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遗址公园:千年帝都的文化再现

摘要: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在近日召开的“皇家园林与城市发展论坛”上,介绍了西安在文化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上的一些做法,探讨了大遗址保护区的构想。这次论坛是“北京皇家园林文化节暨第五届北京公园节”的系列重要主题活动之一,来自八个国家的学者专家共同探讨了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历史名园与现代城市高速发展之间矛盾与和谐共生的关系。西安文物局局长郑育林在论坛上发言  以下为郑育林局长的发言 ...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在近日召开的“皇家园林与城市发展论坛”上,介绍了西安在文化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上的一些做法,探讨了大遗址保护区的构想。这次论坛是“北京皇家园林文化节暨第五届北京公园节”的系列重要主题活动之一,来自八个国家的学者专家共同探讨了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历史名园与现代城市高速发展之间矛盾与和谐共生的关系。


西安文物局局长郑育林在论坛上发言

 

  以下为郑育林局长的发言内容精要:

   西安是一座建立在千年古迹之上的城市。自公元前11世纪,西周建都封号算起,已经三千余年的城市发展历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一千一百多年。

 


西安历代都城变迁图

   


西安文物分布图
 



西安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图

 

  目前西安地区登记在册的古代建筑有2944座,其中遗址类的文物有七百多处,周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城、唐大明宫遗址区,以及各个皇帝陵墓至为著名,这些区域总面积有一百五十平方公里。这些遗迹的存在,数量多,分布广影响大,见证者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丰镐遗址车马坑


阿房宫前殿遗址


前殿出土的筒瓦、铜镞


汉长安城未央宫前殿遗址

大明宫遗址


  如何面对经济社会当今快速发展的挑战,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寻求遗址保护和城市建设和谐发展的平衡之道,一直是西安市无法回避的历史问题。

一、探索保护与发展的协调之路

 

     1、1954年到1972年西安第一次城市规划

     在1954年到1972年间,西安在第一次城市规划中,确定了城市建设应避开重大历史文化遗址的重要原则把汉长安城、秦阿房宫、唐大明宫、唐兴庆宫等几个重要遗址,规划为公共绿地,积极地应对了新中国建立后西安第一次城市规模扩张和建设热潮,结合遗址的区域性特点与城市建设需要,修建了兴庆宫、莲湖等遗址公园,以及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半坡博物馆为以后的遗址保护和运用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兴庆宫公园

 


勤政务本楼遗址


勤政务本楼遗址


 
莲湖公园

莲湖公园

 
 
兴庆宫公园沉香亭

兴庆宫公园沉香亭

 

莲湖公园


西安半坡博物 

2、1980年至2000年第二次城市规划

  在1980年至2000年的第二次城市规划中,继续坚持了古城保护的宗旨,提出了“保护明城完整格局,显示唐城宏大规模、保护周秦汉唐重大遗址”的原则。在此期间,中央与地方政府投入巨资,对西安城墙进行全面修缮,使得明城墙、城河、环城林地得以全面修缮,保持了明城(老城区)的历史格局,也形成了今日环城公园的基本风貌。这一时期,著名的秦陵兵马俑景区也相继建成并开放。

 

  八十年代初编制完成了第二次总体规划(期限为1980至2000年),规划以显示唐城的宏大规模,保持明城的严谨格局,保护周、秦、汉、唐重大遗址为特点。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规划图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规划图

 


 

  对西安城墙进行了整体维修,使其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墙、林、路、河一体的古城垣系统。

 


 


 西安城墙整体维修

 

 


西安环城西苑公园

西安环城西苑公园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

 


 

铜车马 秦始皇陵兵马俑
铜车马                  秦始皇陵兵马俑

 3、1995年至2010年第三次《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在1995年至2010年第三次《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重点补充编制了《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作为古城保护与建设的指导,在全市土地利用规划图上标注文物保护单位,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紫线”。这对保护西安古都风貌,协调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00年之后西安的城市规模快速扩大,以前出于城市周边的打印成,也逐步进入了城市建设的范围之内,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的经济,城市的快速发展中以更加坚决严谨有效地理念方式,对遗址实施全面保护与有效地利用,再一次成为西安地区普遍的问题。

