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水洞沟遗址

摘要: 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镇水洞沟村,距银川市19公里,占地7.8平方公里。民国十二年(1923年),由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在这里发现,通过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水洞沟因此而成为中国最早发掘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被国家列为“最具中华文明意 ...
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镇水洞沟村,距银川市19公里,占地7.8平方公里。民国十二年(1923年),由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在这里发现,通过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水洞沟因此而成为中国最早发掘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被国家列为“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
1988年,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8月,被公布为国家地质公园。2015年,水洞沟景区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位置境域
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镇,西距银川市19公里,南距灵武市30公里,距河东机场11公里,北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相接,占地面积7.8平方公里。 [4] 
地形地貌
水洞沟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南缘,毛乌素沙漠与黄图高原接壤的荒漠区,属雅丹地貌,
文物遗存
1963年水洞沟遗址中清理出有野驴、野马、犀牛、鬣狗、羚羊、转角羊、牛、猪等动物化石和各种石器原件一万一千多件。石器的主要类型有尖状器、端刮器、刮削器,还有少量的砍伐器。尖装器中以形状端正固定、左右对称明显、背有纵脊的器形为主要特征。砍伐器和“二级打法”的石片显示了水洞沟石器和中国猿人石器的继承性。还发现用鸵鸟蛋皮单面穿孔制成的圆形装饰品,用骨片磨制的骨锥,大量人工磨制的“刀片”。
2007年宁夏考古研究所对红山堡东北角和瓮城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红山堡内从发掘时保留的剖面,能清楚的看到当时守军堡寨的房屋基址、用火痕迹、动物遗骸,另外还出土了石磨盘、行军锅、旗墩、缸等物品。这些物品充分说明了当时在红山堡的守军的后勤也是在自给。 
截至2012年,经过六次考古发掘,在水洞沟出土了三万多件石器和67件古动物化石。其中构成水洞沟文化基础的一些石制品、工具及石器制作修理技术,可以和欧洲、西亚、北非的莫斯特、奥瑞纳时期人类栖居地的石器相媲美。尤其出土的大量勒瓦娄哇石核,与欧洲相当古老的奥瑞纳文化的形状接近。在长达近90年中,从这儿出土了3万多件古人打制并使用过的石器,还有不少古动物化石。 
主要景点
水洞沟遗址博物院,它的外形仿水洞沟出土的名为石核的石器建造而成,建筑面积4308平方米,水洞沟遗址

博物院以雕塑、展板、投影、文物展出以及讲解的形式,让我们了解人类进化的起源、水洞沟文化的兴起以及水洞沟遗址五次考古发掘的过程与成果,同时,还有12分钟的动态演出,让我们实景体验三万年前原始人生产、生活以及面临山洪暴发、山崩地裂的灾难时被迫迁徙的场景。
实景体验疯狂原始人
3万年前水洞沟人是如何生活的?实景体验馆将给您答案,高科技、艺术性、文学性等元素完美融合,使万年的时光和历史场景倒流,让您亲眼见证远古水洞沟从植被繁茂、动物成群,到气候变迁、环境恶化,水洞沟人不得不远走他乡的过程。与水洞沟远古先民一起亲身体验3万年前远古祖先的采集、打猎、祭祀、恋爱以及围着篝火烤食猎物,载歌载舞的生产生活场景,以及暴雨,洪水,地震等灾难来临时的震撼场景。通过高科技逼真的还原演绎,带你穿越3万年的时空距离。
张三小店
1923年,当一阵悠扬的驼铃声从远处渐渐传来时,有家名叫张三小店的车马店主人知道一定是有客人从远方
来了。于是,主人张三和妻子早早站在门口迎接,来者是两位黄发蓝眼的外国人,后来张三夫妇才知道他们正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他们这次是从天津出发沿黄河沿岸进行考察,在途经水洞沟时由于天色已晚就住进了张三小店。
院内陈列着四尊雕像,他们分别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和贾兰坡先生。这几位都是对水洞沟的考古发掘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杰出人士。
水洞沟村
古老的水洞沟村是由北方的先民们创造了窖洞式和地穴式的居室方式。这种居室往往是建在黄土层较厚的山
