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

摘要: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东周至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古遗址..第七批 潼关十二连城是当地著名文物遗址,又名烽火台,俗称墩台,位于距潼关县城东约3公里的禁沟西岸,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时代原定为唐代到清代之间。后有学者认为其时代上限应在汉魏时期或早到西周。历史据介绍,潼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关隘之一,位于秦、晋、豫三省要冲的黄河、渭河交汇处 ...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东周至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古遗址..第七批
潼关十二连城是当地著名文物遗址,又名烽火台,俗称墩台,位于距潼关县城东约3公里的禁沟西岸,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时代原定为唐代到清代之间。后有学者认为其时代上限应在汉魏时期或早到西周。

历史
据介绍,潼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关隘之一,位于秦、晋、豫三省要冲的黄河、渭河交汇处南岸台地上。据文献记载,潼关在东汉以前还未设关城,东汉末年,曹操为防御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始设潼关,同时废弃函谷关。到隋大业七年(611年),移关城于南北连城间的坑兽槛谷,即禁沟口。唐天授二年(691年),又迁隋潼关城于黄、渭河南岸。1959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潼关城搬迁而废没。
文物价值编辑
潼关十二连城是当地著名的文物遗址,又名烽火台,俗称墩台,位于距潼关县城东约三公里的禁沟西岸。此次,他们在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沿线获得重要发现——在距离“北七烽火台遗址”西北20米处的禁沟崖壁上,发现了约15厘米厚的汉代建筑材料堆积层,现场出土了绳纹板瓦等遗物。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为早年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时代原定为唐—清。后有学者认为其时代上限应在汉魏时期,还有学者认为其时代当早到西周。专家组这次实地指导直接深入一线,通过细致的访询复查,解决了不少疑难问题。这次的重要发现,为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的年代定性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实物资料。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 :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又名烽火台,俗称墩 台,位于潼关县城东3公里的港口镇、吴村乡、 安乐乡。北起港口镇苏家村,南至秦岭嵩岔峪 口。始建于周。战国时,秦孝公也曾加筑此城。 至唐、宋以后对十二连城更加重视,加强修补, 使之日趋完善。
据《潼关卫志·兵略》记载: “古设十二连 城于禁沟之西,由南郊以抵山麓,计三十里,而 十二连城乃三里一城也。每城设兵百人,而于中 城益其兵,多设火器、矢石,联络呼应,疾若风 雨,即有百万之众,岂能超越而飞渡耶?故守关 而不守禁沟者,守犹未守也;守禁沟而不建十二 连城者,守犹未善也。是犹一室之内,杜门塞窦, 以防鸟雀之入,而自闭其墉也。”
相传唐末黄巢进攻潼关时,就是从禁沟进 兵的。明末李自成部队,越过潼关城,与明将孙 传芳在这里进行了激烈战斗。
由于战乱及常年失修,现存烽火台17个,以 土筑成。或圆锥形,或方梯形。高约3~11米。底 边长、宽均为11米,高7.6米,土 台四周均有自唐至明、清的瓦砾 片。自唐迄明、清,为了潼关的 安全,分筑的十二个方形土台属 于防御性的军事设施,由于与潼 关城基本相连,故称十二连城。
十二连城,城已无迹,只有 烽火台尚存。1992年4月20日, 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 布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为17 个烽火台。一般保护区及建设控 制地带为重点保护区外延20米 内。


十二连城烽火台之一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