    针对各个遗址的不同特点,西安对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进行了积极探索,先后实施了唐城墙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青龙寺遗址公园等一系列项目;汉长安城长乐宫4、5、6号遗址、未央宫前殿遗址,大明宫含元殿、麟徳殿、御道、窑址,以及含光门遗址保护展示大厅等,这些保护工程的实施,保证了遗址的安全,成为以后工作的基础;尤其是《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姜寨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杜陵保护总体规划》、《秦阿房宫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编制、出台,对于大遗址的保护和遗址区域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协调、规范和约束作用。 

唐城墙遗址公园——延平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唐城墙遗址公园——延平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曲江流饮

曲江流饮

 青龙寺遗址公园建设


青龙寺遗址公园建设


 

 



长乐宫56号保护工程


 

    目前正在进行建设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项目更是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它以含元殿、御道保护展示项目为基础,对包含殿前区、宫殿区和宫苑区共计3.5平方公里的两大遗址区域实施整体保护,对其周边19.16平方公里进行统一的城市规划建设。


 




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保护工程前后)

 

 

含元殿遗址陈列馆及窑址保护展示 含元殿遗址陈列馆及窑址保护展示


 含元殿遗址陈列馆及窑址保护展示

含元殿遗址陈列馆及窑址保护展示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专项规划
 

 

姜寨遗址保护规划


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
 


姜寨遗址保护规划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项目

    目前正在进行建设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项目更是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它以含元殿、御道保护展示项目为基础,对包含殿前区、宫殿区和宫苑区共计3.5平方公里的两大遗址区域实施整体保护,对其周边19.16平方公里进行统一的城市规划建设。



丹凤门遗址保护工程

丹凤门遗址保护工程

 





大明宫含元殿御道拆迁前后

 



大明宫南宫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大明宫太液池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西安作为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片区之一,一直得到国家文物局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目前正在进行建设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项目更是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它以含元殿、御道保护展示项目为基础,对包含殿前区、宫殿区和宫苑区共计3.5平方公里的两大遗址区域实施整体保护,对其周边19.16平方公里进行统一的城市规划建设。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350万平方米的拆迁安置工作,丹凤门御道等的遗址保护工作也即将完成。计划于今年的10月1日,大明湖的遗址公园,向观众们开放。

  在认真贯彻大家文物法规政策的同时,西安也出台了一系列古迹遗址的政策法规,1995年西安市人大于出台的《西安市周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遗址保护管理条例》、2002年颁布了《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05年出台了《秦始皇陵保护条例》、2009年《西安城墙保护条例》,这些地方性法规与国家的有关法规一起,构成了西安古迹遗址保护的法律保障。

二、认识遗址公园

  去年,国务院出台《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西安的城市建设面积扩大到8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将达到1000万。西安在短期内将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时期,古迹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协调方案必须预先进行设计。 

   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如何科学的认识大遗址,如何准确的把握大遗址保护和展现的工程,是西安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大遗址”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个特有概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结合西安的大遗址保护实践,我们认为,大遗址是由位于地上、地下的考古遗址本体,地上遗址本体之间的空间、以及遗址周边的环境的几个部分组成,是一个占据大量土地的三维空间;相对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历史文化,它是承载历史信息的坐标点;相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它是占据一定空间的历史区域;大遗址的本质就是承载有重要历史信息的大尺度文物。


 

  大遗址作为大尺度文物,除了整体上不容易被人们通观外,遗址本体的细节表现力不强,不容易为人所认知,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可视性不强”。对大尺度文物的保护与展示,如同对待大尺度景观一样,需要在大的视野下进行规划与设计。古人有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说,过度关注景观的细节,会影响到对景观整体风貌的把握。

