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磨沟遗址(含墓群)

摘要: 7-0462-1-462.磨沟遗址(含墓群).新石器时代至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古遗址..第七批
7-0462-1-462.磨沟遗址(含墓群).新石器时代至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古遗址..第七批


一、遗址概况

临潭陈旗磨沟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潭县与岷县交接处洮河西南岸、磨沟河西岸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王旗乡(原陈旗乡)磨沟村西北。遗址地处山间台地,北临洮河,东接磨沟河,东、南、西三面环山,自然地形呈马蹄形,地理坐标为北纬 34°4085,东经 103°5185,海拔高度 2200 米左右,地势南高北低,现为多级梯田,遗址东西长约1000、南北宽约 400 米,面积约 40 万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一)。

磨沟遗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低山丘陵地带,海拔高度在 2209 〜 3926 米之间,属游牧民族向农业民族过渡,东西、南北文化交流频繁,人群迁徙的重要地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文化拓展和收缩的作用,从地理位置上该地区沟通中西部,文化上融合东西文化。其次该地区又是南北方交通要道,处在从东北到西南的环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内,故该地区是南北文化交流的通道。

遗址分布范围广、面积大且文化内涵丰富,其范围内东、西部分布有马家窑文化早期、仰韶文化中晚期文化遗存,中部分布有面积较大的齐家和寺洼文化墓葬区。2008 〜 201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对遗址区东、西部的马家窑文化早期、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存及中部的齐家文化墓葬区进行了联合发掘,发掘遗址东、西侧马家窑及仰韶遗址面积约 1500 平方米,中部齐家文化墓葬区面积约 10000 平方米,清理墓葬约 1700 余座,获取了大量珍贵的考古学资料。2008 年首次发掘便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六大考古新发现”,被评为“2008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二、主要发现

1. 马家窑早期遗存

磨沟马家窑早期遗址分布于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东北部,北邻洮河,东接磨沟河,遗址区南部叠压于现磨沟村下,现存面积约 1 万平方米。2010 年 8 〜 11 月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约 700 平方米,清理汉代至马家窑早期的灰坑 42 座、壕沟 6 条,马家窑早期陶窑 1 座,出土陶、石、骨、角、牙、贝器等 400 余件。

清理的 42 座灰坑中遗物丰富、保存较完整的有 H1、H9、H14、H25 及 H40 等数座,灰坑平面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等,坑口直径约 1.56 〜 4.4、深 1.6 〜 2.5 米。

Y1,竖穴式窑,由火门、火膛、火道、窑箅、窑室、烟道、窑门几部分构成。通高约 1.8、窑室高约 0.8 米,火门宽约 0.4 米,弧顶。火膛最深约 1.3 米,窑箅圆形,直径约 0.6 米。火膛上部由两道坚硬土梁隔有 3 条火道,火道上部用红烧土块将火道一分为二形成 6 眼窑箅,窑室呈底大口小筒形,南壁坍塌(图二)。

出土的遗物主要有陶、石、骨器等。陶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泥质陶有红陶和灰陶。泥质陶中彩陶数量较多,纹饰有圆点纹、弧边三角纹、波浪纹、网格纹、羽状纹、鸟纹、垂幛纹、变体蛙纹等,器形有瓶(图三)、盆(图四)、罐、钵(图五)等。泥质灰陶以素面为主,纹饰以绳纹为主,器形有盆、罐、甑等。夹砂陶多施绳纹、附加堆纹,器形有罐、缸(图六)等。石器有刀、凿、斧、石叶等。骨器有锥、凿、刀(图七)等。

