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遗址

玉门:甘肃仍在沿用的最古老行政地名之一

摘要: 玉门博物馆 王璞前言:地名是文化遗产,考证地名文化及其遗产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生存的环境,理清地名文化历史文脉及其实质、内涵与特征,追寻古老生命力犹存的真谛,对传承华夏文明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关键词:地名 文化遗产 传承利用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地名浩如烟海,为世界地名大国,古老地名的历史之久远,存量之大,文化内涵之丰富,堪为 ...


玉门博物馆 王璞

前言:地名是文化遗产,考证地名文化及其遗产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生存的环境,理清地名文化历史文脉及其实质、内涵与特征,追寻古老生命力犹存的真谛,对传承华夏文明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地名 文化遗产 传承利用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地名浩如烟海,为世界地名大国,古老地名的历史之久远,存量之大,文化内涵之丰富,堪为世界之最。据初步评估统计,我国现存的千年以上的古县就有800多个。

它们遍布在山岭、河流、溪渠、湖塘、平原等处,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的地理标志和生动写照。有的古遗存虽在历史沧桑中湮没了,只留下名称,但后人能凭借这些名称,勾起对历史的记忆。它是古老的地理座标。大量古老地名的存在,剖视了中国不同时空的文化层面,是展示中华历史的漫漫长卷,也是活生生的民族文化遗产。

我国最早并且至今仍在沿用的郡县名

我国自春秋时期设郡置县,首次出现郡县地名,至秦代推行全国,历经分合,大浪淘沙,一批批地名被历史所淘汰,能沿用至今的地名已经是凤毛麟角。

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武公越过陇山,锋镝直指占据今甘谷的冀戎,平定后,以族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行政管理机构——冀县。这是中华县制之肇始。至战国末年,各国郡县的设立已很普遍。而秦代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在全境推行“郡县制”的朝代。共设三十六郡,东汉顺帝时全国共有105郡国。

在秦朝郡县制之后,较早成为过县治及以上的所有地方。并且至今仍为县治及以上的地方。

1.费县,公元前723年,《左传·隐公元年》-------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异议)

  2.莒县,公元前722年,《春秋·隐公二年》-------夏五月,莒人入向

  3.随州,公元前706年,《左传·桓公六年》-------楚武王侵随

  4.皋落,公元前660年,《左传·闵公二年》-------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

  5.邯郸,公元前546年,《春秋谷梁传》----------故出奔晋,织絇邯郸,终身不言卫。“邯郸”之名,最早出现于古本《竹书纪年》。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

  6.长沙,早于公元前334年之前,《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王无强时,………… 复雠、庞、长沙,楚之粟也;竟泽陵,

  楚之材也。

  7.成都,公元前311年,《搜神记》--------------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张仪筑成都城,屡颓。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仪以

  问巫,巫日:依龟筑之,便就。

  8.南阳,公元前271年,《史记·秦本记》-----------昭襄王……三十五年,佐韩、魏、楚伐燕。初置南阳郡。

  9.雩都,公元前201年,⑴《汉书·地理志上》-----------豫章郡,高帝置。……雩都,湖汉水东至彭泽入江

  ⑵《汉书·高帝纪》-----------六年冬十月,令天下县邑城

沿用时间越长,说明地名的寿命越长,说明地名的稳定性越强。

历史上,一个地方的地名虽然多有变动,但也有稳定的一面。有人做过统计,历史上我国古代地名的变动一般在1%——2%,有很多地名比创造它的民族或最初表现他的语言寿命还长。例如在陕西省古今500多个县名中,存在2000年以上的县名有8个,其中“蓝田’,”武功”,“华阴”、“郑县”“户县”、“眉县”、“长安”、“南郑”。而存在1500年以上的有18个,1000年以上的33个,500年以上的77个。

甘肃沿用时间最长的古行政地名

甘肃目前仍在沿用的最早行政地名是秦代设置的陇西郡、临洮县、武都道。

其次是公元前121年设置的酒泉郡、玉门县。

再次是前111年——前89年间,相继设置的现在仍在沿用的地名是天水郡、张掖郡、敦煌郡、武威郡、榆中县。

至西汉末,甘肃所在凉州刺史部设9郡,101县,2000多年过去了,其中6郡的地名今天仍在沿用,101县地名,今天沿用的仅有临洮、玉门、榆中3个县名。郡名比较稳定,县名则更迭频繁。

