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长安绎古——汉唐历史考古文集

摘要: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葛承雍  要进入汉唐长安城内的宏丽殿堂就要通过直贯南北的渭桥,近几年来数座古代渭桥被考古发掘出来,庞大的遗址、直木的桥桩、雕刻的石基以及散落的钱币从五铢到开元通宝,都反映出桥梁的变迁,不仅将长安内外棋盘般地连接一气,也将中西交通的丝绸之路互相贯通。其测绘技术、建造工艺都令人惊叹不已。但是要了解研究这座城 ...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作者:葛承雍   
 要进入汉唐长安城内的宏丽殿堂就要通过直贯南北的渭桥,近几年来数座古代渭桥被考古发掘出来,庞大的遗址、直木的桥桩、雕刻的石基以及散落的钱币从五铢到开元通宝,都反映出桥梁的变迁,不仅将长安内外棋盘般地连接一气,也将中西交通的丝绸之路互相贯通。其测绘技术、建造工艺都令人惊叹不已。但是要了解研究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急需一座快步便捷的引桥,引导读者由外到内“城心城意”深入其中,尚民杰先生这部书就是一座值得仔细品味的学术引桥。
 
  一

  唐代长安犹如一张巨大而瑰丽的拼图,对它任何细小而生动的局部解读,都需要认真的考释,很多中外学者都倾心投入其中描摹着这张拼图。但是最熟悉追忆街衢坊里的人,恐怕还是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杰先生长期在西安文博界供职,长安不仅是他精神生活的城市,更是他心灵回味的原乡,所以他有积累、有底蕴,撰写长安的文章经得起慢慢细读。

  例如关于长安基本格局的探讨,他从魏晋南北朝时期长安的大城与小城入手,罗列丰富的史料,讲清“大城”即外郭城,“小城”即宫城,采撷典型事例,梳理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的殿堂宫观,补充了纷繁变幻的历史背景。他以考古实测数据立标树帜,俯视隋唐长安城的设计思想,论述唐人对隋大兴城基本格局的维护,这些选取的研究课题都形象地揭示了长安城市格局演变的过程,既有政治需要的基础,又有礼制传统与天象附会,无疑站在了更高的视野,深化和丰富了研究的内容。

  针对西汉以后未央宫的利用与维修,以及唐大明宫的三条轴线,作者都有自己的考释,特别是对长安、万年县的乡村续考,大量使用了墓志,拾遗补缺,异常丰富。尽管这块热土经历了太多的变故,物是人非,但有足够理由切近、切磋这些被发掘的文物,这才是真正的家园情怀,从而使长安内外飘散着浓郁的“世说新语”韵味。
 
  二

  我不太相信逝去的历史真相可以重构,尤其以个人研究很难复原历史的本真。然而民杰先生将考古实践融入历史研究中,别具慧眼的解密古代长安文化符号,提出了诸多新看法,不乏真知灼见,带给众人富有创意的遐想。

  从大的方面来说,作者着眼于长安城郊出土墓葬的相关问题,从史前成年男女合葬以及二次葬式的流变,探析姜寨遗址以来的部落联盟。追溯汉代皇陵与董仲舒墓,深入到长安“野狐落”与“宫人斜”,纠正了一些过去不确定的猜测说法。众所周知,长安近郊是唐皇室成员的埋葬区,从刊布的唐墓志资料来观察,昭应县(今临潼)的追册皇帝、太子陵墓,万年县细柳原、见子原、崇道乡的嫔妃、亲王、公主等皇室墓,铜人原、长乐原、浐川乡的王公贵族墓葬,可谓遍及长安周围郊区,显贵当红者众多,冤死者也不少,皇家王室的内部斗争使得政治喧嚣波澜起伏,墓志中透漏出的信息令人扼腕叹息。陵墓安葬有着政治荣耀和笼络人心的作用,更有着钱财物力支撑的奢靡浪费,留存下遗痕和文物绝不只展现了个体生命的悲怅,“幽暗家园”里还有着“苦难伤痕”的基调,促使人们发掘历史深处时反思国家民族的自我救赎。

  从小的方面来说,作者征引史料,信手拈来,通过研究小小的鱼符与鱼袋,指出唐代调兵遣将的鱼符与臣僚随身获赐鱼,功用有别,使用不同,推测形式新颖的鱼袋“似与鱼腹藏书的传说有直接关系”。关于唐尺的长度看似不登庙堂之学,实则关乎中国古代度量衡大事。他针对唐尺长度不一误差,专门区别官方的标准尺与民间的常用尺,所作解读堪称步步精到,敞开了汉唐诸多特殊年代的日常生活场景,梳理了当时世俗生活的公共经验。
 