  对于大遗址的科学保护与展示应该包括以下含义:

  第一,应该对大遗址的大的空间结构、格局及其历史环境等重要文化信息进行认真保护,必须满足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完整性”的原则要求。
  第二,对遗址细节部分的科学保护和展示,这些展示应该遵循“可逆性”的原则。
  第三,因为大遗址所占空间巨大,对游人的容量巨大,必然要求具有用以满足展示、服务功能的相关附属物,如展览馆、购物处、休息处等等面向游客服务的服务设施,而这些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应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多种方式向人们传达遗址文化,提供良好的游览休闲服务。

   这三部分满足对市民开放的功能就就形成了遗址公园的有机复合,他应该不同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城市主题公园,回顾西安遗址公园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它是一个随着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不断丰富,认识也不断深入的过程。虽然西安市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了兴庆宫公园、莲湖公园的建设,本质上还是属于利用遗址空间建设城市公园的情况, 这就是所谓的“遗址+公园”的建设模式。2009年大遗址保护的良渚论坛则给遗址公园又加上“考古”一词做限定,并把遗址公园界定为,“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这就进一步明确地指出了遗址公园的主体和核心内容是什么。

   在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 “让大遗址如公园般美丽”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考古遗址公园不是建于遗址上的主题公园,不是建筑师竞技的舞台,不是游乐园,不是普通的旅游景点。今年7月,在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专家座谈会上,有专家深刻指出,遗址公园的建设中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遗址和公园之间,究竟谁定义谁?这使我们明显地感觉到,遗址公园中,遗址应该是内容、是核心、是本质,公园是形式、是服从、是手段,二者都应该统一为目的。

   遗址公园的建设必须建立在对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有序利用这一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他的核心是对考古遗址本体极其环境的科学保护与展示,而我们所说的满足人们兴趣活动的需要,也是基于对遗址本体保护的文化形象展示的需要我们应用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各方面专家对考古的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对遗址进行科学的文化展示。

三、建设大遗址保护特区

    遗址公园是对大遗址进行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协调城市发展与大遗址保护的关系。但是对于汉长安城遗址这个具有着46平方公里的超大型遗址,简单的放大遗址公园的概念显然不能改变保护应用的巨大问题,其综合保护既包括文物本体和背景环境的保护,还涉及区域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基于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2007年向全国政协会议提交关于设立“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的提案,西安市就《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进行专项研究,提出了大遗址保护特区的构想。它借鉴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特区建设的成功经验,采取特殊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对西安大遗址及周边可开发的区域,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的模式。大遗址特区将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应用市场手段,通过市场机制运用各种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吸纳各方面大遗址保护的资金,吸引各种优秀的人才,和领先的技术,进行宣传教育,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以此来带动区域文化经济的发展。

建设汉长安城遗址区域保护特区的基本思路


  结合长期以来西安以及其它地区对遗址保护的实践经验,我们提出了建设汉长安城遗址区域保护特区的基本思路:以已经通过的汉长城遗址保护特区总体规划为基础,根据遗址区具体情况,坚持遗址保护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实施遗址区的整体保护。通过合理的规划建设遗址以外的城市发展空间和开发筹集发展的资金,通过大遗址保护特区的建设,要将该遗址区域建设为“后城市化”的区域。这个区域应该说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景观,又具有纯朴的农村生态环境,更具有现代化城市的便捷互通性功能,概括起来就是具有“人文的、生态的、现代的”特点。该区域将与商业化、工业化的周边城市区域形成鲜明的对照,成为一个集文物保护、环境改善、区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

    西安的大遗址工作是一个特殊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帮助我在这里希望大家能有机会到西安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城市建设和遗产保护的和谐与发展。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遗址公园

作者:郑育林

更多信息...

延平门遗址

青龙寺

大明宫遗址公园太液池

含元殿

关键词:遗址公园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