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龙江船厂遗址

摘要: Ⅰ-81.龙江船厂遗址.明.江苏省南京市.古遗址..第六批 龙江宝船厂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三汊河附近,又称龙江船厂、宝船厂,是中世纪世界最大的皇家造船厂遗址。因地处当时南京的龙江关(今下关)附近,故名。龙江宝船厂西接长江、东邻秦淮河,明李昭祥《龙江船厂志》记载的“洪武初,即都城西北隅空地,开厂造船”,即指这—带地区。南京龙江宝船厂出土文物以 ...
Ⅰ-81.龙江船厂遗址.明.江苏省南京市.古遗址..第六批
龙江宝船厂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三汊河附近,又称龙江船厂、宝船厂,是中世纪世界最大的皇家造船厂遗址。因地处当时南京的龙江关(今下关)附近,故名。
龙江宝船厂西接长江、东邻秦淮河,明李昭祥《龙江船厂志》记载的“洪武初,即都城西北隅空地,开厂造船”,即指这—带地区。南京龙江宝船厂出土文物以大舵杆和绞关木最为重要,舵杆现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6年5月25日,龙江船厂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南京龙江宝船厂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点之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中文名龙江宝船厂别    称龙江船厂、宝船厂地理位置郑和南路记载文献《龙江船厂志》船坞宽70米左右长500米以上

历史沿革
龙江宝船厂船坞宽70米左右,长500米以上,西连长江。由于多年不用,船坞里积满了水,看起来更像个河道。明代人为什么要在这里建宝船?杨斌告诉记者,由于那时建的是木结构的大海船,中间多用铁钉固定,不经拉,所以只能选在靠江的地方建。建造时,要堵住船坞与长江之间的闸门,在干船坞里建好宝船后,等潮水来时再打开闸门,引进江水,再把船舶漂出去。从船坞长宽推测,当时建的海船最大能达到44.4丈长、18丈宽。
龙江宝船厂
明代初年,龙江宝船厂的规模很大。其范围“东抵城濠,西抵秦淮卫军民塘地,西北抵仪凤门第一厢民住官廊房基地,南抵留守右卫军营基地,北抵南京兵部苜蓿地及彭城伯张田”。东西横阔138丈,南北纵长354丈。面积达50余万平方米。
船厂后因承平日久,至弘治时遂分为前厂和后厂。两厂各有通往龙江的溪口,并设有可以启闭的石闸,用以控制水量。造船时将水排出,关上闸门,在船坞里施工;船造好后,开闸进水,将船体浮起,放船入江。船厂内除设有提举司、帮工指挥厅和一所专门打造海船风篷的篷厂外,还设有细木作坊、油漆作坊、捻作坊、铁作坊、篷作坊、索作坊、缆作坊等七个作坊及看料铺舍等。其中仅是坐落在厂区东北部的篷厂就有房屋十排六十间。船厂的督造官员,除位居五品的工部郎中外,还有员外郎、主事、提举,帮工指挥等人员。仅下设的厢长、作头等低级班头就将近百名。造船制舶的船户工匠分别来自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及江苏等省,分工细致,下编四厢,每厢分为十甲,每甲设甲长,统管十户。一厢分为船木、梭、橹、索匠;二厢分为船木、铁、缆匠;三厢为艌匠;四厢分为棕、篷匠。另外,还有内官监匠,御马监匠、看料匠、更夫、桥夫等人员。

唐宋以来,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增多,我国的造船技术也愈加发达起来。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比较重视造船和发展海运。据《洪武京城图》记载,为了准备造船用的桐油、棕缆等原料,特在南京钟山开辟了漆园、桐园、棕园等园圃,植树数万株。还在南京城西设立了龙江宝船厂,征调各地工匠四百余户来到南京,广造海舶。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为了进一步加强同海外的联系,扩大同诸国的交往,遂组织规模庞大的船队,派遣大批的使者出使海外。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也自此开始。