2. 仰韶中晚期遗存

磨沟仰韶中晚期遗存分布于磨沟遗址西部,磨沟齐家文化墓地西约 300 米的台地北部,面积约 1.5 万平方米,由于平田整地遗址破坏严重,保存较差。2012 年 4 〜 7 月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约 800 平方米,仰韶文化中晚期遗迹有窑址 7 座、灰坑 12 座、灰沟3 条,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打破仰韶中晚期遗存的寺洼文化墓葬 33 座,出土随葬品有陶器、石器、铜器、铁器等 200 余件(组)。此次发掘清理仰韶文化中期的陶窑 7 座,形状基本相同,其中 3 座保存较为完整。Y5,竖穴式,由火膛、窑室组成。火膛位于窑室前部,弧顶前低后高呈竖井式,平面呈椭圆形,两侧有火道斜向上与窑室相通。火膛内壁涂抹青膏泥烧结成坚硬釉结面,底部平整。窑室位于火膛后上方,上部坍塌,残存高 0.1 〜 0.15 米,窑壁略弧收,平面略呈圆形,在窑室底部周边与窑壁之间下凿一周前低后高、前宽后窄的环形火道,火道上部用土块或泥块间隔搭设成火眼,窑室底面上铺有一层陶片及烧土 块,与搭建火眼的烧土块基本平齐(图八)。窑址附近的灰坑内出土大量陶片,有泥质和夹砂陶,泥质陶以彩陶为主,纹饰包括旋涡纹、弧线三角纹、网格纹等,少量器物有内彩,器形以钵、折沿盆和罐为大宗。夹砂陶以灰陶为主,纹饰以粗、细绳纹为主,也有斜行网格纹、刻划纹、戳刺纹和附加堆纹等,器形包括缸、瓮、罐等。除陶器外,石器、骨器亦较多,包括石叶、石核、骨针、骨锥、骨管等。

3. 齐家文化墓葬

齐家文化墓葬区位于磨沟遗址东北部,北邻洮河。墓地北部一部分墓葬叠压于清末民初的堡子下受人为破坏保存较差,墓地南部墓葬相对保存较好。墓地北部一条东南—西北排水冲沟将墓地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面积约 2500 平方米,南部约 8000 平方米,排水冲沟及墓地东北部人为破坏盗掘的墓地面积约 1500 平方米,墓地面积约 12000 平方米。2008 年 8 月〜 2011 年 12 月前后分 6 阶段对磨沟遗址中部的齐家、寺洼文化墓葬区进行发掘,发掘墓葬1700余座(图九)。

(1)墓地布局

从墓葬分布整体布局分析,磨沟墓地是一处齐家文化中晚期洮河中上游中心聚落的大型公共墓葬区,对墓地位置选择、墓葬区内各个墓葬的布局做了精细规划,以氏族或家庭为单位从时空框架上做了合理的布局,有可能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以每个氏族或家庭为单位划分的墓地是相对固定的,随着聚落的发展延续墓地布局由北向南、由中间向东西两侧逐步扩展。磨沟墓地范围约12000 平方米,墓地整体布局由西北向东南排列,计有约 29 列墓葬,多列排列相对规整,各列之间的距离宽窄略有区别,窄者 0.2 〜 0.9、宽者 1 〜 1.4 米,各列之间排列的墓葬数量不尽相同,多者一列可达百余座,少者一列只有数座。各列墓葬之间也存在略呈弧形排列或错位现象,由于排列出现弧形分布现象,导致两列墓葬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于是在这两列之间又增加一列墓葬,墓地内数列墓葬属于中间“加塞”增加的,同列相邻墓葬之间排列的距离不尽一致,宽者 1 米左右,窄者则个别存在叠压或打破关系。墓葬方向基本为西北方向,有些墓向略有偏差,但不会超出大致范围,仅有个别两列之间“加塞”的列头墓葬的方向成南北向。

(2)墓葬结构及形制

根据墓穴部分的主要结构特点,可分竖穴土坑和竖穴偏室墓两大类。

A 型 竖穴土坑墓。

竖穴土坑墓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呈圆角长方形竖穴土坑,四壁较直,平底。成人墓葬一般长 1.8 〜 2.1、宽 0.5 〜 1.2、深 1 〜 1.9 米,儿童竖穴墓相对小而浅。个别竖穴土坑墓发现有专门放置随葬器物的头龛或脚龛(图一○)。


竖穴墓以单人一次葬居多,也有少数上下叠置(图一一)、多人并列或推挤堆置的合葬现象,其中并列合葬的墓穴一般较宽。竖穴墓比例由墓地北向南延伸逐渐减少。随葬品数量相对较少,多为 2 〜 3 件,多置于头骨及躯体附近,少数置于脚端,有些墓葬填土中随葬有数量不等的猪下颌骨或牛头骨(图一二)。


