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清梵寺塔

摘要: 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25公里处兴平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北寺巷。原为清梵寺内建筑,塔建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塔随寺名,初称清梵寺塔。梵清寺宋代改称保宁寺,塔亦遂称保宁寺塔。北塔为七层八棱砖塔,底部每边长4.35米,高38.6米。各层每角都有砖柱,第二、三层还有砖砌转角和斗拱,每层南北两面有门。北塔曾多次修葺,现塔身略 ...
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25公里处兴平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北寺巷。原为清梵寺内建筑,塔建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塔随寺名,初称清梵寺塔。梵清寺宋代改称保宁寺,塔亦遂称保宁寺塔。北塔为七层八棱砖塔,底部每边长4.35米,高38.6米。各层每角都有砖柱,第二、三层还有砖砌转角和斗拱,每层南北两面有门。北塔曾多次修葺,现塔身略有倾斜,塔顶已损,对塔顶以及塔身进行修缮中。

参考资料北塔始建于唐代贞观元年(627)距今1385年,寺、塔历经唐、宋、明、清各代多次修葺。塔为阁楼式砖结构,平面八角形,七层,底边长4.35米,残高38.6米,楼阁式。塔身每层南、北面辟券门或假券门,真假逐层上下相间。塔壁作仿木结构,以砖砌出角柱、阑额、菱角牙子。层间迭涩出檐,第一至三层檐下隐作斗拱。塔顶残毁。 现存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立《重修保宁寺并建万寿宫碑》1通。碑文楷书,由谢天爵撰文,傅应旗书丹。碑文记载清梵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敕赐改额为保宁寺及募资补修大雄宝殿和创修万寿宫等事宜。
据清梵寺住持释惟灵介绍,清梵寺始建于东汉时期,系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道场。原寺规模宏大,香火盛极一时,解放初,清梵寺内建筑基本保持完好,整个寺院占地五亩。后因历史原因,寺院被占用,原来规模宏伟的清梵寺现仅存一座北塔屹立于此。清梵寺现所在地仅为原寺塔院一角。多年来,唐代北塔不断遭受自然破坏的威胁,因年久失修经常掉落砖块。如今,北塔边缘砖头破损,加上鸽子、燕子等在上安居,对北塔造成了较大破坏。塔基有多处开裂,每天都有石子和小砖头从塔上掉落。也曾有砖头落下砸伤过信徒。
文物保护编辑
一九八四年四月,兴平市人民政府开放清梵寺作为佛教活动
 场所。北塔被确立为第二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师惟灵说,这些年北塔一直未有维修,破损严重。在寺院灶房,其房顶被落下的塔砖砸了好几个洞。有关部门现正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北塔进行实地测量,采取一定的应急安全保护措施,以更好地保护佛教文化遗产。
北塔现状
北塔现存七层,塔体向西南方向倾斜,塔顶全部塌落,南北两面各有五至八公分宽的裂缝数条,上下贯通,深度约六十公分,第二层南北面塔体向外突出膨胀,角柱已掉,第一层塔底砖块已全部毁坏剥离。
塔檐部分除东南面能数出砖层外,其他各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和塌落,塔檐上部砖层因长期风剥雨蚀,已全部酥碱,经常发生掉砖和塌落事件。
各层门洞拱券部分灰缝脱落,裂缝掉砖,各洞栏杆全部毁坏。
塔体周围月台及排水系统全部毁坏,无法排水,直接影响塔基及建筑物安全。
北塔管理
1949年—1986年,兴平北塔由县文化馆文物组管理,1986年11月县佛教协会迁入院内,作为佛教活动场所使用,并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
1996年7月,兴平市文物旅游局成立,兴平市文物稽查队具体负责北塔的安全保卫工作。
维修沿革
宋太平兴国三年(970)及明清各代屡有修葺,1955年,曾有过小型修补,1986年初,县文教局拨专款修筑了北塔围墙。

清梵寺塔 : 清梵寺塔。又称“兴平” 、“保宁寺塔” ,位于兴平县城关镇北寺巷清梵寺院内。始 建于唐代,为唐清梵寺的主要建筑,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及明清各朝曾多次修缮。