坡或沟岸上,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水洞沟人在此基础上改进了这种居住方式,发展成一种半地穴式建筑形式。其方法是在黄土坡上先挖出一定深度的地穴,然后在地穴四壁确定为墙壁的地基上,用土坯(pī)垒墙,使之达到一定高度,再以桁(xíng)条,木椽搭顶,复以柴草,柴草上面糊以泥土,防止漏水。水洞沟村就是这样一个古老的半地穴式的聚集村落遗址,我国西北地区群众习称其为“地窝子”。水洞沟村聚落共有29处地穴式建筑遗址,我们选择了其中的一些进行了恢复,让我们能够直观地了解先民们的居住形式。
芦花谷

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有三公里长的芦花谷,湖泊面积近30万平方米,其中鸳鸯湖上修有原生态木桥4座,凉亭两处,沙枣湾里沙枣树丛生。
水洞沟长城观景台
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的明长城为土夯长城,是宁夏境内相对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长城遗址。明长城西至入黄河巨龙的长城小龙头称为两龙交汇处,东至盐池境内。站在长城上放眼眺望,北边的毛乌素沙漠,南边的水洞沟景区地貌尽收眼底。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于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一举夺回河套地区以及今甘肃以南大片土地,沿河“筑四十四县城”,于今长城北筑浑坏障,是否于此筑长城,历来有争论。

水洞长城观景台是宁夏唯一一座、一脚跨两省的长城观景台。在水洞沟旅游区您可以闲庭信步于明长城脚下,或者登上新修建的长城观景台,一脚跨两省,站在长城上放眼眺望,北边的毛乌素沙漠,是浓厚西北大漠风貌;而在南边的水洞沟,湖泊湿地、高峡平湖尽显江南秀色,给您别样的体验。
水洞沟长城观景台,是览水洞沟大峡谷和芦花谷美景的最佳观赏地。站在观景台上,沟壑纵横,地形独特的土林景观仿佛就在脚下,跌宕逶迤直达峡谷深处。整片翠绿的芦苇荡随风摆荡,风景蔚为壮观;时而野鸽飞翔,红嘴鸭叫声四起,泉水潺潺发出声响,汇集成溪。
野性草原牧家乐
翻过长城,就到到了500年前的鞑靼、瓦剌修养生息、驰骋疆场的蒙古野性草原,
在辽阔旖旎的野性草原体验一下蒙古人的野性豪放的生活,做一回纯正的蒙古人。 野性草原沙漠冲浪车、滑翔机等项目等着您!2017年新推出的大型历史战争实景演出《北疆天歌》,以长城、大峡谷为实景,再现了西夏与蒙古的那段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战争场景。 在水洞沟您可以在远古与现代中穿越,也可以在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中跨越!
红山湖
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内还保留着一段水岸长城。穿过约3公里的芦花谷,就到了水洞沟遗址旅游区面积最大的一个天然湖泊——红山湖。在这一片独特的雅丹地貌、土林景观里,出现水域面积1.8平方公里的湖泊实属罕见,可看到崖对岸的明长城。中国的长城在修建的时候都是依山傍水、就地取材。但没有一处的长城在面积约7.8平方公里的地方能体现出依山傍水、借助高15-18米的大峡谷和独特的藏兵洞、守军的城堡构成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
大峡谷
从水洞沟到红山堡之间,有长约4公里的峡谷,本是大自然的“杰作”,但明代时,这又成了长城“深沟高垒”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峡谷两岸经常年的风雨剥蚀,谷内怪壁峭立,沟壑纵横,深厚的黄土经长期的雨水冲刷,土柱突兀壁立,造型奇特,形成了“土林”。“土林”又经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般地形成千奇百怪的形象。
藏兵洞
在宁夏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令人称奇的“藏兵洞”分布在水洞沟红山堡内外,它蜿蜒曲折于悬壁之中,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洞中分叉颇多,左盘右旋,有如迷宫。藏兵洞内辟有居室、储藏室、会议厅、灶房、兵器库、火药库、炮台、水井、暗器孔道及陷阱等设施。
所谓藏兵洞,是红山堡守军由地上转入地下,隐蔽军队,保护自己,待机出击,或在空旷处设伏兵的地道。这在全国是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在中国的长城防御体系中,有长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全国还没有,这里是独一处。藏兵洞是中国最早的地道战遗址和原型。
从2006年开始,对藏兵洞进行了保护性的清理、疏通。供大家参观游览的藏兵洞长度是965米,清理面积约3200平方米。
红山堡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东北33公里的水洞沟旧石器文化遗址以东四公里处,始建于明代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从大峡谷进入藏兵洞,出了洞口,就来到了红山堡。 [10] 