郡级行政区

秦代时在陇右一带设置了陇西、北地、上郡3郡。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开辟了河西四郡,即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

元鼎三年(前114年)置安定郡、天水郡。

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天下为十三州,各置一刺史,史称“十三部刺史”。在今甘肃省置凉州刺史部,下辖陇西、天水、安定、北地、酒泉、张掖、敦煌、武威8郡;

始元六年(前81年)置金城郡;

元始四年(公元4年)置西海郡,西汉末计辖9郡。

陇西郡

秦朝旧郡,秦末可考领县为狄道、西县、兰干、略阳、上邽、冀县、邸道、故道、临洮、獂道、绵诸、襄武、阿阳、下辨、辨道、戎道、武都道、予道、薄道、成纪、枹罕21县。

汉时治狄道县,继承秦代领县。西汉时概增置安故、首阳、大夏、羌道、白石等县;元鼎三年(前114年),兰干、略阳、冀、獂道、绵诸、阿阳、戎道、成纪等县移属天水郡;元鼎六年(前111年),故道、下辨道、武都道等县移属武都郡;始元六年(前81年),白石、枹罕2县移属金城郡。西汉末领狄道、上邽、氐道、予道、襄武、临洮、西,安故、首阳、大夏、羌道11县。

天水郡

元鼎三年(前114年)分陇西郡兰干、略阳、冀、獂道、绵诸、阿阳、戎道、成纪等县置,治平襄县。西汉末领平襄、街泉、戎邑道、望垣、罕幵、绵诸道、阿阳、略阳道、冀、勇士、成纪、清水、奉捷、陇、豲道、兰干16县。

安定郡

元鼎三年(前114年)分北地郡置,郡治在高平县(今宁夏固原)。西汉末领高平、复累、安俾、抚夷、朝那、泾阳、临泾、卤、乌氏、阴密、安定、参栾、三水、阴槃、安武、祖厉、爰得、眴卷、彭阳、鹑阴、月氏道21县。

酒泉郡

元狩二年(前121年)所置。治禄福县,西汉末领禄福、表是、乐涫、天衣、玉门、会水、池头、绥弥、干齐9县。

张掖郡

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置。治觻得县,西汉末领觻得、昭武、删丹、氐池、屋兰、日勒、骊靬、番和、居延、显美10县。

敦煌郡

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置。治敦煌县,西汉末领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6县。

武威郡

地节三年(前67年)。治故臧县,西汉末领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揟次、鸾乌、扑褱、媪围、苍松、宣威10县。

金城郡

始元六年(前81年)分天水郡榆中、金城2县,陇西郡白石、枹罕2县,张掖郡令居、枝阳2县合置之后逐步向西增置临羌、浩亹2县。神爵二年(前61年),置允街、破—-、河关3县,并置金城属国管理内附羌人。治允吾县,西汉末领允吾、浩亹、令居、枝阳、金城、榆中、枹罕、白石、河关、破羌、允街、安夷、临羌13县。

西海郡(公元4年 - ?)

元始四年(4年)置,治龙耆城。领修远县、监羌县、兴武县、军虏县、顺砾县5县。

从以上可看出,现在的甘肃境内,秦汉属于凉州辖区,在秦末可考县数,计陇西郡21县。随着西汉开拓河西,大量增置县份。西汉末计辖101县、9郡。中国最早的县设在甘肃,但地名已经不用。秦代开始设郡县,至西汉的行政地名,现在仍在使用的地名是,陇西、临洮、武都、酒泉、玉门、天水、张掖、武威、敦煌、榆中。按地域分,河西走廊5个,河东(甘肃除河西走廊以外的地区)5个。其中当时的9个郡名沿用到现在的6个,即陇西、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天水,101个县名沿用到现在的仅有4个,即临洮、武都、玉门、榆中。

