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唐章陵

摘要: 章陵,唐文宗李昂的陵墓,位于陕西富平县城西北15.3公里的雷村乡与齐村乡交界处的天乳山之阳。天乳山又名西岭山,海拔783米,孤耸而立于台塬上。章陵即修建于天乳 山之阳,陵园封内22.5公里,下宫去陵1.5公里。在富平县西北10000米天乳山永闰乡洪波村封内22500米下宫去陵三里陪葬一墓为杨贤妃墓,陵东南陪葬有杨贤妃墓,封土早年夷平。1956年8月6日,陕西 ...
章陵,唐文宗李昂的陵墓,位于陕西富平县城西北15.3公里的雷村乡与齐村乡交界处的天乳山之阳。天乳山又名西岭山,海拔783米,孤耸而立于台塬上。章陵即修建于天乳 山之阳,陵园封内22.5公里,下宫去陵1.5公里。在富平县西北10000米天乳山永闰乡洪波村封内22500米下宫去陵三里陪葬一墓为杨贤妃墓,陵东南陪葬有杨贤妃墓,封土早年夷平。1956年8月6日,陕西省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宗简介
唐文宗李昂(809-840),是唐穆宗李恒的次子,唐敬宗李湛的异母弟。继敬宗为唐代第十五任皇帝,827年至840年在位。唐宪宗元和四年十月十日(809年11月20日),贞献皇后萧氏生于长安东内。穆宗长庆元年(821)封江王。宝历二年十二月八日(827年1月9日),敬宗遇害,宦官刘克明、苏佐明等伪造敬宗遗诏,胁迫绛王李悟(宪宗李纯第六子)入宫为帝。两天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谦等率禁军入宫杀死绛王,拥立18岁的江王李涵即位,改名李昂,拈民“大和”(《旧唐书.文宗本纪上》卷17上)。 

生平
文宗性格恭俭儒雅,躬亲政事,痛恨宦官,千方百计地想利用朝官抑制宦官,任用李训、郑注等人,顺利地夺取了宦官的一部分军权。他励精图治,出宫女三千多人,裁汰官员一千二百余人。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经过周密安排,准备让文宗带领宦官去左金吾卫衙中取石榴树上降下的甘露,届时把宦官一网打尽,但因事情败露未果,李训、郑注等人反而被杀死,文宗亦被软禁。开成五年(840年)文宗忧郁成病,终于被宦官们杀死在大明宫中的太和殿,时年33岁,葬于章陵。

文宗在位期间,朝臣分为牛、李两派,各有朋党,互相攻击。官员调动频繁,政权以至于皇帝的生死废立全操纵在宦官的手中。文宗一心想铲除宦官势力,夺回政权,便从下层分别提拔了郑注、李训为御史大夫和宰相作为心腹。文宗采纳郑注等人的建议,首先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任命王澄部下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掌管一部分禁卫军,以削弱王守澄的军权,接着,又削去王守澄的兵权,下令王守澄饮毒酒自尽。这时,郑注已经被任命为风翔节度使,文宗决定由郑注挑选几百亲兵,趁下葬王守澄全部宦官去送葬时,将他们斩尽杀绝。李训为了抢功,乘郑注去风翔搬兵之时,又与文宗商定改变原有计划,先下手杀尽宦官,再逐走郑注。
事迹
公元835年的一天,文宗上朝,李训指使手下官员奏称,左金吾大厅后的石榴树上有甘露,李训说这