郑和下西洋所率领的庞大船队,有大海船六十多艘,连同中小船只在内,一共有百余艘之多。这些远航西洋的海船,除了在福建等地建造外,有很多是在龙江宝船厂建造的。据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宝船厂》记载:“大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船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能建造这样的海船巨舶,既显示了明初我国发达的造船技术和劳动者的高度智慧及创造力,也充分反映了龙江宝船厂巨大的造船规模和能力。
龙江宝船厂自从明朝以后,逐渐废弃,整个遗址多已成为农田及水塘。当年的船坞,当地人称之为“作塘”。遗址中尚有第一作至第七作的具体方位可以辨识。各作均呈长方形,东西向并排分布。其中,四、五、六作保存尚好,而尤以四作为最,是如今所能见到的当年遗留下来的最大的船坞,现长约300米,宽约30米,水深约1米余,水下积有很厚的淤泥,由此可见当年船坞之规模,足可建造郑和船队的大小船舶。 解放以来,在当年的龙江宝船厂所在的中保村一带水塘的淤泥下,发现过造船用的木料、构件及工具等。1953年,在“四作塘”遗址中出土了长达十余米的方形无孔木料。1965年,又在文家大塘(即四作塘)中捞出残长2.22米的绞关木。1983年,又发现了一只石臼,臼内尚存少量的油石灰,似为当年造船捣制油石灰的工具。1974年,在定淮门挖出大铜锚一只长2.65米,四爪。1975年在三汊河发现过大铁锚。此外,还发现过樟木木料、木边皮料等造船用料。特别重要的是,1957年5月,在“六作塘”内,出土了一根长达11.07米的巨型舵杆。这些遗物的发现,同宝船厂遗址一样,是我们研究龙江宝船厂、宝船海舶以及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出土文物
龙江船厂遗址中的出土文物,以大舵杆和绞关木为最重要。
舵杆,又称大舵杆。
1957年5月,出土于南京下关三汊河附近中保村六作塘。
舵杆全长11.07米。上端略方,约0.38X0.39米,上有安装舵牙用的长方孔,孔长0.23米、宽0.145米;下端略呈扁平状,约0.68X0.73米,在安装舵叶一侧,有长0.32米、宽0.31米和长0.297米、宽0.29米的两个浅槽,为安装舵杆的上川之用;另外,在舵杆下端的末端凿有安装拖泥的卯槽。舵杆为铁力木,质地坚硬。木呈褐色,并有蔗渣纹。
另外,从舵杆的长度和结构分析,在这样的舵杆上安装的舵叶高度为6.35米,而安装这样巨型船舵的船舶长度,应在四十八丈到五十六丈之间。郑和下西洋船队的最大“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因此,这个巨型舵杆,很可能配制于下西洋的“宝船”上。
舵杆现陈列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绞关木,1965年5月出土于南京城西北三汊洞中保村一带的文家大塘。
绞关木出土时已残,呈褐色。残长2.22米。—端略呈方形,方径为0.30米;另一端为圆形,直径约0.14米。绞关木上还保留着四个安装车关棒的卯孔。
绞关木是船舶绞盘上的横木。绞盘又称舵车、盘车,由车耳、车关棒和绞关木组成。绞关木的使用方法,是在绞关木的两端套夹上起轴承作用的车耳,将绞关木支撑起来,再在绞关木上的卯孔中安装四个车关棒。转动车关棒,即可升降船舵。此外,绞盘还可以用于起锚、抛锚及升降船帆。操作时需由五、六个人方能起动。
遗址公园
2004年2月4日上午9:30,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在宝船厂遗址地区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遗址公园一期建设工程中片“主题公园”将投资1.2亿元,建设郑和文化体验区等六个景区,包括郑和碑廊、郑和文化墙、宝船部件雕塑等景点,占地198亩,其中水面占三分之一,中片工程将在2004年10月底竣工,整个一期工程计划于2005年6月前竣工。“主题公园”建成后,还将建设东片的“郑和国际广场”,广场演出区将建设全国独一无二的2万平方米地面灯箱水幕市民广场,市民每晚将可免费观看各国专题文艺演出。另外,由于宝船厂特殊的文物价值,遗址文物考古将与公园建设同步进行。
宝船遗址公园的建设是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重头戏”,这座“郑和文化体验式公园”将成为江苏沿江开发和南京滨江风光带的一大亮点。

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是2005年7月4日正式落成与人们见面。这里曾经是中世纪最大的造船厂,为郑和下西洋建造了数百艘大小宝船。它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中世纪造船厂遗址,国内目前保存面积最大的古代造船遗址。