历史上,河西走廊西汉4个郡名,现在仍然在沿用,而设立的35个县名,仅有玉门的地名在沿用。

河西走廊地形图

历史上玉门境内所设县存在时间

历史上,玉门境内所设县寿命过百年的有10个之多。

1、玉门县:公元前121年——五代907年,持续1028年,宋为西夏占领,元、明为蒙古族占领,中间间隔852年,一直到1759年恢复玉门县至今255年,玉门地名在历史上实际使用1255年,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2、乾齐县:前121年——北魏熙平元年(516年),总计637年。

3、池头县,公元前121年至东汉建武元年(25年),总计146年。

4、天衣县:前121年至东汉建武元年(25年),总计146年。

5、沙头县:公元25年——516年,总计491年。

6、延寿县:公元25年——北周孝明帝元年(557年)总计532年。

7、骍马县:晋元康5年(295年)——516年,总计存在221年

8、会稽县:晋元康5年(295年)——589年,总计294年。

9、新乡县:东晋隆安4年(400年)——北周孝明帝元年(557年),总计157年。

10、赤金:地名始于元代(1271年),元代有赤斤站、明代赤斤蒙古卫、清代赤金卫、赤金营,民国后至现在赤金乡(镇),赤金地名沿用至今,有740年历史。

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势在必行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地名浩如烟海。其古老地名历史之久,文化内涵之丰富,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甲骨文中记载的地名,有的仍在沿用。我国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县地名达800多个,古村镇地名5000多个,大的山川古地名1000多个,还有很多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几十种语言的地名。这些地名承载着所指代地理实体的文化信息,保存着人们对特定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有认识和思考方式,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和审美理念,是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但是,由于我国多年来对地名文化价值缺乏认识和保护措施,古老地名随着社会变革不断消失,面临失传的危机。因而,抢救和保护地名文化遗产,十分重要,十分迫切。

自2004年开始,中国地名研究所在联合国地名组织和民政部的领导和支持下,成立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专家委员会,启动了“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课题。依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宗旨和工作措施,结合我国国情和地名的特性,对地名文化保护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全面探索。在各相关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保护工程”对我国甲骨文和古籍文献中记载的古地名进行了专题研究;对我国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的资料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完成了我国地名文化遗产存量评估、鉴定标准体系以及相关理论探索等科研课题。

“千年古县”是由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和中国地名研究所启动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重点项目之一,依据“中国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体系”和“地名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对象鉴定标准”,在中国现存的800多个上千年的古县中,优选出100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县名沿用不变、地名文化内涵丰富、有较鲜明的地域特色的古县,进行“千年古县”的重点保护和国内、外宣传工作。

经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评审,全国首批37个古县获得“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同时列入大型电视文献片中国《千年古县》节目目录。

甘肃作为我国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很多的千年古县,但被评为“千年古县”的仅有成县,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玉门县始置于西汉元狩2年(公元前121年),玉门之名世代传承,相对稳定,沿用至今有2100多年的历史,是甘肃仍在沿用的最古老的10个县级以上行政地名之一。地域文化丰厚,特别是以长城烽燧和边塞诗歌为主的边塞文化独具亮点,是宝贵的地名文化遗产。

本文收于《火烧沟与玉门历史文化研究文集》,甘肃文化出版社,2015.08。

参考资料

1、《玉门市志》1991年版

2、刘保全《加强地名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势在必行》《中国地名》2006年第4期。

3、后晓荣《秦陇西郡置县考》2008.04.25。

4、《曹尔琴汉代州郡的设置和及其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04

5、王璞《玉门历史考古》,甘肃人民出版社,2014.08

往期好文:

玉门市博物馆又一批文物向世人展示

玉门市玉门镇古城调查初探

千年玉门

挥手2018:玉门文博大事记

一首诗 一座城——玉门:绵延千年的诗意之城

玉门市博物馆举办 迎新年“玉门关诗词暨边塞诗词记忆创作大赛”

  

玉门市博物馆参观预约电话号码:

0937-3338708

投稿邮箱:189906039@qq.com

更多精彩,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玉门历史文物公众号

  官网:http://www.ymsbwg.com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玉门关遗址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