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易俗社剧场

摘要: Ⅴ-193.易俗社剧场.民国.陕西省西安市.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第六批易俗社剧场位于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272 号,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剧场。易俗社是民国元年(1912年)在西安成立的 秦腔演出及戏曲教育团体,初名“西安易俗伶社 学社”,后易名“西安易俗社”。民国六年(1917 年)6月,易俗社秦腔团体购得“宜春园”,对其 改建维修,新开临西一路的三道大门,建 ...
Ⅴ-193.易俗社剧场.民国.陕西省西安市.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第六批

易俗社剧场位于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272 号,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剧场。
易俗社是民国元年(1912年)在西安成立的 秦腔演出及戏曲教育团体,初名“西安易俗伶社 学社”,后易名“西安易俗社”。民国六年(1917 年)6月,易俗社秦腔团体购得“宜春园”,对其 改建维修,新开临西一路的三道大门,建木门 楼,门楼正中镶洪子明书“易俗社”匾额,改建 原有舞台。
改建后的剧场坐南面北,南北长14间约42 米、东西宽6间18米,为重檐歇山顶的砖木建 筑。舞台约占5间,台口宽约9米,进深约15米。 观众池为9间长、6间宽,内有立柱26根。楼下 池厅两侧各5间,设偏座;楼上4间,设包厢。全 场座位650席,立柱之外为站位。民国十三年 (1924年)鲁迅来西安讲学时曾题“古调独弹”匾 额一块。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由封至模总设 计并监修,对剧场进行了重修,改楼座为二层, 地面为慢坡,座位为靠椅,剧场台面一一改良, 在观众池的偏座两侧装上大栅栏,栅外为站位。 全场座位885席,站位可容数百人。民国二十九 年 (1940年) 日本飞机炸毁剧场的八角飞檐屋 顶,抗战胜利后补修。
1964年重新修整剧场,更换北墙,增辟门 厅,更新座椅,拓宽舞台台面,延伸副台,架设 天桥,开辟灯光台,安装吊景设备,后台东边新 建化妆室和道具室。1966年拆除池厅两侧栅栏, 取消站位,增设靠椅,使全场席位增至900席。 由西安易俗社管理。1994年,对易俗社剧场重新 进行加固维修。
易俗社是由陕西省修史局总篆李桐轩和孙 仁玉两人发起组织的艺术团体,它以改革社会、 启发民智为目的,“辅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为 宗旨,借群众喜爱的戏曲形式,编写新剧,宣传 民主思想,进行通俗教育。易俗社剧场是在宜春 园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是我国现存较早的新式剧 场。对研究旧剧场建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83年,易俗社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9月24日,被陕西 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 时,公布保护范围为: 易俗社剧场围墙内; 建设 控制地带为: 东 至易俗大剧院, 西至市政协东围 墙,南至易俗社 家属楼,北至西 一路街道南沿。


易俗社剧场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