B 型 竖穴偏室墓。

竖穴偏室墓(或称竖穴偏洞墓,即洞室位于长方形竖穴墓道两侧,以区别于墓道与墓室呈纵向结构的洞室墓)是此墓地主要墓葬结构,主要分布于墓地北区的东西两侧、墓地中区及南区,约占 70% 以上,由竖穴(墓道)和偏室(墓室)两部分组成。一般竖穴长 1.8 〜 2.3、宽 0.6 〜 0.9、深 1.4 〜 2.3 米,大多数设有一个头龛,个别拥有上下两个头龛,也有部分墓葬设有侧龛或脚龛,个别既有头龛也有脚龛。竖穴墓道下部两端靠近偏室一侧多有对称的竖向“封门槽”,少数仅墓道一端有封门槽,或者不设封门槽,也有一些墓葬使用与埋藏方式相关的设施。按偏室数量可分单偏室、双偏室和多偏室三种类型。

Ba 型 单偏室。单偏室墓葬数量最多,墓室掏挖于竖穴墓道一侧,一般在竖穴墓道的头端有头龛,在竖穴墓道两端靠近偏室一侧有竖向封门槽,按偏室位置还可分为左偏室和右偏室(图一三)。

Bb 型 双偏室。双偏室墓葬数量相对较少,按偏室位置也可再分为左、右偏室和位于同一侧的上、下偏室(图一四)。


Bc 型 多偏室。多偏室墓葬数量最少,主要分布于墓地中区东部,竖穴左、右两侧皆有偏室,其中一侧或两侧为上、下偏室。个别偏室有上、下层之分(图一五)。竖 穴 偏 室 墓 以 多 人 合 葬 居 多, 也 有 部 分 单 人葬。不计竖穴部分,合葬人数为 2 〜 16 人不等,成人、儿童皆有,有些墓葬还存在侧龛埋人的现象(图一六)。偏室宽度差异较大,一般在 0.6 〜 1.3 米之间,且多数口窄内宽,两段长于竖穴墓道。

(3)墓上标志

磨沟墓地发现一些墓葬存在墓上标志,一种是在竖穴的前端或侧旁使用竖石(图一七);另一种是墓上用封丘作标志,封丘为椭圆形或略呈圆形,由不同颜色的黄土或用黄土、碎陶片、鹅卵石分层堆起,较坚硬,剖面近似梯形,中间高四周低。有些封丘下叠压一座墓葬,有些封丘下有两三座墓葬,还有些封丘下同时有竖穴墓和火葬墓(图一八)。

(4)埋葬方式

磨沟墓地葬俗有土葬和火葬,埋葬方式主要以土葬为主,也发现有 10 余例火葬墓或个别土葬与火葬混合埋葬的现象。

1)土葬

按照人骨出土状况和放置特点,土葬可分为一次葬、二次葬、迁葬、扰乱葬及人骨推挤现象,且这几种葬俗或现象常常存在于同一墓葬之中。

① 一次葬

一次葬根据被葬者身份不同有仰身直肢葬、俯身直肢葬和侧身屈肢、直肢葬等几种状况。除了竖穴土坑单人葬外,合葬墓中无论是两具或更多尸骨也具有一次葬特征(图一九),有少数侧身屈肢(含微屈)一次葬。侧身葬既有女性,也有个别男性。俯身直肢葬或屈肢葬多位于竖穴偏室墓竖穴底部。头向既有与墓葬方向一致者,也有与墓葬方向相反者。殉人埋葬方式,一般在墓道底部紧贴偏室侧挖一圆角长方形浅坑,浅坑内置一具成年女性或男性,多俯身或屈肢。

② 二次葬

二次葬有迁出葬、迁入葬,从发掘过程中观察,二次葬多属竖穴偏室墓,存在几种情况:其一,由于二次使用偏室葬入死者时,发现原偏室坍塌不能继续使用,将偏室二次整理后对被葬者进行二次安葬;其二,因偏室严重塌陷而被废弃,在墓道另一侧相对较高位置新置偏室或龛对原偏室内的被葬者再次安葬;其三,偏室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竖穴处于半封闭或未封闭状态,之后由于某种原因发现其中进水及淤泥,被葬者尸体或骨骼被淹,在其偏室异侧相对较高位置开挖偏室并对原偏室内的被葬者二次埋葬。进行二次葬时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摆放人骨,人骨摆放整齐有序,基本是按照人体结构错位堆放,头向西北,规律性很强(图二○)。

③ 扰乱葬

扰乱葬是甘青地区史前文化普遍存在的一种葬式,磨沟墓地这种葬式多存在于竖穴偏室合葬墓,有局部扰乱和整体扰乱。这种扰乱方法可能是在埋葬后,过一段时间将其墓再次打开,把尸体或骨骼拉出来扯乱,然后将扰乱的尸体或骨骼同填土一起重新回填(图二一)。

