《撒马尔罕的金桃》一书中说:唐“长安大约有两百万可征税的人口,是广东的十倍,外国人在首都中所占居的比重极大。”其中“伊朗语系的人口占居相当重要的位置,唐政府甚至专设‘萨宝’(字面意思‘商务首领’)府以照顾他们的利益”。薛爱华在注释中称,1961212日丁爱博(Albert E. Dien ) 给他的私人通信说:根据贝利(H. W. Bailey)等人的著作,Sārthavāk为粟特语,相当于中文中的“萨宝”。[96]



贝利曾经认为:在于阗文中Spa,其更完全的形式Spata,意为“军事长官”,出现在文书上,中文译名为“萨波(Sa-po)[97]在后来的一本书注释中,贝利再次将Spāta译为“领袖、首领”,指的是梵文佛教经典中Senāpati,意为“军队领袖”。贝利将 Spāta追溯至古波斯的Spāda一词上,其意为“军队”,Pati 意为“主人、官员”[98]。丁爱博补充指出《周书》、《册府元龟》中关于波斯“薛波勃”的材料在《册府元龟》中“薛”字变成“萨”[99]。根据劳弗尔的意见;薛波勃(Sit-Pwa-bwiδ),是波斯的“掌四方兵马”的官员,兵马即步兵与骑兵:Paiyanaswārān;四方即四个PātkōsPāt“省”,Kōs“防守”。《周书》萨波勃之“萨”satsar。这个字相当于中古波斯语“将军”Spāhbeδ;帕拉维语(Pahlavi)pat,新波斯语-bad-bud长官的意思,所以也可推断出一个中古波斯词Spāhbaδ(-beδ或buδ)[100]不过将“萨波勃”与“萨宝”对应起来确实存在着一定困难,其尾音bwis无合理的解释。萨波(sa-po)与萨宝(sa-pao)之间对音关系虽然无难通之处,但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前者来源词的年代。

 

最近吉田丰成功地重新转写了粟特文古书札(Ancient Letters)第五封粟特文信残文的开头部分,找出其中S'rtp'w即汉文史料中萨宝,是“队商首领”的意思。[101]粟特文古信札人们已经成功地解读了其中第二封,大多数学者倾向性的意见将其年代断在公元312年即晋永嘉六年或稍后几年。[102]在这封信中,亨宁(W. B. Henning)曾经发现S'rth(商队)一词。[103]至此,古粟特文信札中所出现的萨宝年代可溯至公元四世纪初叶,较过去滕田丰八提出的《贤愚经》无疑早出一百年。

 

中国学者在萨宝的语源问题,除龚方震主张源于古叙利亚语,姜伯勤则持谨慎的态度,荣新江对吉田丰氏的结论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认为已解决了萨宝的语源问题,[104]其他人基本上没有参加学术性的讨论,只有一些倾向性的看法。[105]

 

那么关于萨宝的语源问题已经很好的解决了吗?问题似乎没有那么简单。这里有必要继续强调滕田丰八氏在研究萨薄一词时一个方向性的思路,佛经依然是我们追寻萨薄语源的目标,因为在诸多的古代语言中梵文无疑属较早者。

 

姜伯勤核稽出《贤愚经》中有关萨薄内容,《贤愚经·大施抒海品第三十五》有云:

或有人言,唯有入海,探取珍宝……大施闻此……广行宣令,告语众,我今躬欲入海采宝,谁欲往者,可共俱进。我为萨薄,自办行具。于时国中,有五百人,闻是令已全然应命,即办所须,克定发日……王与群臣……送到路次……数语贾人,牢治其船。

 

据此可知,“萨薄”是由国王批准的外出搜求宝货的贾人的首领,其商队或商船中的商侣,有时多达五百人。如《贤愚经·出家功德尸利提品》第二十二提及“舍卫城大萨薄”,“船破没海,萨薄及妇、五百估客,一切皆死”,这里也提到“大萨薄”“与五百估客,上船入海”。《贤愚经》还提到“为萨薄法”,其《勒那阇耶品》第四十三云:“为萨薄法,当办船具……尔时萨薄以三千两金,千两办船,千两办粮,千两用俟船上所须。则萨薄作为队商及商船首领,须垫支一定的预付资本。[106]



《贤愚经》被介绍到中国的年代在北朝初年,据《开元释教录》卷六载:“昙觉凉州人”,“于于阗国得经梵本,以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乙酉,从于阗还。到高昌国,共沙门威德,译《贤愚经》一部,见《靖迈经图》。”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为公元445年。当然《贤愚经》是否由昙觉在于阗国得到梵文原本还存在不同看法,据僧佑《出三藏记集》卷九所记,言其始末,则为昙觉、威德等于于阗国大寺遇般遮于瑟之会,所讲经律,各书所闻,还至高昌,集为一部。凉州沙门慧朗命以此名。[107]所以陈寅恪说:“贤愚因缘经本无梵文原本,实为支那僧徒游学中亚时听讲之笔记撰集而成。[108]不过这似乎并不影响“萨薄”一词来源于梵文的可能性。

 

友松圆谛在评论藤田丰八关于萨宝研究的成果时有一篇《读藤田博士之〈论萨宝〉》,文章虽短,但非常重要。友松、丁爱博具找出了若干佛经中有关萨薄的材料。[109]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又钩稽了在多部佛经中有关萨薄的史料。