是祥兆,就带领文武百官向文宗道贺。文宗命李训率领百官去察看,李训回来又说这不象真的甘露,文宗故意表示惊讶,命仇士良、鱼志弘带领众宦官去复看。李训事先已经在左金吾衙门埋伏了了亲兵几百人,当仇士良等宦官在李训的党徒,禁卫军将军韩约陪同下走到左金吾门口时,韩约显得神情很紧张,脸色都白了,这使仇士良产生了怀疑。这时,一阵风吹动了门边的布幕,仇士良等见里面埋伏了许多兵士,知道不妙,退身逃回,将文宗推入软轿抬着就走,李训追上去拉住轿子不放,被一个宦官当胸一拳打倒在地。仇士良等便簇拥着轿子逃入宫内。李训见计谋败露,化装逃出京城。仇士良指挥神禁军大加搜捕,屠杀了朝官1千多人,并于终南山追杀了李训。郑注闻变,引兵退回风翔,也为监军张仲清所杀。这就是史称的甘露之变。
事变以后,文宗就被宦官软禁,国家政事由宦官集团专权。朝中宰相只是行文书之职而已。宦官气势凌人,威胁天子,藐视宰相,欺凌朝臣有如草芥。文宗对此一筹莫展,只是饮酒求醉,赋诗遣悉,自叹受制于家奴,还不如周赧王、汉献帝两个亡国君。公元840年正月,文宗抑郁成病,不能下床,便命枢密使刘弘逸、薛季棱叫来杨嗣复和李珏二臣,嘱咐他们辅助太子监国。仇士良、鱼弘志得讯,于当天晚上就伪造遗诏,废太子为陈王,立李炎为皇太弟,负责处理军国大事,并带李炎登上朝堂接见百官,文宗闻知也无可奈何,群臣更是没人敢反对。公元840年正月,文宗带着无限的惆怅病死于长安宫中的太和殿。
章陵介绍
章陵“因山为陵”,玄宫凿于天乳山南麓。陵园平面近方形,东西约1350米,南北约1300米。陵园内城四面各辟一门,四隅建角阙。南门外设神道,长约500米,其南筑乳台一对。现残存城垣东南、西南和东北角阙基址。其中东南至西南角阙遗址相距约840米,东北至东南角阙遗址相距约830米。陵园面积约65万平方米。四门之外原置石狮、石马、石人、华表等石刻,其形制与丰陵相同。现残存石狮1只(东门),残高0.95米;拄剑石人1件,残高1.75米,胸厚0.55米;华表1通,径1.01米,棱面宽度不等,残高2.60米;蕃酋像2件,残高0.64-0.80米,肩宽0.63米,其基座每边皆0.62米,高0.14米。其余石刻在“文革”中被毁。
历史变迁
章陵建制,因山为陵,与昭陵、乾陵、定陵、桥陵等陵寝制度相仿。整个陵园内分布有上宫、神道、乳台、鹊台及下宫等。这些设施于唐亡后,战争频仍,管理制度瘫痪,致使绝大多数唐陵被盗,陵园建筑破坏殆尽,章陵自然也不能幸免。
五代时朱全忠部下温韬任耀州剌史,盗发境内诸唐陵,章陵即在其中。这是一次最大的盗掘破坏行为,被世人唾骂为千古罪人。但也有保护修缮者,五代时唐庄宗于同光三年(公元925年)下令对关中诸唐陵进行修葺,恢复守陵陵户及四时祭祀制度。北宋太祖于开宝三年(公元970年)诏令关中诸州对被盗周秦汉唐二十七陵新制棺椁重葬,也包括章陵在内。清中期毕沅任陕西巡抚,对省内古迹倍加重视,对诸唐陵进行维修,对章陵曾招募陵户筑墙防护。但在历史长河中保护和维修总是胜不过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致使章陵和丰陵在唐十八陵中破坏属最严重的。 [2] 
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后,对章陵的保护才得到重视,1956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于“文革”中又遭到一次严重破坏,玄宫羡道被炸,石条掘出,一片狼藉,阙址被耕地蚕蚀,石刻被砸,碑楼被拆。直到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文物部门才开始认真的采取保护措施。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章陵的三级保护范围,即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及建设控制地带。1995年成立章陵文物保管所,建立群众性保护组织。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项保护措施落到实处。这次调查得到了县文物局、章陵文管所的大力支持,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群众、踏查各项设施遗址、实际测绘,对章陵陵区地上地下文物遗存基本上有所了解。