④ 人骨推挤现象

人骨推挤现象是在发掘中逐步认识的一种埋葬方式,也是磨沟齐家墓地合葬墓多人多次使用的一种形式。在合葬墓中,普遍存在人骨被推挤现象,虽经二次扰动但目的并不在于重新按一定方式转移安葬被扰动的人骨,其目的就是在有限的偏室内为埋葬后来者获取必要空间,将先前葬入者的尸体或骨骼整体或局部向内推挤,有整体推挤和局部推挤两类(图二二)。

2)火葬

火葬是指尸体经焚烧、骸骨经碎化处理后再盛入陶器即火葬罐内后埋葬。一般是先挖一长方形或方形小坑,用扁平石块或石板围置成长方形或方形浅竖穴,然后内置盛入烧骨的火葬罐,再在顶部平铺盖石片,火葬罐 1 〜 5 件不等(图二三)。另有个别是双偏室墓的火葬现象,即把焚化、碎化处理后的骨渣、骨灰成堆置于左偏室之中,在偏室外侧靠近墓道部分放置陶器,个别陶器内也放置有烧骨,右偏室是一具土葬骨骼。

(5)人殉及殉牲现象

磨沟墓地人殉现象较普遍,多数人殉埋入竖穴墓偏室墓道中,但墓道人殉的埋葬时间和过程不尽一致,既有墓葬营建时初始埋入的,也有在墓葬使用过程中或填埋墓道时埋入的。人殉埋葬方式多变,殉人不同的埋葬位置和葬式,可能代表某个墓葬不同的使用阶段。一般是在竖穴墓道底部向下掏挖一长方形浅坑埋入,然后踩实踏平,或者直接放于墓道底部或墓道填土中,多人相互叠压或随墓葬的埋葬过程分层埋葬。人殉 1 〜 4人不等,头向既有和墓向一致的,也有和墓向相反的,以俯身葬、侧身葬为主,也有仰身直肢葬,还出现侧身屈肢双手掩面者、蹲坐状(图二四)、跪拜状,甚至出现捆绑、挣扎姿态以及与殉牲同葬的现象。人殉多为未成年人或成年女性。一些墓葬存在殉牲现象,有完整的狗、羊等动物,也有用牛头骨或羊、鹿、猪的下颌骨。


(6)随葬器物

1)随葬器物位置

磨沟墓地由于墓葬结构形制复杂,随葬品的放置位置复杂多变。一般竖穴土坑墓由于结构单一,放置随葬品的位置也较固定,多数置于头骨及躯体附近,少数置于脚端或头龛内,随葬品数量相对较少,多为 2 〜 3 件;而竖穴偏室墓因结构复杂,涉及墓道、头龛(或侧龛与脚龛)、不同偏室乃至坟丘底面等等,不同随葬品放入的不同位置可能与该墓葬的使用过程有关。

2)随葬器的种类

磨沟墓地出土随葬品有陶器、石器、骨器、铜器、金器、铁器等,约 13000 件(组)。陶器数量居多,约 9000 件(组)。从随葬陶器特征来看,磨沟墓地出土的随葬器明显可以分为两大类组合,一类是以泥质橙黄陶和夹砂褐陶为主,泥质橙黄陶以素面为主,少数器物表面刷一层橘红色陶衣或施橙黄彩,纹饰有细绳纹、篮纹、附加堆纹、弦纹、戳刺纹、刻划纹等,有个别器物在腹部刻划有龟、蛇、羊、鹿等动物形象,器形以双大耳罐、腹耳罐、侈口细颈罐、豆、器盖等为代表(图二五);夹砂陶以灰褐色为主,器形以侈口深腹罐为主,个别墓葬也出土有零星彩陶罐。另一类则以泥质灰陶双耳矮颈鼓腹罐、夹砂褐陶双耳罐等为主(图二六),泥质双耳罐颈部多刻划羽翅纹。陶质、器形两类有较大区别。

