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宝山遗址

摘要: 7-0433-1-433.宝山遗址.新石器时代、商.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古遗址..第七批宝山遗址位于城固县城北4公里处的湑水 河北岸,地属宝山乡宝山村。遗址纵贯城固、洋 县两县交界处的汉江支流湑水河流域,是陕南地 区惟一出土商代青铜器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据不 完全统计,自20世纪50年代至1990年,在城固 县的龙头镇、吕村、五郎庙、湑水村、莲花、苏 村、宝山,洋县的 ...
7-0433-1-433.宝山遗址.新石器时代、商.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古遗址..第七批

宝山遗址位于城固县城北4公里处的湑水 河北岸,地属宝山乡宝山村。遗址纵贯城固、洋 县两县交界处的汉江支流湑水河流域,是陕南地 区惟一出土商代青铜器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据不 完全统计,自20世纪50年代至1990年,在城固 县的龙头镇、吕村、五郎庙、湑水村、莲花、苏 村、宝山,洋县的马畅、范坝、张村、龙亭等地 出土商代窖藏青铜器24起,大小总数为653件。 器类有容器、兵器和动物形面饰等。这支青铜文 化的发现,一度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为了探寻与之相应的遗址和墓葬,以便弄 清这座座窖藏青铜器的渊源、年代、国族和埋藏 原因的来龙去脉,1990年,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在 汉中地(市)县文化局和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下有 计划、有目的地对该地各个铜器出土点进行了探 测和调查,发现五郎庙、宝山两地散存着同文化 时期的陶片和遗迹。同年秋对宝山遗址进行了首 次发掘。


城固、洋县出土青铜器地点及宝山遗址位置图


宝山是秦岭南麓余脉延伸出的一段犄角山 丘,距湑水河水平面高差约百米。从断面观察, 宝山的底层为厚约20米的砾石堆积,上部盖着 厚厚的浅灰土层。山丘的顶部为东西300米、南 北500米的平台。后代曾在其上建有庙宇、殿阁、 戏楼,还住有十余户居民。而今寺门、殿庑圮废、 基址改建为宝山中学,原居民已迁移山下。举目 为肥沃的农田和菜地,残砖断瓦,随地可见。古 代文化堆积分布在山丘的南半部,面积万余平方 米。由于后世的建筑和耕作,致使部分上层古文 化遗迹遭到破坏铲除。所见南面山坡所形成的文 化堆积,应是于此二次形成的。
通过发掘所获,得知古文化遗迹有灰坑、居 址和墓葬,出土了大量陶片,并夹杂有红烧土 块、木屑灰、兽骨、鹿角、鳖甲和乱石。虽遗迹 仅露端倪,但丰富的陶片,对于探讨该文化的年 代、性质却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鸟纹方罍


陶片的质地色泽,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 陶次之,褐陶又次之,还有少量磨光黑陶。纹饰 除素面陶外,依次为弦纹、绳纹、折线纹、方格 纹、联珠纹、线纹、贝纹和镂孔。可见器形有高 足豆、高柄器座、弧形大杯、碗、盘、尖底小罐、 大口深腹平底盆、大口敛沿深腹小底瓮和器盖, 圜底器、圈足器与三足器少见。这一颇具特色的 陶器群,与中原地区商文化截然不同。这不仅为 城、洋地区青铜文化增添了新的科学证据,打破 了长期以来对该文化渊源的困惑,也弥补了对创 造该文化居民生活景观的初步认识。
需要指出的是,在城固的龙头、苏村、宝山, 洋县的马畅等村出土窖藏青铜器的地点,尚存有 人为的高大塔形夯土堆积,内含早期陶片、烧土 颗粒、木屑等物,其时代与窖藏青铜器一致。这 种塔形建筑的性质,是与军事有关的烽燧遗迹, 或是举行祭祀时的上天台,一时还无法确定。
城、洋地区古文化以出土青铜器而见称,青 铜器的种类繁多,形体较大,造型瑰伟,纹饰富 丽。器类有鼎、鬲、簋、觚、爵、盘、尊、卤、 罍、瓿、壶、觥、斝,兵器有戈、矛、钺、戚、刀、 镞和镰形器; 装饰品有人面饰、牛面饰、泡形 饰、璋形器等。由于铜器均无铭文,又系非科学 发掘所得,既无必要的地层关系,又少伴出陶器 为依据,故对其年代和性质,只能择其主要器物 的造型和纹饰,及其与二里冈、殷墟等地青铜器 所具相同或相似的特点作一些比较推定。
城、洋地区青铜器的纹饰,大体有饕餮纹、 夔纹、云雷纹、弦纹、蕉叶纹、乳钉纹、鸟纹、 蝉纹等十余种,以及羊首、牛首、镂孔等装饰, 都是中原地区殷商文化常见的纹饰,也可说是典 型商式铜器的风格。城固湑水村出土的扁锥袋足 鼎,直口、高裆、曲底,三面裆间各饰“人”字 形双凸线纹一组,器壁较薄,制作粗糙。此类形 制的鼎又见于西安老牛坡、岐山京当等地商早期 文化中。龙头镇出土的折肩鼓腹圈足罍、长颈带 盖提梁卣、喇叭口深腹圈足觚,以及盘、爵的形 制,分别与郑州二里冈,黄陂盘龙城,郑州白家 庄、杨庄所出的同类器相近,其年代当在二里冈 文化上层时期。至于吕村出土的百乳簋,苏村出 土的牛首尊、带盖方罍、饕餮纹斝,马畅出土的 罍和瓿,其时代多属于商代晚期,相当于殷墟文 化一至三期。
但是,城、洋地区所出的青铜兵器和装饰 品,则颇具地方特色。如等腰三角形援戈,前后 出上了399件,约占该地区所出铜戈的89%。这 种形制的戈出土地点虽比较广泛,在河南殷墟和 陕西关中西周文化中均有发现,而所占比例较 小,它不是商朝畿内地区青铜戈的主体,但在四 川成都平原商文化中多见。再如五郎庙出土的透 雕虎纹钺、范坝出土的蛙纹钺,其造型、纹饰精 巧别致,不见于其他地区。尤其是龙头镇、范坝 所出的镰形器,多达60件,过去未见著录,至 于其用途,更是说者纷纭。还有苏村出土的一批 人面形和牛面形饰,夸张写实,构思奇巧。这些 不同于商式风格的地方青铜器件随着鼎、尊、罍 等典型商式铜器同出,这就反映了城、洋地区青 铜文化的复杂面貌和高度文明。
陕南位于汉江中游地区,南有巍峨的巴山, 北为耸峙的秦岭,形势险要,物产丰富。这里不 仅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南边陲的交通要道,也是古 代蜀、氐、羌、庸、巴、楚诸族势力文化的交错 区。因此,反映在考古文化面貌上呈现出缤纷多 彩的局面。关于它的性质、国族等问题,是一个 值得深思的关键课题。研究者对此提出了许多看 法,如“早蜀文化说”、“巴蜀文化说”、“早期巴 蜀文化说”、“巴文化说”、“巴方文化说”、“羌文 化说”等等,这对于促进城、洋地区青铜文化的 研究,是富有意义的尝试。简言之,由于近年来 成都平原三星堆十二桥文化的发现,把它与城、 洋地区青铜文化划为同一个早期蜀文化圈去研 究,可能更符合于历史事实。
2003年9月2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将宝山遗 址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 公布了保护范围。其保护范围为: 以原宝山中 学为基点向东150米,向西250米,向南1900 米,向北200米。其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的 东、南、北外延20米,西至湑水河。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