陵墓布局
上宫包括玄宫、衙殿、四面行墙、角阙及神门等。
无头石人玄宫:章陵玄宫位于天乳山南麓坡度较缓的地方。参照其它因山为陵的营建制度,于坡面先开凿羡道,再于羡道北端向山腹开凿埏道(或称隧道),在埏道内修有多重玄阙(石门),再于后部修建宫室(正寝)、侧室及便房。今章陵羡道破坏严重,已于七十年代采石者用炸药爆破,原砌羡道的条石炸出七、八十块,现场一片狼藉。据说采石者已将石条运走三十多块,现场仍堆放着四、五十块。每块条石尺寸,长80厘米、宽25——33、厘米、厚60一65厘米。已暴露羡道约20米长,爆破点几近埏道口处。埏道内因未发掘情况不详。
衙殿:章陵衙殿的位置与其先祖各陵衙殿相同,均位于玄宫正南的缓坡或平地上,只是与玄宫距离因地势不同而各异。唐代帝陵衙殿的设置关中十八陵都有,只是初唐的献陵和昭陵不但于南司马门内设衙殿,而且于北司马门内还设寝殿(献陵称寝宫)。衙殿的用途与寝殿一样都是供上陵朝拜或举行祭献典礼之处,同时也是陈列葬者生前服用之物的地方。从高宗乾陵开始至以后各陵上宫内再不设寝殿而仅有衙殿,因自昭陵开始于上宫的西南另建了寝宫(即后来的下宫)。章陵衙殿北距玄宫羡道4 75米,长方形,东西长70米,南北宽50米,面积约3500平方米,于七十年代平整土地时遭严重破坏,原为坡地,现为一级梯田。地面砖瓦残块罕见,仅有红烧土、白灰碎渣残存,因未钻探殿基结构及地下保存状况不详。
四面行墙:章陵上宫的四面行墙是按照其先祖各陵统一模式而筑成的,是围绕玄宫、衙殿所在的天乳山四周规划的,所营建的城圈基本上是呈正方形,四面行墙的长度只是因地势制约而略有差异。经实测南墙长 1442米,西墙长1398米,北墙长1350米,东墙长1340米,四面行墙总长5530 米。墙的宽度从保留的残段来看,约在3至4米之间,上部收窄。其结构均采用黄土经层层夯筑而成,夯层8至16厘米,夯窝直经约10厘米,有的墙段系用平夯筑成。墙面涂有白灰墙皮,厚约0.9至1.5厘米。墙垣顶端设墙盖,铺以板瓦用筒瓦压缝起脊以防雨水为损。现东墙和南墙的一些墙段保存较好,夯层清晰,有的墙段已成为梯田的田埝,西墙和北墙因修筑在平地上,地面以上均不存,仅留地下墙基。四面行墙沿线板瓦、简瓦残块多有散布,偶有白灰墙皮发现。
角阙:四面行墙围成的上宫四隅都有角阙建筑,现存基址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东北角阙位于今雷村一组西南约600米处,残存东西长10米,南北长8.5米,高3米。西北角阙位于今陵口村西20米处,残存东西长7米,南北长5米,高2米,已辟为农家厕所使用,平常取土积肥,常此下去要不了几年此阙址将会夷为平地。西南角阙位于今马埝村南约100米处,残存东西长10米,南北长 7.5米,高3.5米,远看土冢高大,是四个角阙基址中保存较好的一个。东南角阙位于杨北村东约300米处,残存东西长9米,南北已毁、高2.5米。