石器种类有斧、凿、穿孔磨石、细石刃、研磨器、磨棒及制陶工具等生产工具及权杖头、滑石珠、绿松石片等礼仪或装饰品等(图二七)。

骨器种类有骨柄石刃刀、匕、铲、锥、针、签、钏、管、环等生产、生活用具和装饰品(图二八)。

铜器种类有斧、削、泡、耳环、半月形项饰、管、环、珠等工具及饰件等,工具相对较少,装饰品较多(图二九)。

金器有个别耳饰件(图三○)。

铁器主要是腐蚀严重的铁块。

4. 寺洼文化墓葬

磨沟遗址发掘的寺洼文化墓葬有百余座,一部分约 30 座集中分布于遗址西部,并且打破仰韶中晚期遗存,另一部分分布于齐家墓地西、南侧,其排列无规律可循,与齐家文化墓葬不乏叠压打破关系。形制有竖穴偏室墓和竖穴土坑墓,竖穴偏室墓结构与齐家文化的竖穴偏室墓基本相同,由竖穴墓道和偏室组成,是齐家文化墓葬形制的延续。竖穴土坑墓与该墓地齐家文化的竖穴土坑墓相比,形制发生了变化,土坑变宽、加长且较深,大多口小底大,多数竖穴土坑墓有棺椁葬具,填埋方式既有一次性填埋,也有较为复杂的多人多次葬(图三一)。

随葬器物有陶器、石器、骨器、铜器几类,以陶器为大宗。陶器有马鞍口双耳罐、双耳深腹罐、双耳鼓腹罐、深腹罐、鼓腹罐等(图三二);石器有斧、凿、穿孔砺石等生产工具及滑石珠、绿松石珠等项饰品;骨器有凿、匕、针等生产或生活用具及臂钏、管、牌、珠等装饰用品;铜器见于少数墓葬,有斧、镞、泡、耳坠、小管、小环等。

三、初步认识

(1)磨沟西区仰韶中晚期遗存的发掘说明仰韶文化中期已进入洮河中上游地区,而非之前学者们普遍认识的仰韶文化中期只到渭河流域,这为仰韶文化分布范围、影响程度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新材料。

(2)磨沟东区马家窑文化早期遗存的发掘对认识洮河中上游马家窑早期文化的文化内涵、分布范围及马家窑文化的起源、发展、传播等研究意义非凡。

(3)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发掘,一是丰富了齐家文化的文化因素,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出土的陶器除有典型的齐家文化泥质双大耳罐、高领篮纹罐、腹耳罐、侈口细颈罐、夹砂侈口绳纹罐、陶豆等,另有一些在陇东地区、河湟地区及河西走廊地区的齐家文化遗存中鲜见的陶器,如器表捏塑细线堆纹的夹砂双耳罐、器表绘较密红彩几何纹的彩陶罐、泥质厚胎双耳瓮及肩部戳压联珠纹的泥质厚胎喇叭口罐等,这类陶器仅出现在洮河流域的齐家坪、磨沟齐家文化墓葬中,是齐家文化晚期的新内容,丰富了齐家文化,对齐家文化的文化内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二是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发掘从一些墓葬不同位置出土的陶器种类、器形分析判断齐家文化墓葬随葬的陶器类型、组合较为固定,但并非日常使用陶器的全部器类。三是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发掘从墓葬形制、葬俗、出土两类陶器的变化及组合等关系对研究齐家、寺洼文化的关系,齐家文化的下限年代、去向和寺洼文化的上限年代、起源问题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实物证据。


四、学术价值

磨沟遗址包含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不同时期的遗存,对研究三种文化在洮河流域的分布、延续、变异及互动模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磨沟齐家文化墓地是迄今发掘最大的齐家文化墓地,也是墓葬数量多、墓葬形制复杂、合葬墓比例高、合葬人数多、葬俗较为复杂、内涵丰富的齐家文化遗存,是目前基本完整发掘的齐家文化墓地。通过科学系统的考古发掘,对齐家文化复杂的墓葬形制、灵活的埋葬方式、多变的埋葬习俗及复杂的合葬现象等方面有了新认识,有利于更深层次探讨人群组成、亲缘关系、婚姻状况、家庭结构及社会组织结构、等级制度、社会发展阶段、复杂社会化等问题。为研究甘青地区史前葬仪葬俗、复杂化社会进程及其与中原地区文化关系等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新资料,对推动中国文明起源不同模式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对认识洮河流域及黄河上游地区的文化格局变迁,进一步认识齐家文化的内涵、性质及年代的重新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对研究主要分布于甘肃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寺洼文化和齐家文化的关系提供珍贵资料;对重新理解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技术传播、族群迁徙、生产生活状况、贸易往来、早期青铜器起源与制作技术以及甘青地区新石器文化向青铜文化过渡现象具有重要价值;为进一步确认甘青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及理解不同环境下不同文明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毛瑞林)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