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跨越三千年的守望

摘要: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家相关部门举办了隆重的庆祝活动,众多收藏、研究甲骨文的博物馆或学术机构也举办了纪念活动,媒体对相关活动、展览、甲骨文发现的历史及相关研究成果等做了多方面报道。11月1日,总书记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向长期致力于传承弘扬甲骨文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诚挚的问候。同一天,“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近期,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家相关部门举办了隆重的庆祝活动,众多收藏、研究甲骨文的博物馆或学术机构也举办了纪念活动,媒体对相关活动、展览、甲骨文发现的历史及相关研究成果等做了多方面报道。11月1日,总书记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向长期致力于传承弘扬甲骨文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诚挚的问候。同一天,“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近期,在甲骨文的肇始之地河南安阳,召开了“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天津博物馆“殷契重光——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特展”对公众开放;国家博物馆也举行了“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讲述了甲骨文的发现历程和研究成果。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中国历史的可信开端,发现了我国迄今最早的有系统、可识读的文字,验证了华夏文字、文明的绵延不断、源远流长。这一发现,震惊中外。甲骨文发现120年来,对其的识读以及商代历史文化的研究都有了令人惊叹的进展,商王世系、商人生活,都可以从甲骨文中读出。

从甲骨文开始,文字的逐步演变显示了汉字的一脉相承。如今我们看着甲骨文也会觉得熟悉、甚至普通人也可以识读一二。比起其他古老文明的文字,甲骨文是幸运的,它从未完全消亡,它一直根植于汉字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可以说,甲骨文的发现对于中华文明、历史、文化及古文字的研究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诚如国家博物馆甲骨文展所说,甲骨文“证古泽今”。

甲骨文产生于商代,因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字多刻于龟甲或兽骨(牛骨为主)上,被称为“甲骨文”。根据目前资料,甲骨文约有4500个单字,已识字约三分之一。商人将字刻在甲骨上,多用于占卜,无论是“祭祀用多少牲”、“明日是否出征”这种国家大事,还是“孩子是否顺利出生”“疾病能否痊愈”等生活事,他们都要一一卜问。也有部分记事甲骨。商人刻文前先要对甲骨进行整治,再经钻、凿,接以灼烤见兆(裂纹走向、状况等),然后视甲骨上的兆断吉凶(图1)。商朝时,人们对于不能控制的一切事都要占卜以求答案,甲骨文记录下了商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图1 商前期卜骨(附铜钻)

甲骨的发现比较传奇。19世纪末,长期以来被当做药材的有字甲骨引起了金石学家王懿荣、王襄等人的注意。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王懿荣初步断定甲骨上的刻划符号就是商代文字,于是开始大量购藏。是年,王襄与孟定生也在天津开始购藏甲骨。甲骨文的研究拉开了序幕。后来,通过罗振玉等人的调查,弄清了甲骨应出土于安阳殷墟小屯村。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遗址。1936年,在安阳殷墟小屯村发现了一个储藏着大量甲骨的灰坑。这堆甲骨厚达1.6米,清理出甲17096片,除8片牛骨外,其余都是龟甲,出土数量为迄今考古发掘之最。这些甲骨为殷商武丁时期埋藏,是商王室有意保存起来的一批占卜档案。当年,为了永久保存罕见的YH127坑的面貌,曾请了一位技艺高超的石匠,选用汉白玉雕了一个甲骨堆积情况的模型(图2)。模型只表现了原穴规模的四分之一左右,上面刻着“中研院”院长、史语所所长、考古组主任、第十三次安阳发掘和南京室内发掘的工作人员名单。这个珍贵的模型,在日本侵占南京时曾埋入地下,后入藏国家博物馆。