神门:章陵上宫东西南北四神门基址从地面观察保存较好,唯西神门略有破坏,各神门的具体尺度因未钻探或发掘而不详。四神门外两侧原来各有门狮一对,现仅存南神门外左侧的一件,余均不存。仅存的这件石狮,多半埋5人地下,从暴露地面的部分狮体来看,整个形体较初唐和盛唐诸帝陵门狮为小,但雕琢技艺精湛。仅存的这件石狮北距南神门15米,残高1.60米,石座长1.46米,厚0.24米。北神门外原有石马三对,同石狮一对均于“文革”中被砸毁做了建房墙基。四神门外原来各有门阙一对,现今北神门外的门阙已经夷平不存,东西南神门外的门阙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所存阙址仍较高大。南神门外二阙址东西对称,间距93米,各距上宫南行墙43米,东侧阙址残存尺度,东西长 4.5米,南北宽13米,高4米;西侧阙址东西长13.5米,南北宽13米。东神门外二阙址南北对称,间距47米,各距上宫东行墙40米,南侧阙址南北长15米,东西宽8米,高4米。北侧阙址南北长6.5米,东西宽8米,高3.5米。西神门外二阙址南北对称,间距47米,其中南阙址南北长16米,东西宽8米,高7米;北侧阙址南北长5米,东西宽8米,高2米。各神门外门阙遗址上都有板瓦、筒瓦残块散布,偶有残莲花瓦当发现。
神道:章陵神道位于南神门外门阙向南至乳台间,南北长570米,东西宽70米,地势平坦。神道东西两侧原有石仪两列,因历年破坏,缺失残损异常严重。按石仪位置统计,原有石,三东神门外北阏遗址柱一对、翼马一对、驼鸟一对、石马五对、石人十对、蕃酋若干。1953 年调查尚存石柱一对(东仆、西残)、翼马一对、石马二对及石人一件;1964.年调查存有石柱一对、翼马一对、驼鸟一对、石马三对及石人七件;1980年调查仅存石柱、石马、石人各一件。于神道北端即东西二门阙之间原有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书《唐文宗章陵》石碑一通,有碑楼防护,于1967年“文革”中拆毁。本次调查尚存石柱一对,南距乳台130米,东侧石柱已倒仆,柱头、柱础均埋地下,柱身露出地表部分长2.8米,呈八棱形,棱面4l厘米,棱面上有阴刻蔓草花纹。西侧石柱全被深埋于村民杨振卿家水窖边。神道东侧还有石马一件,位于东侧石柱以北62米处,残损严重,仅有部分腰背鞍鞯暴露地表,大部分埋入地下。神道西侧有石人一件,北距南神门外西阙136米,头部缺失,身躯完好,残高1.70米,胸宽0.73米,下肢、足部、石座及础石均埋入地下。石人身穿斜领宽袖袍,袖胡下垂过膝,腰系带,阳刻、双手握剑,左上右下,环首,剑出鞘,鞘不分节,双绶结于剑上。石人以北76米处有石人础石一件,长1.28米,宽0.90米,厚度不详,础石中部有榫窝,直径37厘米,深22厘米。石人础石以北24米处有小石人一件倒仆,上半身缺失,腰带以下残高1.30米,石人整体与石座相连,为一块巨石雕琢,石座下有榫,石座长62厘米,宽50厘米,础石缺失,此小石人可能是蕃酋石像之一。图四神道两侧石人上述见于地表的神道石刻仅5件,掩埋地下的1件,共6件,加上南神门东侧石狮l件,整个章陵陵区现存残损石刻共7件。四、鹊台与乳台鹊台即进入陵园(又称柏城)第一道门的门阙,从高宗乾陵开始以后各陵都有修建,属帝陵修建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章陵鹊台(土墩)据群众反映于上世纪70年代尚在,后因修建东干渠及扩大村民庄基地建房被夷为平地。此次调查时,当地群众指称鹊台遗址位于上杨村西南东干渠北岸约 20米处,二鹊台东西对称,间距约300米。按所指鹊台位置,北距乳台1700米,距上宫南神门约2356米,西鹊台西北距下宫遗址约500米。乳台即进入陵园第二道门的门阙,是唐帝陵陵园内的重要建筑之一,是进入神道的重要标志。章陵乳台尚存,位于神道南端,北距上宫南神门613米,距石柱130米,二门阙东西对称,间距200米。
收录于 唐代帝陵,合集还有唐建陵;唐献陵;唐定陵;唐丰陵;唐崇陵;唐庄陵;等15项内容。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