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以3条作塘遗迹为主,占地198.7亩,整个遗址在文化表现上以船为核心,4个片区、8大组群雕塑,穿插在作塘四周。公园有一艘仿真宝船,该仿真宝船足有七层楼高,据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仿古木帆船船模。但这艘宝船仅仅是艘仿真船,不能航行。宝船厂创建于明永乐初年,是专门为郑和下西洋所兴建的大型官办造船厂基地,郑和船厂队中很大一部分船厂只由该厂负责建造。
600年前,郑和下西洋所用宝船和全部船队,于永乐元年至三年(公元1403-1405)建成,首航西洋共有宝船、战座船、战船、兵船、马船、粮船、水船等共208艘,船员27800多人。而作为郑和下西洋起始点的位于南京鼓楼区的宝船厂遗址,是全球仅存的未经挖掘的600年前造船工业的文化遗产。
遗址规模
当考古人员将六作塘中的墩台遗址彻底清理出来的时候,在此考古发掘中个头最大的单体文物先后浮出水面,这是两根长逾10米的木质舵杆(古船上控制方向的关键部件),它们分别横卧在作塘东部和中部的墩台遗址上,基本完整。这两根舵杆已经完成脱水保护工作,正在南京市博物馆的二进回廊中展出。
两根舵杆通体黝黑,形制相同,均为方头扁尾,边缘圆润。舵头部带有两个对穿的长方形空,当年用来安装舵牙;尾部则刻有四五个长方形浅槽,用以安装舵叶。
它们的长度分别为10.1米和11米,表面没有涂过油漆的痕迹,木质纹理历历在目。在没有涂漆保护的情况下,沉没水底600年依然基本保持原样,足见木质坚硬。
这是怎样的木料呢?在一些资料和传说中,郑和当年造船使用的是一种叫“铁梨木”的神奇木料,非常结实。铁梨木又名孟买乌木,是东南亚的稀有特产,乃制造木船的顶级材料,在中国的古船实物中难得一见。1957年5月,中保村村民在六作塘中打捞出了一根长11.07米的巨型舵杆,据说刚出水时这根舵杆黑中泛红。不久这个舵杆被调拨到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当时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周世德为此撰写了《从宝船厂舵杆的鉴定推论郑和宝船》一文。在文中,周世德推测这根舵杆就是有传说中的铁梨木制成的。
而这次在六作塘中发现的两根舵杆,无论形制还是长度都和1957年出土的那根几乎无差别。它们会不会是传说中的铁梨木呢?
考古人员对舵杆进行取样,并在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实验室进行“显微鉴定”。鉴定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
“制作舵杆的木料材质紧密,强度高,耐久性好。但它绝对不是我们今天所指的铁梨木。”主持检测的潘彪先生说,“这是豆科类植物的一种,也是东南亚地区的特有的热带树种。它非常类似现在家装市场上俗称‘金不换’木地板的材质,但准确是什么还难以确认。”
从2002年1月起,潘彪主持检测了包括舵杆在内近400份样品,它们全部是从六作塘中出土的木质文物中取下的。其中大部分是杉木,这是中国古代南方造船最常用的材料。而剩余的一些则更令潘先生感兴趣,因为它们都是出产于东南亚的热带树种。潘先生说:“这些发现说明,当时从热带地区采购了很多优质木材,然后经过长途运输抵达南京进行加工,从中不难看出明王朝为造宝船所付出的人力和物力。”
由于史料缺失,学术界对郑和宝船的尺度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明史》中记载的,大号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因为体量惊人,部分专家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那么这次出土的两根舵杆是否能够解答郑和宝船的尺度之谜呢?中国船史研究会副会长、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席龙飞在听说这两根舵杆的出土之后说:根据计算公式,舵叶面积的大小是测算船长的最关键数据。至于11米长的舵杆要配多大的舵叶,则要视平底船和尖底船而定。如果当年宝船是平底的,那么按照这个舵杆长度算出的船的大小将和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的记载吻合,如果当年的宝船是尖底船,按照这个舵杆复员出的宝船则要小的多。
船厂船坞
龙江宝船厂
