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宗日遗址

摘要: 宗日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初命名为免儿滩遗址或托勒台,又命名为宗日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宗日遗址由兔儿滩中遗址、林场古文化遗址、兔儿滩东遗址、兔儿滩西遗址四个遗址构成。1983年试探发掘。1994至1996年,共发掘墓葬341座,探方31个,灰坑18个,祭祀坑18个,出土文物23000余件。1986年7月,被列为青海省省级重点文物 ...
宗日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初命名为免儿滩遗址或托勒台,又命名为宗日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遗址。
宗日遗址由兔儿滩中遗址、林场古文化遗址、兔儿滩东遗址、兔儿滩西遗址四个遗址构成。1983年试探发掘。1994至1996年,共发掘墓葬341座,探方31个,灰坑18个,祭祀坑18个,出土文物23000余件。
1986年7月,被列为青海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70年代中期,同德县团结村的村民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偶然发现了大量的人、动物的尸骨和一些彩陶,当时,他们将这一情况上报了相关部门,但当时未引起重视。此后村民们将尸骨和彩陶碎片大量遗弃于田角和河中。
1983年,省文物考古所来到团结村,决定对该村兔儿滩周围的墓葬遗址进行试发掘。在这次发掘中,发现一座圆形土窑,窑内有6件未出窑的陶罐和木炭。同时还清理出墓葬两处。这次试探发掘出土文物25件,其中陶壶8个、陶碗3个、陶罐14个。这些文物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泥质红陶器,共4件,陶质细腻,呈砖红色;一类为夹砂粗红陶系,共21件,陶质坚硬火候高,胎壁薄,其中5件带有黑彩。虽然它们的胎质不同,形状各异,但造型均匀对称,饰纹和谐统一,属半山型早期。
1986年7月,兔儿滩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文物考古工作者扩大了对兔儿滩原遗址的勘探发掘,涉及团结村、班多村和卡力岗村地区。当地群众称此地为宗日,即人群聚集的地方。为尊重当地群众的习惯,考古学者将兔儿滩遗址定名为宗日遗址,其古遗址文化被称之为宗日文化。
1994年考古学者选择了团结村西的一条大沙沟方向的第一台地作为发掘点,从6月底进驻至10月初撤出,共清理墓葬80座,出土文物包括生活用具、生产工具、装饰品等共计2571件。
1995年4月文物考古工作者对生活区进行发掘,有了重大发现,为进一步揭示文化性质提供了宝贵资料。考古工作者在第二台地和第四台地前沿清理了一些墓葬及灰坑,出土了包括骨叉、细石器在内的大量文物。
1995年和1996年,在大沙沟西侧卡力岗村农田前沿的空地清理中,发现了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国宝之冠”的舞蹈纹盆及双人抬纹盆。
1996年底,宗日遗址发掘工作进入尾声,共发掘墓葬341座,探方31个,灰坑18个,祭祀坑18个,出土文物23000余件。 [1] 
文物遗存
滩地东为巴沟河流入黄河口处,属黄河第一台地。团结村紧靠台地边缘。遗址面积约300×200米,北部被压在村庄之下。因雨水冲刷台地边缘而形成的数条洪沟将遗址分割为东西两区。东区为居住区,并有部分墓葬,西区未见居住遗迹,主要是葬地,又名宗日墓地。遗址地面散布有较细碎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及齐家文化陶器残片。断岩处暴露有灰尘层。
宗日遗址由兔儿滩中遗址、林场古文化遗址、兔儿滩东遗址、兔儿滩西遗址四个遗址构成。
兔儿滩中遗址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存,遗址西与多合日龙洼、西台宗日滩隔沟相望。南200米为黄河与兴海大米滩相隔,东与兔儿滩东台遗址基本相连,东和北为团结村,隔团结村为同兴公路,遗址南部为断崖,北与林场古文化遗址相连。东部有当地村民自西南向东北夯筑的土墙作为林场的围墙,遗址的大部分已经被林场占用,地表种有树木,地表起伏不平,对遗址造成一定的破坏。遗址东西长约240米 ,南北宽140米,面积约33600平方米,地表散布大量夹砂陶器残片,在遗址的东偏北部边沿暴露有文化层,距地表30厘米,厚约8厘米,土色黑灰,夹杂有夹砂粗陶片。
林场古文化遗址位于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西南角兔儿滩中部遗址的北面,西靠多合日龙洼,南约300米为黄河,北为团结村和同兴公路。东与兔儿滩东遗址接壤。遗址南部为断崖,断崖下为农田,隔农田为巴曲河。遗址东西长180米,南北宽80米,呈半圆形。现为林场,对遗址造成了一定破坏。地表无遗物和文化层暴露。
兔儿滩东遗址南部为断崖,断崖下100米为黄河,与兴海县大米滩隔黄河相望,东面是农田与班多村隔沟相望,北面基本上是梯田;北部和西南均为团结村,遗址中偏南部有一条通往民居的自北向南的小路穿过遗址。西南有条通往黄河边的小道,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80米,面积约25663平方米。北高南低,整个平整为梯田,地表散布大量的彩陶片,无文化层暴露。
兔儿滩西遗址东为多合日龙洼与兔儿滩中台以沟相隔,南为黄河,隔黄河与兴海县曲什安镇相望;北面为卡力岗村农田,东北为团结村,整个地势北高南低,南北宽60米,东西长80米,面积约为4800平方米。地表散布大量残陶片和彩陶片,无文化层暴露。
遗址意义
宗日遗址是马家窑文化在青海境内黄河上游分布的最远点,因其文化内涵有一定的特殊性,研究命名为宗日文化。 [2]  宗日文化对研究高原早期民族如藏族、羌族的起源历史和社会发展以及民族交流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的发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包括同德县在内的高原腹地在远古时代并不是蛮荒之地,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遗址保护
1986年7月,被列为青海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