  三

  我与民杰先生结交多年了,最早相识是以文结缘,他撰写的《唐大盈库与琼林库》,是我感兴趣的文章。20世纪80年代,我在研究唐代国库制度时曾涉及过皇家库藏,探讨过左藏、右藏与内藏的关系,而他在这篇文章里细化了皇家私库考证,既运用了出土的“盈”字款的瓷器,又利用墓志中有关“大盈库使”和“琼林库使”的记录,披露了鲜为人知的记录,从而证明了皇家内库的性质。

  1979年西安出土的唐代“都管七国”六瓣银盒曾轰动一时,排列的波罗门国、吐蕃国、疏勒国、高丽国、乌蛮国顺时针旋转,其中所涉及的“昆仑王国”与“白柘□国”由于史书没有记载,故对这两国的考释历来都是众说纷纭、云里雾罩,作者认为“昆仑王国”实指骠国,“白柘□国”为“白柘羯国”,笼统泛指中亚昭武九姓诸国。尽管作者这一假说推论还有待未来出土文物验证,但是敢于探索、知难而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

  传统史学一般认为政治史才是历史研究的核心场域,但是学者们很少会用政治语言和思维方式进行实证化考证。现代学者摆脱政治史转向更广袤的人文领域,立足于用考古的实证发掘真谛、阐发真知,一地一物都有了生命的温度,生活在古今长安的尚民杰先生就是这样写出了一篇篇求实的文章。

  通览全书,作者平实理性的阐述,给人的启发是多方面的。我知道民杰先生是游漩于政学两界的人,政务之余全身心投入到学问追寻之中,养成了宁静不旁骛的治学心态,孜孜不倦,笔耕不辍,积学储宝,寻觅长安城郊的种种之谜,接连推出一系列学术分量厚重的论文,犹如搭建了一座连接长安内外的引桥,让我们兴趣盎然地走进长安。我相信若将这座引桥继续拓宽延长,会引渡更多的人愉悦地走进闻名世界的古城长安。

  (此文为尚民杰文集《长安绎古——汉唐考古历史文集》序言)
 
  附:《长安绎古——汉唐考古历史文集》详细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尚民杰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6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6年6月
印次:1
ISBN:9787501045372

内容简介: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长安绎古--汉唐历史考古文集》收录尚民杰各个时期撰写的有关长安历史考古的学术文章三十余篇,多角度探寻古都长安的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
  尚民杰,1978~1982年在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获史学学士学位。1982~1987年在青海省文物考古所工作,任研究室主任。1987~1994年先后在西安市文物研究咨询服务中心、西安市唐代艺术博物馆工作,任副馆长。1994~2003年在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工作,任副所长、副研究员。2000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格。2003~2010年在西安博物院工作,任党委书记,副研究员、研究员。2010年5月至今,在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工作,任书记、院长,研究员。主要研究史前、汉唐时期考古与历史,发表论文80多篇,包括《对史前时期成年男女合葬墓的初步探讨》、《关于姜寨遗址的几个问题》、《西汉以后的未央宫》、《长安城郊唐皇室墓及相关问题》、《隋唐长安城的设计思想与隋唐政治》等。

目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安大城与小城
隋大兴城相关问题探讨
隋唐长安城的设计思想与隋唐政治
唐人对大兴城基本格局的维护
明西安府城增筑年代考

西汉以后的未央宫
关于大明宫的几个问题
唐长安望春宫相关问题探讨
唐长安、万年县乡村续考
南北草堂寺与逍遥园
唐大盈库与琼林库

董仲舒墓与董子祠
汉成帝昌陵相关问题探讨
长安城郊唐皇室墓及相关问题
去城七里葬制考
“野狐落”与“宫人斜”
唐代宫人、宫尼墓相关问题探讨
唐人“斩草”与卜葬习俗
关于唐代的墓田制度
唐李承乾碑文相关问题探讨
唐墓志中所见宦官诸使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有关我国古代文字产生的几个问题
对史前时期成年男女合葬墓的初步探讨
二次葬式流变
部落联盟探析
关于姜寨遗址的几个问题
居延汉简时制问题探讨
中国古代的崇马之风
“都管七个国”银盒所涉两国考
关于唐尺的长度
漫谈唐代的艺术风格
唐代妇女的艺术形象
唐朝的鱼符与鱼袋
后记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