▲图2 殷墟127号坑甲骨堆模型

大批甲骨的发现,推进了甲骨文的研究。甲骨文例一般包括前辞(或称叙辞)、命辞(或称贞辞)、占辞、验辞等(图 3)。前辞会记录占卜时间(干支名)、占卜者和地点;命辞记录所占卜的具体事情;占辞是根据兆纹而判断吉凶;验辞用来记录占卜过后的应验情况。但许多卜辞只有前辞、命辞两部分,或仅有命辞。图4中卜骨是罗振玉《殷墟书契菁华》著录的著名大版之一,叙辞、命辞、占辞及验辞俱全,性质属于旬卜。残辞内容主要记载了四天之内,商朝遭受了五场异族侵犯的事件。

▲图3 卜辞文例完整的甲骨

▲图4 商 国博Y0716 土方征涂朱卜骨刻辞

“贞人”亦称“卜人”,是商周占卜活动中的贞卜之人。贞人的身份涉及王、卜官、工官、小臣及其他臣僚和宗子,十分复杂。迄今所定商代贞人已有100多位,其所属时代或同或异,可作为甲骨文分期断代研究的重要标准,使得商王世系(图5)重新被定义。

▲图5 商代甲骨卜辞“周祭谱”中的商王世系

甲骨文的识读还让我们了解了商人的思想。商人的宗教观念以至上神(上帝)崇拜为中心,同时祭祀祖先神(包括旧臣)和自然神。商人把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和山川土地等一一人格化,视其为上帝的使臣而加以崇拜和祭祀。除却商王世系和祭祀礼仪外,甲骨卜辞、刻辞还反映了商代军队战争、贵族官僚、畜牧田猎、农业、天象、地理、人类疾病生育等商人生活的种种要素,这对于我们了解商代历史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除甲骨以外,商周青铜器上也刻有铭文(甲骨文),多用于祭祀先祖,铭文多记录了先祖姓名(图6、图7)。图7的方觚口沿下饰蕉叶纹,腹部和圈足饰变形饕餮纹。内底铸有铭文4字,表明此器是亚朿族为祭祀父丁所作,商周时期,爵、斝和觚是最具代表性的酒礼器组合。觚比较常见,这种矮体方觚目前只发现这一件。

▲图6 商“父丁”觯

(盖内器底均错有“父丁”2字,为受祭者之名)

▲图7 商后期至西周早期“亚朿父丁”方觚

甲骨不只出现于商代,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周甲骨也不断出土,集中在陕西周原和岐山周公庙,河北、河南、山西等地也有发现,数量近千片,字数逾2000字。特别是周原凤雏所出甲骨,内容较为丰富,被称为“继殷墟商代甲骨文后又一重要发现”。西周甲骨是商代甲骨文的继承和延续,是研究商周关系及西周早中期政治、经济、地理、职官、历法的重要资料。

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以来,学者们结合考古材料、文献研究甲骨文,增叙人物,订补商周的史事史迹。研究甲骨文的早期学者有刘鹗、孙诒让、王襄,后来有著名的甲骨四堂(图8)(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甲骨五老(唐兰、于省吾、商承祚、胡厚宣、陈梦家)等,正是一代代学者不断地深入研究,才让甲骨文、甲骨文所反映的商周世界逐渐现出轮廓。

▲图8 甲骨四堂

2017年11月24日,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项目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如今,还有众多年轻人创造出甲骨文表情包(图9),生动有趣,甲骨文和我们的距离更近了。

▲图9 甲骨文表情包(来自陈楠工作室)

文字的出现,使得语言可以留存、文明得以延续。从甲骨文开始,汉字的一脉相承使中华文明绵延永续。甲骨文虽然在考古、历史、古文字学界地位举足轻重,然而在大众眼里还是冷门绝学。在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际,博物馆、学术机构、相关部门的庆祝活动以及多家媒体的报道成为一次文化普及,使得“殷契重光”,公众的目光又重新聚焦于“甲骨文”,对于甲骨文的发现、发展以及意义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像“甲骨文”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不应只在学术界闪光,也应在公众心里永存。

编辑:蔡 苧

审核:卢 阳

本文刊登于2019年11月12日

《中国文物报》第5版

投稿邮箱:

wwbshoucang@163.com

点开图片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