从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南京市博物馆对位于龙江的明代宝船厂遗址“六作塘”(造船船坞)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这是中国考古界首次对船坞遗址进行科学发掘。宝船厂遗址也因此和全国其他21个考古重大发现一起,入围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考古工作者先后完成清理、发掘面积将近2万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资料,尘封600年的历史信息首次呈现在人们面前。巨大的六作塘是如何建造的?考古人员在其中到底发现了什么?这些发现又揭开了怎样的历史真相?围绕着这些发现还有哪些未解之谜?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可以和我们共同探讨这一话题,也可以走进南京市博物馆参观正在举办的《宝船·西洋·郑和》展览。
2003年夏天,当考古队员走进龙江宝船厂遗址时,看到的是3个长达400—500米,宽40—50米的长方形大水塘,面向长江一字排开。这是600年前宝船厂留下的船坞,郑和下西洋的船只主要就是在这些作塘中建造的。
民国《首都志》记载,民国时此处仍被称为“宝船滩”。由南向北分别是上保、中保和下保三个区域。从上保到下保依次平行分布着六作、五作、四作、娘娘庙、头作、二作、三作和七作。据南京大学教授洪长倬(已故)测算,整个遗址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1433年郑和船队最后一次归来,明政府停止了下西洋的活动,原先热火朝天的宝船厂逐渐废弃。考古人员来到时,原来的7个作塘仅剩下了3个,幸运的是3个船坞因为积满了水而保留了下来,600年来很少受到扰动。
2003年8月,清除了六作塘底3.5米厚的淤泥后,宏伟的6号船坞出现在人们眼前。这是一个呈倒梯形的船作,上口宽约41米,下底仅宽12—15米,深度在5米左右。按照常理推测,这样一个巨型人工船坞,两侧堤岸应当有砖、石筑成的护坡,以避免坍塌,但奇怪的是考古人员寻遍了整个内侧堤岸,却没有发现哪怕是一块人工铺设的护坡。
难道,宝船厂的船坞是借助了天然的河道?但是这样的推测很快被否决了,因为即便大自然鬼斧神工,也不可能凿出7条如此整齐和均匀的河道,甚至连朝向都是统一的北偏东62°。很显然,当年的能工巧匠们另有方法。顺着堤岸一路打下了32个探方后,考古人员终于揭开了谜底。探测显示,两侧堤岸的地层明显呈现出4个层次。最上面层为耕土层,厚度约为28厘米;接下来是黄土层,有90厘米厚,这层黄土土质纯净,明显不同于当地砂质的原生土,更为关键的是考古人员发现这个土层经过人工夯打,十分紧密;黄土层下面是细腻、纯净并较为松软的灰黑色土层,但是厚度不一,平均在1米左右,由黄土和原生黑色淤土混杂而成;最下面为细沙层,由黑色淤土和灰色细沙相夹杂,和六作塘底的土层完全相同。
叠压的土层,让六作的建造之谜得以解开。原来,工匠们首先在河漫滩上划出塘口方位,然后动手向下挖4米,形成塘口。挖出来的淤土和细沙就顺着塘口两侧均匀堆放,然后从别处运来纯净的黄土,在上边继续堆积加高,一边堆积一边夯打,从而在塘口两侧形成堤岸。因为黄土层黏性较大,不透水,所以堤岸异常坚固,虽然没有砖石护坡,又在水中浸泡了600年,但依然基本保持着初建时的原貌。
这种看起来很土的方法,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节省了时间,是典型的“多快好省”的工程
这种不设护坡的船坞建造方法,在全国其他地方有过发现吗?笔者采访了中国船史研究会副会长、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席龙飞。“我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史料记载。”席老说,古代造船,体积不大的就在河滩、海滩上直接建造。但宝船厂是为下西洋的船队特别设立的,所造的大多是大型船只,因此才出现了“六作塘”这样的巨型船坞,它的建造方法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席老介绍说,人工护坡在现代造船船坞中已经广泛使用,大连造船厂的船坞护坡就是整体用水泥浇筑的。而更现代化的船坞甚至已经使用槽形钢板进行直壁式安装了。明代人没有使用任何人工护坡,却能在江滩上建起保持600年不坍塌的巨型船坞,的确是一项创举。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