八棱七级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38.6,底层边长4.35米。塔顶残毁。每层叠涩 出檐,第一至三层檐下隐作斗拱,下以砖作菱角牙子。

塔身每层南、北面辟券门或假券门,逐层相间。层间以砖砌出角柱、阑额,第二、三 层每角除砌柱外,并有砖作转角和补间斗拱。塔内原有转角楼梯直通塔顶,现已毁。此塔 为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Qingfan TemplePagoda

The QingfanTemple Pagoda,also known as "Xingping""Baoning TemplePagoda",is located inside the Qingfan Temple,Lane of Beisi,ChengguanTown,Xingping County. Originally built in Tang Dynasty and featured as the mainstructure of Qingfan Temple. It was renovated in the 3rd year of TaipingXingguo Period in Song Dynasty (978) and in the successive dynasties in Mingand Qing.

It is a7-storeyed 8-edged pavilion-style hollow brick pagoda of 38.6 meters high and4.35 meters long of the side length of the lowest storey. The top of the pagodawas destroyed. Each storey has extended corbelling eaves,with concealed bracketsystems under the eaves of the first floor to the third floor with brick-madediamond spandrels underneath.

There are archdoors or fake arch doors (by successive floor) on the south and north sides ofeach floor. Corner column and bar forehead are by bricks between floors. Apartfrom masoned columns on the corners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floors,there arealso brick-made corners and bracket systems filling within. There used to haveturning stair leading to the top of pagoda,but it had been destroyed. Thepagoda was officially ratified as one of the Second Batch of Shaanxi Province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and the Seventh Batch of National Key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清梵寺塔。別名‘兴平’、‘保宁寺塔’。兴平県城関鎮北寺巷の清梵寺院内に位置し。唐代に始建し、 唐清梵寺の主要な建築物で、宋太平興国三年(978)及び明清各朝で何度も修繕されてある。

八稜七級 楼阁式の中空煉瓦塔で,高さは38.6メ一トル,低層の辺長4.35メ一トルである。塔 頂はもう破損され、各層は重渋軒出を作り、第一と三層の軒下には隱れ斗拱を作り、下には煉瓦で 菱角歯を作つてある。

塔身各層の南、北面に巻門と偽巻門がが交互に作られてある。層間は煉瓦で角柱と阑额を積み出し、 第二、三層の每角には煉瓦で転角と補間斗拱が作つてある。塔内には元々転角階段があつて、塔頂 まで直通していたが、もう、壊されてある。この塔は陝西省第二回重点文物保護単位である、第七 回全国重点文物保護単位。

兴平北塔 : 兴平北塔位于兴平县(今兴平市)城关镇北 寺巷,原为唐代清梵寺之浮屠,始建于唐贞观元 年(627年),故名为清梵寺塔。宋太平兴国三年 (978年)敕赐改清梵寺为保宁寺,又称保宁寺 塔。群众俗称“兴平北塔”。
据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修保宁寺 并建万寿宫”碑文记载: “……寺中故有浴室院 并浮屠一座,浴室院遗址已泯没无存,……浮屠 今犹屹然也。传兹寺昔为兴邑大招提,元明以 来,代有修葺。迨遭明季兵燹,所留仅正殿一、 二区沿至于今……”
清梵寺塔为八角七层,仿木建筑结构楼阁 式砖塔,塔顶部已毁,塔身残高38.6米。塔身 底层每边长4.35米,塔身一、二、四、六、七 层南、北两面正中辟券门,第三层与第五层南、 北两面则为假券门; 二、 四、六层的东、西两面正中 为假券门,三、五、七层则 为券门。塔壁作仿木结构, 以砖砌出角柱、阑额、菱角 牙子等;二、三层的角柱柱 头作一斗三升,斗拱一朵, 补间铺作一朵; 四层以上 仅作菱角牙子。各层塔檐 均叠涩出檐。
清梵寺塔,造型简朴 大方、端庄雄伟。陕西省人 民委员会于1957年5月31 日公布该塔为第二批省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 年4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 府公布了保护范围。其重 点保护区为塔院围墙内。 一般保护区为塔基周围外 延4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 一般保护区外延80米。


兴平北塔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