红山堡是因位于红山地区而得名。据史书记载,古时在夕阳的照射下,这里山峦一片鲜红,因命为“红山”后讹传为“横山”,“红山堡”旧时也就一名“横山堡”。它是明代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城障,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由总制陕西军务户部尚书秦纮秦筑,距今已有500多年。“红山堡”本属灵州千户所辖,其为正方形,边长均为300米,设东门一道,有瓮城,门向南开。墙高8米,底宽7米,顶厚4米,是按照明代长城沿线70里一城,30里一堡的防御体制设置的。它东至清水营50里,西至横城20里。据说藏兵洞有三条通道可以进入红山堡,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洞口,其余的两口洞口还没有找到。
瓮城
瓮城大部已经被沙尘掩埋,在对瓮城进行保护性的清理发掘时,发现了一个小庙宇式的遗址,地面由明代大青砖铺成,面积较小,四周散落许多残破的厚瓷片,内有两具尸骨,尸骨造型奇特,不像是正常死亡时的姿态。据专家考证,这座小庙是在红山堡驻扎的守军用来祭祀或是保佑打仗胜利的,毁于乾隆三年大地震,从四周散落的瓷片来看,在当时应该是防火用的大水缸,房屋倒塌时全部砸碎了,而这两人也是在大地震时未能及时撤出而被砸死在里面,一具尸体的头部还有瓦片残留在里面,而另一具尸骨的肋骨部也有瓦片残留。
遗址价值编辑
由于水洞沟遗址中曾经出土了大量具有欧洲莫斯特、奥瑞纳文化特征的石器,与西方出土的石器技术风格极为相似,有学者便据此提出了水洞沟文化“西来说”。同样的,水洞沟某些地点和地表存在大量具有中国北方小石器传统的石制品,又与其同期或稍晚的华北细石器文化存在某种关联,这两种类型的文化又支持了“本土起源说”。
大量的考古发现表明:水洞沟在三四万年前具有丰富的水源和动植物资源,也具有比较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据此推测,大约在4万年前,有一群原来生活在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的先民受冰期严寒的逼迫,辗转来到水洞沟繁衍生息,并利用已经掌握的技术,就地取材制作了大量锋利的石器。 
大型实景演出《北疆天歌》编辑
《北疆天歌》是大型实景马战史诗剧,该剧以12-13世纪为历史背景;以中国唯一的军事遗址:长城、大峡谷、藏兵洞、红山堡这个堪称天险的军事屏障为实景;以来自蒙古国的专业骑队演员以及精挑细选100多匹骏马、骆驼、牦牛和数辆仿真战车为演出阵容;以战争与和平、民族兴衰为主线,演绎了发生在长城内古丝路驿站也是古边塞战场——水洞沟地区的一次货物运输和中途遭受抢劫,最后被骑兵营救的故事;同时再现了长城外成吉思汗成长过程以及和好友札木合之间感人肺腑的家国情仇并最终统一蒙古成为草原大汗的曲折故事。它是由我国著名导演历时2年打造的一场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演出地点:水洞沟藏兵洞互市
演出时间:每天下午4点
发掘历史
1919年,比利时传教士肯特在途经水洞沟时,在水洞沟断崖上发现了一具犀牛头骨化石和一件经过人工打制的石英岩石片。
1923年6月,法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得知肯特发现后和著名学者德日进来到水洞沟,发现了裸露在地表的哺乳动物化石。随后开始发掘,总共发掘出了300多公斤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主要包括石核、刮削器、尖状器等旧石器。
1960年夏季,中苏古生物联合考察队开进水洞沟,对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
1963年,被称为“中国旧石器考古学之父”的裴文中亲自带队,又进行了第三次发掘。
1980年宁夏博物馆、宁夏地质局联合考古队对水洞沟的第四次考古发掘。
2003年至2007年,由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组队对水洞沟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考古发掘。这次考古,参加人数最多、历时最长、发掘范围最大,收获也最丰硕。这次,不仅调动了GPS定位仪、全站仪、摄像机等先进设备,而且邀请了地质学、年代学、古人类学、古环境学的专家到现场研讨、授课。
2014年6月10日至7月10日,宁夏水洞沟遗址举行第四届文化旅游节以及第六次考古发掘。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宁夏考古所的专家,对水洞沟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7] 
2002年开始建设,2006年4月对外试营业,2007年4月28日对外正式开放。
开发保护
1988年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的100处重大遗址之一、中国最具文明意义的考古发现、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银奖、自治区旅游诚信单位等。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水洞沟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