 

《兴起行经》记:

昔无数阿僧祗劫前,有两部贾客,各有五百人,在波罗柰国,各合资财严船渡海,乘风经往,即至宾渚。一部贾客语众人曰:“我等所求已获,今当住此,以五欲自娱。”。第二萨薄告其部众,不应于此久住。第一萨薄不信天告,乐住不去。第二萨薄惧水不住,第一萨薄,先不严船,水至之日,与严治者持杖共相格战。第二萨宝以锐牟刺,第一萨薄脚  过即便命终。佛语,舍利弗汝知:“第一萨薄者,今提婆达是;第二萨薄者,则我身是。”尔时,第一贾客众五百人者,则今提婆达五百弟子是。[110]

 

《旧杂譬喻经》记:

昔无数世有一商人,号曰萨薄。()萨薄自念,便语众辈:“汝等住此吾独进,得胜鬼者当还相近迎,不得来者遇害,便各还退勿复进也。” ()鬼到问曰:“卿是何人?”答曰:“吾是通道导师也。”鬼大笑曰:“汝闻我名不,而欲通道。”()于是阅叉前受五戒慈心众生,即为作礼退入深山。萨薄还呼众人。()佛告诸比丘:“时萨薄者我身是”。[111]

 

《杂譬喻经》记:

昔有人名萨薄,闻于外国,更有异宝,欲往治生。萨薄游行,见市西门有一道人,空床上坐,云卖五戒。萨薄问言:“五戒云何?”答曰:“无形直口,授心持后,得生天现能却罗刹鬼难。”萨薄欲买。萨薄少时到二国中间,见有罗刹直捉萨薄。萨薄语言:“我是释迦五戒弟子。”罗刹闻此永不肯放。萨薄聊以两卷扠之。罗刹以偈语萨薄言:汝身及手足,一切悉被羁,但当去就死,跳踉复何为。萨薄志意犹固,以偈语罗刹曰:我身及手足,一时虽被系,摄心如金石,终不为汝提。”罗刹又语萨薄曰:“吾是鬼中王,为人多力膂。从来食汝辈,不可得称数。但当去就死,何为自宽语。”萨薄更欲骂自念:此身轮回三界,未曾乞人,我今当以乞此罗刹,作顿饱食,即说偈曰:“我此腥臊身,久欲相去离。罗刹得我便,悉持以布施。志求摩诃来,果成一切智。”罗刹聪明,解萨薄语,便生愧心,放萨薄去,长跪合掌,向其谢曰:“君是度人师,三界之希有。志求摩诃乘,成佛当不久。是故自归命,头西礼稽首。”罗刹悔过,竞送萨薄至外国,大得珍宝,又送还家。[112]

 

《杂譬喻经》记:

昔有五百贾客,乘船入海欲求珍宝。萨薄主语众人言:“船去太疾可舍帆下沈。辄如所言舍帆下沈。船去转驶而不可止。萨薄主告诸人言:“我有大神号名为佛。汝等各舍本所奉一心称之。时五百人俱发大声称  南无佛。(略)重罪令萨薄者令灭,如此之应未足为多。[113]

 

《十诵律》“法中皮革法第五”记:

尔时诸国贵人、长者、居士、大富、萨薄。佛在舍卫城,尔时阿湿摩伽盘提国,有聚落,名王萨婆(注:婆=薄),中有大富居士,财宝丰盈种种具足。

是王萨薄聚落,是四方商客所聚集处。

是时复有诸商客海中来者,至王萨薄聚落。

时诸大官、长者、居士、亿财大富、萨薄,如是贵人留之不随。父母知其意正,则听令去。于是乘象振野铃,遍告聚落令言:“沙门亿耳欲入大海,我做萨薄,谁欲共去,是人福德”,五百商人皆悉乐从,彼国土法,作萨薄者要出二十万金钱。

见是沙门亿耳有大威力,如是思惟,若作萨薄,共多人入海,必安隐来出。

若前杀萨薄则诸贾客无所成辨,若不杀萨薄则以钱物力,若自身力,若以他力必能得贼。[114]

 

《悲华经》云:

若我必成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得己利者当作商主,于一一天下七返雨宝。复入大海取如意珠。()我于往昔诸所发愿皆悉成就。如恒河沙等大劫中,常作无上萨薄之主,于恒河沙等五浊恶世雨种种珍宝一日之中七返雨之。如是利益无量众生,悉令珍宝得满足已。[115]

 

《摩诃僧祗律》“明单提九十二事法之五”云:

复请波斯匿王及群臣太子、聚落主、宿旧长者并萨薄主,至于其时。[116]

 

《华严经》云:

到大海边见一新死端正女人,此萨薄妇由自爱身死,后还生在。”[117]

 

以上这些佛经,均属早期译经。《兴起行经》翻译年代最早。《杂譬喻经》最早为康居国人康僧会所译。汉献帝(190220年)末世乱,康氏避乱于吴地,孙权闻其才慧召见,拜为博士,接着从事译经活动。《高僧传》卷一《译经》上载:

会于建初寺译出众经,所谓《阿难念弥》、《镜面王》、《察微王》、《梵皇经》,又出《小品》及《六度集》、《杂譬喻》等,并妙得经体,文义允正。[118]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萨宝

最新评论


作者:罗丰

更多信息...

梅尔夫历史与文化公园-木鹿

关键词: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