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丝绸之路石窟巡礼

摘要: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丝绸之路上的石窟历史及其造像艺术。 丝绸之路与石窟寺院 古代中国和中亚、西亚的贸易交流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佛教也是随着丝绸之路从印度传来新缰地区,而后又传播到中原地区。中国的早期石窟,比如库车石窟、凉州石窟、敦煌石窟等,都是沿丝绸之路建造的。 库车的克孜尔石窟是中国现存石窟中最早建造的石窟,始凿于三世纪末至四世纪初。早期的石窟形制受印度石窟的影响很大,石窟中的壁画也继承了印度佛 ...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丝绸之路上的石窟历史及其造像艺术。

丝绸之路与石窟寺院

古代中国和中亚、西亚的贸易交流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佛教也是随着丝绸之路从印度传来新缰地区,而后又传播到中原地区。中国的早期石窟,比如库车石窟、凉州石窟、敦煌石窟等,都是沿丝绸之路建造的。

 

库车的克孜尔石窟是中国现存石窟中最早建造的石窟,始凿于三世纪末至四世纪初。早期的石窟形制受印度石窟的影响很大,石窟中的壁画也继承了印度佛教艺术的风格。

 

阿旃陀石窟群是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

石窟内有精美的壁画和精工细凿的雕刻,因建成时间不一,各具特色

 

克孜尔石窟外景

 

敦煌,古时曾受大月氏和匈奴等民族的统治,东汉时期,归属汉民族,是东汉的前沿,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最为重要的场所。由于敦煌位处西域和中原相结合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又是丝绸之路南北两路的合流地,所以,它在中国古代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莫高窟开凿前,佛教已随着商人传入敦煌。直到明代海上交通发达之前,敦煌一直是东西交流的要地,莫高窟经过千余年的发展,成为中国石窟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石窟。

 

在公元一世纪时,印度已经开始建造佛像。佛像是人们对人类的理想化,是佛教徒膜拜的对象。这种佛像很早由商人和僧侣经中亚带来中国,佛像成为他们长途跋涉的保护神。敦煌是沙漠之旅的出发地,也是到达地。旅行者在出发之际祈愿旅途安全,或者在安全抵达之际供养、感谢神佛,他们选择了莫高窟这个佛教场所。敦煌莫高窟,由此与丝绸之路共同繁荣起来。

 

中国的石窟寺院是从西域北路的龟兹国、高昌国、敦煌沿河西走廊乃至沿黄河由西到东营造起来的。这些石窟有克孜尔、柏孜克里克、敦煌、炳灵寺、麦积山、龙门、巩县等石窟。

戈壁明珠--克孜尔千佛洞

新疆地区最大的石窟是克孜尔千佛洞。石窟所在的库车,曾是古代佛教王国龟兹国的王都,位于丝绸之路西域北路的中部。四世纪开始,随着与北印度佛教交流的加深,库车成为与西域南路的于阗并列的佛教中心。

 

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库车郊外拜城县东60公里的戈壁悬崖上。现已编号的洞窟有236个,长达2公里之多。开凿的年代大约在三世纪末到四世纪初,是新疆地区最早的石窟寺院,从三世纪到八世纪吐蕃侵入,是这个石窟群的繁荣时期。

保存比较完好的石窟大约占全部的三分之一,有70余窟,窟内的佛像几乎全部被毁坏,但有5000多平方米的壁画。壁画的题材有释迦佛从诞生到涅的佛传故事,有歌颂释迦功德的因缘说话,还有描写释迦佛前世的苦行和善行故事的本生故事,共有五、六十个种类。早期窟内的壁画,大多是小乘佛教的释迦礼赞。这与当时龟兹地区盛行小乘佛教史实相吻合。晚期的壁画大多是千佛形象或是描述佛经内容的变相图。这种题材的出现,说明大乘佛教对龟兹佛教艺术的影响逐渐加深。除上述内容外,壁画中还有吹奏龟兹乐器的飞天以及耕作、制陶等内容,由此可以了解当时新疆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石窟的形状有印度式的塔院式的礼拜窟,也有僧侣坐禅和居住的僧房窟。壁画中有龟兹文字的题记。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

 

克孜尔石窟展示了龟兹国固有的文化与中亚、西亚、印度文化以及中原汉民族文化的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石窟。

龟兹国是一个号称"佛塔庙千所"的佛教王国。除克孜尔石窟外,库车周围还有库木吐喇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尔朵哈石窟等从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建造的石窟以及龟兹国时期的几个大寺院。现在这些石窟已经荒废,地上的寺院也只留有残迹。在寺院遗址中时有塑像、壁画和残片、龟兹文、汉文、维吾尔文文字的文物出土。十世纪时,龟兹国遭受到伊斯兰教的侵入,龟兹地区的佛教也随之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而急速地衰退了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分类: 中文 研究
关键词:

王母宫石窟

马蹄寺石窟

天梯山石窟

北石窟寺

须弥山石窟

南石窟寺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